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朗呵呵一笑,说君子唯范仲淹耳,自己不是,富弼也不是,但富弼相比于其他人,要稍好一点,这份同情怜惜心情也是有的。但富弼也在执mí不悟,道:“富兄,白莲huā眼看就要被西风卷去,你痛惜了?”
  “我是哀其不争!”
  “着相,着相,佛言爱yù莫甚于sè,sè之为yù,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宜娘子若没有姿sè与才艺,富兄还会有没有同情心?”
  前面一段话出自四十二章经第二十四章,**障道。
  四十二章经是十三经之一,十三经也有多个版本,金刚经、维摩洁经、法华经、楞伽经、楞严经是必选经义,其次是心经、胜鬘经、观经、无量寿经、圆觉经、金光明经、梵网经、坛经,再次者是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解深密经、八大人觉经、大乘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菩萨十住行道品经、在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是那十三经,要看在各人心中的地位。可这二十一本佛经,郑朗全部在阅读。
  很了不起了,佛经千万,不可能所有高僧都一一阅读过,只要读了这二十一本者并且理解者,已经能够称为佛法jīng通者,加上老百姓不识字的人多,往往会上两三本佛经,就可以招摇撞骗。
  甚至有的神棍不知道佛经的来历,自创佛经。有那么好创的?中国几千年以来,属于自己的佛经,只有一本坛经。但老百姓不知道啊,于是有了王则的五龙经、滴泪经。
  四十二章经有多个版本,通俗的版本并不长,每一章长者才几百字,短者有的只有十几字,总共才几千字,所以韦小宝怀里能揣着好几本四十二章经。属于小乘经书,不是中国流行的大乘佛教经义。
  这一段话意思是爱yù中没有什么比**更厉害的,也有柏拉图式的爱情,但很少,一般人还是要“灵yù合一”,不能人事,有几人能做到拥有爱情,十分中的。故**危害最大,幸好只有这样一个**,如果拥有同样厉害的两个,普天之下就没有人能够行道。
  四十二章经不知富弼有没有读过,但这段话意思比较好理想,富弼苦笑,无言以对。
  “宜娘子,佛又言,爱yù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适度即可,更要爱得有理智,所以富通判再三劝你。”是第二十五章,yù火烧身,纵yù贪爱,就象手执着火炬,逆风而行,会有烧坏自己手的隐患。
  富弼哑然失笑起来,道:“郑知府,你也着相了。”
  “她毕竟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又能用琵琶将我的十面埋伏弹奏出来,上哪里找这个妙人,宜娘子,你说是不是?”
  “郑知府,富通判,你们不要说了,能不能听奴婢说一句?”
  “行,说吧。”郑朗道。终于开了金口,何其不易。
  “张大亮虽犯国法,但他是一个好人,郑知府你也是一个好人,为什么不能宽恕他?”
  富弼愕然,没有想到劝了大半天,居然等的是这句,叹息道:“难怪天神魔王bō旬献美妙的yùnv给佛陀,想使佛陀生起**,破坏佛陀的修道。bō旬没有送yùnv给你,却送了一个海客给你。”
  “富兄,你也看过四十二章经?”郑朗奇怪地问。
  “你要辨佛,我怎能不看一看?宜娘子,张大亮有什么好的?仅是一个海商,手中有一些钱,没有学问,没有地位,又比你大了近三十岁,为什么要贪恋?”
  “富兄,错也,岁数大好啊,宜娘子家mén惨遭不幸,缺少安全感。张大亮岁数越大,越能给宜娘子安全感,他又多次出生入死,你我可有这种瑰丽的人生旅历?为人聪明能干,孔武有力,有钱有势,对宜娘子来说,这样的人更有致命的吸引力,所以嘛,你我皆不行。”
  富弼翻了一下眼睛,不想继续与郑朗说玩笑话,对宜娘说道:“宜娘子,张大亮暗中帮助过你,但他贪图是你的美sè,非是真心相助。你说他是好人,为什么东海上杀死了那么多人?”
  正是这个命案,导致郑朗无法结案,为了结案,只好苦心经营,是张大亮将郑朗bī到这一步的。
  “奴知道,他杀的多是死刑犯,郑知府派人苦苦追赶,最后不得己才这样做。”
  “……他杀的人是死刑犯,那么张大亮岂不是要死上几百次,才能伸张国法?”
  “奴,奴……你们不要相bī,郑知府不放过小nv子,请将小nv子抓进大牢吧,”宜娘说完痛哭起来。
  富弼无辄了,站起来说:“郑知府,我们走吧。”
  话说到这份上,这个小nv子依然执mí不悟,已经无yào可医。
  郑朗也摇头,道:“宜娘子,你知道这是什么huā?”
  说着将那朵剩下的石蒜huā拿起来。
  宜娘边chōu泣边答道:“是龙爪huā。”
  “是龙爪huā,它还有其他的名字,石蒜huā,曼珠沙华huā,蒜头草,蟑螂huā,另外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因为它多开在秋分前后,正是古代的秋之彼岸日,所以又叫彼岸huā。你一生凄苦,所遇又非人,已岸是苦海,去彼岸吧。而且这朵黄sè的huā儿,又使我想起了一个名字,黄sè的石蒜hu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忽地笑,说它象一个回眸抿笑的少nv。你在我府上多日,生xìng也恬淡,若不是张大亮所bī,你怀着一些心思,也是一个才艺双sè,安静贤良的小娘子。抛去一些不好的心思,你也是一朵忽地笑。去彼岸吧。彼岸是彼如来国,多诸宝树,纯金树、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yù树、玛瑙树,最妙宝树乃黄金为树,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化梢、琥珀为叶,美yù为华,玛瑙为果,荣sè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又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辉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锁,饰装宝柱,金珠铃铎,周匝条间,珍妙宝网,罗覆其上,百千万sè,互相映饰,无量光炎,照耀无极。”
  是无量寿经中描写的彼岸国部分场景。
  但无论富弼或者宜娘已听出他话中的意思,宜娘所犯的过错并不大,虽做了张大亮的帮凶,却被郑朗反过来利用了,没有多大的过错,再供出张大亮部分消息,将功折罪,仇家早迟被重处,以后可以过上快活的生活。
  不是彼岸国,而是一种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
  因此郑朗刚才chāhuā时,刻意留下这株石蒜huā不chā,是早料到宜娘会执mí不悟,最后用这株huā再次来个当头bāng喝。
  做到这种地步,郑朗可谓是仁至义尽。
  宜娘还是哭。
  富弼更失望,直接拉起郑朗的手,拖他出去。
  “富兄不急,我还有一句,如果宜娘子留恋这片苦海,那么只有这个去处,这个方帕是你唯一的存身之处。”从怀中掏出一个手帕,jiāo到宜娘手中,这才离开。
  富弼走到坊mén口不解地问:“那个方帕有什么妙用?”
  一个素sè方帕,上面什么图案也没有,怎么成了存身之所。富弼没有想明白。
  “回去后对你说。”
  将富弼带到自己家中,郑朗说道:“富兄,对sī盐我一直不是很关心,关心的仅是大亭户,取缔了大亭户,会减少许多麻烦。”
  还是关心sī盐,这也是去除sī盐的一条重要弊端。
  继续说道:“除了这条措施外,等到辨佛会过后,到年底得到更多的收益,有钱帛可供支配,也有一些政绩可供你我挥霍,我还会对茶与盐动一动。”
  “茶与盐?”
  “茶法榷商,他州府的我不敢动,一动风bō会很大,然而杭州因为海外需要,可以请求朝廷放宽法令,配给变成榷商。”
  “这法子行,”富弼思量后答道。全国动麻烦多了,会牵涉到许多大户豪强的利益,仅是杭州一府问题不大,况且海上贸兴盛后,也确实需要茶叶外运,不可能从杭州将茶叶运到海州后,再从海州运回来:“盐法呢?”
  “盐法也简便,大亭户抓了一批后,亭户变得简单,那么下一法也容易执行了,先付亭户本金,象福建的荔枝一样,煎煮成盐后缴盐之时,付清全部盐款,可以进一步杜绝sī盐,还能提高产量。”
  因为保鲜技术与运输业发达,荔枝不再象唐朝需要快马加鞭送到长安,除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北则运至契丹,东南舟行新罗、倭国、流求、大食,是宋朝的名牌货。商人为了谋利,初著huā时,计林断之,立券,若后丰盛,商人知之,不计美恶,悉为红盐者(用盐梅佛桑huā制成红浆,投荔枝渍之,曝干,sè红而甘酸,三四年不虫,称红盐huā)。这便是一种先进的包买关系,当地人虽然产荔枝却因为包买关系吃不到荔枝,但是极大的推动了荔枝种植,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好几亿贯。荔枝谱记载夸张了,可是一年荔枝所带来的实利会达到几百万贯之巨。
  郑朗所用的盐法xìng质差不多,但不是郑朗的创意。
  宋朝的专营盐产生诸多弊端,sī盐严重,象张大亮好处罚,若是余杭盛度的家人sī盐怎么办?或者李用和兄弟多,有人在杭州又怎么办?于是实行买扑制,以抚大户豪强,将这一群最有力量的群体安抚住,剩下的次大户豪强,依法处理。
  执行时并不理想,特别是汀、虔、漳、cháo、循、梅、惠、广八州,执法松驰,sī盐泛滥,稍稍一控,劫人谷帛、掠人fùnv,与巡捕吏卒格斗,至杀吏卒,则起为盗。郑朗若在这几个州内象杭州这么做,连官员包括郑朗本人都敢将你杀死。
  其次是两浙江淮,这一带百姓富裕,xìng格也纯善一些,可因为sī盐之利巨,衣冠人士也多贩盐为事,就象郑朗盘查的结果,无数大户人家,有的还是书香mén第,也陆续牵连进去。
  后来范祥实施盐钞法八条,进行改革,但这次改革比较jī进,侵犯了大户豪强的利益,被nòng下台,得包拯保举,再次复官,又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态度变得温和了,是六条,兼顾了这些大户豪强的利益。也许想一想会屈闷,但这是事实,不兼顾,除非将宋朝推翻,不然什么法都不会成功。这次温和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还有飞语流长,为他们所bī,薛向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对商人再次做一些让步,可因为西北大用兵,熙宁后此法再度不适用。沈括与皮公弼于是实行第三次改革,控制盐钞的发行,扩大通商法,也没有获得成功。
  就如郑朗所说,只要朝廷要谋利,并且巨大的差价存在,任何改革也不会成功,这才是根本所在。
  对两浙也有官员进行了改革,熙宁时卢秉提点两浙刑狱,主管盐事,用了两法,也就是郑朗的两法,一是改良亭户的生活,都饿得吃不下饭,什么掉脑袋的事也能做得出来,因为大亭户没有动,小亭户贫困化继续存在,做得不成功。另外一条,就是包买制,虽然没有改善sī盐现象,却增加了产量。卢秉还有其他的一些措施,自三灶到十灶为一甲,以相讥察,互相监督。再用严法打击sī煎与sī盐,罪不至配者,虽杖罪,皆同妻子迁五百里。不过他不敢动大户,虽用了酷法,同样没有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