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鱼跃农门-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郡王心里感叹,怪不得她能被皇上认了干妹子呢,这丫头个性太招人喜欢了。每句话听着都这么顺耳。


☆、第141章 交锋 
陈度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丰城公主这张嘴够利,可偏偏她说的是实话。而且碍于身份,他也不能真跟她当堂争执起来。上下有序,男女有别,他若跟公主较真,堂上这么多位大人心里该怎么想他。只怕第二天他的大名就要传遍京城了。
不是贤名,是笑名。
他忍。
杨升微微摇头。他这位同侪也实在太压不住性子。他们这次来,有十分的把握能将公主拽下马。只要唐家人当堂指证,手中又有婚书及出生户纸为凭,这位公主就算巧舌如簧也得坐实了不孝的罪名。陈度何必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既耽搁功夫又容易被人抓着痛脚打。
好在堂上几位大人还照看着这二位的脸面,大约也觉得这些是末节,既然公主敲打过了,他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地过去。
总不能因为公主这句话,真就把陈御史按到地上打板子吧。
康郡王摸着胡子,瞥了陈度一眼,曼声道:“陈大人,你坐着听审就行,旁的事自有本郡王与姚公陶公处置。”
言下之意,陈度杨升你们俩小子老实闭嘴蹲边儿看戏去,再多嘴多舌的老子就真教训你了啊!
杨升对他拱了拱手,拉着陈度归位落座。
康郡王转脸对唐小鱼说:“公主啊,本郡王听说你十岁以前是个傻子,连话都不会说,是真的吗?”
唐小鱼落落大方地点头:“是真的啊。”
“那你认字不?”他招手,让人将唐明德的状子呈上来,“有个叫唐明德的人,自称是你大伯,将你告了。状子在这儿,若是你看不明白,我叫人给你念念。”
唐小鱼笑着说:“我小时候是个傻子自然不识字,不过后来好了,我娘教过我识字。若有看不懂的,再来问您。”说着接过状子,一字一句地看起来。
大理寺卿姚征看了一眼京兆府尹陶蔚然,见这位棉花大人老神在在袖着双手坐在桌后,跟尊弥勒佛一样,眼观鼻,鼻观口,不觉撇了撇嘴。见唐小鱼将状子看完了,他清了清嗓子问道:“不知公主对此有何话说?”
唐小鱼将状子还了,脸色如常,既无惊慌也无愤慨,面带微笑地说:“没什么话好说。”
“那么这张状子上所言属实?唐明德告你事亲不孝,忤逆尊长,谋夺唐家产业,私卖唐家亲眷,都是属实?”
唐小鱼摇了摇头说:“怎么可能!我就算傻病没好,也不可能做这种事吧。”
姚征被她一噎,嘴角抽了抽说:“那您方才又说没什么话好说……”
唐 小鱼叹了一口气说:“您让我说什么呢?说这上头一派胡言?状子都递到这儿了,已经上达天听,我若说全是胡说八道,原告就是欺君罔上,诬蔑皇亲,估计得掉脑 袋。我生父的大哥的确名叫唐明德,按血缘论,他是我大伯没错。大人,您说我该说什么?若说他诬告吧,他就得掉脑袋,那我不是害了我的长辈?若说他不是诬 告,那又与事实不符,我被泼了污水倒无谓啦,但这样报上去,不成了我蒙蔽圣听?哎呀呀,您说我一个小姑娘,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说是不行,说否也不行,难 啊,所以干脆就什么也不说了吧。”
众人:“……”
这还叫什么也不说?
都让您给说出来了好吧!
屏风后头,皇帝眼睛都笑弯了,冲着皇祖母竖了竖拇指。这丫头像您。
陈度还想说什么,被杨升给压了回去。
康郡王嘿嘿一乐,摇头晃脑地说:“是啊,公主是挺难办的。不过咱们既然受了皇命要将此事审清楚,也只能请公主勉为其难配合一下。孝道虽要全,但王道才是顶了天的。如果忠孝不能两全,公主您也只能先忠着皇上,把孝道放到一边去对吧。”
唐小鱼一脸纠结,闻言看似勉强地点了点头:“王叔这话不假。咱事君以忠,也是大孝呢。总不能为了愚孝,就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吧。”
荣王嘴角翘了起来。
“赶紧的,把原告带上来吧。”康郡王吩咐完了,才回头去问姚征和陶蔚然,“两位没意见吧。”
姚征:“……”有意见您也已经叫人去了。
陶蔚然:“……”我是石像,你们都看不见我……
不一会,唐明德被人带了上来,他身后跟着两个差役,抬着张床板,床上躺着一个一头银发的老妇人。
唐小鱼没顾得去看唐明德,看到那老妇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才几年没见啊,冯氏怎么老成这样了!
初见时,唐老太太还是一头黑发,面色红润,虽然叫她老太太,但实际年龄也不过方近五旬,看着还挺年轻的。但现在看起来,她头发全白了,形容枯槁,双目混浊,一双手放在胸前,佝偻得跟双鸡爪子似的。若没人告诉她这是唐家老太太冯氏,唐小鱼真是死活不敢认的。
唐明德穿着一身儒衫,虽然有些旧,但浆洗得倒是干净。他进了堂中,依次给堂上诸人行礼,态度恭敬谦和,行止从容,看着是个有些落魄的中年书生。
只是在他看见唐小鱼的时候,他浑身抖了一下,这礼是没拜下去。
他知道自己这回上堂来能见到唐小鱼,但怎么也不能将面前这个浑身华光闪耀,气度雍容的贵女子与几年前见着的那个脸上总是带着笑,看起来开朗单纯的小丫头想像到一处。
少女已经长大成人,亭亭玉立,眉梢眼角间依稀还是那个清秀丫头的样子,只是看人的目光中多了一份凛然,就这样坐着不说话,他都觉得背上沉重,膝头发软。
康郡王见他久久不动,有些不耐烦了。
“唐明德,见了公主因何不拜?”
唐明德被他这么一喝省过神来,重又挺直了脊背,对康郡王说:“这位是我家下侄女儿,我既为她长辈,怎么能下拜?”
康郡王将身向前探了探,惊奇地看着唐明德:“你是读书人不是?”
唐明德忙躬身答道:“学生是正德四年中的秀才。”
“哦。你不说本郡王还真看不出来。”康郡王摸着胡子问:“我问你,天地君亲师,这君和亲,谁在前头?”
唐明德汗都流下来了。
“你 看清楚了,上首这儿坐着的是皇上御封的丰城公主。长公主,是皇帝的妹妹。不论你有没有告赢,现在她以长公主之尊还当不得你一拜?别说是长公主之尊了,宫里 上至皇后,太妃,下至一般妃嫔,家里别说叔伯婶婶,就连亲祖父亲祖母见了都要行跪拜之礼。那就是君在上,亲在下的意思。你说你怎么就这么特别,见了长公主 就不肯拜?你这是不想拜长公主,还是心里对皇上有怨气不想拜啊?”
唐明德“扑嗵”一声跪倒在地,头上汗出如浆,连连磕头,“小民绝不敢,绝不敢。”
又去给唐小鱼磕头:“草民唐明德,见过丰城公主,公主千岁。”
唐小鱼坐得端正,连身子都没侧一侧,生生受了他的全礼,陈度和杨升两个在一旁看着直皱眉。
唐 小鱼眼尖啊,一下就瞧见了,笑着对他们说:“您二位别看不下去啊,我十岁前就是个傻子,后来虽好了,入世也不过这两年工夫,你们那些个礼法教义啥的我是不 大懂的,不过只有一心忠于皇上天家。唐明德明着拜我,其实是在给皇家磕头,我可不能不受这个礼,这是皇家的体面和规矩。”
她这样一说,本来还想挑毛病的陈杨二位就不好说什么了。
唐小鱼又看着唐明德,脸上似笑非笑地说:“你起来吧。虽然说我早就脱离了唐家,跟你们没半分关系了。但到底我身上也流了一半唐家的血,这个是改不掉的。虽然遗憾,但也只能认着。只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我跟唐家没关系,这声大伯我就不喊了吧。”
唐明德脸上肌肉抽动,看着唐小鱼似是压抑了极大的愤怒。
“好了,抓紧点时间。”家里酒还在炉子上呢!康郡王咳了一声,指着唐明德说,“你状告丰城公主事亲不孝,忤逆尊长,谋夺唐家产业,私卖唐家亲眷,这些可都属实?”
唐明德道:“句句实情,求各位大人还草民及草民母亲一个公道。”
康郡王冲着唐小鱼一扬下巴,意思是:“到你了。”
唐小鱼点了点头,对唐明德说:“唐明德,你说我事亲不孝,请问我事谁不孝?是对我爹还是对我娘?”
唐明德指着床板上只有进气儿没出气的老妪道:“你祖母病成这样,都是被你气的,你还敢说孝?”
唐小鱼冷笑一声道:“我至今年及笄,十五年里,见她的次数不过一掌之数,何况五年前我生父就结具放妻文书,与我母亲和离,将我归于我母亲,与唐家再无关系。请问我是怎么气到这位老夫人,又怎么不孝顺她的?”
唐明德闻言冷笑一声道:“圣人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事亲至孝,方与禽兽有别。公主如今只知生母,而不养生父,不敬祖父祖母,虽有才而德微,蒙圣听以获位,若天下百姓效之,则礼教崩塌,人伦崩坏,实为大齐之祸。”
唐小鱼啧啧了两声:“唐先生说的这般大义凛然,不过据我所知,你才是唐家长子,当儿子的不孝敬老人,反要叫孙女养老,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怪事?”
唐 明德老脸一红,刚要辩驳,怎奈唐小鱼不肯给他开口的机会,接着又说:“唐先生是秀才,比我一个傻女读的书多,那请问你,‘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 立身。’‘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这两句话该当何解?既然你非要进京来告这一状,且不论你目的为何,我就跟你 一五一十掰扯清楚好了。”
“别担心,我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对不会遮着掩着的。”唐小鱼嫣然一笑,“反正我以前是个痴儿,能 活着喘口气就算不错,也没机会进学堂请先生受教育,更没机会跟在祖父祖母身边受他们教导要如何做人。所以不会像别家千金闺秀一样面皮子薄,不好意思揭了那 层遮羞布。哎呀呀,各人大人见谅啊,我唐小鱼生长在乡间,打小就跟泥土打交道,养成个泥性子不说,说话也是带着土坷垃的味儿有那么点粗。”
康郡王呵呵一笑道:“只要理不粗就行了。公主有话只管直说,他们几个不论,本郡王就喜欢直来直去的说话,若你要像那些小姑娘一样说个字就脸红,一句话非绕京城一圈才说完,我才没耐性呢。”
姚征只能学陶蔚然一样,板了张面孔一言不发。
康郡王都这么表态了,他还能去纠结公主说话太市井?扯闲淡。
唐 小鱼笑着起身给他们行了一礼,然后坐下说:“这事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我生父原名叫唐明诚,与我母陈氏于京中相识,在京中成了亲,然后有了我。”她指着唐明 诚说,“他手上的婚书想来不假。因为当年我父亲骗我母亲说婚书遗失,但其实是被他藏在身上交回了家中。就因为我母亲手上没有婚书,所唐家不认这门亲事,非 说我娘不是明媒正娶,想要赖上唐家,所以数九寒冬天,外头还下着鹅毛大雪呢,就将我娘和我赶出了家门。我娘一双小脚,身无分文,我当时年仅五岁,痴痴傻 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们将我们母女赶出门,弱女病娃,没钱没粮也没冬衣,谁都认为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母女一定会冻饿而死。可惜啊,我们命大,还真没死 成。我娘带着我流落到了江陵县,这一住,就是五年。”
她说的声调很平缓,语气也极平淡,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微笑,但众人心情都沉重下来。不过两句话而已,但其中的艰辛痛苦和绝望可想而知。当时的陈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