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升邪-第4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幽冥时,大圣栖身的盆景大半时候由不听所持,两个人闲暇时常常会聊上一阵,一老一小还算投脾气,洪蛇的唯我独尊阴毒狠辣,颇让小妖女敬仰,小妖女的刁钻古怪口蜜舌糖也深得大圣欢心。有关这座阵法,大圣曾向不听做过仔细讲解。

是以“三年鱼”的消息传出后,不听立时想到了那荒弃的大阵,按照大圣以前的指点,先找到了阵位所在,又发动现存洪蛇入阵。蚀海虽不在,但是凭着洪蛇后代的纯正血脉和不听了解到的阵法行运道理,仍能再启此凶猛大阵。三年的忙碌准备,终于如愿以偿。

不止重新发动那么简单,大胆的小妖女还甘冒奇险,又给大阵添入一道法术,让洪蛇戴红花儿……另外值得一提的,小妖女今日着盛装,莫耶习俗中,只有奉重大节日时才会穿起的华美衣裙:

若能继续活下去,不听想要中土世界处处开遍笑语花;万一死了的话,小妖女就要漂漂亮亮地去见苏景——她在幽冥时听鬼差说过,阳间人物死后游魂入阴曹,人死时身上穿的什么,游魂身上的衣衫便如何。

至于狐地的大圣像,当年蚀海为迎抗天劫曾布下一阵,天真大圣又怎么可能坐看陨星砸落于此间?

九尾白狐与洪蛇一样,都曾设下了凶狠阵法、也都被东土的老道和尚“抢”了先手……大圣留下的法术便是狐地中的巨像了,引动此阵的契机简单,只要后世弟子动用了轰天之术,巨像便会“醒来”,时隔千万年头,那头名唤“天真”的狐狸再为乾坤动法,一击轰于天外。

离山共水之后,五天宗、天酬地谢楼、天魔宗、隐遁修、老蛤、狐地、天真与蚀海的存留大阵……一场摧毁人间的浩劫,引出的竟是好一场异彩纷呈!诸般法术,威力参差不齐,颜色却同样惊艳、同样耀目,如盛世节日时那璀璨烟花。

乾坤劫数,天下共御、天下共讨。所有能出力的人全在出力,杀死那颗星!

“天真”步穹宇,“蚀海”攀九霄,两位大圣留下的法度与其他冲向陨星的法术大不相同。包括离山共水在内,天宗、隐修和老蛤的法术,都是将化形凝意的力量直击向上,冲出去多少不可知、落在陨星上多少无把握。

而“天真”来到天穹顶出,挥手向着天顶一划,肉眼可见,湛湛蓝天就那么一下子被裂开一道巨大金色裂缝,随后“天真”跨出中土世界、于虚空星宇中从容迎向那陨星。

“蚀海”更干脆些,直接一头撞上天顶,引得世界摇晃乾坤震荡,旋即只见天顶上显出了黑色大洞,四周更有无数裂璺弥补,大蛇则从自己撞开的洞子里大摇大摆的游了出去,继续前进。

两大圣,撕天撞顶,破这世界,全不损身上所蕴巨力。

“蚀海”直直来到陨星前,昂头摆尾一次次的猛撞不休,唯一能从地面上直接看到的、来自中土法力与天星的直接恶战,便是疯狂洪蛇!

“天真”却不见了。他还在,只是兜了个圈子,来到了陨星背处……陨星拖彗尾,看似一体实则各自分离,打碎尾巴和陨星前进并无影响,可是在天真手中,却是另外情形。

大圣探手,猛抓住了陨星彗尾,竟真得拉住了、拖缓了那灭世之星的前进之势!自阳间众修家出手一来,第一次,那陨星终于慢了……慢了!

“天真”的面色看不出喜怒、目光始终淡漠,手臂上肌肉贲起,加力、遏;“蚀海”蛇形,不存表情、眼中浓浓虐戾不变。身形摇摆得愈发疯狂,头撞尾抽,加力、打!

两大圣,迎头拽尾,法术不懂“沟通”但上上法持自有默契,与今日人间的精彩后辈并力,斗天星。

只是……离山仍在沉陷。

也许是大圣的阵法被荒废了太久、又因不是大圣亲自主持所以损失了威力;也许是这颗灭世天星比着古时那一颗更大更强,中土人间绽放起的层层异彩,仍不足与那第二枚骄阳争辉。

离山沉陷的势头放缓许多,但还在向下沉落……

樊翘未出力。

他是火行修家,入不得共水之阵,是以不久前樊翘和留在光明顶上的众多乌鸦、祸斗一起去往涅罗坞入火行大阵,可出乎意料的,祸斗或剑鸦都能入阵,唯独樊翘和那四十九对比翼双鸦不行。

他们一入阵位,涅罗坞的大阵中灵火流转立刻显出微乱之势,火焰仍受阵法指挥、行转,但又“不由自主”地向着樊翘、比翼鸦靠拢过来。

意外的情形,不过原因却不难解释,苏景的手下众将,真正修得阳火精髓的只有九十九个人:樊翘修炼金乌真诀、比翼双鸦修行金乌九劫大阵。其他的剑鸦或者小祸斗,也有不少修行金乌九劫火法的,但它们的修炼年头比不得那四十九对乌鸦卫,火焰纯粹不够。

就是因为樊翘与比翼鸦的阳火够了火候、足够纯烈,所以入不得涅罗坞的阵法了,世间火焰百种千类,唯独阳火为源亦为尊,只有阳火灵领袖其他火焰的份,不存被领导的机会。

无奈之下樊翘与乌鸦卫只好回到离山,重返光明顶再动阳火继续祭炼……祭炼不停。但心思早被人间与天星之战吸引了去!

樊翘仰望苍穹,他不想发抖可身体不受控制,他不想流泪可目光早被泪水淹没,一破一立让他心境远比同辈修家更沉稳,但是身处那一道道冲天法术起源的大地,感受到的不止那些法术的威力,更有无限荣光。骄傲到发抖、感动到流泪,而樊翘只想笑,笑不出声音的大笑狂笑疯笑。

樊翘的胸口、咽喉都仿佛堵住了,他在笑,却无声。

激动到无以复加,也遗憾到无以复加,身为离山弟子,却不能入阵,这道遗憾如疤、将永远横陈心头!死都抹不掉的遗憾。

此役,未能入共水大阵的离山之人还有六个:

人在青灯、且根本不知道劫数降临的陆老祖;

人在死关、五听寂灭专心领悟最后逍遥一问的贺余;

人在幽冥、无法及时返回阳间的妖国君王尘霄生;

人在褫衍海、还差三天才能回到幽冥的小师叔苏景;

人在何处不知、身体已被墨色沁染而依旧坚守本心、但此时法度已然不合共水阵的长老任夺;

还有一个……正在咳嗽。

剧烈的喘息,大声的咳嗽。看不出他的年纪,因他血流披面。受创的不止头颅,还有身体,一道剑伤纵横,鲜血汹涌,早已经把他身上的剑袍浸染成艳艳红色。

他的面前没有敌人,他的手中有剑。

剑上有血,正沿着剑锋汇聚成细流、缓缓滴下。

剑为上上品,片刻功夫鲜血落尽,剑身又复清透明亮,隐隐现出云海般的剑纹……剑锷上两字篆文浅浅:流云。

流云,算不得多稀奇的名字,不过剑名篆字并非今时文字。上古时的篆、上古时的剑,来自江山剑域、曾于这位离山弟子手中大放异彩的好剑。

咳嗽不停,口中仍费力反复地说着话,他在对剑说话:“求请……前辈醒来!”每次都这一句话,每次说完后,他都会手腕倒转,挥剑逆刺于自身……一身剑伤,皆为自损。

如果不是自损,这东土人间里,除非陆老祖破出青灯,否则根本谁能让他伤成现在模样。

孤身在外的离山弟子血流如注,一次次地自刺:求请……前辈醒来。

第619章 剑中渊源,万里江山

东土汉境,从荒山野岭的无名洞府到明秀山川的天宗大派,习剑修家不知凡几。就连当年齐喜山六两大掌柜出来抢劫苏小祖宗时,手里都耍着一柄赤霞剑……御剑者众,修家对剑的态度也大相径庭:

有的只把剑当成工具,随身携带防身杀敌;有的把剑当成了酒,可遣愁怀可宣胸臆,不知不觉里就上了瘾;有的把剑当作知己,遇事时会先问一问手中青锋;有的把剑当成性命,剑在人在剑毁人亡;也有的会把剑当成空气……“态度”并非境界,它本身没有高下之分,无论对剑是什么态度,当智慧到时、灵犀到时,都能修习得上佳剑法。

就以今日的离山剑宗而论,一脉相承的门宗,对剑的“态度”便各异。

把剑只当作工具的,掌门沈河,剑是他守护门宗的利器,仅此而已。他也爱剑,且对剑的喜爱不逊于离山任何一人,只是这份喜爱,和猎户珍惜自己的长弓没什么两样;

把剑当成酒的,想都不用想,陆老祖!

当剑是好朋友,有个人比着苏景还要更过分:滇壶峰虞长老,当人面前他总是笑嘻嘻的,可他心中秘密,只会说给手中长剑来听;

把剑当成了性命的,四方头方先子,那根红长老赐下的桃花枝,干脆就是他的命,若有一天桃花枝崩碎,方先子用不了多少时候就能把自己活活哭死;

至于将剑当作空气……空气是什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不会影响人的行事和思维,但若没了空气,人就活不了!空气就是:我活在其中,但我仍是我。

现在的离山弟子中,剑如空气的那个人,苏景久闻其名却缘悭一面,他姓林。

离山第一代弟子如今仅存的四人之一,贺余的师弟、苏景的师兄,林青畔。

突破“远游子”后林青畔就下山入世去领悟最后一境去了,而后就仿佛没了这个人,修行道上再不见了此人踪影。莫说外宗、同道,即便离山宗内与他有所联系、知道他行踪去往的也不过寥寥三五人:

任夺“入魔”时,曾陷入正道修家围剿、几近绝境时忽有不明身份的凶猛魔头杀入重围,救走了任夺:魔头的画皮之下,便是林青畔。

三祖陨落归返途中,法蜕坠入中土之后,身为离山栋梁的长辈弟子,又怎么可能还能轻松云游不理身外事情?贺、林两人,前者在明坐镇门宗再不离开;后者改头换面跟随任夺身边,铲除六耳诛杀邪修。再未踏入过离山半步,直到数月前虞长老等人归宗入阵、共抗天劫。

林青畔也一起回来了,但他并未多待,与掌门密谈一炷香,又隐遁身形去离山敬奉本门前辈牌位的宗师祠静坐一炷香,而后他飘然下山……此刻,中土齐动、迎抗天劫,林青畔虚弱咳嗽、挥剑自刺,一次一次沉声重复着:求请前辈醒来!

离山,共水大阵疯狂行运、阵中人皆受反噬身骨剧痛、八百里雄峰还在一点一点地沉入地面,若从天空鸟瞰,离山周围的地面一道道狰狞巨大的裂璺正不断绽开、疯长!还能坚持多久?无论坚持多久,到头来也脱不开那两个字——灭顶!

阵中人都伤了,阵还能强撑几时?三千里大地躁动,也许下一刻就会轰然崩塌,陷离山于万劫不复!可是这等紧要关头,沈河却稍稍有些游神了:

“师叔不入共水大阵?”

“共水之阵不差我一人,我会去一趟剑冢。远古时江山剑域庇护人间,今时仙宗不复但前辈英灵犹存其中,若能将其唤醒,或可为御劫添出大力。”

“师叔知晓唤醒剑冢的办法?”

“没把握,只有试试看,值得一试。”

四个月前静室中林师叔说过的话言犹在耳,只是林青畔未讲明、沈河自也不会知晓的:“值得一试”之后还应再有四字,虽死不惜。

把“剑”当作空气林青畔,对剑意领悟非凡,早在苏景见识剑冢真相之前他就已在怀疑:剑冢之剑不仅有灵,且还有智,只是沉眠中。

出自剑冢的名剑,有自己的规矩,比如采得之剑毕生与主人只存一世缘分,不可传承;比如不可以剑自伤,否则会引动剑冢的犀利反噬等等。而林青畔想到的、唤醒剑上英灵的办法便是:悖其道、逆其法,自损以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