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鱼跃农门-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 贤妃看着女儿一双眼睛叽哩咕噜乱转,就知道自己方才苦口婆心的一番话,她到底是没听到心底去。许贤妃摇了摇头,自己这个女儿她是再了解不过,空有一副漂亮 的皮囊,实在是被人宠坏了。高傲、单纯、任性、自视甚高,连一点弯弯绕都没有。这样的女人,若不是因为身上有公主的尊贵身份,只怕嫁出去就要被婆家拿捏 死,吃一肚子暗亏。
许贤妃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一定不能把长秦嫁到滇南去。她只能嫁在京城,就在自己和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有皇帝撑腰,将来再另建公主府与婆家别居,看还有谁能欺负了她去。
许贤妃不想再与女儿多费唇舌,只丢了一句:“行了,你的婚事自有你父皇作主,时候也不早了,你去跟嬷嬷学功课去吧。”便将人打发了去。
她回到内殿梳洗换装,刚收拾停当,突然听见外头女官的声音:“娘娘,陛下来了。”
这个时辰?
许贤妃看了看放在墙角的沙漏,心里突然一跳,今儿是十五,皇上本应在皇后的昭阳正殿,怎么会来她的玉棠宫?
不过她也只是略蹙蹙眉尖,须臾便换了表情,拿了一条秋香色的素缎流银暗纹披帛,迎出了殿门。
下了御辇的皇帝神色如常,只是脚下匆匆,一直到走进殿门,都没有跟她说话也没有拿正眼看过她。许贤妃不着痕迹地拿手在心口轻轻按了一下,方跟着一道儿走入内殿。
许贤妃接过宫女奉上的香茶,轻轻一挥手,将殿内伺候的宫人都挥退了,才在皇帝的下首坐了,轻声问:“陛下来找臣妾,可是有什么事?”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宠妃。
许氏已年华不在,毕竟是四十岁的人了,保养得再好,也没有花信少女那样娇嫩弹滑的肤质。因为年纪的原因,她原本微微上扬的丹凤眼现在也有些松驰,倒将她年少时那种凌厉的风情弱化了许多。
看着看着,皇帝想起许氏初进宫时,二人耳鬓厮磨的那些日子。
“爱妃刚进东宫时,朕记得你还没到十四。”
没想到皇帝一开口居然是提这个。许贤妃怔了怔,面上浮起淡淡的红晕来。
“一转眼,已是这么多年下来了。”皇帝感叹着,“还记得你我年少轻狂时的样子,仿如昨日,历历在目。现在咱们都老了。”
许贤妃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觉察却恰到好处的微嗔:“皇上您说的什么话,您正是龙虎精神的壮年。怕是您嫌弃妾身年纪大了吧。”
皇帝最喜欢许氏这样与他说话,尊敬中却又不像一般君臣那样惶恐讨好,而是带着家人一样的率真,极有分寸的胆大。
“少年夫妻老来伴,说的正是你我这样的。”皇帝拉起贤妃的手,轻轻摸了摸她的手背,“不管你多大年纪,在朕的心目中,你还是当年在东宫因为一只小鸟就扑上来跟朕厮打的那个小丫头。”
许贤妃的脸更红了,眼神变得更亮:“那时候您非要扮成一个小太监,妾身刚入东宫,什么规矩也不懂,还没见过太子殿下长得是什么模样。”
“有时候,朕真希望时间能倒流回去。”皇帝喃喃低语着,“你很好,一直都很好。”
许贤妃看着他。
“朕站在最高处,这位子。”他拍了拍椅把子,笑了一声,“朕知道这位子有很多人惦记着,但最后只有一个人能坐得上去。爱妃是这宫里最聪慧的,就连皇后也时常在朕的耳边念叨你有多守本份。你是什么样的人,朕还会不知道?”
许贤妃心头猛地一跳,忙起身跪下。
“你知道什么能要,什么不能要。所以朕这么多年最喜欢与你在一处儿,舒坦,不用担心被谋算。”皇帝看着她,“只可惜齐王不太像你。”
“他做了什么?”怪不得皇帝今日行止言谈与平日不同,许贤妃心如鼓擂,齐王李渐这才回京多久啊,难不成他做了什么大不敬之事?
“你看看这个。”皇帝手一扬,一张纸轻飘飘地落在了许贤妃的面前。
她拾起来细看,正是京兆尹陶蔚然关于惊马伤人案的结案文书。
许贤妃看得一头雾水,只知道有惊马失控,又有凶徒趁乱欲行凶……这与齐王又有什么干系?
“陛下?”
皇帝正细细地端详着贤妃的表情,见她一脸困惑,实在不像是知道内情的,脸上的神色舒缓了下来,对她抬了抬手:“你起来,坐下说吧。”
许贤妃谢了恩,坐回椅子上,手里捏着那张文书:“这是?”
皇帝玩着拇指套着的羊脂玉扳指:“如此结案是荣王爷的意思,若真查下去,只怕荣王府与齐王府都要失了颜面,连朕也要没脸见人了。”
许贤妃闻言浑身一震:“此事与荣王爷爷又有什么关联了?”
“你的好儿子,去勾搭了荣王世子的宠妾。”皇帝冷笑了一声,“被人撞见,便要杀人灭口呢。”
许贤妃惊呆了,怔了许久,赶紧又跪了下去:“皇上明鉴,李渐不是那样贪慕女色之辈。说到美女,齐王府里什么样的没有?怎么就至于去荣王府勾搭世子的侍妾去了?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是的,荣王一定是误会了!”
“这样误会才好。”皇帝轻叹了一声,“难不成要让荣王直接告诉朕,齐王安插眼线在他的荣王府里,监视京城的一举一动?”
“爱妃,朕倒宁愿是他色迷于心。那样就不过是一桩后宅里的丑事。而已。”
“朕对他说过多少回,让他歇了别的心思,安安稳稳做他的富贵王。”皇帝站起身,亲手将落泪不止的许贤妃扶起来,“朕的子息不旺,总共就这么几个儿子,朕不想如几位先祖,龙椅上铺满兄弟的血才能将江山坐得安稳。”
许贤妃抬起头,反手抓住皇帝的手:“陛下,让齐王回豫州去。齐王府再换批属臣。这几年,不要再宣齐王回京了。”
皇帝看着她,挑眉一笑:“爱妃舍得?”
“舍 不得也要舍。”许贤妃斩钉截铁道,“李渐在豫州不过经营五载,称不上根深叶茂,将他拘管着,现在也还来得及。他如今年纪轻,不识好歹,再被些有心要得从龙 之功的奸臣撺掇着,难保不会生出别的心思。他是妾身的儿子,妾身不能看着他滑到泥淖里头去。皇上,您管管他,一定要管管他。”
皇帝笑了笑:“爱妃莫急,此事朕有主张。”
皇帝离开后,许贤妃才发觉自己早已汗湿重衫,吸饱汗水的衣衫紧紧贴着她的身体,让她周身发冷,凉到了骨头缝里。
她再次拿起那张看着轻飘飘却又重逾千钧的惊马伤人案的公文,从头到尾,一个字不落地细细看了一回。
“问香。”
“娘娘。”她宫里的大宫女现身出来,冲她行了一礼。
“去帮本宫查一查,”她将公文递给了心腹宫女,“这上头说到的唐小鱼是个什么来头,那天她在宫中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一五一十地细细给本宫查清楚。”
“是。”问香接过公文,细心地折好塞入衣襟,然后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第108章 隐忧
“李渐那崽子,老子早就看他不顺眼,果然人如其名,就是那么贱。”李放怒气冲冲地灌了一口茶,狠狠地将茶盅墩在桌子上,“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以前也不对我说一声。说一声我就带人找暗巷堵了他,狠狠揍他一顿了!”
裴简看了他一眼:“暗巷?堂堂齐王会去暗巷?再说,你拿什么去堵他?齐王出门按制随行亲卫不低于三十六人,你得带多少人去堵才能将他从人堆里拎出来?”
李放噘了嘴,拿拳头砸了砸自己的左掌:“这不是过过嘴瘾吗。”
“好了,外祖父已经入宫将事情对皇上说过了,他以后行事应当会有所收敛,你安心吧。”
“安心个屁!”李放屁股底下像是被人摁了个钉子,须臾坐不住的,他在屋子里来回走,绕得人眼晕:“这多危险啊,小鱼差点就被这贱人给弄死了。”他心有余悸,“亏得你把伍卫给派到她身边去,若是换了康成他们,只怕对付不了那些疯马。”
“不过皇上也真是的,”李放想想又来气了,“他儿子做这么过份的事,他居然一声也没吭。”
“你想他怎么吭声?”裴简翻了一页书,连眼皮也没抬一下,“让他下旨斥责齐王与人通奸,袭杀当朝命官的亲眷?”
“难道不应如此吗?”
“傻 子。”裴简将书扔到桌上,冷笑了一声,“皇家的颜面大于天。前者不算什么,那只是你父亲的一个侍妾而已。若换了别人家,皇子看中你一个侍妾,主人早就将人 打了包送到齐王府上去,还能因一个女子与皇家反目成仇?至于后者,马是城外虎贲营的,马主人是虎贲营的校尉,杀人者是来自豫州的,行刺的对象又是掌管天下 钱粮的户部尚书的亲眷。这些说出去,你让天下人如何看?齐王在京城天子脚下就敢这么做,可是有反意?想要与太子争储位,或是直接拉了皇上下马?如此藐视圣 威,御史台那些御史们还不死抓着不放?他们等着能死于廷谏名垂青史的机会等得眼珠子都红了,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李放慢慢坐了下去:“你说的是,除非皇上不想要齐王这个儿子了,否则他一定不会说出去。”
“所以外祖父才会让陶府尹那样结案。”裴简将书从桌上又拿了起来,“韩家也打过招呼了,就这样悄悄儿地结了案,对谁都好。”
“就是对小鱼不公平。”李放闷闷地说,“若不是你安排了人跟着,她说不定就被害死了!”
“记着这个仇就行。”裴简说,“总有机会要回来。虽然皇上明面儿上什么都没说,但李渐日子一定不会好过。”他抬起头,对着李放笑了笑,“时不时让他更难过一点就行了。”
转眼就过了腊月,新年眼见着就要到了。
被送到小农庄无人过问的方氏母女过了平生最凄清的一段日子。方氏的亲娘就当她死了似的,别说送些年货见个面,连封信连个字也没有。方氏不敢想像自幼娇宠她长大的父母竟会绝情如斯,连哭了几天,又气又怨又是伤心,便一病不起。
周绮衣不解带地服侍着母亲,本就柔弱的身体更见单薄伶仃,小脸也瘦得快脱了形。
庄子上的人带了信回韩家,虽然方氏母女不是个省心的,但到底常氏是看着她长大的亲姨妈,方氏的亲娘能狠下这个心不管不问,她却做不到。跟大儿媳妇商量过之后,还是派了人去了车,将那对母女又拖回了韩府。
只 一样,将府里东角门最里头那个小院子收拾了出来,只给她们派了粗使婆子丫头各两人,清扫出一个灶台来,又堆了些米面鸡鱼的食材和柴炭,便将小院对外头的门 栓上,就像是从韩府里隔出去的一个院子,与本宅没有往来。但总也有人能嘘寒问暖,不至于方氏病了几天都没人去请郎中给她看这么惨了。
回到韩府里的生活水平比那小农庄上头好了何止百倍。
不必再点那呛死人的烟炭,铜炭。银霜炭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有了。
在院子里好好调理了数日,方氏这才缓过劲来。
那头周家见方家不闻不问不松口,辗转找到韩家来,将和离文书递到韩夫人手上,想让方氏将文书签了,他们好去官衙备案。
常 氏也不废话,直接叫人拿了棒子将人给打了出去。常氏放了话,虽然方氏只是她外侄女,但也不是好任人欺负的。方氏即便行事有差,但究根朔源也是因为周老爷持 身不正惹出来的是非。房里有正室夫人,又有三位姨娘,周大人还要跟自己女儿房里的丫头沾连,出了事不担不待,全都推到老婆头上,就不是个真男人该做的事。 如果想和离,为什么不自己出面来谈,和离这么大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