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鱼跃龙门(重生)-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李蔡氏随信就给李鸿过附过去了这么一件事,将李妍的亲事和他提了提,让他帮忙上上心。

李鸿过也知道家里的事情,二姐李妍已经十六岁了,到了说亲的时候,日前有很多人来给李妍说亲,但是后来又出了那么多的事情,很多人都没有消息了,有消息的人都基本上是些商人或者是富户,都不怎么好。李蔡氏自己也没有法子,所以只能让自己帮留意一下。

李鸿过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搬到赵志刚的家中住下了,赵志刚因为是县学的学正,所以可以免费借住县学里一套专门提供给学正的房子,那套房子很大,但是其中没有什么好的景致,因为是一个“过渡房”,也不是学正们的产权,历届的学正大人们有钱也不愿意花太多投资在修整屋子上,反正日后要搬走的,所以赵志刚夫妇也不例外,只要修整得勉强能住人就行了,并没有花太多的心思布置。

李鸿过居住的前院里面就更加冷清了,其实比起方家来说是远远不如的,但是好在那个地方离赵志刚的书房非常近,他日常里向赵志刚请教问题倒是十分的方便。

李蔡氏在信中同意他搬到赵志刚家中居住,他并没有觉得奇怪,难的是李妍的婚事。李鸿过知道,虽然现在别人把他吹得很神,但是其实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童生而已,现在大家这么捧着他,一切都是沾了学正大人爱惜他才学的光而已,离了学正大人的欣赏,他什么也不是。

这样的他怎么可能给李妍找到什么好亲事呢?但是他也不及,等他今年底的恩科里中了秀才之后,李妍的婚事就完全不用担心了。到时候,李妍有着他这么一个十五岁的秀才弟弟,李徽这样一个嫁给举人的姐姐,身价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是的,今年六月的这一科考试,赵庆诚和赵庆泽会双双考中举人,这当年在永平县里面可是一个大新闻,李鸿过怎么可能忘记呢?到时候李徽可就是正正经经的举人娘子了。

但是这些都是不能和李蔡氏分享的秘密,他无法把这些事情说出来让李蔡氏安心,只能答应了李蔡氏,会给李妍细细寻访合适的亲事,让李蔡氏放心,一切都有他,李蔡氏只要和李徽一起安心备嫁就可以了,其余的事情他李鸿过都可以搞定。

他已经长大了,能够将整个李家撑起来了。

他不知道母亲李蔡氏在收到这封信之后会是什么反应,他只能将这件事情也背负在自己的肩上,然后更加刻苦的念书,恨不能把一天掰开变成两天用!

在进入赵家学习时间里,他简直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看书,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看完了赵志刚从蒙学到举人的全部笔记和所做的模拟考试的试题答案。

赵志刚都被他的这种学习劲头吓坏了,连连劝他一定要好好地注意身体,不能积劳成疾。

可是李鸿过却停不下来学习的劲头,虽然人人都以为考秀才还有三年的复习时间,可是他却知道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了。

他知道,恩科的日子已经渐渐近了,他甚至在得到赵志刚的肯定之后,心中有了更大的野望——在今年的恩科中考中秀才,然后再考中举人,即便是进士,他也可以搏一搏!

他知道,对于他这样的寒门学子来说,想要扬名是极为不易的,有什么事情能比一年之内连中四科来得更加震撼人心呢?要知道,大秦朝是童生和秀才无法当年考的,如果不是遇到恩科这种几十年不遇的事情,是绝对无法连中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的。

如果他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他会成为大秦开国300年以来的第一人!这样,他的仕途就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了,很多人都会关注他,就连皇上也会在心中挂上他的号,在官场倾轧之中,只要不是死仇,别人等闲也不会对这样一个人动手!

当然,这种想法如果让别人知道了,或许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一个十五岁的小屁孩儿,怎么可能!

但是李鸿过心中却知道,这并不是野望,他其实有着上一世的记忆,他要跨越的阶段并不是从蒙童到进士这么远的距离,而只是同进士到进士的距离而已。

这样的距离有多远呢?有时候可能只是三年,有的时候却有可能是一辈子。

很多年轻的学子中了举人之后,他们的恩师会告诉他们不要轻易在当年下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因为考不上还好,三年之后还能再考一次,但是如果考上了一个同进士,那么你这辈子就毁了,没有办法重来了!

皇上点你做了同进士,你能说我不做!我要等三年以后再来考个进士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缓和三年,很多学子就会从很尴尬的同进士变成进士,所以其实这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可是,如果你没有缓和,直接应考,那么同进士的榜下来了,你这辈子也就是同进士了,再也不可能变成进士了,所以这之间的差距同样也是一辈子。

上一世的时候,张家逼死了李徽,李鸿过也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赏识,他想要碾压张子鸣,想要报复,只有让自己不断地变强!而且他那个时候年少气盛,考上举人的同年就参加了进士科的考试,觉得凭着自己在荻郡郡学名列前茅的水平一定能考上一个进士的,可惜却落得了那么一个结局。

在刚刚考上同进士的时候,他也是欢喜不已的,同进士也好过举人啊!虽然比不过进士,可是在荻郡里那也是能横着走的人了,张家就被他碾压得翻不了身!

可是当他真正到了京城以后,他才发现,他在荻郡里面引以为傲的同进士身份在诺大的京城里面竟然什么也不是。而且无论他怎么努力也好,身份的不足致使他在仕途上难以寸进,心中不是没有遗憾的。

李鸿过曾经也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当初不是那么年少轻狂,一步一个脚印地参加科考,是不是有可能会考中进士?

现在上天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他决定一定要好好地抓住。所以他根本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玩乐,没有时间浪费,他要利用一切时间疯狂地汲取知识。

赵志刚的这些笔记真的是一座宝库!虽然他已经看完了一遍,可是并没有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决定这一段时间就根据这些笔记上的记载好好地看书,沿着赵氏族学里夫子的思路好好地学习。

从赵志刚的笔记之中,李鸿过用他的眼光看出了赵氏族学里面夫子的教学思路,知道了他的基础其实很薄弱,于是对应地去找书来看,相当于沿着赵志刚的脚步一步步地从蒙童到童生,再到秀才、举人。

不同的是,赵志刚走这几步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而李鸿过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赵志刚与学问一途不是很有天分,可是既然他能考中举人,记忆力总是不差的。让他单独创造出一种教书育人的方法对于他来说很难,但是让他复述一下夫子对他的教导却很容易。

于是李鸿过利用赵志刚的学习笔记,再加上询问赵志刚他每个阶段所看的书籍,询问赵志刚笔记中提到的内容具体要怎么深入地阐述,将基础牢牢地打好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他精研完这些笔记、走完赵志刚的求学路之后,他的水平已经完全能赶得上那些从赵氏族学之中学成考上举人的学子了。

☆、第22章 双双中举

第二十二章双双中举

晨昏更迭,转瞬之间,就过去了几月的时光,六月份来了,赵庆泽和赵庆诚兄弟二人坐上了自家的马车,准备前往贡院里面参加举人考试。

京城与其他郡县不同,其他郡县的学子考试的地方就在自己学习的郡学、州学、县学,可是京城九门之内,学子们学习的场所很杂,最有名的自然是国子监,可是也有很多大家族的族学,考试的时候无法把那么多的人集中在国子监里面,所以京城人士无论是考童生、秀才、举人还是进士都是在贡院里面参加考试的。

这样同时也将他们的心理素质锻炼了出来,其他各郡的才子们直到考进士一科的时候才能进入贡院参加考试,自然没有京城人士们的“主场优势”,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来京城赴考,也算是提前熟悉考场。

因此,京城之内为了规避学子乱转学籍到京城赴考,对学籍的管理比较严格,同时也放出风声去,童生试、秀才试和举人试都是在各郡批改考卷,各郡自有考官和标准,但同时都会比京城的标准宽松,以减少大家前来京城赴考的热情。

这样一来很多对自己不自信的学子们自然对京城的考试望而却步,但是相反,那些对自己学问极为自负的人却反而想方设法要来参加京城的考试。

同样是童生、秀才、举人,你只要一说出来自己是在京城参加的考试,立即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来,这就是面子!

也因此,京城之内的学子都很看不上其他各郡的赴考学子。

赵庆泽和赵庆诚乘坐的是赵季氏安排的马车,他们的书童已经将应考的各种东西放在了篮子里,等到了贡院门口他们二人直接将篮子拎进去就可以了。

对于自己儿子这次考试,赵季氏自然是十二万的上心,该准备的东西一点儿也不会错了,这可是关系儿子前途的大事情啊!对于赵庆诚,虽然她心里不愿意,但还是给他准备了和赵庆泽一模一样的应考用品,免得别人说嘴。

她身边不仅有一个不省心的怜月死死地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就连婆婆和大伯对赵庆诚这个小贱种也是关心得很,她可不敢在科举这种事情上给他使绊子,会被他们活撕了的。

不过鉴于给赵庆诚找了这么一门好亲事,赵季氏最近几个月来心情都相当的不错,一边大张旗鼓地给自己的儿子准备亲事,一边时不时地拉着怜月过来挑料子、挑首饰,作为给李家的聘礼。

每次看见怜月那样臭臭的脸色,赵季氏就是一阵开心:看你还怎么得意?你再得宠又如何?儿子的亲事还不是捏在我的手里,想给你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儿就找个什么样的!

每次赵季氏还喜欢故意说道:“哎呀,我也欠考虑,这个簪子太过于贵重了,这样拿过去做聘礼,万一李家回不出相同价值的嫁妆就不好了,李家会不会觉得我们是在打他们的脸啊?算了算了,把这个簪子减掉吧,换个一般的就行了。”

看着怜月那小妖精那种想怒不敢怒的样子,赵季氏的心中真是——那酸爽,难以形容啊!

不过她心中自然还是少不了暗暗期待:最好是泽哥儿考中了举人,但是那个小贱种不要考中!一辈子被泽哥儿压得死死的才好呢![小说网·。。]

只是这些话却是不敢说出来让别人知道的,免得小妖精又拿着这些话去向婆婆告状!

不过不管她们二人怎么在后宅里面斗,怎么准备婚事,赵庆泽和赵庆诚都从未受过半分的影响。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不被族学准许回家了,吃住都在族学里面,而且不许家中女子过来探视,为的就是杜绝一切外物的打扰,让赵氏子弟安心赴考。

马车到了贡院前面的广场以后就听了下来,实在是不可能挤进去了!赵庆泽和赵庆诚二人带着自己的书童下了马车,挤到了贡院的门口。

照例是国子监的祭酒大人出来说了一番话,京兆尹也出席了,之后便是进场的检查了。赵庆泽和赵庆诚从书童手中接过了自己的篮子,从容的进场,在排队的时候还不免真心地互相鼓励一番,希望这一番兄弟二人都可以高中。

等成绩的一个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