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长时间以来,李虎对大宋几十年的变法没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对未来大宋的变革也没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方案,但今天赵明诚给了他一个惊喜,不但让他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大宋过

法,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未来变革的思路和策略。

李虎非常激动,有了这个变革的策略,他就找到了走向未来的路,找到了虎烈府发展壮大的方向。

赵明诚夫妇给黑暗中的李虎点亮了一盏耀眼的明灯,这份恩情太厚太重,李虎不知道如何报答他们,一时间感激涕零,情绪有些失控。

李清照明白李虎的心思,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我们是你的亲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一切事情。”

李虎心里一酸,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从未谋面的母亲,泪水霎时盈满了眼眶。李清照眼圈一红,当即把李虎揽进了怀里,“孩子,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不会再离开你。”

李虎心弦颤栗,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顿时滚了下来。

赵明诚和李清照相视无,想到过去的事,想到二十多年来的坎坷,两人也是黯然伤痛。他们这么做,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自己,但更多的是把李虎当作了他们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他们可以牺牲一切,甚至不管对与错。

良久,李虎稳下来情绪,问道:“叔父,我是不是陪你一起去秦州拜见水先生?”

“不,你暂时不要去,汴京的形势错复杂,而河北战局更是瞬息万变,你哪里都不要去,就待在洛阳,以便应对局势。”赵明诚笑道,“我和你婶娘去秦州,多则两个月,少则一个月,一定回来。”

“叔;水先生?”

“我有绝对的把握。”赵明诚说,“但是,在离开之前,我必须知道大宋未来的变革方向,或者,你心里大概的一些想法。”

李虎稍加沉吟,说道:“我们最早的;法是推倒重来,也就是要,颠覆大宋的基本国策,重建礼法制度,但这几个月到了洛阳后,我们对大宋有了更详细的更直观的认识,我们意识到推倒重来的危险性非常大,难度更是极其惊人,于是打算在大宋礼法制度上的基础上做出修改,继续走文荆公的变革之路,不过相比他的改革思路和策略,我们的步伐要更大一点,不但要在财经制度上进行矫正,还要在官制上做出修改。”

赵明诚赞许地点点头,问道:“能具体的说说吗?”

“我们和西北人结盟的时候,就有一个明确的思路,那就是坚决废弃‘以文制武’之策,未来的大宋不但要提高武人的地位,更要文武并重,文武共理朝政,共享权柄。”李虎说道,“文武并重是未来的大宋国策,我们要在此国策上修改大宋官制。”

赵明诚略感吃惊,愣了半天。在他的变革思路里,‘以文制武’这个国策还是要贯彻执行的,这是确保中央集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谁知李虎第一个要废除的就是“以文制武”之策,这让他措手不及,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赵明诚可以估猜到李虎要挟天子而号令天下,但将来怎么发展,赵明诚不知道,李虎可能会篡国,也有可能做个中兴名臣。在赵明诚看来,大宋只要坚持“以文制武”的国策,坚持“不杀大臣”这个祖制,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氏皇帝还是有很大机会掌控权柄,而李虎可以做个类似于周公、霍光或者郭子仪那样的中兴名臣。但是,现在李虎要坚决废弃“以文制武”之策,让武人共享权柄,其实也就是给他抰天子而号令天下披上合法的外衣,只是这样一来,李虎得到武人的绝对拥戴,“黄袍加身”不过是时间问题。

赵明诚略加思索后,决定不再考虑这些未来的问题。未来的问题未来解决,自己只要做到以变革中兴大宋、以变得强国富民的目的就可以了,有些事不是自己这种人物应该思考的或者有能力去解决的。

“还有呢?”赵明诚问道。

“守内虚外、将从中御这些基本国策必须废弃,这些东西不放弃,兵制就无法革新,即使了革新也达不到目的。”李虎说道,“对于大宋来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要打仗,所以兵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还有就是财经制度要改革,现在大宋的财政已经崩溃了,要马上推出新的制度,要即刻改善财政状况,否则军队拿什么打仗?”

李虎说了很多,都是当前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要实施变革才能解决的问题。

赵明诚一一记下,并承诺李虎,在他返回洛阳之前,一定拿出一个完整的具体的变革策略。

第十九章 初见秦桧

月二十八日,洛阳。

这天上午,李虎和董小丑、黄涉、柴云等人正在商讨变革大计的时候,原野匆匆走了进来,“总帅,汴京来人了,殿中侍御史秦桧来洛阳宣旨。”

什么?秦桧?李虎霍然抬头,难以置信。

秦桧,那个投降卖国贼,他到了洛阳?李虎心里的怒火骤然爆发,面如寒霜,差一点就要下令把他拖出去砍了,话到嘴边蓦然意识到这是在真实世界,这个世界和老爹故事里的世界并不一样,这个世界里的秦桧未必就是故事里面的那个秦桧。

李虎摇摇头,颇为自嘲地笑了笑,脸上的冷色和杀气随即敛去。

“请他进来吧。”李坐在案几后面没有动。董小丑看他没有起身迎接的意思,随即带着黄涉、柴云到府门处迎接。

李虎缓缓站起来,负手在里来回走了两趟。记得自己曾在很久以前,大概是第一次见到马扩的时候,从马扩嘴里得知秦桧的存在,当时秦桧好象刚刚进士登第,还没有什么名气。此后再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而自己也把他遗忘了。

“秦桧……”李虎低叨了两遍,极力把对他的憎恨埋藏到心底。这个憎恨来源于老爹的故事,即使老爹的故事是真的,秦桧投降卖国包括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那都是大宋南迁之后的事。今天的秦桧地位不高,声名不响朝政根本没有影响力,也没有做出人神共愤的恶事,自己必须以平常心来对待他,再说现在不过是个殿中侍御史,是个到洛阳来宣旨的小官,和自己的地位相差太大,没有必要为难他,更没有必要杀他以绝后患。

李虎很快调整了情绪,把思绪集到汴京和秦桧带来的圣旨上。这次童贯没有约见自己是很快派人来宣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汴京迫于形势不得不妥协,向自己低头了?或者贯打算将计就计,先把自己骗到河北战场,然后马上带着皇帝南下江宁?

=

屋外传来脚步声。跟着门推开小丑陪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李虎定睛望去。秦桧大约三十六七岁。材削瘦。长相俊雅。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坚毅而充满了睿智。给人地第一印象非常好。李虎愣了片刻很难把眼前这个人和故事里地卖国贼联系到一起。

秦桧一次看到李虎。虽然早就知道李虎很年轻此刻站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切身感受到这个年轻人强大地权势还是心存畏惧。董小丑介绍之后。秦桧举步上前身行礼。极力保持着笑容。不卑不亢地说了几句场面话。

李虎从最初地惊愣和迟中恢复过来。脸上露出一丝矜持地笑容。然后不冷不热地请他坐下。

“秦御史带来了什么好消息?”李虎问道。

秦桧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恭敬地递给了李虎。

这封信是童贯写的。汴京同意了李虎的所有奏请,把陕西六路和河东路的财政大权授予大元帅府,允许大元帅府派人到川蜀和京西、荆湖等地督领和,同意柔福公主出任监当使臣,到川蜀、京西和荆湖三地监察财政收支情况。至于给虎烈军调拨三个月钱粮以及武器的事,童贯也答应了,但考虑到汴京的实际情况以及河北战局的危急,童贯希望李虎先带着军队进入河北,然后汴京再把这批钱粮武器直接送到河北战场。

在书信的最后部分,童贯着重说到了皇帝御驾亲征的事。皇帝已经做出决定,御驾亲征,行营就放在大名府。八月初一,皇帝将率军出汴京。

=

李虎看完书信,随手递给了董小丑。

这件事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人不得不怀汴京另有图谋。难道皇帝和童贯打算提前南下江宁?汴京想把自己骗到河北战场,唯一的办法就是答应自己所有的要求。仔细想一想,皇帝和童贯也没有理由不答应,反正他们要南迁江宁,要和金国划河而治,要放弃半壁江山。西北在他们的放弃之列,这块地方不是李虎的就是女真人的,现在汴京答应李虎的所有要求,将来李虎为了西北就会和女真人打得头破血流,这对大宋有利。

大宋放弃半壁江山是以退为进之策,最终大宋还是要杀回来的。李虎和女真人争霸中原,既能给大宋赢得喘息时间,又能为大宋的反攻提供便利和机会,皇帝和童贯完全没有必要在西北这件事上和李虎纠缠不休。

汴京满足了李虎,那么李虎就要兑现诺言,即刻率军进入河北战场。李虎到了河北战场,和金军杀到一起

和童贯就可以顺利南迁了。

“你回复陛下,我的军队马上渡河进入怀州,然后迅速赶赴、大名府一线。”李虎沉吟良久,缓缓说道,“但河北战局非常危险,为了确保陛下的安全,我要亲自护驾。”

董小丑、黄涉、柴云等人互相看看,当即明白了李虎的意思。皇帝答应了御驾亲征,但是否兑现,谁都不知道,即使兑现了,皇帝出了汴京,但他不过黄河,依旧可以乘着河北战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急速南下,所以,李虎借着护驾的名义亲自赶赴行营,一来可以监控皇帝,防止他突然南逃,二来可以部分控制战场指挥权,三则可以督请朝廷迅速给虎烈军调拨钱粮武器,免得上了皇帝和童贯的当。

前几天,李虎等人曾打算暂时不到河北参战,但现在河北战局一天比一天危急,而汴京一反常态,答应了李虎的所有条件,连讨价还价的意思都没有,显然是害怕了,要提前逃跑了,这时候,李虎也不得不改变计策。

但这里有个头痛的问题,就是西北人和童贯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西北人肯定要杀童贯。内部如果乱了,前方就没办法打仗,李虎为此决定亲赴行营,先把局面稳住,既不让皇帝逃跑,也不让西北人杀童贯,维持三方鼎立的局面。

=

听说李虎亲自赴行营护驾,秦桧的脸色马上就变了。

李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一笑,“你告诉陛下和童使相,虎烈军主力由董副帅统率到河北作战,我带四千虎卫给陛下护驾。虽然四千虎卫少了一点,但陛下还有殿前司马诸班直,实力也还可以,完全可以保证陛下的安全。”

秦桧不敢说么,他不过是个宣旨的使臣,位卑言轻,哪敢在李虎面前说三道四。

李虎当即写了份奏章。秦桧宣旨毕,匆忙返回京城。

当天晚上,李虎召集部议事,详细部署。

董小丑赶赴怀州,与虎烈军主力会合,待李虎的命令。

黄涉、逍遥率虎烈第五军和部分官员留守洛阳。

李虎率虎卫军赶赴郑州,等待汴京的反应,如果皇帝迫于威胁,御驾亲征,那么李虎就直接赶赴皇帝行营,反之,李虎将进一步威逼。

李虎书告郸李纲、岳飞,虎烈军很快就要进入河北战场作战,虎烈军和西北军要齐心协力,为此必须竭尽全力援救姚古。

李虎再告隆德府的罗青汉,接到命令后,马上进入河北战场。

=

七月三十日,汴京。

李虎的主力大军过了黄河,但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