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跑神:篡清-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以看出这几个人不是保守派,很可能也是洋务派。

这五个人站定,最中间的黑脸南方人一拱手,一股浓重的南方普通话就迎面扑了过来,“胡大人好,在下两广康有为,给胡大人请安!”

“康有为?!”胡跑一听,差点一个趔趄,他怎么也没想到,文明历史的康有为,维新派大将,帝师,竟然是这么难看的一个小个子南方人,不禁仔细的打量此人,看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长的虽然又黑又挫,但确是十足的人才!

康有为看到胡跑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自己,便展开手臂,自己看了看自己,发觉没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官服也穿的整齐,朝珠挂的得当,却不知这位文明天下,朝中重臣宦官胡跑为什么要用这么奇怪的眼神看自己。

“呵呵,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胡跑见过康大人!”此时的康有为也被光绪任命为军机处行走,虽然官阶不如胡跑的大,但官位却相差不多,胡跑赶忙拱手。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康有为闻言,一愣,他虽然在两广一代算是小有名气,但是在北方,尤其是京城,是一个十足的外地人,还没闯出什么名气,而胡跑的“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句说的甚是奇怪,倒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受宠若惊的回礼。

两人寒暄完了,一旁的一个长相白皙的,浓眉大眼的小白脸就走了上来。

胡跑知道了康有为,那么转念一想,这几个人怕都是后世的维新派人士,自己看来正式和历史撞船了,没想到在皇上背后进谗言的竟然是这几位,真是有些滑稽。

胡跑虽然对历史了解的不多,但显然对这些人也抱有一定的好感,这些人好坏也算是仁人志士,虽然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但也是为了皇帝效命,为了挽救国家危难,值得敬佩,因此对于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自己的谗言,胡跑决定既往不咎,不过为防止这些人坏了自己的好事,他还是要防一防这些人的。

小白脸上来之后,胡跑顿觉得有些熟悉,记得以前学历史的时候,貌似有这么个印象,但是因为自己历史就没好好学过,所以一时半会想不起是什么人,不过等这人一开口,他就恍然大悟了。

小白脸一拱手,“小生梁启超,拜见胡大人!”,这一句话带着南方口音,不过比起康有为就好的多了。胡跑一听,又是一个大名人,梁启超,那可以算作是震古烁今的人物了,他自己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也是康有为的弟子,后来又支持国内革命,深受国民党要员尊崇,还是大诗人徐志摩的老师,儿子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大师,儿媳妇是才貌双全的民国才女林徽因,引得徐志摩、金岳霖等后世大师对其倾倒不已,从梁启超开始,梁家引起的一连串民国轶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被广泛流传。

可是现在,梁启超不过是一个小白脸而已,站在自己跟前,一根葱都不算。

戊戌六君子

梁启超也深知面前这个人,不但武艺超群,而且思维前卫,博古通今,中西均有广泛涉猎,是当下中国一等一的奇人,更因为手握皇帝私军,是目前皇帝夺权不得不仰仗之人,所以在胡跑面前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得罪。

胡跑感觉到一股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实在没有想到,此时的自己已经这么牛逼了,后世的牛人尽皆和自己结交。

当然,礼数还是不能少的,不能在晚辈面前失了身份,他也拱手道:“呵呵,青年俊彦,青年俊彦啊!”胡跑出此言,梁启超连声说“不敢”。

随后剩下的三个人也纷纷自我介绍,是后世的“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林旭、刘光第三人,这三个人也算是当时的豪杰之士,若不是“维新变法”失败了,这三个人都可以活到后世,其实这三个人原本都可以安然逃离,因为当是日本大使馆已经对这几个人敞开了,只要他们躲进大使馆,清政府就没办法,但是谭嗣同不愧是文人代表,为国为民,大义凛然的说道:“国外诸国之变法,无不有流血牺牲之人,唯我国没有,请自嗣同始!”,随之,慷慨就义,这样的爱国情怀不能不让人敬佩。

几人寒暄一阵,皇上看到胡跑并没有对这几个人表现出什么厌恶之感,大舒了一口气。笑呵呵的说道:“几位爱卿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以后朕的夺权大业,还要仰仗几位,希望你们能团结一心,辅佐朕拿下大权,让我大清振翅高飞,免遭洋人之害!也对得起祖宗大业!”

几人一听,赶忙一拱手,齐声说道:“皇上英明睿智,臣等一定尽心竭力,万死不辞,辅佐皇上拿下大权!”

光绪听了,心中大快,连声说好。

几人开始商议如何拿下军权,拿下君之后再怎么做。

康有为率先说道:“目前外交内困,要为圣上拿下军权,当先应该大婚!祖宗立下规矩,皇帝一旦结婚,就可以自行掌握大权,等到圣上结婚之后,我们就有理由要求慈禧交出大权,这样名正言顺,也可以避免朝廷内部的混乱!”

夺权谋划

其他几个人不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明显是打算以康有为马首是瞻。

胡跑听了,以他对后世的了解,康有为提出的这个办法实在是不怎么明智的,慈禧既然已经决定掌权,就不会轻易的将权力交出来,垂帘听政已经将近三十年了,全中国的政权牢牢的把握在慈禧的手里,她要是不交,你没有任何办法。

便开口道:“其实皇帝的大婚在我还没有去上海之前就在准备了,此时康大人提出来也正好和我们的想法大致相似,康大人此法虽然并无不可,但是不知道康大人有没有考虑到若是慈禧不交出权力,或者只将部分无关紧要的权力交出来,而将军政大权仍然掌握在手中,那该如何应对?!”

康有为听了,眼珠子一转,摸了摸两撇小胡子,“胡大人,我认为,帝党后党夺权之争应该循序渐进,不能只一味的打算将权力一举拿下,皇上大婚之后,全国上下都知道皇上应该主政,想她慈禧再怎么脸皮厚,也该一点一点的把权力叫出来了!”

胡跑笑了笑,然后说道:“我认为,想通过大婚拿回权利,这个想法不错,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一味的将夺权大业被动的交给慈禧,只期望慈禧自己主动交权,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想是极对的事情,因此,目前,有两间要务要做,第一件,就是准备大婚,加快大婚进度,最好在一个月之内将大魂完成,以正面名正言顺的逼迫慈禧交出大权,第二件,就是神威军这等皇帝私军的扩张不可怠懈,还要加紧扩充,我在这里之所以向诸位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目前神威军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以前一两千,两三千人可以在京城里藏的住,以乞丐的模样打掩护,但是现在已经破了五千人,内部不管做什么事情,想要藏得住都极为困难,我们在这里应该想一个办法,看如何将这一直私军藏好,这样用的时候就可以出其不意,直捣黄龙!”

众人听了,便都拧起了眉毛,显然,这个问题确实不好解决。

好主意

胡跑其实在回京城的路上,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策略,三位德国军官请来了,要进行专业训练,就得要有场子,没有场子,上千上万的人马就不好集中。

这时候一直在思考的谭嗣同,突然抬起头,犹豫着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哦?!”胡跑眼睛一亮,其他众人也将目光齐刷刷的射到了谭嗣同的脸上。

“谭爱卿,有什么办法就说出来吧!”光绪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谭嗣同。

谭嗣同轻轻咳嗽了几下,然后说道:“今年夏天,河南大旱,数十万难民无家可归,涌向四面八方逃难,目前有一股难民,大约七八万的样子,已经到达了直隶,看样子是打算涌到京城的。前几天,军机处已经商议,并且禀告了慈禧,慈禧的批示是,调动绿营八旗兵或者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将这伙难民赶到密云附近,防止他们冲击京城!我的方法就是,让神威军众人打扮成难民,随着这股子难民逃到密云,然后在密云的山区找一个地方秘密训练,这样既可以防止被袁世凯和慈禧等人发现,又可以以难民为幌子,在密云集中训练!”

众人一听,纷纷觉得是一个好主意。

“好!我看这个注意不错!朝廷里的大员和慈禧,都视难民为蝗虫,惟恐他们达到京城,对于这些难民也避之不及,肯定不会细细茶摊这些难民的底细,神威军要是想瞒天过海的转移到密云训练,保准不会被发现!!”梁启超率先夸赞,对于谭嗣同的意见深表赞同。

光绪也觉得可行,到了密云,夹杂在难民中间,既可以很好的隐藏部队,又可以在难民中招募新兵,扩充实力。

康有为的心思比较活络,见识也广,想了想,就发现一个问题,沉吟着说道:“谭嗣同的这个想法不错,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这样一股人数众多的难民,朝廷一定会严加看管,防止其出现饥民暴动,到时候威胁整个京城的安危,若是神威军加进去,在前往密云的时候当然不会被发现,但一旦集中训练,肯定会被发觉,慈禧一向警惕,这件事情又很大,想藏也藏不住,朝廷一旦顺藤摸瓜,很可能就查到了皇上这里,这可就不好办了!”

变民为兵

众人一听,康有为分析的有理,一时又面面相觑,确实,若是被发现,顺藤摸瓜,想要找到胡跑身上也并不难。

胡跑眼珠子一转,略微思量一下,便想到了解决的方法,说道:“其实这个事情也好办!我记得历朝历代对于难民采取的是北宋的‘变民为兵’的办法,在这些难民中大量的招收青壮年扩充成军队,这样既可以保证军队数量,又可以防止难民暴动!咱们就按这个办法来,名义上是从难民中招募兵员,就地操练,防止难民暴动,实际上是将神威军藏身其中,这样一来,一箭双雕!”

“好!”光绪一听,抚掌大赞,觉得胡跑的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一来,打着防止民乱的旗子操练神威军,不禁场地有了,兵员有了,还可以名正言顺的训练。“胡爱卿的这个办法很好,深得朕意,我看咱们就按这个办法来吧!”

其他几个人略微一思量,也觉得这个办法确实完善了谭嗣同的创意,点头同意,然后便开始商议具体的政策了。

……

皇城的里的事情做完了,胡跑赶忙告退,以准备大婚的名义窜到储秀宫。

刚七拐八拐的窜进了储秀宫,远远的就看到王小虎几个御前侍卫,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打牌。虽然看起来不是很正式,不过胡跑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储秀宫本来就不是军事重地,如果他们防守的太严,反倒会让人注意这里。

几个御前侍卫中,一个眼尖的看到胡跑过来,撞了撞旁边的乘凉的王小虎,“王哥,王哥,你看,是不是胡大人回来了!”

王小虎一听,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抬头一看,一声惊叫:“胡大人!你可回来了!”说着就冲了上来,其他几个御前侍卫见状,也纷纷惊喜的上前,原本一个月的任务,已经做到了两个月,众人这几天无不期待着胡跑归来,这回终于看到,就像见到亲人一般。

“这两个月,有劳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