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臣时常说,诸臣眼光看远一些,陛下仁爱有加,朝堂人才辈出,连外戚都争气,若不珍惜,以后我朝很难有再度振兴的好时光。”
  “朕有愧,朕有愧。”赵祯居然让郑朗夸得小白脸红了起来。
  “但臣说的是另一件事,文学之才仅是选官的一点,勘磨、德操、吏治才是选官的核心所在。故唐朝名臣裴行俭不看好初唐四杰也。”
  “卿之言有理,朕会与诸相商议。”
  “臣也有一sī求……”郑朗忽然想起了柳永,顺便保一保吧:“昔日汉得天下,群臣争功抢赏,不休不止,于是刘邦用仇人雍齿为官,群臣闻之迅速安静。做为人君,要有大海一般的肚量,这才能装下万里江山,亿兆百姓。”
  “是谁?”赵祯来了精神,装下万里江山,亿兆百姓两个词语刺jī了他。
  “有一个人将功名换作了浅斟低唱,陛下如何待此人?”
  “是……你是说那个浮dàng轻薄柳?”
  浮dàng轻薄柳?郑朗不由冒起汗,有这个评价,柳三哥唉,你基本熄火了。
  “他只是多年未中,又有才气,心中有了一些酸苦之气。不过此人同样不可大用,然任一方小吏主薄录事倒也可以,也是彰显陛下宽大的心朗实话实说,写词,这时候无一人能及柳永,包括晏殊,可词写得好不代表着官做得好,让柳永做宰相,会将宋朝带到何方?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娼妓业会比现在繁荣十倍!宋朝需要这个?
  自己保一下,至少录取进士后,不会被罢黜。那样对柳永会有什么样的打击?
  “你也怜才?”
  “臣不知……说别人容易,包括指出陛下缺点都容易。到了自己看不到做不到……”郑朗小小的mí茫了一下,其实保举柳永也是不应当的,自己刚才说过诠选官员还要德操、吏治之人,两方面柳永远远不够。因此不知道自己做对了或者做错了。
  赵祯却笑了:“你是一个诚实人,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朕就依你,还有一个勘磨,若他做得不好,继续浮dàng轻薄下去。可不能怪朕不听你的推荐。”
  “是。”
  ……
  有人也在说李用和。
  听到母亲找小丈夫未找到,崔娴想想郑朗的xìng格。会意,道:“恐怕三哥娶王相公家的小娘子,他不大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若不是我儿生得英俊,她未必能看上我儿,为什么没有人去抢他?”
  崔娴气苦,难道你想这样的事件发生在郑朗身上?
  崔有节喝道:“休得罗嗦,此次我家做的事,失了德行。”
  “为什么失德?我听说国舅公又给秦家选了一个举子叫王什么来着。省试高中九十七名。秦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国舅公保媒?”崔有节听出不对。不仅崔有节,京城许多大佬听到此事后,又听闻那天晚上郑朗进宫。皆隐约的知道事情真相,然后额首叹息,这才是真正的温润如玉。
  怎么办呢?阻是阻止不了,又是晚辈,更没资格阻止,于是用陛下对他的宠爱央请陛下,对秦家做一个补偿,这份心思还不能称为温润么?
  “秦家好大的面子,”徐氏艳羡地说道,居然劳烦到国舅公保媒,这个国舅公,论真实份量隐隐比王德用还要重的。
  “女婿有没有进宫。”
  “进了宫,他得圣上宠,进宫很正常,为什么要问?”
  “我问你,全忠成亲前后他有没有进宫?”
  “进了,成亲当天晚上回客栈时就进了宫,这有什么问题?”
  “你以为陛下有心思关心秦家?”
  “官人,妾不懂。”
  “这件事连陛下都被王德用méng骗了,可王德用是朝廷功臣,陛下不好说,于是对秦家做了补偿。否则一个国舅保秦家什么媒。”
  “我还是没有听懂。”
  “是女婿向皇帝进了谏,皇帝才想起来的,才授意让国舅公保媒的。”
  找其他大臣不好开口,皇帝本人当真亲自做媒婆?岂不笑掉别人的大牙,李用和恰恰是最好的人选。并且这样一来,又安抚了王德用此举带来不好的名声,不仅是郑朗进谏,也是对这个老臣的另类恩赐。
  “他怎么会有这么大本事?”
  “与本事无关,”崔有节懒得向妻子解释,这关系到天下的德化,否则休要说女婿,就是李用和本人劝说,陛下也未必去听。国家那么多大事,连这样的小事也管,皇帝能管得过来吗?
  “这小子也傲气,他再傲气及得上人家王相公!”徐氏不服气地说,居然刻意躲藏起来不见自己,还真当自己是一个物!
  崔有节气得差一点跳起来,若不是老夫老妻的,他都将这个妻子出之!喝了一口茶,缓了一下气才说道:“王相公是不是首相?”
  “他是武将出身,怎么可能担任首相?”
  “作为西府宰相,他的位置到顶了,可是你往以后想,想远一些,女婿未来有没有做首相的可能?”
  徐氏想了想,忽然将嘴巴捂了上去,不是没有,而是百分之百的可能,只不过看多大时才能担任到首相之职。这样一想,王德用也不及自己这个女婿呢。
  “你再想一想,国舅公乃是李太后唯一兄弟,做人如此低调,看看你女婿,天子宠爱,清臣扬之,吕相公将其子送入门下学习学业做人道理,诸多学子拱若星月,可他怎么做的,闭门谢客而!”
  “妾错了。”
  “以后不要再丢某的脸面,虽此次忠儿前途好了,然某也别进京城。”
  “为什么?”徐氏道,有如此强力女婿,以及强势亲家。为什么不能进京为京官,京城好啊。多繁华。
  “去年高衙内的事,我做得失误,今天又失了德操,陛下怎么会让某进京?”
  “那也是为了女婿好。”
  “别说女婿不对,若没有他,书儿与忠儿如何考中省试,连省试都不中,人家王家小娘子如何看得上他?其实没有这场联亲,有了女婿。我两儿前途也不会太差。但是这一次攀得太过,将后面的缘分全部支空。”不但如此。这个女婿多次因为妻子的市侩,流lù出不好的举动,上次突然回去,去年突然住在寺院里,今年明知道妻子会去看他又不知道躲藏到哪里,皆是不好的迹象。
  自己不好亲自去郑州,不仅是官职在身,郑家又多是寡fù。女婿在能去一去。不在去终是不大好。妻子更不能去,那是去添乱子的。女儿好,可去年去了。已经失了礼仪,岂能再去。想到这里,担心的看着女儿一眼。崔娴会意,自信地说:“爹爹,不用担心。”
  悔亲的事,小丈夫不会去做,就是如何争小丈夫心中的地位,那两小婢占的地位太重,虽未说,自己能感到比自己地位更重,自己因为礼教不能长时间呆在他身边,没有办法,只好牵就,当作不知。
  崔有节还是很担心,道:“快殿试考了吧。”
  “明天就考了,”徐氏老实地回答,她也在算日子,不仅女婿,还有两个儿子。
  但就是殿试考,到放榜时还有一段时间,放了榜后,挂花跨马游街,唱和,等等,又要折腾几天,这才能回到郑州。然后才正式议亲成亲,中间依然存在着变数。不能多想了,不然妻子又要抱怨自己当初何来的那个约定。
  ……
  宋朝东京城,几乎是一个水上城市,南边的蔡水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缭绕,经京城兜了一圈子过后,出陈州门。中间是汴水,自洛阳路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东北还有五丈河,西北还有金水河。四条宽大的河道上,舟船如织,商旅不绝。
  天未亮,春雾从四条河道上腾起,宛若白sè的绸纱,屋宇在绸纱里忽隐忽现,恍若仙境。
  客栈里躁动起来,有数名举子中了省试的,今天全部要参加殿试考,包括郑朗与大舅哥。
  江杏儿用梳子替郑朗仔细的梳着头发,看着铜镜,郑朗说道:“不用那么认真。”
  “郑郎,要认真的,今天是你最重要的一天。”
  郑朗只好由她,又慢腾腾地说:“以前顾着学业,我对你们也很慢怠,今天考过后就好了。”
  “郑郎,不能这么说啊,奴现在真的很满足。”
  “我也很满足,”郑朗爽朗的笑起来。
  三小从门口挤了进来,司马光与王安石拱手道:“恭祝省元再下一元。”
  “又开始胡说。”
  两个小三子吐了吐舌头,其实在路上还谈论此事呢,佩服小老师的好心态,此次殿试,小老师进士肯定是中定了,然而如今他的名声远扬,中进士是不够的,就是名列前三,也隐隐让人失望。实际上这种名气,也将小老师逼到绝路上,似乎只有连中三元这条路。这压力可想而知的。
  江杏儿将郑朗头发梳好,郑朗站了起来对宋伯说:“备车。”
  “喏。”
  司马光央求道:“将其他的车子也备上吧。”
  “为何?”
  “我们就在外面等。”
  “你们等没有事,不能到处乱跑。”
  小开心的跳起来。有时候看着他们,觉得很可爱,就不知道这两猛哥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
  大舅儿也将车子备好,三舅哥不在,在王府上。王德用很无耻地对崔全忠说:“不用担心,就是考不好,进士都有的。”那意思你们新婚燕尔,要好好恩爱,这才是你的正事。三舅哥怎么办?但是王家小娘子眼下似乎很温柔,于是三舅哥陷入了温柔乡。
  三辆车子向皇宫出发,天光渐渐更亮。!。


 第二百零八章 大三元(四、再求月底月票)

  是风吹过来,有些清凉,武器袅袅的被风吹来飘过来,dàng过去……象一道道绸纱在舞动。
  吆喝声在隐隐的雾气里响个不停。商业发达,导致现在东京城与后世一样,有人做早上生意的,也有做晚上生意的。
  “大包子,划出炉的大包子!”
  听到这一句喊声,声音很熟悉,郑朗从马车上抬头看去,道:“宋伯,停车。”
  宋伯将车停下,郑朗从马车上跳下来,走了过去,喊道:“兵哥子。”
  正是在考场上赐给他两个大包子的老卒。在考场上是禁兵,脱下衣服就是平民百姓,靠禁兵那点薪水养不活一家人的,与老婆在路边开了一个点心铺子,卖包子与馒头,补助家用。
  老兵放下白sè汗中子,惊喜地从店铺里跑出来,槎着手道:“原来是省牙,公。”
  “别喊公,还要感谢你上次那两个大包子。”
  “不敢不敢,那是小的荣光,能让省牙吃上俺的包子是小的荣幸。”
  “也许是我沾你包子的此,看到你,想了起来,因此再带两个包子尝一尝,说不定还能考一个好名次。”
  “太感谈了,太感谢了。”老兵真的很高兴,硬是没有听出郑朗这一句若传出去,他的包子会卖成何和地步。当场就起效果,有的顾客一听眨起眼了,这么神奇?本来买三个馒头的,当场改成十个包子,然后提着包子站在哪里看。
  老卒还是不要钱,婆娘也高兴的咧开大嘴乐。
  郑朗看了看铺子,属于三无建筑,就着路边搭了一个小棚子,里面几个大蒸笼,还有两张桌子,一个炉子里面烧着大叶茶水,道:“杏儿,将笔墨纸砚拿过来。”
  许多人对宋朝士卒评价同样过低与曲解了。这才是一群最勇敢的人常常在劣势下,击败同等或者比自己数量多了好几倍的骑兵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