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晶——葑田。就着芦菰绞在一起的根部,在上面铺竹架,担浮泥,大者几亩,小者几分,然后在上面种水稻,种着一些瓜豆。不过得用绳子系好,否则第二天早上水一淌,有可能漂到几十里开外去,找都找不到。
  江杏儿看着这种葑田,啧啧惊奇。又看着一排排长势很好的茭白,顺手掰了一个下来,忽然不远处一个渔民喊道:“小娘子,不能动啊,这些都是张大户家的,他家可小气啦,看到一定与你罗嗦。”
  仅一句,郑朗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他脑海里浮现出了几段文字。
  “各地豪绅占锢山泽,岁旱之年,一勺水不与人也。”占水。
  “民间有古溪涧沟渠泉源连接山江,多被豪富之家渐次施工填筑,作田耕种,无力之人,田亩连接,或遏水旱,并不约水溉田,以兹害庄稼。”指豪强劣霸强占山泽的。
  “诸处陂泽本是停蓄水潦,豪势人家耕犁高阜处土木,侵叠陂泽之地,为田于其间,官司并不检察,或起税赋请射广占耕种,致每年大雨时行之际,陂泽填塞,无以容蓄,遂至泛滥,颇为民患。”豪强兼并水利,不顾贫困百姓死活,破坏水利。
  “于河港要害之处,建立私圩,水流壅遏,不能畅通,以致邻圩受侵害也。”为一己之利,滥垦导致泛滥成灾。
  “纵许豪强富有力之家输早,占固专据其利,驯使贫窭钿民顿失采取莲荷蒲藕菱芡鱼鳖虾蚬螺蚌之类,不能糊口营生。若非供纳厚利于豪户,则无由肯放渔采。”占有国家的陂泽,也就是眼前这种情况,断绝贫民百姓生路。
  “豪强兼并之家濒湖围田,隔绝水出之地,六七月间天不雨,望洋兴叹,秋潦至,眼看漂尽万家。壑邻罔利一家优,水旱无妨众户愁。”更是害诸人,谋一己。
  盗湖为田。与官府勾结,使盗湖合法化,诸多用来蓄洪用的湖泊湮灭。
  贪吏。修建时与豪强勾结起来,贪墨修建经费,致使持函之田,十岁九潦,殆成沮洳。
  阻碍。豪强刻意授使愚顽之民,于修水利时纠率,或以幼小应数,靳出食力,乃用水之际,奋臂交争。
  胆大妄为,制造水灾。有豪民贪刍茭之利,诱奸民潜穴河堤,仍岁决溢,民家破,数民死。
  宋朝大修水利,与天斗,与海斗,与江斗,与山斗,与湖斗,这个悲壮激昂的奋斗史中,大户人家扮演的十大光荣角色!
  没有想到提前碰上。
  江杏儿不服气地说:“凭什么,这是朝廷的湖泽!”
  说着气愤的拿出菜刀一路顺着船舷一路砍过去。书呆子正气感发作,不服气的。
  那个渔民一听外地口音更急,道:“不能砍啦,那个张大户家有六个儿子,是方圆数十里的六头猛虎。惹不起啊,外乡小娘子。”
  郑朗忽然说道:“王三郎,司马三郎,吕三郎,一起砍,或者掰,小心了别失足掉到水里。”
  搞破坏嘛,谁都喜欢。
  吕三叔也没有阻拦,他知道郑朗意思了,是想会一会这个张家六虎,转头对丁胜低声吩咐了几句。
  折腾了一大片茭白,几个少年也没有了力气,坐在船舱里兴奋的喘着粗气。
  不远处就是丹阳湖口,郑朗仔细的回味一下,看到许多,听到许多,看到的情况有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太平州象张大户这样的恶霸会有多少。
  听到最多是自己的事,也听到一些其他的情况,并且有几个情况让他很为注意,刻意低声让吕三叔询问一下。自己不大好出面询问的,总会有聪明人,若事事自己领头,会让人产生怀疑。
  这几个情况也有有利的,有害的,还有几件事模糊不清的,比如那个临江寺!
  求个屁的子!
  不完全是处女地,但大半算是处女地,只有一些少量的痕迹,不能自由勾画,可有了大幅度的勾画空间。
  正想着的时候,十几艘船从他身边急驶而过,上面站着许多渔民,一个个喊道:“打他大娘娘的。”
  有的人拿着木棍子,有的人拿着土制射野鸭的弓箭,有的人甚至手拿着大砍刀。
  “跟上去。”郑朗低声道。
  一会儿到了丹阳湖,湖中心有许多渔船在对峙,还有一些衙役士兵站在小舟上调解,岸边也站着许多人。郑朗道:“将船泊过去。”
  孙叔将船停在岸边,上了岸,站着一些官员,脸色一脸担心,还有许多围观的百姓。忽然王安石往郑朗身后躲,躲也来不及了,王益窜过来道:“你这个小兔崽子!”
  在江宁听到消息后,将王益活活气疯了,太远,又没有办法找过去教训,如今送上门,不教训是什么时候。司马光呵呵大乐,中,终于扯平了。
  李若谷问:“王通判,你打的是谁啊?”
  “不孝的三儿子!”李若谷耳朵有些背,王益大声答道。
  刷!眼光一起聚集过来,王知州热情的扑过来,扫了扫,有些皱眉头,太小啦。但不得己,同样是知州,可那是差官,没有品阶的,那怕差宰相一样。职官才是实职,就象包拯后来判开封府尹,官似乎很大,其实不大,职官仅是刑部郎中、尚书右司郎中,可能比郑朗还小了半级,不过馆阁品级比郑朗此时高,龙图阁直学士。所以有的权贵让他折腾得仙仙欲死之后,气愤说了一句:“你这个小包拯!”
  不是指他岁数,也不是指他的差官小,谁敢说开封府尹是小官,正是指他职官很小。
  同样的差官,职官王知州小,即便郑朗岁数很小,还得王知州先来见过他,同样,郑朗也要参见集贤院学士、江宁知府李若谷。
  状元来了,岸上所有人行注目礼,郑朗有意去晒,哪里来得及,诸人一看,皆不知如何说好。
  郑朗不管,还是正事要紧,双方对峙着的船只大约近两百艘,最少五六百人,一旦真开打起来,又是刀又棍,又是弓的,不出人命罢,一出人命恐怕非是一条两条,问道:“王知州,发生了什么事?”
  王知州简单的将经过说了一遍。
  郑朗道:“给我船。”
  孙叔的船太大,不适合。王知州担心地问:“状元,你要做什么?”
  “解决问题!谁来驭船?”
  王益丢下了王安石,道:“我来。”
  自家儿子受人家的恩惠,无从无报,怎么报,要钱,人家有钱,要名人家有名,要地位,自己能给他什么地位?于是自告奋勇要替郑朗驭船,况且这本来就是两州的职责。
  “好。”
  杨家兄弟要跳上小舟保护。
  “勿用。”郑朗道,这时候人越少,误会越小,持着兵器,带着随从,一旦发生误会,反而很危险,道:“王通判,驭船。”
  大家这才正视起来。
  如此果断干净的做事,岂是外表所能看到的。
  王益驭船,小舟渐渐逼近对峙地带,郑朗背着手站在船头,任湖风吹动,一动不动,长发卷起,白衣胜雪。
  


 第二百二十三章 湖上,小露锋芒

  第二百二十三章湖上,小露锋芒
  真起了一些效果。
  有些怪异,驭船的是一个若大的江宁府通判,站在船头的是一个孩子,不顾危险,就往双方对峙的中间区域扎了进来。
  这是谁啊?
  郑朗开口说话了:“诸位,某乃太平州新知州郑朗是也。”
  未到及冠之年,没有字号,只好直接报名字。
  紧张的气氛立时松了下来,小状元耶!好多人正准备到太平州瞻望一下小状元的风采。不顾开打,一起看着郑朗,是小,好小,但气度俨然,有的人窃窃私语:“不能看他小,那是天上的文奎星。”
  郑朗又说道:“诸位,某临来时,陛下对我说,江南好啊,风光如画,物华天宝,人物风流,百姓淳朴。嗯,真的很好,看看这几百里的丹阳湖,当真是风景如画,沙汀缀珠,水鸟翔集,菱藕飘香,百姓更是当真很淳朴啊。”
  无奈,自己是很小了,十七岁,放在农村里可以当家立事,十七岁中进士每一届都有几十个聪明的士子可以做到,但担任一方知州,这个年龄确也勉为其难。
  只好拿小皇帝来压一压。
  这一说,许多渔民还真不好意思了。
  郑朗从小船上拿出两根缆绳,看了看,向西边一条稍大一点的渔船船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禀太守,小的叫华二莼。”
  “华二莼,接着,栓好它。”抛去一根缆绳。
  知州大人有令,不敢违抗,况且有可能是太平州功名出身最高的知州,不仅是状元公,还是三元公,华二莼将绳子系好,郑朗又道:“王通判,将它拉过来。”
  又向另一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高家宁。”
  “高大郎,接着。”
  不知道郑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人家是状元公,加上岁数小,防范心理又不重,于是接住系好。郑朗一拉,以他的小舟为中心,一东一西将两条渔船联在一起。
  岸上的人看着很古怪,王知州道:“江小娘子,状元想做什么?”
  “我不知道,”江杏儿目不转睛的看着湖面,心中很担心。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那么多船那么多人在对峙,居然两边出动了一百多百衙役厢兵,没有制止住。又是刀的,又是棒,还有弓箭,看上去就让人害怕。江杏儿看到郑朗一头扎了进去,一颗心都悬了起来。
  其实那有那么危险,这时候百姓对官府还存着很强烈有畏惧感,未必是好事。平时畏惧你,到了民不聊生的时候,这种畏惧就会产生仇恨,会催毁一切。
  但暂时在这种畏惧心理下,换王知州来,或者李若谷来,会取得同样效果。关健他们两人敢不敢象郑朗这样做?
  又说道:“诸位乡亲,请东西两边的船以华二莼与高家宁的船为中心,绑在一起,听我说几句话后,若你们还想打,我绝对不会插手管你们。这个矛盾存在许久了,相信诸位听几句话时间,大约能等得及。就是想死,也要做一个聪明鬼去见阎罗王,对不对?”
  大家呵呵一笑,于是一个个以两船中为心,联起数排,但还是井水不犯河水,中间空出一个水道出来,仅是郑朗的小舟孤零零售的立在哪里。可诸人全上了第一排船的船头,听听小状元说什么。
  “高记和与石栓在不在?”
  “在,”人群中走出两个人,虽然他们身家好,这么大规模的械斗开始,若两人躲在家中做缩头乌龟,以后休想有号召力。这才是真正的农村情况,仅有钱是不行的,平时也要有影响,比如水浒传里那个三打曾家庄,有影响力再加上有钱有势,才能成为地方上头面人物,甚至某些时候都可以动摇官府对他们的判罚。
  看了看,高记和大约四十刚出头,身穿着皂白色的圆领长衫,石栓则是一身紧身短打衫,系着一个丝带,也是四十刚出头。
  “过来说话。”
  两人走过来,没有危胁力,仅是一大一小两个官员,不用害怕。
  郑朗看着石栓,道:“石大郎,某问你,子女是不是父母身上的肉?”
  “是……”
  “就算高大郎无理取闹,做为别人应好生劝慰,安生安慰,你出言相讥,做得对不对?”
  “我……”
  “讲人心,就要比自心,本官不诅咒你,若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如何做想?”
  不说大道理,一句句平近易人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