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别扭换上了军服。刚才见那女人看向自己身上的衣装似乎眼神明亮了一些,于是解里边走边掸了掸军服上并不存在的灰渍,觉得自己穿着这身行头其实也不错。
    另外,让解里高兴的是,那个军官还带来一条命令,从今天开始,撤走一直紧跟在他身边看管的士兵,也就是说,解里可以随意行动了,只是仍然不能离开白狼山。
    解里走了不远,就听女人在身后喊了一声,便又转身回去:“怎么?有什么难处?我去帮你做。”
    女人咬着嘴唇犹豫了片刻,道:“大郎还没吃饭吧?”
    解里挠了挠头:“我那里还有的,回去便吃。”
    女人道:“大郎若不嫌弃,便进来一起吃,可好?”
    解里脑子一片空白,也不知是怎么跟随女人进的窑洞,进去后才回过神来,却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站在哪里。
    两个孩子围在火炉边上,正在照看炉上架着的一锅粥,抬头看见解里进来,有些不明所以。女人向两个孩子斥道:“还不叫大叔?”孩子们便站了起来,齐声道:“解里大叔。”…;
    解里听着这番称呼,心里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反复说:“这如何当得,如何当得。”也不知该说什么,忙将肉脯和鱼接过来,用干草包裹好,穿在木棍上,然后放到炉火上烧烤。他烤得很仔细,不多会儿便香飘满洞。
    等都弄熟了,解里将肉脯和鱼放到女人递过来的大木碗中,女人又取出几个木碗,盛满粥,拿出面饼来,四个人围坐在壁炉边开始吃食。
    解里没有动那些肉脯和鱼,女人也没有动,肉脯和鱼被两个孩子狼吞虎咽的塞入嘴中,不多时便吃得一干二净。解里嚼一口面饼,喝一口粥,不时看看两个意犹未足的孩子和满脸欢喜的女人,心中舒畅无比,只觉这面饼和粥都香甜可口到了极点,实在是自己所吃过的最好的东西。
    回到自家窑洞,解里睡了一个自打来到白狼山军寨后最舒服的觉,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每天在外面忙碌完之后,都会回到女人的窑洞,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各种好吃的美食。
    清晨的木哨声将解里唤醒过来。快速穿上那身卢龙军的军服后,解里出了窑洞来到校场边上。很快,校场内按照各都各队各伙的编制,整齐的站满了士兵。随着一声声口令的发出,这些士兵开始快速报数:
    “一……”
    “二……”
    “三……”
    ……
    “报告,第一伙到齐!”
    “报告,第二伙到齐!”
    “报告,第三伙到齐!”
    ……
    “报告,左队全员五十人,实到五十人,全数到齐!”
    “报告,右队全员五十人,实到五十人,全数到齐!”
    ……
    “报告,甲都全员一百人,实到一百人,全数到齐,请指挥使训示!”
    “报告,乙都全员一百人,实到一百人,全数到齐,请指挥使训示!”
    “报告,丙都全员一百人,实到八十人,未到二十人为执勤人员,请指挥使训示!”
    ……
    李诚中站在检阅台上点了点头,大声道:“全体都有——稍息!”他冲校场边的解里招了招手,解里忙跑了过去,李诚中又让他上台,解里有些不好意思,涨红着脸上了检阅台,站在李诚中身边。
    “从今天起,我为你们请来一位箭术和骑术教官,就是我身旁这位契丹勇士,他的名字叫解里,他将重点教导你们箭术和骑术科目。我强调三点,第一,尊重你们的教官,执下级礼;第二,认真遵照教官的要求进行训练,不得阴奉阳违;第三,教官有权力在训练中对偷奸耍滑或训练后进之辈进行惩罚。以上,如有违反者,军法从事!现在,向教官行军礼!”
    随着李诚中的一声令下,检阅台下三百多名前营士兵右手齐刷刷握拳横在胸前,眼神注视解里。
    解里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如同烈日灼烤一般,犹豫片刻,抬起手握拳横在胸前,向台下数百人回了一个同样的军礼。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李诚中想要制定一部军法,从规章制度上规范前营士兵的行为举止和作战奖惩,但这个时代已经有了通行的军法,即十七禁五十四斩,目前卢龙军实行的就是十七禁五十四斩。擅自更定军法是一种大罪,所以李诚中是不能碰这条红线的。思来想去,他决定制定一部前营士兵通行条令,刻意规避开“军法”这一概念,以偷梁换柱的方式在军中实行新的军法。
    之所以不愿沿用十七禁五十四斩,是因为李诚中认为这种军法完全不合实际。这部军法包括悖军、慢军、懈军、构军、轻军、欺军、淫军、谤军、奸军、盗军、探军、背军、狠军、乱军、诈军、弊军、误军等十七条禁律,并对禁律所包含的闻鼓不进、呼名不应、夜传刁斗、多出怨言、扬声笑语、旗帜凋弊、谣言诡语等五十四种行为执行“犯者斩之”的处罚行为。
    李诚中在冯道的协助下仔细研究了一番这部军法律令,觉得实在是难以执行下去。
    首先,军法中所规定的事项混淆不清,有些十分笼统、有些又十分详细,有的过于慨括,有的又失于末节,遗失错漏之处甚多,无法有效的对士兵行为进行完整的约束。
    其次,军法规定的很多事项都描述模糊,不利于具体操作,换言之,实施的弹性太大,最后的结果就是士兵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军法,是很难判定的。同样的行为,既可以理解为犯了禁律,又可以理解为正常举止,完全由主将说了算。
    最关键的是,这部军法通篇只有一个惩处方式,就是“斩”!如果按照这部军法来严格执行,那估计过不了多久,前营所有士兵都会被“斩”个精光。
    所以,虽然卢龙军一直宣称以这部军法为准绳,但真正执行的军伍几乎没有。各部其实是自行其是的,对于士兵的惩罚,完全由上官依照需要来判定。
    自天宝以来,因为土地的大量兼并,导致无数农民丢失了自家的田地,府兵制也丧失了继续存在的基础,唐军由府兵制转为了募兵制。这种募兵制并非中央朝廷来组织实施,而是由各地藩镇自行募兵,因此,手中军力的多少,也就决定了藩镇将帅实力的高低。对于自家手下的士兵,将帅们纷纷采取厚络之策,不仅从物质和官衔上予以极优的待遇,而且在士兵触犯军法时,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导致十七禁五十四斩的近乎废弛。
    就最近的例子而言,当日卢龙军南征魏博,大军攻破贝州后屠城,这种行为直接触犯了军法。在十七禁五十四斩中对此有明文规定:“所到之处,凌虐其民,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如果按此令行事,那么攻入贝州城的数千士卒便该全体斩首,这是绝对不可能执行的。因此当时刘仁恭也仅仅是发了一通火,最后该怎么奖赏照样怎么奖赏。他要是真按军法执行,那么他的节度使之位也早就被部下顶翻了。
    李诚中想要的军法是那种可以实际操作,并且容易判定的军法。军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出属于违反禁令的具体行为,并且由此细化出具体的处罚办法,尽可能避免人为的主观判定。这部军法还要人性化,依照违法的程度来给予轻重不等的惩罚措施,避免因量刑过重而造成军心哗变。最后,这部军法还要尽可能完整,将士兵日常和战时所会遇到的问题尽量包容在里面,做到有法可依。…;
    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后世对法律的认知,李诚中和冯道进行了多次彻夜长谈,最终决定制定一部士兵通行条令。通行条令要将后世的作训准则、军人内务条令、暂行军法条例等多种内容包含进去,以期尽量完整。
    这部《士兵通行条令》是一套成体系的条令,包括《总则》、《士兵作训条令》、《士兵内务条令》、《暂行军纪条令》,尽量从方方面面把士兵生活、训练、作战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一一明确是否当行,同时要逐一制定出相应的处罚办法。
    《总则》是对士兵行为的原则性约束,在《士兵通行条令》中居于第一执行顺位,即所有发令都要遵照或者以不抵触《总则》为制定的基础,一旦出现抵触,便以《总则》为准。
    《士兵作训条令》归纳士兵作战和训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将之一一列举。《士兵内务条令》则关注士兵日常生活,对军容军仪、生活作风、上下级关系、与百姓关系等进行说明。这两部条令主要强调士兵应当做什么,并且如何去做,而《暂行军纪条令》则规定不应当做什么,一旦士兵做了不应当做的,会受到什么样的针对性处罚。实际上李诚中所谓的“军纪条令”就是军法条令,只是规避了“军法”这个字眼而已。
    为了便于士兵理解,李诚中把《暂行军纪条令》的内容分为三类,即轻度违纪、中度违纪和严重违纪,并针对性的归纳出三种处罚方式。轻度违纪,即作训中未完成要求、生活上散漫无序,或者军容军仪不合规定等,处罚力度也较轻,通常为当众批评、警告、简单体罚等,其中又分别视情况分出三六九等。中度违纪,即执勤懈怠、军议迟到、破坏器物、作风不检、浪费奢靡、顶撞上官等等,处罚力度则加重,通常包括禁闭、军杖、扣饷、降职等。严重违纪,即作战不坚、违抗命令、妇女、残杀同僚、抢功冒名、偷窃和私吞财物等,实施的惩处也比较严厉,包括免除官职、开除军籍、斩首乃至牵连家族等。
    这套《暂行军纪条令》非常细致,不厌其烦,生恐遗漏掉那些细枝末节。当时冯道建议,不必制定那么详细,应当容许军法官有一定的操作弹性,但他的建议直接被李诚中严词否决。按照李诚中的话来说,军法应当详细明确,减少操作弹性,尽量降低军法官因为个人好恶而随意执行的空间。
    冯道问,那么多士兵、那么多琐事,军法能够一一列举齐备吗?总是会有疏漏之处的,到时候怎么办?李诚中回答,军法中没有规定的条款,一律不作惩处!宁可有漏网之鱼,不可有无辜之冤。李诚中还解释,之所以这部军法定名为《暂行军纪条令》,其中的“暂行”二字,就是为了留出开口,以待将来随时弥补。条令中的规定是可以添加的,但是人命却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定法之时必须慎之又慎。
    冯道还对条令中的处罚方式提出异议,他认为处罚太轻了,并且这些处罚办法中竟然没有黥面、宫刑、断肢等威慑性强的律令,不利于军队养成森严的军纪。李诚中则认为,森严军纪的养成并不在于处罚的力度,而在于让士兵明确的知道,做了什么事情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只要所承担的后果远高于所获得的利益,那么这种规定就会有效。同时,让士兵经常性的体会到军法无处不在的威严,比直接将违法士兵处死的展示性效果远远要强,在执行的时候也要容易得多。…;
    两人为此争论半天,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李诚中只能无奈的告诉冯道,如果动辄将违纪士兵处死或致残,那么他手下将无兵可用。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通例,冯道听完后默然良久,便不再坚持。
    除了《士兵通行条令》外,李诚中还打算拟定《军官通行条令》,对军官的行为也进行规范。只不过他现在就那么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