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全部沉默不作声。
  就是好地方,如何夺回来?
  足够了,让诸位大佬反思,已达到效果。
  ……
  回到客栈,严家上下全部迎到门口。
  严荣能考中进士,能取前宰相的女儿,最大的功劳是郑朗。
  郑朗摸了摸严荣的脑袋说道:“你能考中,我很欢喜,以后打算怎么办?”
  “郑学士,我打算先外放一段时间,再努力进修,进京参加馆阁试。”
  宋朝举子通过殿试后,逐一外放,除非有大政绩,才华优秀者,如范仲淹、王安石、郑朗,想要进一步高升,还要通过一次考试,叫馆阁试,通过后可以在馆阁或者秘书省里担任一名官吏,再勘磨几年,那么会迅速青云直上。其中优秀的人,外放到地方勘磨一下,有可能就会进入两府。
  有许多举子飞黄腾达之前,走得的便是这条道路。
  因此,即便考中进士,外放为官,也不敢耽搁学业。
  学习本来是好事,活到老学到老,可官员是做什么的?是治理一方百姓,保家卫国,不将精力放在治理百姓身上,继续苦读经义,那成了什么?
  然而郑朗没有劝说。
  恐怕是陈执中的主意,不这样,以严荣的老实与沉默,很难上位。
  准备休息,忽然来了一个人,樊家小娘子,走进来,用敬佩的眼神看着郑朗,说道:“妾恭贺郑郎大捷。”
  大捷,朝廷高兴,大肆宣传,京城瓦舍里为此不知道编了多少杂倒。
  小姑娘越来越佩服自己这个未来老公。
  郑朗无言,想了想说道:“你有没有哥哥?”
  “有两个哥哥。”
  “我想请他们替我做一件事。”
  “好啊。”
  “让他们请几个京城歌喉最好的伎子。”
  樊家小娘子眼神马上变得幽怨起来,为什么要请伎子,我本人就在这里,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难道我还反抗不成?
  郑朗知道她意会错了,说道:“你等一等。”
  说着磨墨。
  樊家小娘子抢过来说道:“让我来磨。”
  磨好墨,郑朗开始书写。
  也不咬文嚼字,随便的写了一出杂倒,递到她手中说道:“你将这个本子带给你哥哥,让他们再请几个歌喉好的伎子前去某一瓦舍,必须明天晚上能将这个节目上演。我有急用。”
  看了看,小姑娘不知其意,但是郑朗吩咐,说道:“我马上回去。”
  第二天,京城还在商议,与契丹人重新议和有什么底线。这一次,郑朗再也不发言了。
  到了傍晚,递了一张拜贴给萧特默与刘六符,邀请他们去看杂倒。
  两人已将郑朗当成契丹未来最重要的大臣,欣然前往。
  郑朗将他们带到东角楼新门瓦子。东角楼乃是京城瓦子勾栏最聚集的地方,仅大型瓦舍便有十余座,新门瓦子是其中最大的一座瓦舍。
  看到他们到来,其中一个年青人暗中点头,他便是樊家小娘子的二哥。
  一个仆人挤了进去,通知老板去。
  换了节目。
  一个长相很干净的伎子带着两个小婢走出来,腰肢轻摆,水袖挥舞。仅是出场的曼妙动作,便赢得观众齐声喝彩。
  萧特默与刘六符也击掌称赞。
  伎子便用美妙的声音唱道:
  “扑面纷纷扬扬黄沙盖头。
  举目霭霭黑黑乌云起愁。
  焦土无际,灰尘难挼。
  响飕飕夜风冷侵骨。
  嘛咻咻寒流裂冰河。
  三更翻辗,四更寝陬。
  梦里豆蔻,掩花扑蝶。
  俺醒的契丹公主(四门子)。”
  这个伎子唱做俱佳,唱前面时,用袖子掩面似是遮尘沙,唱中间时身体卷瑟,似是夜冷难寐,直到四更才卷缩在帐蓬角落里入睡,做梦回到家乡,才是豆蔻年华,掩花扑蝶的天真时光。不知道怎么去了大漠戈壁。萧特默与刘六符一边听一边为此伎唱做喝彩,忽然来了一个契丹公主,两人全身直哆嗦。


 三百九十三章 打脸

  宋朝文化繁荣发达,诗赋歌舞依然在发展中,词在宋朝达到巅峰。小说、戏曲出现雏形。
  但在前期,词与杂剧多俚语,有的下流。这是无奈,周邦彦的词固然雅到极致,有几人能作出来?又有多少百姓能欣赏到里面的含义?
  直到郑朗在杭州为了压佛,拿出几个戏曲,才替许多人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原来杂剧是可以这样玩的,即便是朴实无华的语言,照样能写出高雅的韵味。想要吸引人,必须重视故事内容。
  于是戏曲迅速发展。还有许多缺陷,但在京城各个瓦舍里已出现一些可以称颂的戏曲。
  契丹比宋朝更缺少文化娱乐生活,萧特默两人来到京城后,经常来瓦舍观戏。语言不存在妨碍,就象后来一样,中国人拼命学英语,但英国人美国人未必学汉语。西夏吐蕃与契丹境内许多人皆会汉语,有的地区汉语还是主流语言,听懂汉语的人不少。但宋朝人听懂党项语、吐蕃语与契丹语少之又少。
  忽然听到契丹公主,两人隐隐觉得今天郑朗喊他们来观戏,是一场阴谋。
  伎子不顾他们想法,继续往下唱去:
  “溜马粼粼潢河,飞绵滚滚杨柳,
  桃醺醺翠山歌头。
  掩辇内香风阵阵,
  卷帐外骏马羊牛。
  一川草碧,野水明月,沙鸥云游。(五煞)
  青青天里兀自起的霹雳?
  皇弟的牵我衣,拉我手,
  西方英雄值我逑。(骂玉郎)
  ……”,
  唱到这里,有听众骂起来“什么皇弟,什么英雄,公主,你弟弟要害死你啦!”
  “你赶快回吧,不回去连命都没啦。”
  萧特默与刘六符脸色变得很难堪,郑朗对侍卫示意,侍卫喝道:“各位勿得吵闹有契丹贵使也在听曲。”
  一听有契丹使者,人群用眼睛侧视雅坐,立即安静下来
  继续往下唱。
  环境不如契丹,但少女心中还带着一份向往那个少女不怀春,自己嫁的可是一午大英雄。
  到了党项,一个伎子女扮男装演元昊走出来,吩咐人将兴平公主带到冷宫,平时呼三喝四,兴平公主十分凄苦。
  过渡一会儿,到了**部分。
  元昊正在毒杀母亲,被兴平公主撞见进行劝说:
  “娘亲的兀自千万般不是
  待你十月怀胎含苦
  三月的食住翅弹,
  四月无力,五月头昏,六月吊胆,七月山厝,
  八月的无徒言笑,
  九月的寸步难走,
  三尊天煎熬临了鬼门关走一遭
  痛叠叠不知喜滋滋的将哥子搂。
  酪子里揣湿罗,
  颤巍巍的生从死来,
  哥子娘亲的肉!
  莽苍苍地有知天有眼,
  兀自的无良轼母!(梁州第五)”
  “说得好,说得好!”许多人听到这里,不顾有没有契丹使者在场,一个个大声喝彩。
  有的又说:“契丹这个公主真的不错,好公主。”
  但昊不听,反而大怒,又让人拿来一杯毒酒,强自塞到兴平公主嘴中。兴平公主大骂,元昊冷笑斥责,还嘲笑了契丹人。
  兴平公主终于被毒死。
  没有结束,最后还有一场游魂,兴平公主的魂魄在飘啊飘,不解啊。
  咱是契丹公主,最强大的国家,下嫁到一个小小的西夏,怎么能遭到这样的待遇。更不懂的是她皇帝弟弟,姐弟情深,明知道自己被害死,也不派人过来责问,听之任之。这都是什么世道!
  萧特默与刘六符气得浑身发抖,这是打脸,**裸的打脸。
  萧特默听着宋朝百姓的嘲笑声,责骂声,脸色阴沉的说:“郑知州,你立即派人禁止唱这个曲子。”
  郑朗淡淡一笑,道:“萧贵使,我朝百姓也不知,是从河东边境传来的消息,才有一些人知道真相。我宋亿万百姓,休要说我,就是陛下,也不敢禁悠悠百姓之口。事实西夏就那么一点大,你说你们契丹军队强大,西夏屡次侵犯我朝边缘地区,皆是失利而回,为什么不敢稍稍替你们公主殿下讨一个公道?”
  “郑知州,你这一招不管用,不会因为你这个计策,我国就随便向西夏集兵。”
  “行啊,出不出兵我能替你们契丹做主,你们公主死得公不公道,又管我何事?”
  郑朗不温不火的回答,两个使者气得不行,心情糟糕的回去,心中还有点担心。
  他们作为使者前来宋朝,言行皆要注意,有的还要汇报,平常玩乐可以不问,但今天与郑朗来观戏,回去必须要交待。
  虽喊郑知州,实际清楚,郑朗是使相的身份,又是宋朝最红的大臣之一。一道观戏敢不说吗?那么观了什么戏,又得要说。只要一说,会产生什么效果?
  甚至不要他们说,事关到契丹公主死因,这出戏曲可能迅速流传到契丹境内。
  立即见效,第二天萧特默与刘六符走在街上,就听到有宋朝百姓在他们背后议论。
  想不明白啊,看来西夏也不是不可战胜,不然不可能去年两面皆败。为什么契丹公主死了,契丹人不管不问?
  只有一个原因,契丹皇室残毒无情,根本就没有管这个公主死活。
  萧特默气得差一点吐血,我们契丹皇室当真无情?
  看一看,太后要害皇上,皇太弟马上通知,皇上也没有因为太后偏爱皇太弟,对皇太弟不利,相反,对皇太弟友好有加。作为皇家,这份亲情,比你们汉人更温馨。
  公主是死得不明不白,但也要考虑到大局。
  他们是这样想的,宋朝老百姓能想到什么大局,他们契丹的百姓也不会想到那个大局,是神马东东!
  指指点点的,呆不下去,立即起程。
  还是富弼。
  赵祯为富弼的精神感动,将他从右正言制知诰升为礼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
  离郑朗官职仅差那么一点儿与范仲淹、韩琦等人官职几乎平起平坐,一下子成为宋朝官员金字塔最上那么一撮成员。
  富裕答道“国有急难,臣唯命是从,来往奔波是臣的职责,为什么要用官爵来贿赂我?”
  赵祯很无语。
  朕授你官,是因为你的功劳,奖励你,怎么成了贿赂?
  确实,宋朝有一些官员为了讲究气节,朝廷往往难授官爵,不仅郑朗一个有不少官员都做过类似的事。
  这给赵祯留下深刻的印象。
  郑朗亲自替富弼送行。
  没有宋朝官员想像的那么危险契丹人也是人不是吃人的老虎。
  这次胁迫,看似蛮横无理,实际又笨拙又可爱。不要说其他,仅是九曲一战,西夏与契丹死亡十万大军,无数百姓遭受荼炭之奂。顶多增加二十万岁币。但用多少年增加的岁币才能将这次惨失弥补回来?
  低声说道:“富兄,少绢多银。”
  富弼点头,随棉花种植的人多了绢布价会上涨,但海外会陆续有金银涌来,价必下跌。
  郑朗默视一行人远去。
  虽无危险但是这次富弼会很辛苦。
  也要回西北,赵祯听说后让他进宫。到了御书房,苗贵妃带着福康公主坐在侧面,见过礼后,苗贵妃说道:“谢过郑相公。”
  听闻真相,苗贵妃十分感动,这是郑朗宁肯自己冒危险,也不让女儿出嫁到契丹的。
  “主辱臣死,是臣的本职,贵妃勿得言谢。”郑朗淡淡说道。
  赵祯很感触,说道:“郑卿,你非是公主的守护骑士,乃是朕的守护骑士,大宋的守护骑士。”
  “陛下,臣当不起。”
  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