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最关键的问题是,范无病这一趟日本之行,所获实在有点儿惊人,这么多的美金该投到哪里去?虽然老爸范亨所在的磐石可以笑话一小部分,但也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剩余的大部分资金,还是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渠道的。

因此范无病早早地就盯住了浦东这一块儿肥肉,怎么着,也得在这里投入四五百个亿美金下来才算是小有成就吧?

一行人乘车到了市区,找了家五星级的宾馆先安排着住了下来,就开始找了份儿上海市地图和浦东的地图,认真地研究起来。

“在这里投资,会花很多钱啊!而且短时间内恐怕见不到多大的效果!”武陟小机从纯商人的角度分析道。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东濒长江口,南与南汇区、闵行区接壤,西和北分别与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宝山等六区隔江相望,总面积五百多平方公里,人口百多万。

“浦东,嗯,确切地说,应该是川沙县!”范无病看着地图说道,“地方不算小啊!这么大的一块儿地方,我们吃得下多少呢?”

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地盘儿,真正能够开发的,可能连一半儿地方也不到,这一半儿的地方,还会是众多中资外资公司要进行抢占的,所以范无病想要拿下更多的好地方,就必须依靠庞大的资金来说话了。

“看来我们有必要成立一个关于浦东开发的机构,专门来处理有关事宜。”武陟小机在日本那种小地方憋屈习惯了,猛地看到这么大一块儿空地可以让自己来开发,顿时感到有些踌躇满志,于是立刻向范无病建议道。

“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话不该这么说。”范无病立刻纠正道,“浦东开发机构只有当地政府才能够成立,这个不用我们来操心。不过我们倒是可以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之类的机构,专门来处理关于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嗯,小鸡,我觉得你比较适合做这个工作。”

“我吗?”武陟小机有些惊喜地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

“嗯。”范无病点了点头道,“跟地方政府打交道,洋鬼子们比较沾光一些,虽然我未必就看得上那点儿蝇头小利,但是投资到生意上面显然要比白送给他们拿出去挥霍比较合算。”

“范桑,你这个看法比较悲观哦,对于地方官员们,你还是应当保留一份儿信心的。”武陟小机不觉得地方政府的官员们会如何如何,至少他在中国大陆混了这么些日子,倒是从来没有见到有人阻挠他或者是坑害他。

呵呵,范无病笑了笑,没有多说。

事实上,只要牵涉大大笔的金钱的项目,就很难不会滋生出腐败来,其中的区别仅仅在于,看当事人的胆子有多大,贪腐的程度就有多严重,对于这种事情,范无病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想当年自己洗钱的时候,贿赂相关的官员这种事情,没有少做过。

官商勾结,不,应该说政企联手,这才是获得最大利益的不二法则。

“范桑,关于投资的问题,你准备先从什么地方入手?”武陟小机踌躇满志地问道。

“当然是要先买一块儿地皮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多买几块儿地皮也是好的。”范无病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范无病自然是想要多圈点儿地,但是浦东的情况,比起磐石来可是天差地别的,也不是说一个人就能够说了算的。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一个经济城市,上海这边儿的势力盘根错节,绝非是某个人能够全盘把握,因此范无病现在所想的,就是该如何通过正常的渠道,先拿下一块儿地来,以此为参照样本,不难再取得其他的地皮。

国内的很多事情,就像是传染病一样,一旦大家发现了有人出了好价钱拿到了土地,眼馋之余就会效仿之,将更多的土地卖出去。对于这一点,范无病非常有信心,他完全可以投个百亿美金过来,怎么也要搞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地皮来耍耍。

谈论了一阵子后,范无病的一名外籍助手进来报告说,先前到达柳市的几位金融专家此时已经赶过来了,正在等候老板接见。

“哦,最近一直太忙,我几乎都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正好一并处理掉为好。”范无病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武陟小机说道。

范无病站了起来,亲自迎出门去,将四位金融专家给接了进来。

让几个人坐下之后,范无病亲自给他们冲了些龙井茶,看着他们喝下去之后,才向为首的那位问道,“戴维斯,最近一段儿时间过得怎么样?”

“除了气候有点儿不适应之外,其他都很好。”戴维斯有些手舞足蹈地对老板说道,“事实上,我已经有点儿爱上这里了!中国民间的古建筑,简直就是艺术之神的化身,无论是苏州的拙政园,还是周庄的小桥流水,或者是西湖的景致,天啊!都令我爱到无法自拔!”

“呵呵,如果再有位美丽的姑娘跟你成双成对,是不是就更理想了?”范无病打趣道。

“老板英明!”戴维斯立刻大呼道。

戴维斯在美国的时候,主要是搞并购活动的,就是替一些大公司去寻找适合并购的中小企业,调查对方的经营状况、债务和发展潜力,然后得出一份并购的可行性计划,这次他被范无病给派到柳市,就是为了去摸一摸那些小家电厂子的底儿,给范无病得出一个是否值得并购的意见来。

因此众人聊了一阵子后,戴维斯就有些迫不及待地对范无病说道,“老板,您真是太英明了!如今的柳市,正是我们大肆收购的最佳时机!假若是在一年以前或者一年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柳市,只不过是一个镇子而已!常住人口不足十万!面积不足五十平方公里!

而在这个小小的镇子上,正在上演着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创业的经典故事!

经过几年的发展,此时的柳市镇已经成为全国低压电器的产销聚集地,不足五十平方公里的柳市镇,居然聚集了上千家电器作坊,其质量上的良莠不齐现象非常严重。

戴维斯等人在暗访柳市的时候,经常能够发现很多这样的场景,刚刚放下锄头把的老农民们正在一台台斑驳陆离的机床边,把从全国各地的国企收购来的废旧交流接触器肢解,用砂纸和鞋油擦亮。

河边的埠头上,挤满了一群群村妇,她们清洗着一筐筐电器,然后在河滩空地上支起铁丝来,像晒地瓜干似地串起成片的电器零件去晾晒。

老眼昏花的太婆们则一面聊天,一面像纺棉花一般地慢悠悠地摇着漆包线。

为了赚钱,这些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用稻糠换下熔断器里面的石英砂,用白铁片代替白银充当继电器的触头。国家规定低压电器必须凭许可证生产,而柳市的大批企业中,有证企业百中无一,有证产品不到千分之一,经多次检测,无证的产品全部不合格。

为了把各种电器销售出去销售,柳市的商人还花钱买下许多国营企业的标牌,将电器出厂地全数标明为北京、上海。

戴维斯在向范无病汇报的时候特别提到一件事情,“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前年的时候,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对低压电器市场展开过调查,并且出具了一份调查报告。其中提到,他们一共检查了近七千个经销单位,查出的伪劣低压电器产品超过一百多万件。各地在检查中发现,大多数伪劣低压电器,来源于浙江温州地区,特别是温州乐清县的柳市镇。”

范无病点了点头说道,“这事儿我也知道一些,前些日子还见过报纸上的通报。”

范无病所说的,是报纸上所报道的对于国内多起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比如黑龙江鸡西煤矿由于柳市劣质电器漏电,引发严重的瓦斯爆炸,多人死伤,又比如河南一家钢铁公司建成剪彩,一包钢水正要倾倒却突然卡壳,上百万元的产品全部报废,调查组仔细一查,还是柳市低压电器惹的祸。

更有甚者,去年年中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史无前例地为柳市一个镇单独发文,《关于温州乐清县生产和销售无证伪劣产品的调查情况及处理建议的通知》。国家七部局成立了联合督查组到乐清督查处理,浙江省、温州市相继派出工作组进驻乐清,乐清也抽调了上百名名县直机关工作人员进驻乡镇,查处整肃柳市电器。

此次整顿前后持续了半年多,根据公开报道披露,全镇有所的低压电器门市部全数关闭,上千家小作坊歇业,数百个旧货经营执照被吊销,公安部门立案多起。

“现在的柳市镇,基本上是一片萧条,除了个别的几家工厂经过整顿,得到了生产许可证,其他的基本上都出于歇业之中。”戴维斯对范无病说道。

“那么,你认为,我们进行整合的可能性有多大?”范无病皱着眉头问道。

他虽然知道后来大名鼎鼎的低压电器企业正泰和德力西公司都是从柳市的这一次风暴之后站立起来的,但是面对柳市如此严峻的形势,还是感到有点儿意外。

“事实上,我看到柳市的前景要比较乐观!”戴维斯见老板似乎有些犹豫不定,便对他侃侃而谈道,“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整顿,没有实力的小厂子已经被自然淘汰了,如今的柳市,获得了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大概有二十多家。其中有两家的实力最为雄厚,眼下正有做大的趋势。我的意思,是想以并购这两家企业为入手,统一柳市的低压电器!”说完之后,戴维斯很有感觉地挥了挥拳头,表示自己的态度非常坚决。

范无病思忖了一番后,对戴维斯鼓励道,“既然你如此看好柳市低压电器的发展,那么我就授予你全权责任,需要多少资金,到时候报个数字上来,我会妥善解决的,如果有什么难于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跟地方政府的合作上出现了什么问题,一定要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也会妥善的解决。至于具体的操作,我有理由相信,你会做得比我更好!”

“多谢老板的信任,给您打工的感觉,是如此之好,以至于我都不愿意离开中国了!”戴维斯满怀激情地对范无病大唱颂歌。

范无病笑着摆了摆手,让他们先行下去休息,然后再来讨论细节问题。

戴维斯等人离开之后,武陟小机才有时间问范无病道,“范桑,有一件事情我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您一定要选择柳市作为进军低压电器的出发点呢?以您现在的实力,在中国大陆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建立起超大规模的企业,何必要局限在这么小小的一个镇子上?对此我感到非常困惑!”

这件事情,武陟小机始终没有想明白,如果范无病想要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投资多少钱,他都认为那是非常合适的,但是为什么非要将大把的钱扔到一个小小的镇子上呢?要知道在那里把企业做大的话,附加投入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

各种附属设施的建设,道路的建设,以及原料采购不便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人力资源上的不足,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扰,远没有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建立新厂合算。

仅仅在人力资源上,想要把一群老农民培训成合格的产业工人,那得需要多大的投入?但是如果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可能要相对容易很多的,毕竟这里聚集了全中国最多的产业工人!以及从全国各级各类高校毕业的人才!如果你想要,更能够招聘国外的技术人才!

可是在柳市这样的地方的话,估计没有多少外国人才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