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有节今天几个提问,不仅是考郑朗的学问,也在考他的品性,还有一些劝戒。
  但大舅哥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未来的小妹夫,心里想到,爹爹,你这些问题未免太难了吧?
  郑朗也暗自摇头,难道崔家就这样考女婿的,那么还没有看到过的大姐夫与二姐夫,是不是很悲催?
  从容答道:“二十好捶钩,于物也无视,非钩亦不察。”
  同样用《庄子·知北游》一段话回答,大司马府上有一个捶打钩器的工匠,到了八十岁,却做得没有任何差错,大司马询问他的原因。他回答道,我有所持,自二十岁时,就喜欢捶打钩器,对别的东西一概不看,不是钩器的东西,我也不去观察而分心,集中精力,无心旁物捶锻。
  我天赋你也看到了,只要精中精力,用心钻研,为什么我不是一只大鹤,不会一朝冲天?
  崔有节呵呵一乐。
  “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一威权,为万世安,讥乎?谱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统,赞乎?”
  这分明是说的秦汉之事。可得找到它的出处,郑朗不由在脑海里一幕幕的翻。
  崔有节看到他陷入沉思,轻轻的,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如果再对答如流,小子,我要拜人为师啦。
  然而他也没有想到郑朗还有一个作弊器,终于将它翻了出来,是班固写的《汉书·汉楚异姓诸候王表》中的一段话。秦朝惩诸候之乱,削去所有诸候,将兵器收集融化成铜人,再封住百姓的嘴巴,烧去诸家书籍,砌长城,御诸胡,兵伐岭南,安夷粤。以为能存立万世,可几十年就亡了国。于是汉朝惩秦之戒,削去异姓王,大封同姓宗室子弟,裂土封蕃拱王。可是数十年后,就了七王之乱,若不是汉景帝的文治与周亚夫的武功,国家就乱了。但真到事情发生时呢?
  王莽专政,这些诸王诸候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一个是农民义军的功劳,一个是刘秀。可刘秀仅是宗室子弟,一丝这个裂土封蕃的功劳都没有享受到。
  所以有什么好夸赞的呢?
  这是指就算你聪明,就算你努力,总有想不到的事发生,还需谦虚啊。
  找到来历,就好回答了,道:“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出自《汉书·丙吉传》,丙吉出行,看到有人斗殴,死伤的人倒在大路上,丙吉没有过问,继续往前走,看到一个人赶牛,牛舌头直吐气,派骑吏问,牛赶了好几里路了吧。掾吏认为他询问的对象不对,丙吉说道,斗殴之事是长安令与京兆尹的职责,作为宰相,只要考核好他们政绩的好坏,禀明皇上奖惩罢了。可担心牛没有走多远就成了这样子,是天气太热,气候不合节令,这才是三公职责,因此派人询问。
  国家兴亡大事,不是我现在应当去想的。
  我只要做好我本份的事,努力读书就行啦。若有意外,非我所能掌控,七分打拼,还有三分天注定。这个老天爷安排的,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掌控。老丈人,你是杞人忧天啦!
  崔有节大笑,本来还想考一考《左传》与《周易》,但看到他居然都将《丙吉传》翻了出来,估计也难不倒。或者出一些枯涩的题目,那不是考核了,成了刁难,失了仁厚之本。
  可这番对答,让他感到很满意,伸出手,说道:“请用茶。”
  加了一个请字。
  “谢,”郑朗坦然呷了一口。
  两人一问一答,除了大舅哥能听出一些外,徐氏与大姐二姐都没有听懂,更不知道其中的可贵。但读书人,不说这些,又说什么?有什么好了不起的?
  请你喝茶,用了请字,不会说句谦虚话啊?
  三女都冷哼一声。
  性别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崔有节只是看心性,有没有真的改正,看学问,有没有前途。至于狎不狎妓,问题不要紧。几个女人,却将这件事看得很严重。
  先狎一个小妓,动小刀子。后狎一个老妓,卖情学问,反正不大舒服。
  崔有节冲她们使了一个严厉的眼色,看着郑朗,又说道:“前年,某为了你,悄悄去了应天府,拜见了晏小学士,托他关照睢阳学院,将你收下来学习。”
  不考了,说说家常话。
  “多谢泰山。”郑朗有些动容了。从孟州到应天府,不是去郑州那么简单,他在任上,担了许多风险。
  “不用谢,没有这门亲事,某也会去。毕竟你先父与我曾经有过莫逆的交情。只是很可惜,晏小学士当时推辞了,说是看你以后的表现再说,但此事过了一年多了,再也没有了下文。某私下琢磨,是听闻了你去年端午节的消息后,让晏小学士打了退堂鼓。”
  郑朗没有吭声。
  “这件事,我也淡淡的过问了一下,其过不在你。去年一年你做得很好,几乎没有出门,就关在家中读书。”心中却想着另一件事,这小子真不能小视了,作为同龄人当中,博闻广记,罕有人能及。别人说代笔,这一回崔有节不大相信了。
  自己问他诗,没有作,可这一番询问,牵连了许多方面的书籍,小子居然对答如流,并且十分得体,已很难得了。这份天赋,不亚于自己小女儿。到现在,他还认为小女儿是很优秀的。
  只是这些学问,是以前好友传授的,还是在这一年多时间内自学来的?后者不大相信,前者居多,自己看到他时,就写下了那篇条理很清晰的文章了。看来那时候虽纨绔,也不是真正一无是处。
  想到这里,又说道:“实在不行,我改天再写一封信给晏小学士。他很惜才的。”
  “不用,刘知州拉过我的手。”
  “拉你的手……?”崔有节愣了一下,忽然大笑起来,道:“好,好。”
  自己有联亲的关系,有的事不大好出面,刘知州仅是郑州的父母官,提携弟子,谁个敢说?这个刘知州,看来有些意思啊。笑完后又道:“鸟则择木而栖,你那几个朋友还是少来往为妙。”
  此时,崔有节对郑朗的印象大为改观,既然不是女婿的不对,那么就是那几个狐朋狗友的不对了。
  四儿暗点头,到现在为止,这个小主人的泰山,才说了一句人话。
  “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此时还没有良禽择草木而栖这句话,崔有节那句是出自《左传》,但不是考学问了,只是平常的交谈,因此郑朗没有从《左传》中找典回答,而是从《荀子》里面择了一句,以此应对。
  南郭惠子问子贡,孔子门下的学生怎么那么混杂?子贡答了一句,就是这一句,君子正身以待,想来求学的不拒绝,想离开的也不留住,况且高明的医生门下总会聚着各种各样的病人,櫽栝边上堆放着许多弯曲的木材,因此孔子门下混杂。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引伸为教育的态度应当有教无类。
  老丈人,不能一棍子将人打死啊。
  崔有节又是呵呵一笑,正常说话说道理,那么他有可能会动怒的,但引经据典,却是十分喜欢。没那个本事,休想做到。于是说:“可惜你不是圣人。”


 第三十六章 蛇书

  “我是例。”
  说他们不是好人,我以前不也是坏孩子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终是不好,所以孟母三迁也。”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我不是说他们以后就改不好了,可跟着他们厮混,肯定不是好事情。
  崔有节说这句话还是很中肯的,你一个小屁孩子,懂什么?还没有到识别好坏的时候。
  也是长辈的谆谆教诲。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句出自李斯的《谏逐客书》,后来入选古文观止,都知道了。可宋朝还没有出现古文观止呢。
  大舅哥直摇头,这翁婿俩对话多累啦。文化不深,不博闻广记,是在听天书。脑袋不好使,同样是在腾云驾雾,云里雾里。可怜自己头脑都腾起了一团团云了。
  “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候于楚,楚人许之。公于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
  小子,人家会聚天下豪杰,那是大国,不是你玩的。
  “孟尝君有客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至函谷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居下有客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果追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
  两人对答,又转到《史记》上面。我不是秦国,可以后想做一个士大夫,也未必做不成,那么就要用到一些奇人怪士。鸡鸣狗盗之辈都能用上,况且七个出身良好的好兄弟?
  崔有节无言以对了,气愤地问道:“小子,你倒底读了多少书,能背出多少书?”
  奶奶的,好象比我的本事还要大似的。
  “一般一般。”
  “还是好自为之。”
  岳父不用典故哪,那就好办,一拱手说道:“泰山,若是学坏,小子早就学坏了,也不用人教导,更不会改正错误。数子与小子一样,仅是年少,在家中宠惯,做了一些顽劣的事。于是坊间传言纷纷。或如小子,当真如坊言所传的那么恶劣?他们与小子交往数年,虽不一定要同流合污,但也不能弃之如草履。若是那样的话,最基本的友情道义都不顾,何谈君子,何谈立身?不过他们所做为若是真到了恶劣不堪的地步,小子自当学管宁,拨剑划席。”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道:“那我安排人,引你下去休息吧。”
  郑朗刚准备答一声好,能住下来,就能看到那个小未婚妻长得什么样子。只听四儿说好,好得若天仙,自己没有看到。
  忽然看到大姐二姐,还有岳母脸上有些阴云飘啊飘的,道:“勿用了,小子特地前来聆听泰山的教诲,毕竟年幼,家中几位娘娘不放心。再说,春光正好,小子也想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读书学习。”
  “我这里也有许多藏书。”
  “居于大人膝下,心常戚戚。”郑朗的性格很宅很散淡,但绝不是那种做事温吞,拖泥带水的人,到了重大决则时,同样十分果断。若没有这份狂放之情,也休想写米体字了。决定了,再劝无用,再次说道。
  晕!
  只能作罢,让家中的老仆送郑朗回去。
  大姐松了一口气,道:“爹爹,这个很没有礼貌的小孩走了。”
  崔有节看着几个女子高兴的表情,终于明白,道:“你们哪,妇人之见,果然目光短浅。”
  “那也未必,爹爹,当今太后呢?”另一个人出现了。
  这个敢回答吗?
  “你怎么现在才出来?”
  “我看看他的字。”
  “你看吧,”崔有节将长轴再次打开。
  “爹爹,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一样的字。”
  “我也不解,他说路上劳累。”
  “不可能。”
  “他……很坏,派了那个丫环,看我。”
  “什么看你?”
  四儿匆匆忙忙的回来,崔娴产生了怀疑,出来了问了一问,立即发现了问题。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崔有节笑了笑,没有吭声。心里想到,你还不同样派了小婢环儿出来替你看一看郑家子?
  忽然醒悟过来。
  原先没有想起来,现在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