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拥趸。

“老爸,这才只不过是第一步啊,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呢。”

李逸帆云淡风轻的对李立强说道,这年代可是个级别的企业疯狂扩张的最好年代,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那恐怕就要再等几年了。

而几年之后,主要能够进行疯狂扩张的也就是房地产,还有钢铁,建材等领域的企业,但是那些企业,如果要是没有足够的资本,你根本就别想玩。

现在正是为那个年代积攒力量的好时候啊!

“还有下一步?逸帆,你给老爸说说,咱们家下一步该怎么走?”

李立强对李逸帆的话也来了兴致,最近事业越做越大,正阳酒店已经上了轨道,每天的流水利润就有不少,这些钱放在银行里也是给银行拿出去放高利贷,还不如自己拿来投资做点什么。

最近这段时间,经过一些专业商业人士的熏陶,老爸的眼界也是不断的方宽,对于资本的运作,也是很感兴趣。

“呵呵,下一步,下一步,咱们就是要找一个合适的养殖场,来收购……”

第196章 更大的计划

“这么快就收购一家养殖场?”

关于收购养殖场的事情,李逸帆是早就和李立强还有张淑等一众家人说过。

这段时间,李立强和张淑也没闲着,他们派出了不少人去调查滨城市内的火锅消费场所,结果发现,这种老少皆宜的餐饮模式,目前在滨城正走向流行。

而这种火锅店的经营模式,也正好可以填补他们在中低端餐饮方面的空白,所以他们也就有了想要开一家火锅店试水的意思。

而且李逸帆说的也很对,火锅店这种经营模式,如果想要开的火起来,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而如果想要和其他的火锅店竞争,那么就必须在价格上有优势,事实上这火锅店本来就是针对中低端消费群体的,而这一部分消费群体对什么最敏感,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价格。

想想后世那个在滨城开的如火如荼的府城肥牛,人家之所以开的那么火爆,就是因为他在价格上有优势。

上辈子那个罗府城把他的府城集团越做越大,就是因为他在不经意之间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从养牛,到屠宰,再到深加工,以及他自己开的府城连锁火锅店,形成了一条真正的产业链,所以人家才能从一个酒厂的下岗员工,折腾出一个大集团。

现在这现成的路就在这里摆着,所以为什么不提前布局呢!

而且根据这个养殖场,其实李逸帆还有着一个更大的计划。

后世那府城火锅之所以生意会那么火爆,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价格比起其他地方要便宜,饭店的装修也上档次。

28元一盘的肥牛,买一赠一,试想谁不愿意在这样的火锅店吃饭?几个人吃饱喝足也不过是几百大元,而且还能够在这样高档的饭店里吃饭,那个消费者不愿意?

成熟的模式就在这里摆着呢,如果要搞连锁火锅,那么就要搞这样的火锅店,李逸帆是早就打定了主意。

“老爸,事不宜迟啊,你没感觉最近咱们滨城光是打着什么宫廷御制名号的大酒店,就冒出来好多吗?虽然咱们酒店的生意,目前来看,好像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可是这人吗,总有贪新厌旧的一天,万一哪天转变了风头,咱们家的生意肯定要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且那二号楼虽然如果和商业集团合作的话,会拿出去五层,可是还有好几层在哪里摆着呢,放在那里也是浪费,还不如拿来做生意,一家平价的连锁火锅店,肯定能够让咱们的生意更火爆。”

李逸帆接下来的话,让李立强觉得也很是有道理。

“嗯,逸帆你说的是有道理,可是咱们北省毕竟不是蒙疆省那样的畜牧业大省,咱们滨城附近,上规模的养殖场可根本就不好找啊。”

李立强一边开车一边和李逸帆说道。

“自从你上次说了这火锅店和连锁产业链的事情之后,我和你妈也琢磨了,这事确实是有道理,我们也派人去做了市场调查,这个生意确实是大有可为。可是咱们滨城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养殖基地。”

李立强对这个问题感觉有些挠头,而李逸帆到这时候也才想起来,自己想的有些简单了。

事实上上辈子那个罗福成的发迹之路,也并不是这样一路坦途走下来的,当年他先是买下了酒厂,然后开始专门做中低端的白酒,虽然赚的不多,但是还是让酒厂存活了下来。

后来因为国内两大乳制品巨头的崛起,和在全国范围内争夺市场,这样一来,滨城附近的养殖业才繁荣了起来。

不过那时候也大多是以多农户散养为基础,当时很多养牛户就专门去酒厂收购酒糟,来作为牛饲料,这才让罗福成动起了养牛的主意。

后来在养牛这一块,罗府城赚了不少,正好又赶上国内牛肉价格开始攀升,于是他干脆就是奶牛肉牛一起养,后来这才干脆自己开了一家火锅连锁店。

再到后来国内的奶制品企业闹起了三聚氰胺危机的时候,他干脆就甩脱了原来的路子,不再给国内的两大乳制品巨头供奶,而是自己开办了一个乳品厂,开始专门生产自己的牛奶。

正是靠着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他的奶制品迅速的占领了滨城市场,甚至还打入了省城的市场,迅速的和国内的两大奶制品巨头三分天下,虽然这三分天下的局面是在北省省内,但是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还是可以看出那罗府城的精明。

现在自己鼓捣老爸他们去走罗府城早就走好的路,可是却忽略了现在并不是2002年之后,还不是国内奶牛养殖户热情大爆发的年代,那个年头全民养奶牛的疯狂,在2000这当口,可还没出现。

所以他想让老爸去找几个养殖场,确实还有些困难。

不过既然买不到,那就干脆自己来好了。

“嗯,老爸,既然买不到,干脆咱们就自己开一家养殖场好了。”

“说得轻巧,我小时候可是放过牛的,而且这些年来你也没少和咱们家在农村的朋友往来,养牛哪有那么容易?你知道现在一头肉牛的价格多少钱?养殖费用是多少,需要场地多大,每年需要的投入是多少,这些你都想过吗?”

开着车的李立强,对儿子的这个提议是直翻白眼,确实李逸帆把开办养牛场这个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李逸帆一琢磨,老爸说的也确实是有道理,不过难道就因为有困难就放弃了?

“嗨!老爸,咱们不是有安娜姑姑呢吗?你别忘了,她可是加拿大人,加拿大可是世界闻名的畜牧业大国,咱们完全可以从她那边取经啊?甚至那奶牛和肉牛都可以考虑,让安娜姑姑想想途径,从加拿大进口。”

李立强一听李逸帆的这个说法,也觉得挺靠谱,不过一想起从加拿大进口牛这事,他就直皱眉头。

“儿子,这从国外进口肉牛和奶牛的价格可不便宜,现在市面上就咱们本国产的大黄牛都要两千多一头,从国外进口那价格就更贵了。我听说现在在蒙疆省那边为了搞乳制品行业,很多养牛户都大批量的从新西兰,澳大利亚那样的地方进口奶牛,一头奶牛的价格就要一万多块呢,要是咱们开养殖场,怎么不得弄个几千头,那可是要几千万呢,咱们哪有那钱啊?”

李立强也不是孤陋寡闻,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这奶牛行当,确实是有点升温。

“老爸,那是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的奶牛,他们的畜牧业确实在国际上有名,但是其实加拿大也不差,而且和咱们这里的气候比起来,其实加拿大的气候和咱们更接近,也就是说他们哪里出产的牛,其实更适应咱们这边的气候,而且加拿大的奶牛和肉牛在国际上因为没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出产的有名气,在国际上价格并不是很贵,咱们完全可以引进一批,不需要一次引进几千头这么大规模,弄个几百头进来,然后咱们自己繁殖他,不就成了,而且那火锅店可以先开起来,这养牛的行当可以慢慢来。”

李立强一听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可以考虑和堂妹安娜说说。

事实上李逸帆之所以这么这急忙慌的要搞养殖企业,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宏伟的计划,那就是他想搞出一家可以和国内两大乳制品企业比肩的乳制品公司。

能够真正的做到,让国内的消费者喝到放心的牛奶,如果做不到那两大巨头的规模,那他就干脆打算做奶粉行业的巨头。

最起码也让今后咱们国内的孩子,能够喝上放心的奶粉,不至于让国人跑到国际上去到处买奶粉。

在后世每天宣扬着天朝梦的时代,国人却大规模的出现宁死不做华国人,要么就是在国际上四处被限购,四处抢购奶粉的情况,这不得不说是对那个天朝梦的一个莫大的讽刺。

一个宣传中的堂堂大国,居然生产不出,可以让本国老百姓放心的婴幼儿奶粉,这是何其的悲哀!

不过即便不提及那些崇高的理想,这奶粉行业的利润也同样是巨大的,一贯婴幼儿奶粉不过才一公斤,就可以买到二百元到三百元的价格。

后世李逸帆曾经有个朋友在国内的某家大型乳制品公司里面工作,他曾经告诉过李逸帆,虽然这奶粉都是用最好的牛奶做成的,但是这里面的利润,也确实是惊人的。

一贯二百多的奶粉,里面的利润最起码要有一半还多,所以就算是他铁了心的要做良心企业,这个行当的未来也不会让他亏钱!

现在国内的两大乳制品巨头,已经是扬帆起航,正在国内到处抢夺市场,每个城市里都可以闻到硝烟,自己这边起步已经是晚了。

既然不能在鲜奶的市场里分上一杯羹,那就从奶粉这个行当下手好了,现在国内的奶粉质量还算过得去,做奶粉的人还没有全部坏了良心,所以这个行当虽然也竞争激烈,但是总体秩序还算不错,这个时候介入的话,也还算不错。

第197章 好事连连

酒厂的收购,不过就是走个过场,在五月十五号这天,还是在正阳酒店,市政府再次举办了滨城酒厂的拍卖会。

和之前拍卖正阳饭店不同,这次来参加酒厂拍卖的企业并不多,因为这滨城酒厂和正阳饭店实在是不具备可比性。

一来这酒厂的名声在滨城甚至是整个北省都是烂大街的,二来这滨城酒厂的地理位置也并不怎么优越,实在是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而且这滨城酒厂欠了银行一屁股的债,收购这酒厂虽然价格不贵,政府给出的优惠政策也不少,可是同样要养着一个将近有一半员工退休的包袱,所以对这家企业感兴趣的人实在是不多。

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对于滨城酒厂大多是兴趣缺缺。

而这次市委里其他的人也并没有打算看杨玉河的笑话,毕竟尽早的解决这滨城酒厂,对大家都是个有利的结果。

于是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滨城酒厂的拍卖低调的开场了,整个拍卖过程可以说是波澜不惊,一共就有三家企业来参加了这次拍卖。

其中两家是滨城附近的小酒厂,当听说这滨城酒厂的起拍价的时候,他们立刻就沦为了打酱油的,根本都没有举牌。

在拍卖师喊了三遍之后,李立强才举起了牌子,毫无争议,就这样滨城酒厂花落李家。

而就在拿下滨城酒厂的前一天,李立强也终于在和滨城商业集团的合作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用五层的楼宇换到了滨城商业集团百分之十六点五的股份,这笔买卖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和滨城商业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