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豪强多使山海珍异以贿权要,一切罢去。等等。
  真正拿得出手的大政绩没有,都是这些琐碎的事,为政很干净,没任何污点,渐渐以资历上位。
  平时为人沉默寡言但不代表他老实可欺,性格比较倔,否则也不可能会是直臣。担任枢密副使后,任布看不惯吕夷简大权独揽的作派多次与吕夷简唱对台戏。
  可这个人缺点少,几乎找不到任何把柄,吕夷简被任布多次顶得气愤难当,还只有干瞪眼的份。不过机会很快到来。任布为人没有大恶,清廉耿直,可有一个狂孽混蛋的儿子任逊。吕夷简听到后,就想到办法。先是升迁任逊的官,非常显赫一直进入知谏院。这个知谏院是台臣能进去的可是普通人?都是在宋朝能翻云覆雨的人物怎么会轮到任逊进去。
  还真进去,也真翻了一片云,下了一场不光彩的黑雨。
  这娃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很有能耐,马上会做第二个韩琦与富弼了,又让吕夷简挑了挑,开始看父亲不顺眼,你是西府副相为什么沉默不作声,失职!
  养了这个混蛋儿子,任布怎么办?只好继续不许声。
  耶!在家里说你不听俺们是言官了,可以弹劾你。
  任布气疯了,自古以来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子不言父母过,那有儿子没事拿老子开刷的。于是将些弹奏扣押。任逊不知,怎么我弹劾后没有效果。吕夷简站出来,对他说,是你老子压下去,在家是父子,在朝堂是天子的大臣,怎么能压言臣的弹劾呢。再拔了拨,小子火冒三丈,比老子任布更火大,再次上书。
  事情惊动赵祯,任布谢罪:“陛下,臣子少有心疾,脑袋有些不正常,其言悖缪,故不敢宣布。”
  说得有道理啊,宋朝以孝治天下,虽是同朝大臣,但终是儿子,这开了先例,如何宣扬孝道?可不管,有人出来说话,侍御史鱼周借机劾布。任逊做得对不对,你这个老子也有教子无方的责任。
  任布只好罢去。
  任逊还指望吕夷简提拨他呢,老子将你老子弄下台了,还留你何用?吕夷简给任逊扣了一条泯灭人伦的大罪,彻底扑死。
  但有人还对吕夷简抱有幻想,富弼。
  吕夷简弄走宋庠与郑戬,富弼对这两人也没有多大好印象,认为他们才能平庸,是打酱油的,认为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调动,没有戒意,相反,更看重吕夷简对范仲淹的支持。
  大约这个奸邪变好了。西夏首领乞砂等人来降,富弼进言道:“二人之降,其家已被元昊族灭,当厚赏以劝来者。”
  赵祯将其言送到中书,而东府诸宰相皆不知道此事。
  也是冗政的一种表现。
  富弼反思,西北正在大战,这样不行啊,于是进言道:“边事关系到国家安危,不当专委枢密使,周宰相魏仁浦兼枢密使,国初,范质、王溥皆以宰相兼知枢密院事,今兵兴,宜使宰相兼领。”
  事急从权!连陕西四路的那个管句一路部署司事兼知州并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的怪胎都弄出来,为什么两府不能特事特办?
  赵祯认为有理,于是说道:“军国之务,当悉归中书,枢密非古官。”
  打算废掉枢密院,使二府大权归一。
  赵祯热血冲动,可其他的大臣没有,闻听此言,纷纷上书。
  其实真要这么做,也就好了。
  什么叫简政,宋朝这样的重重叠叠架空,什么时候才能精兵简政?
  上游梳理成功,下游梳理起来便快。可惜。
  赵祯也“醒悟”过来,没有废罢枢密院,但下了一道诏书,命夷简判院事,而得象兼使,殊加同平章事,使如故。既宣制,天气出现异象,黄雾四塞,风霾终日,估计也就是夏天暴风雨到来时的景象。
  然而这时代……。
  更多未臣喧哗,皇帝不能这样玩啊,参知政事王举正带头进谏,二府体均,判名太重,不可不避。这要弄清楚的,判与知一样,宰相才可以用判,是差职,但实权便是差职。
  吕夷简也让这老天弄得怕怕的,他不想谋反啊,只想多抓点实权,难道老天也看不下去?自己避嫌,请求退一步。于是改兼。
  富弼这样做,是于私于公,私是希望你吕夷简能看到我们君子党的肚委,公是为了国家。
  那么吕夷简是怎么回报的?
  富弼风尘朴朴的回来,得快啊。说来奇怪,包括汉族在内,周边所有国家全算上,那怕西夏那个血誓,以及吐蕃的折箭誓与羌人的活人誓在内,真正论遵守诺誓,还是契丹做得好。只要他们在誓书上签下大名,最少几十年内不会反悔。
  举国动援起来,所有大臣参预协商。最后准备两道国书,三道誓书。想要议婚,什么都没有,包括金帛,还有郑朗的出使。赵祯下了狠话,为什么朕的女儿牺牲不得。只要契丹人敢答应,朕就敢嫁女,弄得苗贵妃在后宫多天哭泣不止。
  郑朗那个守护骑士都不管用。
  臣子要做自己女儿的守护骑士,为什么朕不能做得力大臣的保护神!
  第二是辽人能命令西夏不再入侵宋朝,复纳款,岁增金帛二十万,不能只能给十万。
  富弼进奏,于誓书内增三事,两国交界之处湖塘不得扩充,两国均不得无故增加边境驻兵,不得收留对方的逃亡人员。让契丹人吵怕了,其实这三条立下来,对宋朝也有好处。你们契丹人不相信,看看,我们宋朝都将它写在誓书里面。
  没问题,一切同意,富弼,若你不放心,国书、条款与誓书,都让你自己草拟。这样你放心了吧,吕夷简说的。
  富弼放必了,以他的才华写起来很快的,迅速写好,交给政事堂。吕夷简看了看,说道:“富弼,你先走,你的草稿我马上由专职大臣写成正式函书,再派快马追上你,不耽搁时间。”
  富弼一想也是,咱是文臣,不是武将,骑马速度不快,上马再跑。
  若他再坚持一下,不会有事,就在京城里看着,吕夷简恐怕也不会动歪主意。他一跑离京城,吕夷简的劣根性再次发作。
  富弼一口气跑到武强,开封的快马追上,递给他一个大包袱,两份国书,三份誓书,另外还要备副本,十几份机密文件。富弼接到包袱后,开始动身,行到乐寿,可心中渐渐产生怀疑,他在惦念着一件事,我所增加的三件事,皆是辽人前约,万一书词异同,没有写到国书里,对方一定会生疑,那么此行我必败矣。
  越想越不安,这是对吕夷简的不放心。让他猜中了。在乐寿驿站里,他做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悄悄将录副本火漆封启开观看。正本他不敢动,动那会跳起黄河也洗不清。
  看了,但他的一颗心坠入冰河之中。宋朝提出的三种选择方案在,在这上面吕夷简绝对不敢动手脚,但他所说的三条,一条也没有写进去!


 四百零三章 吕夷简的心思(下)

  郑朗抱着琴边奏边唱!”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月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的的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是柳永的新词。
  这个悲催的鬼,郑朗捧了一捧,范仲淹对他的才情也十分欣赏,可死改不了留恋花丛的性子,最后郑朗敬而远之,范仲淹敬而远之。怕了你,成么?
  后人感慨柳三变的命运不好,纯是他自找的。这时代只要是人才,就会脱颖而出,若是以柳永的才情,改一改,进不了两府,也会有许多人提携。害了妻子,也害了自己。
  于是飘啊飘,但却留下大量的优秀词作。特别是写秋天的词作,出了许多精品。
  内陆在传唱,边疆也在传唱。
  其实这时代正统士大夫对柳永词作评价不高,包括雨霖淋,认为过于俗气,意境低下。郑朗那几首曲子也被告文人认为俗气,可因为意境,无人反对,相反,倒赢来许多喝彩声。
  但其中有几首词作,后人不知,在这时代却为文人认可,包括这首八声甘洲,苏东坡都认为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让郑朗哭笑不得,柳三变让这时代认可的还有一首雅词,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可这两首雅词对后世影响皆不大。倒是那些俗词为后人反复称颂。
  “官人,你也作首长令吧。”江杏儿期盼地说。
  怎么着,都是一届进士,丈夫还是状元呢,为什么那个柳永比丈夫名气还大。明明在花会上输了的。
  郑朗直皱眉头。
  词真的不好作,特别是雅词。
  首先是韵,不是普通话的韵,甚至对汉唐韵,宋人也考研,准不准不知道,但有一本厚厚的《切韵》,全书以韵目为纲,分一百九十三韵。除了这本,还有周研声韵,韵集,四声韵林,群玉典韵等书籍。祥符年间,陈彭年与丘雍奉旨在前代韵书上又编修一本《广韵》,分成二百零六韵,三千八八百多个小韵,二万六千多个单字。赵祯朝时,小宋与郑戬多次上书批评宋真宗年间这本广韵多用旧文,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赵祯于宝元二年又让丁度等人修了一本更庞大的《集韵》,收录五万三千多个单字。实际重叠更多,后人整理出来,真正收录的字只有三万两千多个字,其他的全部重叠
  举子根本记不住,郑朗同样也记不住,于是科举时准许举子将这本韵书带入考场翻看。
  不要说汉语拼音,现在发音用后世的汉语拼音法根本押不准音节,只能用现在的切字法注音。也不是后世的发音,后世是普通活多半来自北方游牧民族语言与中原语言结合的产物,发音生硬,只是胜在音节简单,易于推广。古代的雅音后世已经消失,只能从客家话与闽南话中能看到一些影子,甚至从棒子与偻国的语言里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因此后人所朗诵的诗词歌赋,也无法读出那种雅味。
  郑朗对此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对音韵成就也不会高,这个不高,作词就会很困难。作骈文与诗可以的,作词不但合手韵律,还要合手乐律,意境高雅,想作为好词,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那有这份精力?”郑朗摇头拒绝。
  抄袭不想,宋朝也不缺少优秀的词作,需要他抄来,拉动宋词的繁荣。他的职责也不是创作优秀词作,而是吏治,就不是吏治,重新编写儒家经义,也比琢磨词作更有积极意义。
  抬起头,看着低眉垂眼的时恒,问道:“你找我有何贵干?”
  “小的想问几个问题。”
  “那只是小孩子读的学问,你自称精通天文地理、算学统筹、医星相卜、土木机关、风水堪舆、格物变化、炼丹制药、石匠木工、烧砖烤瓷、打铁炼钢、认石辨矿,怎么连这个也看不懂?”郑朗淡淡说道。
  时家夫妻进入郑家,郑朗花了好几个时辰,写了一些初中的力学物理知识,抛给他阅读。
  是小孩子看的书,但在这时代~
  时恒看傻了眼,不懂啊,只好请教。
  忽然听到隔壁争吵声,不用分辨,郑朗也知道是时恒妻子与小姨子在吵,很怀疑时恒与他小姨子有一腿,不悦地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是大豆腐,去管一管。”
  “是,”时恒愁眉苦脸离开,这人对杂学是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