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5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腐蚀了怎么办?

白川部长这才表示,这也是他所担心的,今天也是看了关于三重县下大雪的缘故,这才想起了这批设备,这样的堆放在工地,确实不是个好事,不过他让老伊川放心,下午的时候,他会派车队过来,然后联系好了场地,先把那些机器全都运走,找个条件好一点的地方来停放。

伊川一郎连忙称善,这绝对是个好办法,那些设备如果找个仓库存放的话,绝对会比放在这里好得多,他还有一点小小的私心没有说。

毕竟这么多的设备,放在这里,就他一个人看着也不太安全,如果运到别的地方储存起来的话,他的工作也会相应的轻松的多。

白川部长让伊川做好准备,下午的时候,他们就会派人过来,请他配合一下,最后又在电话里,夸奖了勤勉的伊川一番,把伊川忽悠的心里暖呼呼的,这才挂断了电话。

能够被公司上层的领导这样的关心,伊川也很是高兴,中午的时候,还特意多喝了几口清酒,暖和了一下身体,然后这才在值班室的床上沉沉睡去。

伊川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不过外面的天色很暗,外面依旧是乌云密布,天空中又开始飘起了零星的雪花,而他醒来也是因为有人在值班室的外面不断的敲着窗户。

他出去一看,对面是一个五短身材的家伙,带着安全帽,典型的日本人的模样。

对方上来就自我介绍,说是夏普总公司从东京方面派来的转移工作的负责人,名叫本田清史,是过来找他做交接的。

上午已经接到了总部的电话,所以伊川对这次的转移工作很是有心里准备,他连忙打开的工地的电动砸门,然后就看到十几辆的大型集装箱卡车,运载着十几个同等型号的集装箱,浩浩荡荡的开了进来。

而在这个车队的后面还跟着两辆大型的起重机。

“真是对不起了,东京方面对于这些设备也是非常重视的,这段时间龟前市这边还会下大暴雪,总公司方面也害怕会损坏这些设备,所以我们不得不冒雪工作了。”

本田清史的态度很是和蔼,完全没有以往伊川见到的那些总公司的家伙们那样的趾高气昂,这让老伊川很是受用。

不过看着那些卡车后面的集装箱,他也感觉到很是疑惑,不是说要把那些设备运走吗?怎么又运来了这么多的集装箱?

“哦?是这样的,这是咱们在津港那边的一个仓库里面的东西,总公司决定把这些设备,挪到津港的仓库那边存放,这样的话,那个仓库就不得不腾空出来,现在大雪连天的,存放这些东西的地方也不好找,所以总公司就决定把这些货物先放在这,把这里的设备先转运到津港那边的仓库存放起来,反正和这里的设备比起来,这些货物也不是那么重要。”

本田清史微笑着和老伊川解释道,而老伊川倒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只不过在肚子里是暗自抱怨了几句,早寻思什么来着,非得下大雪了才想到这里。

不过这话他也只能是在肚子里暗自骂上几句,可不好当着这帮货车司机的面直接说出来,尤其是看在这个本田清史人还不错的份上。

装卸工作很快就开始了,两辆吊车先是把那些卡车上的集装箱都搞了下来,堆放在工地另外一边的空地上,然后在按个的把这些集装箱吊起来,放到了这些大卡车上。

装上了集装箱的大卡车,按照顺序隆隆的驶出了工地厂区,直奔龟前市下放,靠近伊始势市方向的津港驶去。

当初夏普方面设计这个工厂的时候,设计的产能并不大,毕竟是带有实验性质的,所以当时设计的产能也就是每年四百万块屏幕而已,其中二百万是LCD,另外二百万是LED屏幕,所以设备也并不多。

在高度自动化的今天,要是使用他们的设备,有两条生产线也就足够了,所以这些设备,拢共加起来也不过就是四十台左右,装了十八个集装箱。

因为大雪的缘故,大家都想快点完工回家,所以工作进展的速度很快,大概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功夫就完工了,然后本田清史又和伊川交代了几句,这就坐上小车离去了。

看着远去的车队的背影,老伊川也是长出了一口气,这些设备都运走了,他也就轻松了,说不定过几天,他还可以回龟前市的家里去偷懒几天,反正工地上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他回到值班室里,想给夏普总部那边打个电话,告诉对方一番,这个工地的货已经全都运走了,可是电话一拿起来,听筒里却传来一阵阵的盲音。

“这该死的大雪,居然又把电话线给压断了,这样该死的天气,也不知道电话公司那帮该死的笨蛋,什么时候才能够把这条线修好呢!算了,反正货已经运走了,自然由得上面的那些大人物们去操心好了,我才赚几个钱啊?我不过就是个看更的而已……”

一想到这里,伊川就心安理得的放下了电话,又围坐到那个火炉前面去烤火喝酒去了。

而从工地这边出来的车队,却是一路风驰电掣的往津港那边驶去,因为大雪的缘故,路上的车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出了他们这个车队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的车。

上午的时候,松本市和龟前市的市政除雪部门做的很到位,这条公路上根本就没有一点积雪,甚至连结冰都没有。

但是现在空中又飘起了雪花,这些货物今天晚上可是要装船的,他们可不敢耽搁,所以一路上趁着雪还没有彻底下达,挤压在路上,这个车队的车子开的都很快。

原本这里离津港的距离就不算远,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次他们一个小时就赶到了。

在港口那边早就是灯火通明,码头上已经停着一艘万吨轮在等着他们了,车队到了港口没过多的停留,直接就到了卸货区,把集装箱卸下来,然后再由港口的龙门吊吊起来装到船上,三个小时之后,这艘货轮就已经行驶在太平洋上了……

第766章 打尼康的主意

短短三天就解决了龟前市这边的问题,这么顺利,就连李逸帆都没有想到。

原本他还琢磨着到底该怎么搞定这夏普的工厂呢,哪想到自己看中的设备,在人家日本人眼里看来,根本就屁都算不上。

不过回过头来一想,倒也是赶巧了,毕竟这年头日本人不过是把LCD和LED设备当垃圾,他们还在满世界的推销他们的等离子电视呢。

所以在液晶屏幕领域,这两样技术设备,根本就不受重视,这一点从这龟前市的工厂建设速度,就可以看得出。

一方面是不受重视,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日本人的技术储备实在是够雄厚,他们根本就没把这些东西当回事,所以这次也就是阴差阳错的赶了个巧,要想还有下一次,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次的动作真的是太顺利的,顺利的就连他自己都不敢想象,这一招偷梁换柱也玩的漂亮。

按照夏普对这个工厂的不重视程度,估计明年就算这个工地重新开工,他们都不一定会知道,他们的设备已经被人偷走了。

发现这里有问题,恐怕要等到他们工厂完成,生产线试安装的时候吧?哈哈,等到那个时候,恐怕已经是大半年之后了。

李逸帆猜得一点都没错,事实上日本人确实是一直等到今年的九月份,等到工厂大概完工之后,准备安装生产线调试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设备已经被人偷走了。

而等到他们想要追查的时候,却是连个屁都没能发现,毕竟已经过了九个月,所有的线索都烟消云散的。

至于看更的老伊川,他是在今年的三月份就辞职了,据说是去泰国某地旅游的时候,中了一记当地的大乐透,赢了几个亿的日元,所以人家干脆就留在那边养老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李逸帆最紧要的还是要赶回到东京去,龟前这边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这些机床设备,会在太平洋上面兜个圈,然后在走东南亚,最后会沿着黄海一路北上,直接抵达滨城……

和机床什么的那些敏感设备不同,这些设备,还没高级到那样的地步,其实这里面对于他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关于那TN屏幕的制造设备。

这玩意对于液晶屏来说,就是个背景面板,就是最初级的入门货,可是即便是如此,咱们国内也生产不出来。

别说这玩意了,就算是现在还在使用的大背头电视的显像管,里面的一些关键部件,咱们还要从日本进口呢,由此可见咱们和人家的技术差距。

而有了这生产线,无疑将会使得咱们的技术,和生产能力迈上一个大大的台阶。

到时候如果能够把这个液晶屏幕工厂鼓捣出来,那光靠这个液晶屏幕工厂,在未来几年的电脑普及大潮当中,就足够自己乐呵呵了。

四百万的产能,对于日本人来说,也就是小字辈,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世界市场,但是对于自己这个刚刚打算到电子市场里转一圈的菜鸟来说,这已经是个大型工厂了。

最关键的是,自己要吃透了这些技术和设备之后,到时候自己就能够复制这条生产线,只要到时候产能一上来,在大陆市场,自己就完全可以靠着成本的优势,打垮三星和宝岛的液晶面板企业。

走上电子产业征途,就要从这一点开始吧……

不过东京这边,可还有别的东西在等着自己呢。

原本来日本一趟,李逸帆不过是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石川明步拿到那些证据,然后搞定三井财阀,让对方同意自己能够融资到力拓里面去。

第二方面就是打算去找远藤达人和信田勇,从他们手里拿到一些日本领先的技术,从而回国之后确定自己进军机械制造业的优势。

可是哪想到拿到了资料之后,却有遇到了这制造设备的麻烦,前几天远藤达人交给自己的那些技术资料里面,就有涉及到生产相关的高端CCD和CMOS镜头的技术,可惜这技术确实是好,但是咱们现在是光有技术,却生产不出来。

毕竟这种光电转换所需要的电子芯片,还是很专精的,这方面咱们自己搞不出来,而日本人在这个领域确实称得上是大拿。

既然咱们自己搞不定,那就要从日本人身上下功夫了,李逸帆索性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主意打到了尼康的身上。

要知道现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和荷兰德国联合企业的ASML相抗衡的企业,也就是尼康了,虽然佳能也能生产光刻机,可是他们和尼康之间可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尼康在光学方面的造诣世人皆知,他们的相机更是买遍了全世界,众人都知道他们的照相机做的好,可是却并不知道,其实尼康的光刻机更牛逼。

一台照相机,撑死了也就买个几百美元就算是高端货了,可是一台光刻机,这可是最起码三千万打底的买卖。

就连美国的英特尔,也是在用尼康的光刻机在生产芯片,由此可见尼康在这个领域的独到之处。

原本李逸帆是没想过要进军光刻机这个领域的,可是有了远藤达人所提供的那CCD和CMOS这样的技术之后,他就有些心痒痒了。

国内的光刻机起步的非常晚,也就是在今年,才由国家发财委牵头,组织了几家国内的企业,在浦海成立了浦海微电子公司,才开始初步的涉足到光刻机制造领域。

可是咱们和日本和德国的差距是明显了,在这样集中了国家资源和政策的条件下,我们也是直到2010年才生产出第一台完整的光刻机。

和以往国内所宣传的国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