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奇"商人胡雪岩-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雪岩将刘不才收在身边,刘不才很少做事情,但是却拿很高的工钱。很多人对此都感到不可思议。但是胡雪岩并没有多做解释,他相信刘不才有一天会有大用途。果然,后来,刘不才帮助胡雪岩创办了大名鼎鼎的胡庆余堂,为胡雪岩立了不少奇功。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用人要约束到每一个人都两袖清风的确是违背人性并且不现实的。领导用人,有些时候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分清楚轻重缓急。既不能让人贪私利到乱自己阵脚的程度,又不能纵容贪欲。在江山已经打平的时候,为了严肃纲纪,可采取适当措施约束。但是,提高这类员工的待遇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在物质前提下可以限制腐败。

管理者识人既不能一俊遮百丑,也不能只见长处不见短处。对人才的识别要全面,看人才要综合地、立体地勘。现代管理学认为,人的素质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衡量,也就是德、识、才、学、体。但是人的这五个方面的素质是很难或者说无法平衡发展的。有突出的地方必然就会有欠缺的地方。识别人才的时候要全面观察,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人才资源。

雪岩启示:

对人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全面。人都是有缺点的,在考察人的时候要将缺点和优点分开来看。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人不能由于有一些鸡毛蒜皮的毛病就开始大惊小怪,全面否定。正如四大美人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正是因为其美貌是主流,所以仍旧不失为美人。管理者用人,要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让其长处为我所用。

第七十章  用人需举贤避亲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话的意思就是当一个人有了大的发展之后,他的亲戚朋友都可以跟着“沾光”。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这种行为是应当避免的,用人需要举贤避亲,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能走的久远。

举贤避亲方能维护企业发展

中国传统也强调举贤要避亲,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往往不是这个样子。举贤不避亲,并且在经过举荐之后,形成了亲上加亲的裙带关系。也许,亲属中也会存在人才,但是此事是难以两全的。管理者若是想做到平等竞争,就必须不开这个先例。只有建立更加单纯的人际关系才有利于公司的管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已经有企业开始限制夫妻共同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这里所体现的也是举贤避亲的道理。只有坚持这样的文明规定,才更加有利于管理者管理活动的进行和公司人际关系的协调。

胡雪岩用人也是举贤避亲。他的生意遍及中国,仅是胡庆余堂一个药店就有伙计上百人,加上丝绸厂、钱庄等,其用人数量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在他的用人中,没有他的亲戚。为此,胡雪岩还跟自己的妻子闹了矛盾。

胡雪岩的正房妻子有一个表亲想来杭州投靠胡雪岩,当时胡雪岩刚好在外地。于是妻子就打着胡雪岩的名号,将表亲安排在胡庆余堂做掌柜的助手。其实这个表亲不学无术,并没有什么真本事。但是仗着他是胡雪岩的亲戚,伙计们都让他三分。

后来胡雪岩知道了此事。他也听说了表亲在药店里的表现。他并没有表露出什么。刚好当时药房里也的确需要人手。于是胡雪岩将掌柜叫了过来,说准备举行一场公开招聘,并且让这个远方表亲也参加招聘。

胡雪岩妻子听说了此事并不赞同,但是胡雪岩说:“我并不是不收他,若是他真有能力,在招聘中胜出,自然是没有问题。若是他没有真本事,我也不好留他。”妻子也不好多说什么。

招聘赛上人才济济,此次招聘的主要是技术方面的人才,比如切药的伙计、采药的伙计等等。自然,这个表亲很快就暴露出了他没有任何技术。当天,胡庆余堂就宣布了招聘留下的人员,自然是没有这位表亲。

表亲不服,又去找胡雪岩的妻子说情。但是这次,胡雪岩并不通情,说是已经不需要人手。妻子碍于面子,便开始跟胡雪岩吵闹。胡雪岩依旧不理睬,他说:“我不能开这个先例,我的生意做到今天也不容易,何况若是他真有本事也就留下来了。”

后来,胡雪岩给了表亲一些银子,让他回家乡去开个小店度日。这件事情才算是解决。胡雪岩的这一做法在当地也成为美谈。也正是因为如此,胡庆余堂的伙计们都更加敬重胡雪岩,工作也更加努力。

举贤不避亲弊大于利

胡雪岩深知举贤不避亲弊大于利的道理。对于现代人来说,现在中国私企越来越多,当然不排除家族企业的出现。这也验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些企业的老板认举贤不避亲正是为了企业发展的稳定。也许,这种企业的发展也依旧是一帆风顺。但是想必其中也经历了不少的沟壑。企业若是乡真正做到举贤避亲毕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人只有“亲”而没有“贤”,出现这种情况,企业也就存在了一定的危害。

举贤不避亲,这些员工在和其他员共事时,很难达到一个融洽和谐的境界。往往其他员工会有很多的顾虑,担心自己的贡献得不到认可,同时也害怕万一得罪了这些员工而遭到上司的批评。这样在无形中就会打击其他员工的积极性。至于对企业带来的后果,也许在短期内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也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当亲疏违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的时候,管理者往往会碍于情面,惩罚起来就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就会导致制度的实效和管理的混乱。公司的管理一旦掺入了一些非经济的因素,最终的正常运转也就成了问题。家族企业的经营往往带有一定的封闭性,若是家族观念过于根深蒂固,那么引进优秀人才也就显得十分困难。而企业又需要发展壮大,此时也只能从家族内部挖掘。

雪岩启示:

家族内部的人才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当引进了家族中一些资历平平、能力一般的人进入高层,往往会出现因为自己的特殊关系而争权夺利、自封元老、养尊处优等情况。这对于企业的执行力和激励机制是非常不利的,会严重影响到非家族成员的员工的积极性。自然,这种情况肯定会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第七十一章  对待老员工的诀窍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雇员的年轻化使得管理人员比较容易控制,因此年轻的雇员是时下非常受欢迎的。而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迹象,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也越见提高。的确,年两也成为个人条件之一,从三十岁开始,每过一年,个人条件的水平线便会逐渐低落。年纪较大的雇员也就会出现相应的不良情况。

善待老员工

老雇员常出现的现象有:体力衰退,视力与脑细胞记忆力都明显衰退;薪资偏高,尽管和年轻的雇员做同样的工作,甚至年轻的雇员会更加优秀,但是老雇员的薪资要比年轻雇员要高出许多。这就容易造成薪资不平衡的情况。老雇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年纪渐老,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低,无法于年轻人相比。

老雇员往往本身有自知之明,知道不管自己怎样拼命,毕竟年纪是个界限,所以是无法得到重用的,因而就出现了因循苟且的工作态度。但是工作方面也没有大的纰漏,所以即便是管理者想要解聘也找不出理由。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对付老员工方面,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让老员工既能够享受到福利,也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后的潜力。合理的措施和制度自然能够避免员工老龄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胡雪岩对待有功劳的雇员,设有“功劳股”,这就是从店铺的盈利中抽出的一份特别红利,专门奖励给那些对胡庆余堂有贡献的人。这种功劳股是永久性,一直可以拿到本人去世为止。这种合理而带有激励性质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胡庆余堂有为年轻的药工就受到过这种奖励。这名药工名字叫孙永康,有一次,胡庆余堂对面的一排商店失火。火势十分猛烈,眼看就要蔓延到胡庆余堂门前的两块金字招牌。孙永康见状,毫不犹豫地用一桶水将全身湿透,然后迅速地冲进火场,将招牌抢了出来。他的头发和眉毛都让火给烧掉了。

胡雪岩闻讯,当即当众宣布给孙永康一份“功劳股”,并大大赞扬了他的行为。同时,当年老的员工体弱之后,往往面临着艰难生活的境地。胡雪岩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设立了“阳奉”和“阴奉”。阳奉也就是退休金,发给那些老弱多病,无法继续工作的老员工。而阴奉主要是在职工死后,按照其工龄长短发给其家属的生活费。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拿到这样的奖励,必须要为胡庆余堂作出过贡献,也有论功行赏的意义。尽管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胡雪岩这个方法却解决了老员工的后顾之忧,由此激发了老员工更加在晚年也能够竭尽心力工作。

当然,胡雪岩所建立的激励机制并不只是限于物质激励。他在他的店铺里用“仁术为本”等精神因素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制度,胡庆余堂里老员工很多,很多老员工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里。有一位老员工甚至从16岁一直干到了76岁,整整为胡雪岩效力60年!

不应忽视老员工的作用

企业不应当忽视老员工的作用。若是管理者刻意忽视这类下属,甚至暗示他们自动辞职,这种举动就未免有些过于目光短浅了!一个员工在一个行业里工作多年,他必然会对这个行业有很多认识。甚至来说,他可以是一本活的字典,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但是由于年纪大了,或者在同一个地方呆得时间过长,缺乏新鲜感,必然少了些冲劲和斗志。

管理者应该借助一些机会或者场合当众称赞这些员工,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私下向他们提出公司的要求,鼓励他们上进。同时,要考虑到毕竟是老雇员,无法和年轻的雇员相比,也不能一概而论。

老员工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从而省时省力。管理者除了在言语上进行称赞和鼓励之外,更加要留意提供给这些老员工晋升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发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雪岩启示:

管理者应当适当奖励和称赞年长的雇员,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会让老员工觉得自己仍旧很能干,因而也会做得更好。相反,若是肆意批评他们所做的事情,他们不但不能改正过来,甚至还会继续恶化下去。因为批评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一方面,他们没有改变现状的方法,另一方面,尊严受损让他们产生沮丧和绝望,这样会导致工作质量更差。

第七十二章  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对管理者来说,用人最忌讳按照学历、资历、经验等框框。有的人也许学历很高,但是却不知道变通,办事情没有灵活性;有的人经历很丰富,但是没有多高的悟性,始终不见长进。但是反而言之,有的人并没有一定的学历和资历,却行事果断而有灵活性。遇到这种情况,管理者就要进行适当筛选,打破常规,用人不拘一格。

用人要不拘一格

对于管理者来说,要选拔具备拔尖之才却非易事。人是社会的存在产物,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人才的选拔同样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