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践认识的总和。这是人类从思想上第一次触摸到了上帝的边缘的著作。其伟大无论怎么样形容都不为过!
    有此一书,天道教真正成形!
    天道本身将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理念,一种认识万物,解释万物甚至是凭之驾驭万物的信念!
    天道就是宇宙本身,一切真理形式的规律的总结,她在无形中掌控着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控制着一切。而人类只有保持谦恭,对此的伟大保持着仰视的姿态,才能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去摘取天道规律中的一个个小小的闪亮的贝壳。
    天道之神,全知之神,虽然虚无缥缈,但同时又真实万分,人类的历史和实践和其比起来,只能是沧海一粟一般渺小,它永恒,高高在上,冷漠而又无情的俯视众生!
    而科学家们,就将是天道的忠诚的奴仆,用尽一生的虔诚去追寻天道的足迹!
    ……
    其实所谓科学,本身就是一种迷信来的。
    历史上的每一个真正地科学家,无不是类似于科技宗教的狂信者,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无穷无尽的天道奥秘中去,不断地去追求那永恒的秘密,历尽千难万险而不改。每一个现象的解释,每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会让这些狂信徒们欣喜若狂,自以为是收到了上帝的启示。没有这种狂信者的执着和虔诚,那些历史上的真理定律,是不可能被人类狭隘的智慧解密的。
    而在人类的历史上,其实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神秘而又悠久的宗教,从远古时期的毕达哥拉斯教派,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再到神秘而又博学的达芬奇、伽利略和牛顿。历史上我们的每一个自然科学道路上的探险者,无一不是时代最幸运的宠儿。
    他们执着,即使是一生孤独的探索,从来不被人理解也不后悔;他们狂热,即使是火刑加于其身也无法改变他们的信仰;他们神秘,往往是一颗水果就能砸出一个彻底改变时代的思维。是他们用他们的锲而不舍的虔诚和神秘的预知能力,帮助我们一步步的揭开我们身边的世界的奥秘。
    科学,从来都是一种宗教。
    只是这种艰辛的喜悦,无法被常人所理解。
    谨以此章向所有的科学探险和应用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人们致敬!

一百七十七章 异动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七十七章 异动    
    和平是美好的,但是战争却也时时刻刻在在和平之美好的周围窥伺,随时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冲破这藩篱,酿成惨祸!
    李哲西征之后,许都的局势并不是一番顺利。
    其内部的长期的小规模斗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天师道裁判所传教时候的一些蛮横手段引起的反弹,以及朝廷和地方士族之间的斗争,始终是伴随着李哲军崛起的过程,好似永远不会停歇,李哲军的民兵民社和天师道组织成为了李哲赖以维持地方的擎天玉柱。
    而和敌对方之间的舆论斗争就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北方的袁绍、南方的刘表、孙权境内的舆论都在大肆宣传李哲朝廷内部的丑事,囚禁天子、禁锢大臣名士是主要的舆论攻击点,还有天师道的各项传教政策的实施,李哲军土地和人口政策,强收土地、祸害乡里等莫须有的强加罪责,李哲军秉持的天道下万民平等的思想等等都成为这些人重要的攻击面。
    张昭、张纮、伊籍、王磔、马良等成为了这一波天下舆论的中心,还有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蜀中士子们也来跟着凑热闹。
    李哲这边,则是刚刚投靠不久的王朗、陈琳等人作为主力,这两位都是堪称生花妙笔、骂战能手,尤其是学会了逻辑学之后就更是犀利,面对天下之滔滔众口依次反驳,一番舆论战也是颇为天下人的吸引眼球。
    只是这些舆论战的受众,群雄那边只能是名士和众位读书人。颇为稀少;而李哲这边才能说是广泛的群众基础了,如今经过近一年的大众教育,李哲麾下的识字率已经呈指数型增长,远远的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平均状况!这情形和社会反应就彻底的翻过来了。
    嘴上jīng彩,手中自然也是要有动作。
    十月下旬,李哲刚刚出走没多长时间,黄河沿岸袁绍军就有异动。仓亭、滑县、延津……几个重要的黄河渡口,都发生了战斗,妄图一举跨越黄河防线。不过镇守此地的威远军指挥使赵云可是一个jīng细人。早就严阵以待,手下乐进、刘延、龚都等人,给以迎头痛击。重弩和弩炮在水军的战斗中,更加作用凸显,那些渡河的小船,几乎是弩炮一炮就将其打翻,成为黄河中漂流而下的碎片,袁绍军偷鸡不着蚀把米,全面败退。
    十一月,在李哲大军进入关中之时,张燕在平阳郡的振威军主力也突然发力,进军并州的西河、上党两郡。和并州袁绍军主力高干大战连场。上党一路,在崇山峻岭中一场大战,双方不分胜负,张燕不得寸进;但是在西河郡,却是和高干主力郭援部相遇。激战十余次,作战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最终击破其大军,阵斩郭援,牢牢控制了西河郡这个桥头堡。从此并州山河表里开始向李哲军的兵锋面前洞开。
    而南方,刘表在南阳军边界却是和苏武的镇南军长期对峙。偶尔有小规模的交锋,都是刘表军大败亏输,几次下来,边界正rì益向襄阳的方向推动,荆州诸人,手忙脚乱,不得不调动南方驻军,大规模压到边境线上,方才止住了苏武和曹仁的兵锋。刘表势力还未出动,就弄的是焦头烂额。
    而此时,荆州的南方诸郡却产生了一股潜流。
    ……
    许都,内书阁。
    徐庶、华歆、廖化、苏散、苏咎等内阁大员一圈儿围着,和堂中一人交谈。
    “你家主公从来没有在朝廷待过,不过是一个乡间小吏,我等又如何知道他的能力如何?是否在乡野间德高望重?是否能够安守地方?这诸般情况,我等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够答应册封他为太守,太守者,代天子牧民者也?朝廷重任,牧守一方,如何能够私相授受,荒唐!荒唐!”徐庶一个年轻人,却雷霆大作,训斥着面前的这个名士!将其斥责的一无是处,情况颇为滑稽。
    只是他便是如此,对面的这人也是无可奈何,谁让徐庶这小年轻虽然官职并不是最大,却是如今的内阁留守呢?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如今他也只有态度恭谨,乖乖的听着。原来,此人却是一个来许都为其主公求官的。
    “大人!请息怒!且听我慢慢诉说。我家主公韩玄!乃是荆州名士,名望闻达于州郡,素为乡野众人敬仰,这才有众人公推,前来朝廷求封的。我家主公对明王殿下忠心耿耿,久yù亲来许都觐见,只是公务繁忙,一直不可得见而已,因此即使是身在蛮荒,衷心却一直是在朝廷啊!”
    “哦!是吗?”徐庶背转身,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那人情急之下,继续说道:
    “确实如此,那刘表等人,不敬朝廷,不敬明王,私自串联江东孙权,yù和朝廷作对,我等人虽然是乡间野愚,却也知忠义,郡县上下,无不唾弃之!一心想为朝廷一统大业尽力,因此公推主公,前来朝廷求封,对朝廷的一片忠心,那是天rì可表啊!”
    说着时,扑倒在殿前,俯身行大礼于地!形状极为坦诚!
    徐庶正要作势回答,突然华歆站起来咳了一声,走上前来在徐庶身边言道:
    “元直!这韩玄却是一直心向朝廷,虽然身处荆南荒蛮之地,对朝廷和明王的忠心却是有目共睹的。这话却不是虚言?朝廷嘉奖其忠心,却也需有所表示才好!”
    徐庶一愣,沉思了一下说道:“哦!既然这样,你就先退下吧!待我等商议一下,明rì再给你下书回复如何?”
    是!这人心中不甘,却也无法,应声之后倒步退下!
    “尚书大人!今rì你这是何意?”徐庶知道,华歆此人,行事一向有分寸,今rì之举,却有些突然,为何会为荆州的一个区区地方小官儿说话?
    华歆抚了抚长须,说道:“元直!这韩玄之事对朝廷大大有利,却是一个好时机!我知道你嫉恶如仇,看不惯这种卖主求荣之人,只是朝廷大事,却不可意气用事。那韩玄虽然只是长沙一功曹,但却的确是荆南之地的名士!潜势力颇为可观!如今其肯来朝廷求官,说明其反意已定!却是一定要趁着刘表在荆南势力空虚之时,图谋在长沙自立了。我等就是不给其授予官职,对其来说,也无大碍,最多就是失去了朝廷的名义了。
    如今,天下间形势逆转,朝廷一家独大。刘表等人yù合纵起来,和朝廷作对,也属平常,但我等也可以施以连横之术,在对方内部培养敌人!这韩玄,不管对朝廷忠不忠心,其实都无关紧要,只要他接着我们这一杆大旗,今后我们便有的是手段控制他。如今重要的是,刘表病入膏肓,内部不稳,这韩玄就完全有可能压断其势力的最后一根稻草啊!
    这世间,很多时候武力是最有效的解决手段,但是有些时候,其他手段也未必不能尝试一下。元直,你深受主公看重,被任命为内阁留守,肩负一国之重担,万事还需放下执念才是!”
    徐庶耐下心听完华歆之言,却是心中一惊,果然,这件事自己是有些感情用事了,那韩玄身为刘表下属,yù求谋反,本能的就让徐庶心中不满,未免有些反应过激。这事换个角度来想,虽然让人不齿,但对于许都朝廷来说,却是求之不得之事,细细想来,这岂不是兵书战策中的用间之法么?自己,终究还是有些稚嫩啊!
    “多谢大人教诲!徐庶受教了!”对华歆拱手一礼,徐庶口中言道。。。)
    s

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业区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业区    
    黄河,蜿蜒流长,孕育了华夏子孙,但同时也是一条孕育了苦难的河流,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就是眼前这广阔无垠的东河套平原(汉代的河套平原,实际在内蒙古一部,临近山西和陕西)了。其最是水草丰茂之地,即使奔腾咆哮的黄河在这一片天赐之地上,也变得和缓清澈柔顺,数条支流从高原上灌溉而下,孕育出一片丰沃肥美的草原来。南匈奴就栖息在这块肥美之地的东部,南接司州,东西相邻雍州并州,作为汉家朝廷的守户之犬,为汉家守御北部的鲜卑异族。
    只是近些年汉家朝廷衰落,鲜卑崛起,就在此陷入纷争,成了南匈奴、羌胡以及中部鲜卑诸部争夺不断的地方,围绕着这片肥美草原的主权,草原各部族经历无数的厮杀争斗,南匈奴王庭也为之衰落。
    夏侯渊和他的骑兵营如今就驻足在东河套平原的西边,俯视着这片广阔的草原。
    大雪还没停息,李哲就出动了夏侯部骑兵,是因为并州传来的消息,张燕占领并州西河郡之后,和南匈奴再次接壤。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向张燕传信,愿意重新举族向zhōng yāng朝廷投诚,受朝廷的挟制。只是前提是要求zhōng yāng朝廷出兵帮他拿回东部河套平原,昔rì大汉朝封赐给南匈奴牧马的地方。
    李哲和一干大臣经过考虑后,根据这个新情况重新修订了北部草原的进攻计划,部分接受了呼厨泉的提议。命令夏侯渊和张燕分别从东部和西部出兵,夹攻东河套,先把这个地方拿下再说。
    夏侯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