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定是杭州本户的百姓,有许多是内陆地区,或者他州,本州也有一些商户参与,特别是那些大亭户们。
  而杭州一带的盐场,除了昌化紫溪盐场是内陆矿盐外,多是钱塘江的煮盐。
  想要将盐走sī出去,一是从海上,绕道长江,从海船翻运于江船之上。这一条走sī商道最安全,对海上官府盘查无能为力。不但是sī盐,还有一些番货也是这么做的,海船来到杭州后,将大部分的番货在海外卸到小船上,仅留一小部分供宋朝的市舶司抽解。
  可是海上风bō无常,走sīsī盐的船只又小,常有船只被突然到来的飓风沉没。
  于是改从另一条道,大运河,或者浙江。走浙江的道很少,幅射的范围不大。多是走大运河,将船通过大运河与长江运往各地谋利。
  先是吕公弼查的。
  还不是有意查的,想要打通这一条线,必须与官吏勾结。因为分赃不均,一个衙差举报了这个团伙。盐多从越明二州来,然后运到杭州,经过一些漂白,改成买扑盐,正大光明的从杭州装上江船,运向各地。
  牵连有些广,不得不与韩绛联手。
  盐贩子势力不可小视,但这两人岂是几个小盐贩子能吓倒的。秘密盘查十几天,一下子抓捕了四十多人。有sī盐贩子,还有与之勾结的大大小小的亭户,本地的一些小吏。
  案子有些大,牵连的范围很广,不得不将案卷交到富弼手中。
  富弼看到案子经过后,有些头痛,不仅是杭州本地,若是如此,依法判决就是。抓不到你发财,抓到了你倒霉,就这么简单。然而这些盐贩子来自各州,包括勾连的大大小小亭户也有明州与越州两处。
  正好郑朗回来,一道交给郑朗处理。
  郑朗看了看,也是头痛。
  案件很简单,想扩大化,继续深查下去,还有许多人参与sī盐,以这些人为突破口,会找到更多的人犯出来。若想事件变小,就此断案,附近各州的让他们过来提人犯,本州的依法处执,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笞杖的笞杖。
  可是发生在这当口上,全不是郑朗所想。
  是暴利,国家机器根本没有办法杜绝。不用多大的本钱,一船五六十吨重的小船,几个不要命的人,至于盐的成本,不需要考虑,一斤盐才几文钱那是成本吗?一艘船能为他们带来近百贯的利润,而这仅需要一夜功夫。
  一年四十船,包括成本打点费用,除去二十船所得,还有四千贯巨利。富阳那个作坊主一年才盈利七八十贯。这是何等的暴利?
  并且又牵连到海上番货的走sī。
  不审则己,一审牵连会很广。
  就此断案,都会给许多人造成岐义。
  这当口上,郑朗更不想。
  若说走sī,那么配给就正确吗,这些大商人入边以后,操纵物价,使一斗米价达四百多文到七百多文,是太平州的十倍以上,京城米价七倍有余,然谷多秕恶,湿腐不可食。
  所以对盐,郑朗根本不想碰它。
  只要不明目张胆进行贩运,由你去。
  韩绛与吕公弼却将这个潘多那魔盒打开了。
  将卷宗看完,郑朗道:“富兄,不用去审,先将他们关上五六个月,等我另一件事完成,再审问此案。”
  “……”
  “将yù取之,必yù予之。sī盐由来已久,已是积弊,你也来到杭州很久,看到听到一些情况。我先予之,再警告之,若还不悔改,到明年可以动一动。”
  反正今年动它不适宜。
  不要谈律法,这时候律法还算法吗?
  即便动,也是对那些中小盐户进行一些帮助,这才是国家最不公平的一个群体。
  “不过你来了,也正好,四天后,我会邀请诸位官僚与各个大户,于西湖赏月。”
  “赏月?”
  “跑了一月有余,累了,想放松一下,富兄难道反对否?”
  “当真是赏月?”
  “你猜?”
  富弼摇了摇头离开。
  又将九县县令重新召集在一起。
  广邀了诸大商户,有的人在太平州已听到郑朗说过一些计划,有些期盼,还有些担心,神情复杂,更多人是一头雾水。
  带着大家来到西湖东北白堤,各艘船舫陆续地在断桥将船只泊好。
  郑朗带头,将桌子酒水瓜果,搬到堤岸上。如今只有北边的一道白堤联于孤山与堤岸之间,至于苏堤与杨堤、赵堤一个没有出来,整个西湖除了漫天的莲花外,空dàngdàng的一片。
  但接近月圆之时,清风吹来,水bō不兴,别有一番美丽的韵味。
  郑朗说道:“诸位,我来到杭州,有可能要做出一件大事,诸人这些天,在心中多有疑问,不过事情没有证实之前,恕我保密则个。在这之前,我借着今天晚上的明媚月sè,说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郑朗要讲故事,全部来了兴趣。
  郑朗又说道:“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润州有一湖,湖中有一条小白蛇,有一天雨天到来,空中湿闷,白蛇冒出水面上来透气。正好天空中一只老鹰经过,将它抓了起来。在湖边有一村庄,叫许家沟,许家沟里住着一个许姓人家,他出来打猎,看到这条小白蛇可怜,于是弯弓搭箭,吓跑老鹰,将小白蛇救了下来。八百年后,就在这里,断桥……”
  白蛇传说已经出现,但故事发生在河南境内,还有一本传奇小说,却让郑朗搬到了杭州。但它以后迟早还要来杭州。
  这一说大家更来了精神。
  就在这里啊。
  于是从断桥相会开始说起,一直说到祭塔结束。
  感人的故事,这时同样能打动人心,这个dàng气回肠的传说说完后,江杏儿与四儿哭得泣不成声。
  可大家一起沉默不语。
  然后看着南边,湖南边便是南屏山,临湖前有峰,名雷峰,上面的塔便叫雷峰塔。
  崔娴还不知道,恨恨道:“这个法海真可恨。”
  富弼苦笑,若是真的,这个大和尚是太可恨了,但它只是一个故事。
  郑朗道:“杏儿,我明天组织一些行首与妓子,你教她们唱这个。”
  说着,递过来一个小册子,正是宋话版的《白蛇传》,能不能唱原来的越剧效果就不知道了,郑朗也在小册子里用绳楷小字写了一些袖法与步伐的表演。曲词尽量雅化,一些俚语与一些过份的男欢女爱词语一略节去不用,在这基础上填词或者写曲子。
  基础还是原来的越剧《白蛇传》。
  这是这一个月来,借着空余时间,晚上郑朗写出来的。
  但这一天晚上郑朗将大家兴师动众的召集过来,除讲了这个故事外,其他的话什么也没有说。
  与诸人敬了几杯酒,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后,各自散去。
  这让富弼更加一头雾水。
  倒是有人在离开时,忍不住看了一下断桥,非是断开的桥,桥是好好的圆拱桥,让百姓取的名字。有人忍不住想,当年许仙与白娘子在此相会时,是何等的风情万种。
  江杏儿不由看着垂柳轻摆,不由痴了。
  郑朗道:“回去吧。”
  “好可怜,那个许仙好懦弱。”江杏儿还沉浸在忧伤的故事情节中,这时才反应过来,不仅是法海的可恨,还有许仙的怯弱,才让法海有机可趁。
  “不能怪他,人妖不同,得知真相,害怕终归有的。”说完,望着东边,东边是千家万户,再过去便是钱塘江,似乎隐隐听到江潮声。月渐圆,潮水始大。
  许仙不能忍受妻子是蛇精,宋人能不能忍受自己惊世赅俗的举动?
  不知道,先等东风来吧。
  东风便来了。
  还是王昭明。
  是郑朗无奈之下的人选,对赵祯忠心,王昭明有了,无耻,手段狠毒,这是太监无师自通的本能。不要多,只要将他日后对付欧阳修的手段拿出来,足以应付。
  最担心的就是他怕死。
  王昭明还不知道,笑嘻嘻地问:“郑府尹,你有什么安排,必须要我去办?”
  感觉很光荣。
  “陛下有没有对你说,这一行会有一些危险。”
  “说过了,但能为朝廷办事,虽死犹荣。”还在笑,这在杭州,能有什么危险啊?那可是主持郑家子变出杭州五六倍收入大举措,若成功,自己岂不可以加官进爵?
  “既如此,我就将这副重担托负于你。”
  “请。”
  郑朗对衙役说道:“去将富通判喊来。”
  富弼进来,郑朗让衙役下去,屋内只留下王昭明与富弼,道:“事情未功之前,还望二位不要张扬。”
  两人点头。
  “这一次计划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王内shì,做得不好,我会被人耻为笑柄,五六倍收益也永远成了泡影。但做得好,不但是五六倍的收益,它的意义……五六十倍收益也换不回来。王内shì,可能你会永远留青名于中国史册。”
  只一句,王昭明笑容收敛,狐疑地问道:“郑府尹,你让我做何事?”!。


 第二百八十二章 潮

  说了大半天,才让二人明白,主要是王昭明明白,至于富弼,专门与他讲解好处。他明白有多少好处就行了,其他的明不明白无所谓……
  事实富弼也哑然。虽然知道真相,还是不可思议,但好处确实象郑朗所说……好多。
  可是富弼越听思维越混乱,许多地方听不懂。尽管郑朗努力用最浅显易懂的词语向他解释,甚至他自己的新中庸再次冒出来。
  王昭明也在退缩。
  好处多,但这算啥?
  心中很想说一句,为什么你不去啊,问不出来,恐怕以郑朗怒斥八大王,只身入丹阳湖化解渔民的纠纷,也是一个不知死字如何写的人,说不起。他也不能去,是朝廷的制度。
  “来,”郑朗说道。从房后拿出一个皮圈子,不知道什么用场,将王昭明与富弼带到西湖边上,叫来一艘小船,让船夫将小船dàng到湖中间,对王昭明说道:“你用手碰碰这水凉不凉?”
  八月中旬,湖水有些凉了,但还好,稍稍有些余温,王昭明手伸进清澈的湖水里试了试,接着摇头。
  “这个水,敢不敢下去游泳?”
  “郑府尹,我不识水xìng,如何游啊?”
  郑朗将这个小圈子系在他腰间,要感谢从唐朝以来发展的击鞠,一些皮革技艺提高,包括密封xìng。
  虽然不太好,能将就用一下。忽然一脚将王昭明踹进西湖里面。
  王昭明惶恐不安的大喊救命,富弼急切地说道:“郑知府,你要做什么……”
  没有说出来,看到王昭明喊了几声救命后,呆在圈子上神奇地看着湖水,也兀自奇怪,自己怎么不沉下去。郑朗将他捞了起来,道:“如何?”
  “古怪……”
  郑朗又说了一些浮力原理,能不能听懂不管,只要让他们明白不是在变幻术,是“格物”的学问,又道:“你再试试。”
  王昭明犹豫不决,毕竟是新奇事物,也有些跃跃yù试。
  “我还能害你,若是你出事,我如何向陛下交待?”
  王昭明小心翼翼地下船,这一回有心理准备,在水中试了试,高兴地喊了几声。
  郑朗又说道:“海水比湖水更重,浮力也会更大。”
  是忽悠的。
  论河船中国工艺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但对大海一直很陌生,直到唐朝大食人到了广州后,才知道海上还有一条商道,但唐朝禁止百姓出国,包括经商。可不妨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