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6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地主大商贾不可能直接进入朝堂,那样就是官商一体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李虎笑道,“朝堂上只有文官和武将,大地主大商贾必须让代表自己利益的文官站在朝堂上,比如范直昌就是个例子。”

罗思南心领神会,连连点头,“我知道怎么做了。”

“未来几个月是变革实施的。关键时期,尤其财经制度的变革措施,不但需要内行去实施,更需要打造一批精通财经的官员,为财经制度的长期持续变革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些基层官员可以大量征募地主商贾的子弟,十年二十年后,这帮人成长起来了,进入朝堂中枢了,那最高权力架构也就可以逐渐进入改革时期。”

“在这之前,像范直昌这样代表大。地主大商贾利益的官员,必须有,但不能太多,以免让权力斗争激烈化。为了让大地主大商贾参政议政,骊山议政这个模式要一直继续下去,每隔三年召开一次,以确保财经制度的变革稳步推进。另外,把联合商会这个机构放在长安,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这是确保大地主大商贾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手段。”

夫妻两人挑烛夜谈,从财经制。度谈到官制、兵制、取士、教育等诸多制度的改革。李虎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尚不成熟的想法,但他没有时间待在长安召集各方面的官员长期商讨,只能把这些事托付给罗思南。

今日的朝堂组成太过复杂,又恰逢大变革时期,而。中土又陷入分裂急待统一,李虎分身乏术,在手下没有可以镇制各方独挑大梁的鼎柱人物的情况下,只有罗思南可以代替他主持国事,但罗思南是汉王王妃,律法上不具备主持国事的资格,这样一来,长安形势就更加危机重重了。

为此,李虎把楚逍遥调到了长安,把赢秦调到了洛。阳,把方进和六千虎卫全部留在了京城,再加上王大忠的殿前和侍卫军,给了罗思南以雄厚的武力支持。

=十四日,李虎特意挤出一点时间陪几位夫人和。孩子聊天吃饭。

李明道再次提。出追随李虎上战场,但这次夫人们一致反对。李虎本来还打算劝劝耶律明月,结果看到一家人异口同声坚决反对,他也只好放弃了。

耶律明月打算让李明道正式开始学业,在老师的问题上,她征询李虎的意见。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李明道的未来是什么,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成为中土之王,所以这老师的问题很重要,将来他的老师要辅佐他治国,肯定要成为朝中之重臣,因此不能随便,要从长远考虑。

李明道在太原的时候也有学习,老师是无颜,但无颜不会抛头露面,这次更是主动要求追随李虎去西北战场,所以这老师的事最好马上定下来,没有必要再拖下去。

李虎想了很久,第一个推荐了李清照。李清照和李虎关系亲密,又是当代名士,夫人们没有意见,李明道也愿意,但李清照和无颜一样,不会在朝堂上抛头露面。

李虎反复权衡,推荐了范直昌和长孙康宁。

这次夫人们不同意了,就连罗思南都觉得李虎给李明道选择的老师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必将影响朝政。

范直昌虽然是范仲淹的孙子,出身名门,但他是元佑党人的后代,而且在西夏待了很多年,另外他的财经制度改革策略代表了大地主大商贾的利益,是今日朝堂斗争的核心,更重要的是,他不能算是真正的虎烈人。

长孙康宁更不要说了,川蜀第一富豪,让他做李明道的老师,轰动是肯定的,但轰动背后将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会加剧长安各方权势之间的矛盾。

“这不是单独授学,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老师。”

李虎笑道,“把虎烈人的孩子集中到一起,让孩子们都跟在三位老师后面学习。”

罗思南和耶律明月忐忑不安,觉得李虎这种做法不妥当,提出请董小丑、黄涉和柴云做孩子们的老师。

“这些人都非常忙,哪有时间授学?”

李虎笑道,“真正有时间授学的也就是李先生。等到孩子们长大一点,还要到国子监、太学学习,所以小时候的启蒙非常重要,这将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但你不能不考虑你的决定对朝政的影响。”

罗思南劝道。

“我正是要借着这个机会给朝廷施加重压。”

李虎非常坚决地说道,“我的变革策略从提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就遭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这种阻力在我离开长安后必将越来越大。我请范直昌和长孙康宁做为孩子的老师,正是要坚定范直昌和长孙康宁这些变革者的决心,让他们坚持下去,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都不要退缩。”

接着他望着罗思南,笑着说道:“其实,这也是坚定你的决心。你要亲自去请他们,把你支持变革的姿态表露出来,这样我才能放心地赶赴西北,你也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这段时间是变革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变革者最容易动摇的时期,更是朝廷博弈最激烈的时期。只要长孙康宁他们坚持下来了,西征就能成功,只要西征成功了,变革就能持续下去,统一大业也就越来越近。只要我统一了中土,这世上就没有人可以阻挡我的变革大计。”

罗思南考虑良久,最终接受了李虎的提议。

=八月十五日,李虎带着两千虎卫赶赴兰州。

九月初五,李虎抵挡兰州,杨可世、姚平仲和先期到达的侯概、张高儿出城迎接。

这次西征的决策虽然已经传达到西北军的统帅部,但杨可世等人并不知道西征决定性的一战是攻打河西,所以等到他们听完西征的全部攻击计策之后,都很震惊,这才知道李虎为什么要亲自赶赴兰州指挥。

杨可世和姚平仲互相看看,目露惭愧之色。他们一直以为李虎不相信他们,尤其在侯概、张高儿率军抵挡兰州后,双方因为这个误会还一度闹得很不愉快。

“卓?和南军司和甘肃军司到底有多少军队我们不清楚,但为了能以最快度攻占卓?城、西凉府和宣化府,顺利完成西征第一阶段的攻击,我们要想方设法逼迫兴庆府从卓?和南和甘肃这两个监军司抽调更多的人马支援贺兰山。”

李虎把案几上的地图推到了杨可世、姚平仲面前,“我的想法是,让耶律马哥在兀剌海城做出南下攻击之势,让罗青汉把虎烈军主力拉到麟延路的银川城,以重兵威胁平夏路,再让折可求出环庆路,于葫芦河川一线布阵,威胁瀚海路,做出我大军三路围攻贺兰山的态势。与此同时,你带着熙河路的军队沿湟水北上,攻打吐蕃,麻痹河西夏军。”

“在这种形势下,党项人会认为我们的第一攻击目标是贺兰山,而我们在兰州方向的军队又被吐蕃人所牵制,他们极有可能从河西抽调军队支援贺兰山。当然了,他们也许不上当,依旧以重兵戍守卓?城,但他们不会想到,我会集结十万大军于兰州北上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虎看看两人,笑着问道:“你们认为此策如何?”

两人望着地图,都没有说话。

“你们熟悉西北战场,这一仗怎么打还以你们的意见为主。”

李虎笑道,“我可以在整个西北战场上为你们攻打河西做出策应,但具体怎么打河西,计策由你们定。”

杨可世和姚平仲将信将疑地望着李虎,还是没有说话。

“你们是不是习惯于听命朝廷?”

李虎摇摇手,“这个习惯要改了,你们拥有战场指挥权,仗怎么打,你们做主,朝廷不会干涉。”

杨可世不再犹豫,手指地图上的西凉府,“大帅,河西一仗的关键是攻占西凉府,只要拿下西凉府,这一仗就赢了。”

李虎自然知道。西凉府位于卓?城和宣化府之间,它南连卓?城,北接贺兰山,如果大军攻打卓?城受阻,那么宣化府和贺兰山的夏军都可以在数日之内支援而来,牢牢守住西凉府。党项人只要守住了西凉府,贺兰山与河西就连成了一体,进退无忧,那时虎烈军就算攻占了卓?城,也没有任何意义。

“卓?城正常驻军有五万,兴庆府即使从这里抽调军队,至少也要保证三万军队的防守力量。三万戍军,加上有利的地形,高大坚固的城墙,我们十万大军就算利用黄河封冻的有利时机杀了过去,但在那样恶劣的天气里,半个月内根本拿不下城池。”

杨可世苦笑摇头,“半个月的时间,党项人的援军已经进驻西凉府了。”

李虎眉头紧皱,一筹莫展。

第三十六章 西北战略

第三次西征的目标是灭亡西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虎的决策是先拿下河西和朔方,切断党项人退保河西之路,把党项人包围在贺兰山。所谓朔方,就是兰州到祈连山这一块,也就是西夏卓?和南监军司所控制的地区。

攻占河西和朔方,对贺兰山形成夹击之势,历来是大宋对夏作战的重要战略。大宋为此努力了几十年了,耗费无数,但终究没有成功。

大宋建立之初,其西北疆界实际控制地区西不出秦州,北不逾灵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崛起于晚唐、五代的党项羌,利用它和吐蕃文化相类、信仰如一的优势,招抚了灵、夏诸州的吐蕃种族,消灭了其中最大的潘罗支部落,吞并了甘州回鹘,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

党项人实力强大了,野心也大了,而大宋担心无力控边,于是决定削藩。党项人因此和大宋决裂。

李元昊嗣立,建国西夏,锐意拓展。仁宗皇帝朝,李元昊率大军入侵陕西,宋夏之战就此爆。

历经多次大战,李元昊没有。实现目的,于是另寻伐宋之道,这时他把目光投到了祈连山南部的吐蕃诸蕃,而先目标就是盘驻河湟流域的吐蕃?斯?大部落。

与此同时,大宋为了在战略上对。西夏形成钳形夹击之势,决定经略西北吐蕃,大宋和西夏再次展开了角逐。

西夏景?二年(公元1o35年)李元昊。攻打吐蕃?厮?(藏人称之为宗喀王国)一路势如破竹,直到马衔山方止,筑城于凡川。嘉?七年(公元1o62年)西夏人再次对河湟动攻击,击败了?厮?领董毡,筑城于古渭之侧。河湟这条道路如果被西夏人打通,陕西腹背受敌,大宋危矣。

西夏人对河湟的攻击引起了大宋的注意。仁宗皇。帝朝,陕西秦凤路经略使就曾上书朝廷,认为如果让西夏人占据了河湟,则陕西难保。王安石之子王?在言洮河之事时,也认为一旦西北诸蕃归顺了西夏,必然导致边患不停。

为解除西夏的威胁,神宗皇帝立志重振先辈基业,。遂决定动西北战事,熙河开边。熙宁元年(公元1o68年)王韶上《平戎策》提出收复河(今甘肃临夏)、湟(今青海乐都南)等地,招抚沿边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此策顺应时势,深得帝意,于是在王安石的主持之下,排除了一切阻挠,揭开了熙河开边的序幕。

熙宁五年(公元1o73年)王韶以古渭寨为基地,向西开。拓。置熙河路。六年,新建置的熙河路拥有熙、河、洮、岷、叠、宕及通远军一军。元丰四年(公元1o81年)李宪取兰州,复会州,宋夏两国隔黄河而对峙。

赵佶登基称帝。后,蔡京举荐童贯、王厚动西北战事,先后收复了湟、鄯、廓、洮四州和积石军,灭亡?厮?,并全取横山和天都山,对西夏形成了一定的战略优势。

然而,这种大好形势,却被童贯自己一手葬送了。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童贯命令刘法率十万大军渡河北上,攻打朔方,试图占据河西。李察哥和刘法决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