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7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范氏投资集团就入主江南毛纺厂,成为拥有绝对控股权的第一大股东,而承诺的六个亿资金也拨付到位,除了支付四个亿的银行贷款之外,剩余的资金立刻投入了技术改造的工作之中。

崔浩等人工作倒是很扎实,之前企业有这么大的亏损,一方面是大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跟当时的省里领导有关系,此时省里有范亨代省长支持,厂里有范氏投资集团的管理团队进行协助管理,崔浩的工作好做多了。

职工们无债一身轻,精神头儿也奋发向上了,全厂上下都在自发赶工,希望今年能够打个翻身仗,实现五年以来的首次盈利。

这事儿一经国内媒体的报道之后,引起了各企业的关注,大家对于江南毛纺厂还是有点儿羡慕的,毕竟他们卖出的价码是很高了,如果像是一些地方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被当地领导当成废品给打包好之后大甩卖给外国人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打听,为什么范氏投资集团肯花这么大的代价去搞债转股?最后得到的内幕消息就是,人家范氏投资集团的老板是江南省代省长范亨的小儿子,这次的事儿算是帮老爸解决危局来的。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心想怪不得人家这么积极呢,原来是要捞取政治资本的,当然说怪话的人也不少,可是无论如何,人家是可以轻轻松松地拿得出几个亿的资金来给老爸造势的,你要是有这么有钱的儿子,也可以效仿嘛。

范无病本人倒是马不停蹄地趁着暑假的机会在江南省四处游走,看看在什么地方能够支持老爸范亨把工作做起来,既支持了他的工作,又能够让自己获得不错的收益,使大家得到双赢。

清水市的问题终于是得到了解决,范无病在清水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安全整顿之后,就派人进入清水市,搞起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收购,将市里面最大的几个私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给收购了,以此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工序分配,将一部分可以下放的工序交给普通家庭作坊来进行生产,整合之后的大企业则进行后期设计处理和加工。

至于烟花自动化设备则是由磐石重工的工程师们对烟花生产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设计出来的,全部设备都是模块集成化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加工出不同的烟花释放设备来。

只要有了烟花图形的设计方案,以及释放顺序等具体要求,磐石重工就可以在三天之内拿出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来,并且可以在一周之内拿出具体的设备。

而且还有一点需要说明,这只是在初期,大家对于新设计的设备有些不熟悉的情况下,一旦磐石重工的职工们对于这些内容熟悉之后,从设计到出成品,也就是三天足矣。

烟花自动化系统一经生产成型,范无病就立刻跑到了北京,开始给自己的企业拉业务了。

朱老板对于范无病出现在北京赶到有些愕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离开事务繁忙的江南省,于是在接见他的时候就问道,“你爸那里那么忙碌,你怎么有时间过来?再说了,江南毛纺厂的事情,我不是点头同意了吗?”

江南毛纺厂的事情,在国务院上会的时候,还是起了一点儿争执的,关于这个控股权的问题,大家都争论得非常激烈,但是最后朱老板就拍板了,既然原班人马搞不定,那就应该退位让贤,让有能力的人来搞定,至于说道控股权的事情,他就说了,无论谁控股,税收是跑不掉的,职工的利益是需要得到保证的,一些事情现在看不明白,可是慢慢地看,先解决了眼下的问题,比什么都重要,上万名职工的生活问题才是大事啊!

经过他这么一表态,争论的意见自然就少了,这件事情也就顺利通过了。

范无病听了朱老板的话,有些感慨地说道,“在国内,首长意志还是很重要的,不过依赖清官式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国家管理,似乎是有点儿落后了。”

朱老板对此不置可否,倒是问起了他这次过来的目的。

提起这件事情来,范无病的兴致还是很高的,他对朱老板说道,“我是来请你看烟花的。”

“我哪里有那个时间去跟你看烟花?”朱老板半是调侃地说道,“范总你大概是糊涂了吧?看烟花应该找些小姑娘的,你来拉我这个老头子去看什么烟花?”

“看录像而已——”范无病面目表情地回答道。

范无病将自己拿过来的VCD影碟塞进了朱老板办公室里面的VCD影碟机中,顺便看了一下影碟机的牌子,发现也是自己公司的牌子,便笑了笑道,“嗯,感谢朱老板对我们公司的大力支持,这款影碟机用得不错吧?”

“我就不常用了,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朱老板实事求是地回答道。

他的工作那么繁忙,哪里有时间看影碟消遣?

范无病耸了耸肩膀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做领导有做领导的窍门,抓大放小,不能够事无巨细,周总理就是自己太劳累,才早早地离开了我们的。”

朱老板端起茶杯来说道,“赶紧干活儿,我的时间很紧张,待会儿还得去参加一个外事活动。”

范无病将影碟放了出来,朱老板就发现一个问题,全部都是黑漆漆的画面,不由得有些怀疑地问道,“是不是机子坏了?这可不好!给国务院送的机子都用不了几天,这让人怎么看待你们公司?这很不合适嘛!”

“这是在夜里拍摄的——”范无病有些无语地回答道。

“哦——”朱老板喝了口茶水,接着看范无病想要耍什么宝?

黑暗的场景持续了几秒钟,就开始燃放烟花了,全部都是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烟花释放设备不断地将各种各样的花型给送上了天,变换着图案,有数字型的,有动物型的,还有一些分层次的非常繁复的图案,配合着各种色调,非常的好看。

“这些是真的还是假的?”朱老板看了之后就有些坐不住了,凑到电视机跟前,指着屏幕上面的画面向范无病征询道。

“当然是真的了,我不至于拿假货来蒙您吧?”范无病点头肯定道。

朱老板惊奇了一阵子之后,就平静了下来,摸着额头想了想,然后问道,“你是不是冲着九七香港回归来的?这些东西确实不错,如果实际效果能够达到这种程度,那我就推荐你们的产品给筹委会使用。”

范无病回答道,“实际效果要比在这个上面看的好多了,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明年过年的时候,或者在磐石,或者在江南省的昌平,我请您看真的烟花如何?”

“为什么不弄到北京来?”朱老板问了一句道。

范无病停顿了一下,然后解释道,“北京的空气质量已经够糟糕了,我实在是不忍心再加重环保部门的负担啊!”

“切——”朱老板对着范无病翻了个白眼儿。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来钱最快的项目

万燕公司在被范无病收购之后,获得了巨量资金的注入,生产线不断扩大,此时已经达到了月产量五十万台以上的规模,而且还在不断地增长之中。

公司原领导们根本没有想到在范无病的运作之下,VCD影碟机的销量居然如此之好,在央视里面全部都是万燕公司的VCD广告,别的牌子根本就无力与之竞争,原先有计划上VCD项目的企业,在看到了万燕公司的疯狂扩张以及毫不手软的降价幅度之后,就兴趣缺缺了。

大家搞项目都是为了要赚钱的,可是像万燕公司现在的搞法,还有多少利润空间呢?毕竟其他的厂商可不像万燕公司这样,掌握了软硬件各方面的核心技术,并形成了自己的不断设计研发新一代产品的强大研发能力。

如果仅仅是跟风的话,利润空间确实很小了,而且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范氏投资集团的广告攻势实在是太厉害了,铺天盖地的都是他们的广告,让人目不暇接,大家除了知道有个万燕公司的牌子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牌子的影碟机,那是一概不知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尽管有个别企业也推出了自己的VCD影碟机,但是效果就很差,除了一些偏远地区还有些销量之外,在中心城市里面就是降价赔着本儿卖都没有什么市场了。

早先的研究机构也好,媒体也好,对于VCD影碟机的销量估计都是很保守的,认为一年一百万台左右的市场容量,也就是最乐观的估计了,很有可能这种东西根本就达不到这种程度,毕竟对于一种新生事物的认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但是市场给出的反应就出乎大家的预料,尽管万燕公司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月产五十万台,然而市场似乎极变成了一直无底洞,有多少产品出来都能够立刻消化掉,这让公司的销售人员们感到有些抓狂,似乎只有不断地催促厂子里面加班加点地生产,才能够让自己的手上不至于卖断货。

针对这一种奇妙的万燕影碟机现象,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也都进行了不少讨论,总结出来的结论就是中国的经济正在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因此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应该看到民间所蕴含的巨大购买力。

由此推论,家电业的各家老总们都感到有些兴奋,认为家电业的报复性增长很快就要出现了,国内想要掀起又一轮的家电销售狂潮,更新换代将成为如今家电业销售的主基调。

至于实际情况,只有范无病的心里面最为清楚,这都是盗版影碟的功劳啊!

之前范无病曾经跟邱保华讨论过盗版影碟生产的事情,而且王世汉也参与到了跟邱保华的合作当中,两个人一个提供技术,一个进行地下生产,通过邱保华的地下销售渠道将这些廉价盗版碟贩卖到全国各地去,大量的盗版影碟给影碟机的推广已经铺开了康庄大道。

在有了充足的子弹的情况下,枪支的销售自然就不成问题了,制约影碟机销售的瓶颈就如此简单地被范无病给轻松解决掉了。

但是范无病也告诫邱保华注意一点,就是千万不要将盗版影碟向香港发售,就算是利润很高也不要这么做。

为此,邱保华就有些不解,还专门问过范无病这其中的原因。

范无病就跟他解释说,目前盗版影碟的内容来源,主要是两部分,一个就是来自原美国大片,另一个就是来自于香港电影,这两部分片源构成了盗版影碟存在的基础。

美国大片的市场很大,而且它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收入极为丰厚,国内的盗版对于他们的影响不大,因此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盗版,但是香港则不然。

香港的人口不过就是五百万的样子,假使不加限制地向香港输入盗版影碟,则他们的各种院线赖以生存的平衡就会被打破,那么电影公司生存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在这种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自然是没有人肯再去拍电影了。

邱保华当时听到范无病的这篇高论,是颇为赞叹的,觉得跟范无病做生意真是很划算的事情,赚钱容易是一个方面,还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呢。

现在万燕公司的纯利润,一个月就在一个亿人民币以上,还是税后的,范无病的投入早就收回来的,现在就是一个赚钱机器而已。但是范无病也没有傻到盲目地扩大生产,他的目光可是投到了更加适合中国用户的SVCD上,也就是要尽量提高机子的容错纠错能力,为盗版碟片的应用扫清障碍。

邱保华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是赚了个乐翻天,他的盗版碟发行量可是以影碟机的发行量的十倍来计算的,一个月至少在五百万张以上,一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