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既然来了。就不会让让这件事情发生,这是一个身为穿越者的觉悟,也是穿越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在自己百年之后,历史仍旧如同那一个时空,那就只能怪问题出在了中原文明自己的身上;如果中原自己出了问题,那么没有契丹,也必将有其他部族!
    但至少,眼前这一幕契丹的文化和传承,是应当,且必须流传下去的。到了将来,当华夏大地上五十六朵鲜花一起开放的时候。这样的文化和传承,难道不是华夏文明的其中一支么,自己怎么可以亲手将它毁坏呢?
    自信方可包容,有容乃大,老祖宗说得再好不过了。当然,需要区分清楚的一点关键是,这种包容,应当以我为主导!既然渤海人、新罗人、奚人、室韦人如今都已经是唐人中的一份子,眼前的这数万契丹人难道就不可以吗?
    破除了心头的苦恼和纠结,李诚中洒然一笑,转头道:“我想去下面参加陶里桦大会……”
    ……
    西辽泽北面最宽敞的一条通道上,不知多少驾奚车堆积于此,垒成一道厚实的栅墙,前面是凌乱的鹿砦和拦马索,用以阻挡营州军的攻击。
    可是这样程度的防御体系,在营州军虞侯参谋们眼中,绝对支撑不了半个时辰,当东山这座遮蔽防线的要点被营州军攻克后,这条通道已经成为了大军进击的“坦途”。
    一年一度的陶里桦大会被不速之客打断了,不速之客名叫李诚中。
    李诚中负手身后,昂然立于通道正中,他的身后是周小郎和十名亲卫,周小郎亲自手掌一面大旗,旗上绣着“大唐营州都督李”这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善能和慧源站在李诚中的身边,默默等候。
    李诚中的对面,栅墙的前方,是契丹可汗痕德堇,他的身旁是阿保机、阿平以及十多名各部长老和首领。百多名契丹勇士手持兵刃弓箭,紧张的环护在痕德堇、阿保机、阿平等人身边,在栅墙的后面,更多的契丹战士正严阵以待。
    在李诚中身后百步之外,黑压压的军列站得严整肃穆,在夜色中透着沉重的压迫感。
    “我是李诚中,刚才在东山上看到贵部正在欢聚,所以想参加一下。”李诚中微笑。
    “草原上的规矩,陶里桦大会期间,停息一切刀兵,李都督难道不知道么?”痕德堇久不视事,或者说根本没有视过事,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对面的营州来人交涉,所以答话的是阿保机,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嗓音中透出一股发自肺腑的沉闷和干涩。
    李诚中摊了摊手道:“我刚才说了,想参加贵部的陶里桦大会,此来未带兵刃。我没有恶意,希望贵部不要误会。”
    阿保机沉着气再问:“李都督,明人不说暗话,究竟意欲何为,直说吧。”面对这个在饶乐山击败自己的唐军都督,阿保机很想立刻冲上去拔刀相向,但理智告诉他,绝对不能冲动。别说对方身后严阵以待的军士,就算对方当真是孤身前来,自己也不敢拿对方怎么样。
    不仅是阿保机本人,包括阿平、痕德堇,甚至族内的绝大部分长老和头人都知道,虽然当前的恶劣形势正是眼前这个人一手带来的,但如果没有这个人压着,扶余城以滑哥为首的那帮家伙,恐怕绝对会给自己和部族带来灭顶之灾。
    李诚中眨了眨眼睛,再次笑了:“除了到贵部参加陶里桦大会外,我还想和大伙儿说几句话。就我们几个人进去,莫非你们还会害怕?”
    阿保机沉默片刻。又看了看远处厚重的营州军军阵。和阿平对视了一眼。阿平点了点头,于是阿保机附耳向痕德堇说了几句,痕德堇终于开口了:“请大唐都督进来吧。”
    李诚中一笑迈步,在痕德堇、阿保机、阿平等人的引领下越过栅墙。进入西辽泽。密集的契丹人群如水面一样破开,不断闪出前行的路径,又不断在后面愈合。
    乞活买怀掌大旗紧随身后,这一刻。他心中异常激动,胸怀异常豪迈——这可是谈笑入敌营啊,这是传说故事里才会发生的事情,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在自己身上,有此一遭,可谓不虚此生了!让他本人最为感动的是,李诚中在这件事情上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将自己安危放在他这么一个投降的契丹人身上!
    他身后的十名亲卫也都异常兴奋,紧握着刀柄的掌心早就湿成一滩了。“十勇士护主闯敌营”!只要过了今夜,还怕大名不传遍营州?不传遍天下?
    李诚中一路行去。态度极为温婉的和痕德堇、阿保机、阿平等人拉起了家常,嘘寒问暖之间。仿佛双方从来没有敌对过一般。
    痕德堇唯唯诺诺的应承着,阿保机不停深呼吸且不停冷笑着,阿平则始终在默默点头而不发一言。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契丹贵人们都在绞尽脑汁的揣测,这位李都督忽然来上这么一出,到底想要做什么?
    繁星依旧闪烁,雪地依旧白皙,篝火依旧通红,而载歌载舞的人群却没有了起初之时的欢乐,各部族的族民都向这边拥挤过来,他们沉默的看着站在奚车上的李诚中,各种情绪涌上心头:木然、不甘、痛恨、愤怒、不解,但无论哪种心情,最终都化为两个字——“期待”。
    没有人不想活下去,哪怕生活再苦;没有人想成为别人的奴隶,如果还有希望。
    更多的人继续向这边涌过来,包括得到消息的部族武士,他们已经顾不上自己驻守的防线了,如果这个时候营州军发起攻击,将不会遇到一丝阻挡。
    李诚中向善能和慧源点头示意,于是两人开始一句一句将李诚中的话译成契丹语。
    “我是营州都督李诚中,就是在外面包围你们的大军统帅!”
    “我的官职是大唐天子所赐,代表大唐天子管辖关外!”
    “所以我有权力决定关外的一切事物,包括你们的生命!”
    ……
    空旷的西辽泽,肃穆的人群,李诚中的话可以传得很远。他一句一句解释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告诉所有的契丹人,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霸道的言语令契丹贵族们脸色发苦,但他们却发现自己无力做出回应,所以他们只得听凭李诚中继续将如此霸道的话语传到数万人的心里。
    甚至他们都没有阻止李诚中现场寻找翻译——因为人数越聚越多,善能和慧源的嗓音已经达不到效果了,所以李诚中现场挑出几个契丹贵族,让他们和善能、慧源两人一起,将自己的每句话翻译过来以后,再齐声发出去。
    “按照草原上的规矩,战败者是什么下场,我想你们应该都清楚!”
    “……高过车辕的男子全部斩首,女人和孩子全部成为奴隶……”
    “但是,我今天在东山之上听到了一支曲子,一支叫做《紫骝马》的曲子……”
    “我还看到了你们欢快的舞蹈和豪迈的斗酒,看到了你们活下去的意愿……”
    说到这里,李诚中顿了顿,已经有很多契丹人明白李诚中即将说什么了,他们涨红了脸,饱含期待的盯着李诚中的嘴,生怕这位营州都督就此停住不再开口。
    “所以我来了,我没有带领威武的大军过来,我带来的是我的尊敬和诚意!”
    “我,大唐营州都督李诚中,在这里向你们许下誓言:只要你们从今往后追随我,不离不弃,向我誓言忠诚,我就给你们活路,让你们有尊严的活下去,不杀一人,不让一个女人、一个孩子,成为别人的奴隶!”
    哭泣声立刻蔓延开来,无数双眼睛掉了泪水,大片大片的契丹族民跪倒在地上,有些是真心感激的拜伏,更多的则是全身无力后的瘫软。就连许多部族中最勇敢的战士也抛下了刀枪,长满厚茧的双手捂住脸,只是想要阻挡泪水的涌出。
    这一刻,乞活买掌中的大旗竖立在李诚中的身后,凛然不可侵犯。(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ps:  感谢雷霆兄、跟俺走、金乌兄、老流量计的打赏,感谢跟俺走、有刀没钱、农夫007的月票。另外,老饭今天到北戴河出差,更新可能不太稳定,需要大家谅解,总之我尽力。
    这一次的经历最终演变成了一段“雪夜入敌营”的传奇,而在此后的逐渐扩散中,这个传奇故事被演绎成了多种版本。
    正气凛然版里,营州都督是正义的化身,面对数万契丹蛮夷而面不改色,据理怀义而直斥其非,令契丹蛮夷哑口无言,只得拜伏。
    悲天悯人版里,营州都督是救世之主,夜观契丹军营,为其苦状而感动,于是心怀怜悯,入营赦免其罪,并给契丹人民带去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武侠暴力版里,营州都督是武力值超满的盖世英雄,携十一勇士奋闯敌营,力敌数百名契丹绝顶高手,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使契丹生番最终屈服。
    当然还有剑仙版,什么飞剑漫天乱轰、法术地动山摇……
    还有香艳版,比如大唐都督和契丹公主不得不说的故事,或者是肌肉猛男连御百女以致契丹男子羞惭得无地自容……
    不管故事怎么流传,内容怎么不靠谱,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契丹人放弃抵抗的消息传出后,当李诚中从契丹大营中坦然而出之时,在外苦等的上万士卒立刻欢声动地,西辽泽上空爆发出了一片片激昂的高呼声。
    “都督万胜!……”
    “营州万胜!……”
    “大唐万胜!……”
    这个夜晚,李诚中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一旦李诚中解脱了内心的思想纠结,所有的谈判都变的立刻快捷起来。
    李诚中决定保留契丹这一族群,给契丹人继续生活下去的道路。但是他也不能就此作罢,听凭这个民族有可能存在的第二次崛起。
    李诚中的第一刀就挥向了迭剌部。
    通过这几年对契丹人的苦心研究和分析,再结合后世的认知。李诚中逐渐对契丹人的崛起道路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当然。这种思路仅存在于他的内心之中,属于绝对的个人观点,因为穿越这一匪夷所思的经历是无法对人明言的。
    李诚中认为,契丹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后世的大辽。是基于几个最主要的原因而行成的。
    首先当然是大唐的分崩离析。其实仅就当前的形势而论,就算如今大唐藩镇林立,中原战乱不休,朝堂倾轧争斗。天子威严扫地,但大唐的兵锋仍然不是契丹人能够抗衡的。哪怕是单单与契丹控制范围接壤的卢龙、河东两镇,随便拿出一镇来,对于契丹人而言便如望高山一样仰止叹息。
    李诚中的这一认知其实在那一时空的正史上也得到了证实,契丹人在崛起的前期历程里,主要征战对象都是草原各族,对于卢龙边关的作战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的状态当中,说白了就是趁其不备抢掠一把,然后迅速逃窜,从来不敢轻缨卢龙虎须——更别提河东强镇了。关外营州的丢失。既有卢龙军不堪其扰的因素,也有卢龙军本身忙于争战河北而无力他顾的原因。
    史实证明。当刘守光夺取节度之位、归附宣武之后,在卢龙获得了喘息机会的后十余年里,契丹人被刘守光打回了原形,每年都要向卢龙敬献大量财物。
    所以,契丹人的崛起仰仗的其实是大唐灭亡后的分崩离析,他们真正将目光投向中原地区是在五代中后期。
    契丹人崛起的第二个原因,是在大唐无力北顾的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