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枝是李诚中人生中的第一个女人,他对此还是比较重视的,算来算去,因着兰儿的缘故,老都头勉强可算一个父辈,他便让婉枝出来,当着众人的面,一起向老都头两口子拜了下去,然后向在座的诸人一一敬酒,从老都头夫妇开始,一人一杯。众人慌慌忙忙找着礼物,算是随喜。只李承约、高行周和王思礼、李承晚四人有所准备,都送了不菲的贺礼。
    李诚中是穿越而来,带着后世人人平等的观念,拉着婉枝敬酒,连带座上的几个亲兵也没放过,唬得亲兵们一阵慌乱,连说不敢当。喝完之后大伙儿苦着脸,将身上所有钱物都掏了出来,算作给自家将军的礼物。刘巴最是倒霉,喝了一杯李诚中敬的酒,带在身上的最后一点跑路钱都掏空了,真正算是一穷二白。李诚中不知道自己强收了亲兵们各自将近半年的军饷,笑呵呵的收了。
    还是婉枝眼力较好,私下里让绿釉以李诚中的名义给亲兵们打赏,赏钱从她自己带出来的积蓄里出,算是没让亲兵们有所损失。
    酒宴结束,高行周和李承约都离开了张宅,王思礼和李承晚却留了下来。原来这两人听说了有宵小盯梢的事情,便趁李诚中去明月松风阁接婉枝的空当,各自回了一趟家,收拾了行礼包裹,和家人辞别。反正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走,干脆今夜便住到张宅,也省了许多事。
    第二日卯时,天色微亮,幽州城门刚刚开启,李诚中一行便由东门而出。
    车队沿官道而行,一路发出串串马蹄声和轱辘声。初始不断遇到赶往幽州城的行商和农夫,走出十里地后,行人减少。旷野朗朗、四下寂寂,农田郁郁、微风习习。
    婉枝、兰儿和绿釉都是年轻女子,此番出行便聚到一驾车上。三女掀开车厢的帘子,探头向外张望,看着四野中那些田庄、青苗,指着一片片点缀其上的小树林,不时发出阵阵女儿家独有的娇笑。
    李诚中忽然生出一种穿越前作为群众演员时正在拍戏的恍惚,而且拍摄的还是《还猪哥哥》,忍不住怀着恶趣味的嚎了一句“你是疯儿我是傻”。…;
    见李诚中兴致很高,手下人都心情大好。李承约和王思礼在官道周围驰骋来去,在自家未来将主前相互炫耀着骑射技艺。二人不愧是将门世家调教出来的子弟,弓马俱都娴熟,不多一会儿,便提了几只野鸡灰兔,扔到大车之上,得意的向李诚中邀功。
    王大郎趁机凑了上来,嘿嘿道:“将军此番收获不小,不仅俘获美人芳心,还顺道捎走一个,果然是英雄了得!”
    李诚中笑道:“大郎别扯淡!纳了婉枝为妾,怎么可能连她好姊妹也收入房中?”
    王大郎道:“有何不可?姊妹二人同时服侍将军,又是一段佳话。”
    李诚中不答,只是微笑摇头。说到底,他还是带着后世现代观念,这次纳妾的行为已经达到他的底线了,要是再把婉枝的姐妹也给办了,他总觉得对不住婉枝,实在是有心理障碍。何况与婉枝相比,绿釉无论是身段还是容貌,亦或是舞蹈技艺,乃至青楼中的名气,都要差了一截。尤其是后者,很虚很飘渺的东西,但却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人的内心。婉枝是舞魁行首,在这个时代就是演艺圈的明星,能够征服一个有名气的女人,无论如何都是男人值得炫耀的事情。
    王大郎打着小算盘,试探出李诚中似乎真的没有纳绿釉为妾的想法,于是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将军,嘿嘿,那个……呃……某昨夜乍见绿釉,呃……嘿嘿……”一副“你懂的”样子。
    李诚中斜眼瞟了瞟王大郎,道:“绿釉和婉枝情同姐妹,你要真有那个意思,自己想办法。总之一句话,不许用强。绿釉如果答应你,我自然为你做主,人家要是不同意,你就乖乖认怂!”
    王大郎连忙小鸡啄米一般不停点着头,然后满心欢喜的凑到车驾旁开始搭讪去了。
    与此同时,幽州东门,十多骑军将快速冲过,沿着官道向下追了过去。打头的正是盐城守捉使李承约。
    李承约本来还要迟走一日,但今天醒过来后,忽然意识到兰儿已经离开了幽州,心里就空荡荡的发起慌来。起床后六神无主的在家里如夜游神般走来走去,感觉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发了好一阵呆之后,猛然醒悟过来——去往卢龙塞的官道和去平州的官道在三河县之前是同一条道,这岂不是能和兰儿有六七十里的同路?
    于是他赶紧命令亲兵收拾准备,同时向自家大人和母亲辞别,在父母惊诧的目光中匆匆出发。
    李承约走了以后,太子少师李君操和夫人相互对视了好半天,夫人问:“吾儿情根深重,这却如何是好?”
    李君操皱眉思索,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只是捻须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感谢猪猪兄的支持,太坚定太给力了。

第二十七章 插曲(四)
    义儿军横班都头卢元义趴在小山坡后,露出头来仔细观察着一里外官道旁的那片小树林。沿官道继续前行,便是他存身的这处山坡。这处山坡卡在官道旁三十步左右,虽然不高,却刚好将自己带来的人马遮掩住,等对方进入伏击范围后杀出,必可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卢元义是昨天夜里出来的,他带领的人马在关闭城门前分三批陆续出了幽州,集合后赶到了二十里外的这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坡。这次带出来的有三十名横班护卫,人人骑马,同时还有十多个幽州城泼皮头子张九生手下的亡命之徒。这些泼皮并不是伏击的主力,真正打起来还得靠自己的三十个人。
    按照义儿军都虞候毕元福的计划,在杀死这位新晋的柳城军使兼燕郡守捉使一行之后,卢元义还要将带来的泼皮全部斩杀当场,造成一种幽州泼皮挟恨报复的假象。至于责任,当然要推给泼皮头子张九生,谁让张九生和李诚中在明月松风阁为了一个舞伎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呢?两人之间的仇怨,既有老鸨慧娘等人作证,还有监军使张居翰的养子张茂安亲眼所见,这真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理由了。至于那个被李诚中打成重伤的张九生,恐怕此刻也已经咽气了,这是要来一个死无对证!
    看着埋伏在山坡后那十几个满脸激动之色的泼皮,卢元义心中冷笑。这些泼皮都分别被授予了义儿军伙长之职,带头的那个张十一是张九生的亲兄弟,甚至被授予了队正的职务,当时毕元福还亲自出来安抚他们,言道一俟功成,立刻就带他们到深州义儿军大营内任职!把这帮泼皮哄得群情激昂,人人叫唤着要“拼死效力”!可是伙长、队官是那么好当的么?想当官也得有命活着才行!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卢元义和护卫们去掉了号衣,更换了兵刃,一切从简,尽量以不被人认出来为宜。只是过去护卫们使惯了的枪盾和弓弩都一概不许带出来,换了些最普通的横刀,让卢元义有些皱眉。这些横刀由幽州城内最普通的铁器匠坊打造,是那些泼皮紧急搜购而来,远远比不上自家平时用惯了的百炼钢刀。尤其是横班护卫手中装备的短弩,那可是杀伐利器,要是能带出来,那这次的伏击可就轻松太多了。
    不过就算如此,卢元义也是信心满满。按照那帮泼皮打探出来的消息,对方能战的不过区区八个人,唔,刚才远远数了一遍,又多了两个,应该是十个人。他手下三十名横班护卫都是义儿军中的精锐骑兵,光数量就是对方三倍,以三打一,又是伏击,再加上十多个泼皮在一旁帮衬,无论如何也是完胜的局面,否则他卢元义不如一头撞死算了。关键的问题是不能让对方活着跑出去一个,这一点让他有些担心。同时,毕元福还特意交代过,对方车驾中的女眷不得有所损伤,要完好的带回去。
    卢元义又等了一会儿,见树林中升起袅袅炊烟,知道对方正在林中吃食歇息,不禁心中一动。在山坡这里埋伏虽然出其不意,可也方便对方沿官道逃跑,若是此刻趁对方进食松懈的时候杀过去,将对方困在小树林中,岂不是更能完成“不放跑一人”的任务?
    想到这里,卢元义决定改变计划。他将张十一叫到面前:“他们正在生火烧饭,这是最佳时机。你的人没有马,你先带他们绕过去,卡住西边的官道,等某这里杀出去后,你再带人杀回来,咱们分两边攻上去,给他来个双面夹击!记住,这里地势平坦,人家一眼就能看出老远,偷偷摸摸的反而容易引起对方警觉,就这么大大方方沿官道走过去,一次两、三人,分批而行。叮嘱你手下弟兄,过去的时候自然些,说说话、开开玩笑都无妨,就是不要往树林那边看!明白了么?”…;
    张十一应了,兴冲冲去布置人手。卢元义趴在山坡后又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吩咐横班护卫们做好准备。
    这是一片河北平原上常见的柏树林,李诚中一行在树林边上生起了火堆,几个亲卫将路上李承晚和王思礼打来的猎物拾掇了一番,架在火堆上烧烤。炊烟升起,散发出一阵阵香味。众人围坐在火堆边,说着话,喝着水,享受着眼前的情趣。
    虽然是在幽州安稳之地,王大郎仍旧按照习惯将四名亲卫布置在小树林四周,以作戒备。
    肉快烤好之时,兰儿从布囊中取出盐和花椒末,均匀的洒在上面,刘巴则取出刀来,将肉块切割,然后一一分给众人。王大郎坐到绿釉身旁,又是递水、又是递肉,显得格外殷勤。
    一个亲卫从林外回来,到王大郎耳旁嘀咕了两句,王大郎翻身而起,跟着他到外面去了。过不多时,王大郎转身回来,向众人道:“有些不对劲,官道上过去了几波壮汉,三三两两的,往幽州方向去了。”
    李诚中问:“怎么不对劲?”
    王大郎道:“咱们这边又是烤肉又是说笑,某在林外都能听到动静,可那些人却没什么反应。刚才又有两个过去的,腰上都挎着兵刃,某便试探了一下,走到官道边上,那两个人就像根本没看见某一样,将军你说怪不怪?”
    张兴重在旁边也有些脸色凝重了,众人三两步便来到林外,却正好又看到三个壮汉沿官道向幽州方向而去。李诚中身后的刘巴忽然小声道:“将军,中间那个某认识,是张九的嫡亲兄弟,张十一!他脸上粘的是假须!”
    这三人说笑着经过树林,却对树林边上站着的李诚中一行看都没看,李诚中冷笑,回头找过之前值守的亲卫:“过去多少人了?”
    “连上这三个,已经有十三人了!”
    李诚中回身就走,道:“后面必定还有!让大伙儿赶紧收拾一下。”他吩咐王思礼、李承晚和刘巴护好车驾,自己和张兴重、王大郎及四名亲卫上马,又从大车上取出手弩,一人一具,绞上弩箭。这些手弩是从品部大郎君图利府上抄家所得,这次回幽州便带了过来,实在是一大臂助。
    等众人匆忙收拾妥当,正要离开树林,忽听马蹄声大作,一里外的官道上闪出一彪骑兵,沿官道冲了过来。
    李诚中连忙命令退回树林,找了几棵柏树和灌木密集的地方,以这几棵柏树和其中密集的灌木为依靠,将三驾大车横着拉到树前,摆了个深深的弧线,与身后的树木结成一个粗陋的圆形防御。车上的女眷都蹲伏在车驾下面,准备躲避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