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7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在的情况下,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只有让江南省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才算是对得起江南省的六千多万父老,才算是完成了中央交给自己的任务。

不过既然谈起了这件事情,范无病就对老爸范亨说道,“江南省的事情,冶金工业是一个重头戏,这方面你还是需要多下些功夫的。”

范亨点头同意道,“江南省的冶金工业,在全省经济比重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了百分之十,确实是很大的一块儿份额,如今冶金行业普遍比较走弱,不好收拾。”

国内的冶金行业,大部分都是在六十年代之后建设起来了,因此设备老化是一个共性问题,技术上面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期,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无非还是关系到一个钱字。

好在范无病从日本人那里敲来了不少的无息贷款,这让范亨感到有些轻松,目前他所要做的,就是对省内的重点冶金企业进行扶持,帮助他们改造生产工艺,更新设备,同时提高工人技术层次,开发一些新的项目。

这些事情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就相当复杂了,好在范亨总算是从企业基层中出来的,对于这些事情比较了解一些,也知道制约国企发展的软肋在哪里,因此处理起来还算是得心应手,尽管如此,每天的工作量都是相当大的。

今天能够忙里偷闲地让宋晴给他弄了一锅酸汤面,已经是多日来的头一回了。

范无病一边儿喝汤,一边儿考虑着这些事情,然后对范亨建议道,“我也对江南省的冶金行业做过一定的了解,发现除了几家大型的国有企业之外,小冶金厂很多,大概能有一百多家,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冶金行业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上规模,小冶金虽然在当地能够有一些市场,但是总体竞争力是非常薄弱的,从政府方面,还是应该引导大企业对那些小企业进行兼并,将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省内的几个大型冶金集团企业,这样一来,无论是技术改造也好,资金的统一使用也好,或者是资源的调配也好,都会做到最优化,可以让江南省的冶金行业尽快走向现代化。”

“我们倒是有过初步的探讨,但是这样做的话,对于当地的经济有一些影响,所以各地市的态度有些不赞同的。”范亨对范无病说道。

虽然说省政府有全盘计划,但是各地市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此两者之间的利益在很多时候未必就是一致的,就拿这个冶金行业的整合来说,要取缔上百家冶金小企业的话,就存在一个撤厂合并的事情,小厂子撤了,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收入的。

在现在这个以GDP发展数字作为考核干部的主要政绩的时代,属地内的企业被撤并的话,肯定是会遭到很多领导干部的反对的,因此这件事情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尽管范亨是江南省的一省之长,却也不可能独断专行到可以独力推进这项工作,至少也要在省内的党政领导班子上通过这项议案,然后才有可能加以推行,尽管如此,如何平衡各地的利益关系,也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情。

范无病顿时笑了起来,“所以这个事情,你得诱导他们,该骗他们的时候就得骗一骗他们,否则这个工作是不好推行的。”

“我怎么去骗他们?”范亨顿时哭笑不得地说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许下的愿总是要还的,我现在骗了他们,到时候那什么去兑现承诺啊?”

“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呢?”范无病有些叹息道,“我的意思是说,凡是都有一个轻重缓急,现在整合冶金业是重中之重,所以先骗一骗他们也无妨,至于说各地的发展情况,要因地制宜,比如说有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有的地方可以发展旅游业,有的地方则可以发展轻工业,大家没有必要非得挤在一座独木桥上面血拼嘛,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的。”

范无病的话也是有感而发的,国内的很多地方,有一点儿资源,大家都一窝蜂地抢着上项目,结果是大小企业扎成了堆,可是效益却差得很,恶性竞争之下,不但不赚钱,反倒是赔钱了,这个从他整合国内的稀土行业就有所体会了,此时看到了江南省的情形,更是有所感触,所以才会说出这番话来。

由此他就想到了当初牛仔裤的创始人李维·施特劳斯。

当年,在美国兴起大淘金热的时代,李维牛仔裤的创始人李维·施特劳斯和别的渴望财富的人一样,扛起锄头前去旧金山挖掘金矿。

然而,在到达矿区看到满山遍野都是向他一样渴望淘到金子的人们时,李维顿时觉得希望渺茫。聪明的他决定从别的生意上找寻淘金机会。

一次偶然的谈话当中,李维发现淘金客们大多对自己的裤子质量抱怨不已,因为他们成天在矿区挖矿,材质单薄的裤子根本经不起砂石的摩擦,一条新裤子往往穿不了几天就报废了。

基于这一个发现,李维就开始考虑,如果自己能生产一种特别耐磨的裤子,岂不是一条生财的机会?于是他便用人们用来大帐篷的帆布做成了一批相当结识耐磨的工装裤出售给淘金者,结果大受欢迎。

这种裤子,就是今天的牛仔裤的前身。

无独有偶,当时也有一些人跟李维有着相同的认识,同样有一位来淘金的工人,发现了工人们在获取了不少金子的同时,却面临着食物和饮水的短缺,因此他毅然放弃了去淘金的机会,在矿区售卖食物和饮水,几年之后,当别的人还在埋头淘金的时候,他已经依靠售卖食物和饮水成了百万富翁,而且,他的生意做得非常轻松。

这件事情也说明了,你看上去最赚钱的项目,实际上不一定能赚到大钱,最能够赚钱的生意,应该是那种不可或缺的无可替代的项目,这也是造成了卖水的比淘金的更赚钱更有市场的原因,因为他看到了潜在的市场需求。

范无病曾经非常仔细地调查过江南省的情况,仅仅一个特色种植业,就可以充分地发挥江南省山地居多的优势,比如说种植茶树,不但可以制售茶叶,还可以制作茶油,这个可是很受欢迎的东西。

而一些只适合在南方的山区生长的特殊食用及药用植物,市场前景也是不容小觑的。作为南方有数的药材集散地,江南省在这方面继续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

范亨一边儿吃饭,一边儿听范无病给自己分析江南省的现状,向他指出什么地方可以发展什么产业,听得是津津有味儿,吃完之后才发现,自己撑到了。

范亨打了个饱嗝儿道,“这么好的解决方案,早就该给我拿出来了。你要知道你老爹我,最近已经有很多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

“厨房不给你做吗?”范无病笑道。

“哪里啊,这不是因为太过发愁,没有心情嘛。”范亨也笑着回答道。

虽然范亨还不能确定范无病说的这一切是否能够成为现实,但是听上去,还是很能够鼓舞士气的,有这一点作用的话,也就够自己去忽悠人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要有预见性

范亨从善如流,立刻抓着范无病,让他给自己搞一份提纲式的江南省发展方案出来,然后拿去让人细化。

范无病倒是也没有推脱,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个事情不但关乎江南省六千万父老的将来,也关乎到老爹范亨在江南省的政绩是否漂亮,自然是要多上一些心思的。

不过这些东西基本上都在他的脑子里面,只是看了看江南省的地图,想一想哪些地方适合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途径,然后给他们确定一套发展方案。

当然了,虽然说起来比较简单,真正细化的时候,也是费了范无病的不少力气的,一则他不放心这东西让别人去做,二则由自己拿出来一整套发展方案的话,面子上也有光,这个东西若是搞成了,自己也算是有功于江南省了。

这个方案花了范无病大概一周多的时间才搞定,就范无病本人的意见,已经是非常完善了,直接拿过去就可以用。

但是范亨看了以后,总觉得这里面有点儿东西没有体现出来,于是就问道,“为什么没有体现出投资额度呢?”

范无病一脸无语地看着老爸范亨,良久才说道,“所有的活儿都让我干了,你的那些干部们都去干什么呢?我总得给他们留点儿事情做吧。”

实际上各地的物价水平不太一样,范无病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进行考察,因此他只能给出一个大致上的投入参考数字,而不可能做出非常细的方案,那也不是他这种层次的人物所应该做的事情啊。

“好啦,这个东西我会拿到省长办公会上去讨论一下的。”范亨挥了挥手道。

“记得说我的名字,这样有助于方案通过。”范无病指了指自己道。

他这话倒不是自吹自擂,现在范无病三个字就是金字招牌,只要一提是范无病的构思,大家首先就要看重几分的,名人效应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对了,白鹭山水库的工程,进展如何了?”范亨随口问了一句道。

范无病答道,“还行吧,现在就是花钱的时候,今年的建材都贵,算起来其实是有点儿不合算的,不过考虑到江南省的水患问题,假如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后年洪峰到来时的冲击,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你怎么就能够确定近几年内一定会爆发较大的水患?”范无病对于儿子所讲的近几年内可能会爆发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感到有些不解。

因为整个省里的水文检测单位也好,国家水文监测部门也好,都没有明确地就近几年的情况作出预测。尽管范亨也仔细地询问过有关单位此事,但是大家都是一脸的茫然,完全没有人同范无病一样,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来。

实际上,九八年的洪水,此时已经可见端倪了。

九八年的夏季,中国南方罕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一九五四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

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五百万所房屋倒塌,两千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一千六百多亿元人民币。

长江洪水泛滥是长江流域森林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带来的直接后果。长江两岸有四亿人口居住,五十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二十二,由于不断进行的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使两岸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

四川省一百九十三个县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仅有十二个县,一些县的森林覆盖面积还不到百分之三。为此,长江流域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中,有百分之二十发生水土流失,每年丧失表土二十四亿吨,每年从上游携带下来五亿吨以上的土砂顺着长江流入了东海。

由于年复一年的土砂淤积,长江的河床从多年前开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为继黄河之后的又一条悬河。长江的碧水早已荡然无存,其浑黄程度可以和黄河媲美。

另一方面,长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则在迅速地萎缩着,洞庭湖水域面积从一九四九年的四千三百五十平方公里缩减到两千一百四十五平方公里,鄱阳湖在四十年间缩小了五分之一,还有数百个中小湖泊已经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