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8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预期,让柯达感到了未来的危险。

在协议中,乐凯作为国内唯一的一个民族品牌被保留了下来,这算是高层留了一手,没把所有的感光企业交与柯达打理,不然,叶莺也许不会说做No。1是最不安全的,而是我是No。1我怕谁,因为那样的话,她将不再有对手。

其实从根本上说,乐凯也绝不是柯达的对手,乐凯要达到与柯达抗衡的地位,显然还有待时日,但是假如三年之后乐凯与富士联手,柯达就没辙了。

事实上据范无病所知道的,三年后,富士就开始在传统胶卷和数码冲印两条战线上向柯达发起反击。尽管步履缓慢,但富士仍然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逐步进展,不到一年之内,富士自有品牌的数码冲印设备就售出了三百台,富士甚至计划在三年内建成一千家拥有该设备的富士数码冲印店。

不仅数码相机是富士反击柯达的一张王牌,富士确实也在悄悄与乐凯接洽,寻求合资,一旦合资成功,富士在中国市场上有了合法的生产企业,柯达在中国感光市场的老大位置将芨芨可危。

但是,范无病也知道,显然柯达也有点儿多虑了,因为政府方面对于富士的打压力度是很大的,由于在打击福建赖氏的过程中,发现了富士参与胶卷大量走私的事情,富士在中国市场上基本上算是彻底被击溃了,这也算是柯达的运道了。

当然,现在谁也想不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乐凯不会,柯达也没有,富士更不会想道。

范无病很清楚自己的两亿美元投资将来会变成什么,也知道柯达的这条垄断之路能够走多远?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介入,然后获利,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百四十七章 令人心烦的话题

范无病盯紧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是有其目的的。

虽然传统感光器材的没落已经是必然中的事情,但是柯达的彩色冲印系统则会大行其道,尤其是在数码相机等方便摄影产品大行其道之后,这些冲印系统会逐渐盛行起来,尤其是当各大婚纱摄影工作室开始采用专业的冲印系统来完成最终成果的时候,这方面的产出是相当惊人的。

当然现在他并没有表现出对冲印系统的过分关心,所要求的也仅仅就是分享柯达在数码相机技术上的成果而已,仅此一点,柯达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范无病答应,将会解决柯达所收购的这些厂子中的剩余员工。

但是范无病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就是这些人可以分散到各地去,以地区代理的名义来组建各地的柯达彩色冲印设备专营店,所需要的经费由自己来解决,至于设备则完全采购自柯达公司。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柯达方面是感到非常愕然的,他们一向是走技术垄断市场的路子,此时花了大价钱要垄断中国市场三年,无非就是要让中国人只能使用柯达的胶卷,一旦使用习惯之后,别的牌子也就没有什么挑战性了,须知人的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可怕的,到时候主要竞争对手再进入中国市场的话,想要东山再起的难度是极大的。

柯达公司也希望在各地能够建立使用自己的冲印设备的专营店,这样会广泛地采用自己的设备,对于自己公司的营销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同时他们自己也想要独吞这一块儿大蛋糕,毕竟在全国各地建立冲印专营店的想法,从本质上就跟KFC等企业在繁华商业区开店的效果是一致的。

这些占据了大中小城市最优越地理位置的店面,即便是在本身的营业额上有些不足,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也将会把这些损失从店面的转让费用上得到极大的弥补,可以说,这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一种做法。

但是,现在也有一种非常尴尬的情况,就是柯达公司要在中国市场投入数十亿美元来构建生产基地,用于补偿因为协议而不能够跟其他外国公司合资的中国企业,这方面的开销也很大,对于目前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的柯达公司而言,负担是非常沉重的,想要在全中国建设数以千计的冲印专营店的话,所投入的资金也是非常大的,真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对范无病想要进入冲印市场的想法,柯达公司显得有些心情复杂,既希望范无病尽快进入冲印市场,又希望自己能够占据中国的冲印市场,这种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柯达之所以会希望范无病尽快进入冲印市场,主要就是因为柯达本身所面临的盈利压力比较大,迫切地希望通过占领市场来推动这一进程,只有终端市场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自己的胶卷才会卖得好。如果范无病可以同步开发底端市场的需求,那么就节省了柯达的资金和精力,可以专心致志地扩建感光材料生产线。

可是他们也知道,如果让范无病办成了这件事情,那么一旦终端市场建起来,范无病所掌握的资源可就太大了,以后尾大不掉,随时都可以摆脱柯达公司,自立门户,或者跟其他的外国公司合作。

不过在眼下的情况来看,对于范无病想要进入终端市场的想法,柯达公司显然已经是无力阻止了。

“既然没有办法阻止,那么就只有好好地合作了。”叶莺对手下的高管们说道,“反正从目前来看,即便是范氏投资集团想要涉足冲印市场,所需要的设备也要从我们这里解决,这是柯达赚钱的最好机会。”

叶莺想得很清楚,暂时柯达是无力阻止范氏投资集团进入冲印市场的,而且也没有理由去阻止,毕竟他们现在所协议垄断的是胶卷行业,而不是冲印市场,垄断一个市场是非常危险的,即便是短时期之内垄断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柯达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现在柯达本身面临着的是生存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发展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冲印市场,也只能让给范氏投资集团了,好在他们也向摄影材料生产基地投入了两亿美元的资金,算得上是同一个战壕中的合作者了,相信总不至于在合作期之内就拆墙脚吧?等到柯达的生产基地建立起来,柯达彩卷占领了全国市场之后,终端冲印市场,总还是要为广大客户服务的,并不会对柯达的中国战略发生什么负面的影响。

“走,我们去跟他碰杯酒。”叶莺想清楚之后,就举杯向范无病走了过去。

范无病正在那里跟朱老板笑着说话呢,他跟其他的几个企业的老总们都不熟悉,以前也没有来往,而且这些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根本就放不到他的眼睛里面去,所以也就没有多跟他们说话。

倒是范无病跟朱老板之间,正在对当前的一些事情在交换着看法。

“听范亨同志说,江南省准备上家用汽车项目了?这事儿是不是你在背后推动的?”朱老板问道。

“不是我在推动,而是江南省的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范无病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你怎么年龄越大,这个想法越诡异了?”朱老板笑着说道。

范无病摸着鼻子解释道,“我这么说也是没错儿的,江南省的经济发展了,有了资金,而冶金行业也是汽车制造业的底层支持,再加上我可以为他们提供一部分技术授权,所以生产一些较为粗放的家用轿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给他们建议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针对海外市场。”

“哦,油耗量比较大的车型,确实也就是适合一些海外国家使用。”朱老板以前长期关注过上汽的发展,因此一听范无病提到海外市场,立刻就明白了范无病所说的粗放型的汽车,肯定就是不省油的那种。

但是油耗大的那种车型,一般而言马力强劲,越野能力比较强,确实适合一些海外国家的用户们。

提到了油耗问题,朱老板又想起了一些事情来,皱着眉头说道,“国内的油价,嗯——”

“国内现在的油价,应该还算是比较便宜的。”范无病点了点头道。

目前国内的油价,也就是每升一块三毛八的样子,今年由于东南亚发生金融风暴影响,全球对石油需求一度下降,油价因而下跌。随着经济将会慢慢地复苏,对石油的需求也会持续上升,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石油耗用量增长更快,发达国家在使用能源效率较高,和致力发展石油替代品方面有领先优势,对石油需求增长较慢。

但总体而言,从今年年中开始已出现石油求大于供的情况。即使石油输出国组织答应增产,但碍于增产额度有限,提炼、运输难以跟上,国际油价长期在低位徘徊未能刺激增产,以及即将进入冬季,美、日等国用于取暖发热的燃料需求增大等因素,均使油价在未来一、两季难以下降。

但是国内的油价,却是依然处于低位运行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成品油走私现象非常严重,而国内的民营加油站数量也非常多,两者相互配合之后,就造成了低油价的出现。

今年七月的时候,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在京城召开,一号首长接见了会议代表并做了重要指示,他强调指出,严厉打击走私犯罪活动是为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利益的一项重要部署,对于严重的走私犯罪活动要坚决打击,绝不能手软。

在这次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上,朱老板也做了重要讲话,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走私斗争就在全国展开了。

之所以范无病一提到低油价,朱老板就开始皱眉头,这其中的缘由就是打私斗争已经开展了两个多月了,但是国内的成品油走私问题已然严重,这让朱老板感到非常不悦。

“成品油走私的问题现在已经非常严重,每年造成国家的税收流失达到上千亿之多,中石油和中石化因此连年亏损,情况非常窘迫。现在天天喊打私,可就是打不到要害上面,让人非常气愤。”朱老板非常气愤地说道。

上个月的时候,湛江走私大案曝光,举国震惊。

在轰动全国的湛江走私大案犯罪团伙的头目中,号称走私汽车大王的陈励生水最深,最有背景,因为他的父亲是当时的湛江市委书记陈同庆。

陈励生疯狂走私,几年间就赚了几亿家财。一九九六年的年初,陈励生与邓崇安伙同李深等人在香港密谋走私汽车,从中牟利。邓崇安负责组织货源并负责将整车拆解、编码、装箱,陈励生负责在香港报关出口、发运及在湛江码头接取走私入境的货物,将之交给邓崇安或其他走私分子,李深纠合张猗负责疏通关系报关,按每个集装箱七到十万元港币收取通关报酬。

两年之间,邓崇安参与走私汽车车身三千辆,偷逃应缴税款两亿多元。陈励生参与走私汽车车身两千辆,另外走私柴油一万余吨,共计偷逃应缴税款近两亿元。

在湛江市打私工作中,陈同庆的腰杆一直硬不起来,因为他的儿子陈励生便是众人皆知的走私车大王。陈同庆还为陈励生的走私活动扮演保护伞的角色,为了给陈励生的走私货寻找销路,他不惜厚着脸皮到处打电话、拉关系。为了让儿子走私资金充裕,他施加影响,让湛江市政府出面担保在境外银行给陈励生的公司贷款几千万港币。

不仅如此,据说在调任湛江的第一天,陈同庆就带着儿子去拜会当地的领导干部。人们说,表面上看这是儿子送陈同庆来湛,实际上却是新书记为儿子日后靠湛江发财铺路。

“古人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如果这对贪官父子当时能意识到这一点,及早悬崖勒马,决不会落得今天这样一个淹死在酒里,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