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到了近前,“啊!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连李哲也给吓了一大跳。
    摆在李哲面前的赫然是一个高达三四米,宽两米多,长也至少是五六米的一个庞然大物!
    这!这就是传说中废土时代的黑科技——蒸汽木制坦克吗?
    这是李哲看到时候的第一感觉!
    庞大的身躯,复杂的结构,十几个巨大的木制轮排成两排在底部支撑着巨大的支架,车轮上密密麻麻的木辐加强了车轮的强度。附身到车轮下,查看底盘,有一个巨大的嵌套在一个钢圈上的星型底盘,似乎还不是轴承连接的机构,来完成转向的功能,其上有相当多的地方都是钢质器件,显然是为了加强整个支架的强度而制造的。底盘之上是一层好像是原始的悬挂装置,依稀可以看见几个之前李哲从现代走私过来的其他工具上的弹簧嵌在上面,形成支架上面的庞大车体。
    这个星型转向盘,显然可以挂靠很多的东西,此时从中伸出两个长长的伸到前面的丁字形的车辕,完成动力驱动,又有一个弯梁,从车轮之间的横梁上连接着伸到上面,貌似竟然是可以掌握车轮方向物事儿。
    整辆大车,有十六匹马拉着,巨大威武无比。
    这,这就是所谓的鲁班车么,这是干什么用的?李哲完全搞不清楚,近一段时间他忙于公务,一直没有进工匠营,如今工匠营的很多进展他都已经不了解,几乎是放任自流的做法了。眼前这辆车,就完全超越了他的想象,让他站在一旁愣了半天。
    旁边有个人走了过来,行了一礼道:
    “王上!这是工匠营用来运送大型器具的工程车?”
    “工程车!有需要用这么巨大的么?”李哲还是有些发愣!
    “这个是工匠营根据您的指示做的大型通用xìng底盘,能够装载很多种大型器具,各种人力木工机床:刨车、削车、锯车都可以安装在上面,拖拽到其他地方使用,还可以装载起重机、投石机和巨型弩炮等,最是便利之极,我等工匠们往rì最头疼的事情,如今在这种通用底盘使用之后都轻易解决了,时间缩短了何止十倍百倍——被我等工匠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鲁班车,以纪念我等工匠们的老祖宗鲁班大师。不过,这鲁班车,还是天师您的英明睿智,启发我等的啊!”提起这个鲁班车,这个工匠头领显然是十分感慨!
    李哲红着老脸,接受了这个工匠头领的赞颂。天!这奇葩一样的鲁班车这样的奇妙构思,就是传说中的模块化通用化么!天知道,自己在这其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自己对模块化工业的思路还是最早搞弩箭箭头浇铸的的时候提的一下,是希望能够规范一下工业科技的发展方向的。谁知道这些工匠们竟然将自己的指示贯彻始终了,居然造出来这么一个超前的东西,这个实实在在是三国时空的黑科技啊!
    现在的工匠营,类似军功奖励的激励制度也已经颁发了出来,工匠们也有了自己的勋衔制度,从学徒开始,工匠,匠师,大匠师,匠作,大匠作,一级一级,越来越高,每一级的待遇都不一样,充分保证了工匠们的竞争xìng。
    而有了新的发明改进之后,也会立刻被计算进积分制度里面,被换算成积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等级升迁,往往一个小零件的改进,收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之后,都会产生跃进一个等级的结果,让所有的年轻工匠们都为之前仆后继废寝忘食的钻研,整个工匠营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发明改进层出不穷,和大汉朝廷的时候大不一样。
    工匠营门组织了专门的专业组织,负责对科技发明和改进的评定,都是由行业内最富盛名德高望重的老将作们担任,平时还负责对李哲指出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技术有可能的进步方向重点扶持。
    李哲甚至期待着,未来的工程院和工会都能够从这个机构中自动产生!
    现在的这个鲁班车,有十六匹马拉动,威风凛凛,其结构复杂,功能强大,机动xìng比以前强得多,解决了之前工匠营后勤上的许多问题。是三国时空的工业规模化之后的自然结果。
    这样的东西,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产生,其实不然。在汉朝的时候,齿轮、凸轮、连杆传动都已经在很多机械中产生,很多大型农用器具都是相当的复杂。像张衡制造的浑天仪和地动仪,甚至达到巧夺天工的地步,即使是现代仿造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说,华夏古代的能工巧匠一向是不缺少的,他们缺少的只是能够改进手艺的激励机制和将他们的技术流传下来的机会。
    现在李哲建立了专业的工匠营,推行了大规模集群化的工业生产,又推广了基础文化教育,对这些工匠们来说可以说是插上了飞天的翅膀,一下子将他们平rì里的激情和能力彻底发挥了出来。各种各样的机巧装置自然是层出不穷。
    尤其又有现代的各种机械实物做示范,有视频指导,整个汉代的工业科技正在飞速的进步,甚至超过了李哲这个始作俑者的想象。这个鲁班车,就是工匠们长期的工艺积累从而水到渠成的成品,没有半点儿的侥幸。
    总之,虽然是李哲已经不在手把手的教导工匠营的生产,但是他为之创造的条件却是在持久的发挥着作用,并在不断的爆发出震惊世人的能量!

一百六十二章 洛阳,军议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六十二章 洛阳,军议    
    洛阳,如今依然是一片残破。全文字。。
    当年董卓之乱,群雄进京,将这个最鼎盛时期曾经达到百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大都市搞得一片生灵涂炭,几乎已经彻底失去了一个城市的样子。如今历经十年艰辛,仍然没有能完全恢复过来。
    昔年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一片废墟,只有其中规模浩大的残破砖墙依旧在不断的昭示着人们,这里曾经是这个星球上人口最繁盛、经济科技工业等诸方面都远超同时代的一个鼎盛王朝的首都。
    即使是一片废墟,这里对李哲来说也有着很多的可开发价值,昔年的宫殿,虽然已经被居民们拆的一干二净,但是很多大型的器件却不是普通百姓们能够解决的。昔rì大汉朝廷曾经最辉煌的时候,汇聚天下财富修筑的很多建筑,其实里面有很多李哲能够利用的东西。断壁残垣、烧至半朽的数十米长的主梁,甚至是废墟中存在的瓦当和很多破旧器具的残片都是现代古董界求之不得的好东西,如果让现代考古界的人士们来到这里,一定会欢呼不已,为这样一个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而倾倒,但是对李哲来说却是刚刚发生过的历史。
    在黑山军没有大举入境之前,洛阳大概只有两三万居民,但是黑山军百万流民的入涌入司州,为这个残破的废墟城市,也增添了不少的生机,如今城内的常住居民大概有十七八万人左右。张燕的振威军总部,就在这座城市里。
    李哲的来到。惊醒了这座城市,张燕一行,出城三十里,将李哲迎到城中,还没有稍事歇息,李哲就宣布紧急召开战略会议。
    各路重臣汇聚在一起,商讨战局。
    “王上!如今关外形势复杂。马腾、韩遂一方,共约七八万人,占据了相对优势。南边从扶风郡的槐里一线,北边从北地郡突出的富平、高陆、池阳一线给了盘踞长安以钟繇韦端为首的关西士族联军很大压力,局势紧张。//。。//但是在冯翎郡和京兆地方。士族们还有很大的潜力,随时有可能出兵截断北面马腾军的侧翼,双方阵线交错,互相忌惮,正处于决战前的僵持阶段。如果我军介入的时机不当,恐怕会给局势带来不好的影响。
    另外,虽然汉中的张鲁战力不行,不敢出兵趁火打劫,但是并州乃是袁本初部下高干的地盘,有着两三万以骑兵为主的机动兵力。他素来和蛮族交好,可能从北方草原上迂回过来,对局势造成影响,这一点却也不可不防。
    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出关作战。和羌族匈奴鲜卑等蛮族打交道不可避免,这方面如何把握,还请王上明示!”
    张燕作为镇守司州的方面大将,首先站出来对形势做了一个讲解,此人混迹北地已久,堪称整个北疆的第一地头蛇。和诸方势力都免不了打交道。这番形势,讲解的倒是简单明了,清晰透彻,不愧是大将之才。
    另一边,魏延的助手,抚远军留守洛阳的大将曹洪站了出来,拱手行礼言道:
    “禀告王上!我抚远军前军已经由文长将军率领,分别陆路和水路齐头并进到达了弘农郡,只待后军的重器械营一到,就仰攻潼关。另外,文长将军yù请调动水军,走风陵渡、蒲坂津进入冯翎,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两人的汇报,立时将当前大军形势讲解的透彻,纵观全地形沙盘,魏延面对关中的局面,显然也是无可奈何。
    这关中,历来面对中原都是绝对的战略优势,一方面用西向东地势一层层由高到低易于大军后勤调动,利于用兵,另一方面这潼关附近,秦岭黄河夹道之中的崤函古道,山河锁匙天下奇险的要地也是一个绝大的对进攻方的不利因素。
    立身此中,就是一向只喜欢运动战奇袭战不喜欢正面战斗的魏延也只有抛弃了他的一贯想法,只有先突破了潼关一线的防御再说其他了。
    要说此时进军,已经是占了绝大的便宜,关中险地何止是潼关一个,函谷关和十二连城都是闻名遐迩的绝地,此时都已经放弃,只有一个名叫皇甫郦的将军守住了潼关。一旦突破,就是彻底进入了关中平原,一马平川,再也没有禁忌,因此已经是最好的进军时机了。魏延在关下磨拳擦掌,恐怕早已经等不及了吧!李哲心想。
    “太尉出身关西,深谙当地形势!不知对此有何看法?”李哲没有先表态,却是首先问了贾诩。这家伙,才是真正深谋远虑的凉州本地老狐狸,堪称关中第一谋士,对关中大局了若指掌,不趁机挤一挤,榨取一下其剩余价值,如何能够心甘。
    贾诩却是早有准备,抚了抚长须,看着沙盘说道:
    “关中之地,士族们的战力不足为虑,他们早已经被各种动乱掏干了家底儿,现在能维持住局势已经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了。不管他们承不承认,如今的关中,都是武夫的时代!虽然韩遂马腾之辈之前都是被这些士族们看做是家奴一般的人物,如今却是凶神恶煞一般,武力强盛。更和士族之间没有缓和的余地,两家相斗,士族必输无疑。但是依我看来,此时进兵却是稍微有些嫌早,以臣之见,不若待到他们的防线彻底崩溃再无希望的时候,再派人和其联络的为好。
    韩遂马腾,其手下都是羌汉混杂,野蛮无耻之极,就是当年的凉州军和其相比也是自叹弗如。若是让他们进了长安,那结果……呵呵!我料士族们是一定不敢的。到时候,定会抢先向我等投降,到了那时,我等不费一兵一卒破了潼关挺进关中岂不更好。”
    这个……众人一听此言,还是内心中不寒而栗。这个贾诩,果然还是不改当年的毒士本sè啊!非要等到困守长安的士族们彻底频临灭绝的时候,才愿意出兵,这样子作战,虽然最大化了自家的利益,却丝毫不考虑羌人们涌入关中平原给民间造成的伤害,这个家伙。天生就是冷血来的。
    “可是太尉!若是这般,从潼关到长安还有一段距离,兵凶战危。我恐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