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第一本家教书-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送给孩子未来的最好礼物。不希望有一个自卑、自惭形秽的孩子的父母请经常提醒自己: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每一点儿进步都值得我们欣赏。
  原谅我,好吗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宽容是孩子成长的广阔空间。
  “人无完人”,我们都会把这个道理讲给别人听,也会用这句话为自己辩解,但许多父母却不能这样看待自己的孩子。父母会期待孩子身上继承双方的全部优点,还要不断吸收他人身上的优点。一旦孩子犯了错误,会怀着“恨铁不成钢”、“防微杜渐”的心理严厉责怪、惩罚。
4~5岁(6)
小怡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子,她的妈妈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事业有成的女士,她对自己的女儿抱有高于自己的期望,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谨慎。小怡刚一出生,未来的成长模式就已经被勾勒出来:聪明漂亮、品行高尚、博学等等。她的母亲不仅制定和实施了使自己的女儿朝着理想模式发展的计划,而且时时刻刻提防小怡身上出现任何微小的毛病,一旦孩子有了过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有一次妈妈带5岁的小怡去一个朋友家玩,回来后,发现小怡把朋友孩子的一件贵重的玩具带回了自己家,而且说是人家送给她的。几天后,朋友打来电话说:“家里的一件玩具不见了,那是远在美国的孩子的父亲托人带来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是孩子最心爱的东西,因为找不到玩具,孩子几天来情绪低落,问问你家小怡那天玩完了是不是放在什么地方了?”
  小怡的妈妈放下电话,怒气冲冲地指责道:“你为什么偷人家的东西!这太丢人了,你让我怎么跟人家交代!”接下来,伴随着爸爸、妈妈的责骂,小怡被罚跪了两个小时,膝盖跪得青紫。
  小怡的妈妈在跟我讲述这件事的时候,泪如雨下,她说:“为了在小怡身上培养出诚实的品质,从两岁时就给她讲‘狼来了’的故事,我和她父亲都是严格自律的人,为什么她会撒谎骗人,更可气的是她还偷人家的东西,让我在朋友面前简直无地自容!我以为这么严厉地惩罚,会让她接受教训,可是我发现她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我给她规定学英语的时间,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玩具,有时还顶撞我。”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孩子有过失时自己有责任管教,以避免以后再犯,但却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天生有自尊心,他们正在努力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和辨别对错的能力,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进步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父母除了尽管教之责外,还有责任保护孩子稚弱的自尊心,相信并肯定他们在是非观念方面的进步,容许他们有尝试和自我调整的空间,有更正的余地。宽容的父母才会培养出自尊、自觉、自律的孩子。
  孩子有了过错,一旦意识到孩子自己也在自责、感到羞愧就可以免于惩罚了,对于过于自责的孩子还应该给予安慰,但过错的结果和责任一定要孩子自己来承担。
  比如小怡拿玩具的事件,她的妈妈可以这样处理:你很喜欢那件玩具,但它是别人的,不经过主人的同意就拿回自己家是不对的,也许你忘了还给人家,现在妈妈陪你去把它还给人家,并向人家道歉,好吗?
  那些对于孩子严厉管教,事无巨细地妄加责难的父母们自己设想一下:假如你在收拾房间时,打破了家里值钱的瓷器,家里人大加责备,你的父母盛怒之中对你拳脚相加,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动机和结果不一定是统一的,每个人都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而孩子常常是“无心办坏事”。
  人多数时候做了错事,自己很快就能意识到,无须他人的指责就能体会到内疚、自责,也无须他人的批评、指正,也许自己已意识到错在哪里。有时候,明明做错了事情,别人责怪时却设法为自己辩解,若是他人批评过重,还要鲁莽顶撞、出口伤人,这是人的自我防御机制在作怪。
  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人生来不仅会尽力保护自己的躯体不受伤害,而且会保护自己的心灵同样不受侵犯。每个人的自尊心都有一个范畴,心灵都有一道防线,他人的言行若侵犯了这个“领地”,自然就会产生自卫的反应。只是不同的人敏感程度不同。
4~5岁(7)
孩子毕竟是孩子,严厉、苛刻的管教或是使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或是过度逆反。
  你们爱我吗
  
  爱有很多表达方式,每天拥抱必不可少。
  把爱藏在心中,把希望和要求挂在嘴上是我们对待孩子的常有做法。我们会经常跟孩子说“芊芊,你不要这样!”,“皮皮,你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但很少直接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冬冬,妈妈爱你!”或者给孩子一个亲热的拥抱。这可以解释为东方人的含蓄,也可以认为是表达爱的吝啬。
  有一份在全国发行的专门写给0~6岁的孩子及其家长的期刊,其中有两页用来刊登孩子们的照片和家长的寄语。绝大多数父母写给孩子的都是这样的语气:“祝你早日成材!”“愿你聪明、漂亮、活泼、健康!”“希望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只有极少数的父母写道:“亮亮,我们爱你!”
  当问起父母们:你们能给孩子什么,而孩子也最需要从你们这里获得什么时,有些父母说:我能给孩子健康的身体。还有的父母说:我们能给他聪明才智。还有的父母能给孩子巨大财富等等。有的父母这样回答:我们能给孩子的只有爱,而孩子在成长中也最需要爱。
  我赞同后一种看法,爱意味着很多。它意味着义无反顾地给予和支持,倾心的关注,欣然的接纳,被爱的孩子会获得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因为被接纳、欣赏而自信,因为体验着爱的美好而懂得爱别人,因为有安全感而勇于探索、创新。
  爱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雨露?
  爱是需要表达的,“妈妈爱你”,“爸爸也爱你”是一种口头的直接表达。此外,还可以用行动来表达,当孩子从幼儿园出来时,用一个热烈的拥抱来迎接他;当孩子做了一件值得夸奖的事情时,给他一个亲热的拥抱,孩子会很高兴的。
  在你和你的家人之间也应适时相互表达彼此的关爱,你的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如何表达对他人的爱。
  女孩子,男孩子
  
  “男孩子就应该这样”,“女孩子不应该那样”。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你们的孩子一出生,如果是健全的,首先得到的就是性别鉴定。最初判别性别的标准是代表男女生殖机能的身体、生理方面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特征和机能的差异一直是区分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指标。譬如,骨骼健壮,体毛、胡须浓密,体力充沛等应是一个男人生来就具备的身体特征;骨骼较小,线条柔和,体力较小但富有耐力等是一个女人先天的生理特征。但在社会生活中,“像个男人”或“像个女人”并不仅仅指男女身体、生理方面的差异,而是更多地从“性别的社会化要求”的角度来进行评价的。
  “周末我们去公园看花吧。”
  “明天我带你去踢球吧!”
  “我们家的孩子最喜欢漂亮的布娃娃。”
  “我们家的孩子好摆弄飞机模型,还喜欢玩赛车。”
  不必见到本人,任何人都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一个是男孩儿,哪一个是女孩儿。
  在每一个父母的头脑中,都有理想的男性和理想的女性的标准,这成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和评价的参照模式。
  仅仅从性格的角度,人们公认的“理想的男子汉形象”是:坚强、勇敢、擅长体育、气量大、信赖可靠、热衷于社会工作、争强好胜、正直、关心政治、聪明、自信、果断、有领导才能、富有责任心等。
4~5岁(8)
“标准的淑女形象”是:温柔、贤惠、漂亮、可爱、善良、细心、耐心、有同情心、彬彬有礼、忍让、谦虚、顺从、爱打扮、关心他人、家庭观念较强等。
  形成男女差别(不仅仅是身体、生理及在语言、活动、服装、礼仪、起居等外观上的差异,还包括人格方面的,如态度、性格、价值观、人生观等本质上的差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身体及生理的原因
  身体及生理机能的差别是产生男女不同形象的源泉,它直接导致了性理念的差别。有关研究提示我们,在考虑性别差异时必须重视生物学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荷尔蒙(性激素)的作用。例如,男性较擅长数学和机械,生性活泼好动,体力较充沛甚至有时具有攻击性,是受男性激素的影响;而女性在言语、刺绣、针织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是受女性激素的影响。
  2.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和亲友就对男孩儿和女孩儿采取了不同的教养方式和与其性别相对应的期望,继而这种期待被渗透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选择的衣服式样和颜色不同,给女孩子穿粉红色的衣服,男孩子则穿蓝色的;他们的玩具、游戏也不同,要求、对待的态度也有所区别,等等。“男孩子应该这样”,“女孩子必须那样”是父母常说的话。
  有调查表明,女孩子在家中受到的关心和约束更多一些,而男孩子成长的空间更宽松些。例如,同样是受伤时痛哭,男孩子得到的安慰是“你是男孩子,摔破点儿怕什么,忍着点儿,别哭了。”女孩子得到的却是无限的同情和抚慰。孩子的表现因父母的认可和赞许而得到强化,因而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态度和不同的处理方法,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直接动因和重要条件。假如男孩子从小被当作女孩子一样抚养成人,就有可能出现性取向异常。
  3.观察学习的结果
  孩子有意或无意地模仿周围人,尤其是自己父母的言行,以此形成男女各自的行为规范。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是孩子首要的模仿对象。在健全的家庭中,成年的女性角色是女孩儿的模仿对象,成年的男性角色是男孩子的模仿对象。这可以用来解释在单亲家庭中,更容易出现性心理异常的问题。
  4.孩子的自我感知
  孩子根据家庭的教育以及独自的观察模仿,逐步掌握了与自身性别相符合的行为规范。到了小学高年级及中学时,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根据自我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更加自觉地认识这种行为规范,并主动塑造理想的自我形象。到那时,你们的孩子开始成为男人和女人。  
  带我去更远的地方吧
  
  孩子可去稍远的地方旅行了,带他出去会很开心的。
  孩子很小的时候,不适于长时间、无规律的生活,长途旅行会让他吃不消。长到5~6岁时,他们的身体已经变得很强壮,精力旺盛,能适应各种生活,而他们又对新奇的东西兴趣盎然,尤其喜欢自然的风景。带孩子去爬山,去海滨,去繁华的都市或僻静的乡村,让孩子亲身感受他所生活的世界有多么丰富、精彩;让孩子亲近自然,在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地玩耍,这是滋养孩子身心的最好方式!
  父母暂时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