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去。
  偏偏又是月末之夜,许多西夏人不知不觉,还不知道宋军在干什么。直到一百个风箱全部鼓出粉末,天空中弥漫出一道道烟雾,才隐隐感到不妙。可粉末已经吹了过来。
  这些粉末有晒干的尘土,还有少理芥末、秦椒,没有辣椒,但此时中国已经出现一些辣味,比如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皆可以作为辣椒的替代品,用为调料使用。有的很贵,有的便宜,比如茱萸。事先将它晒干,然后磨成继粉末,它的质量比尘土更轻,也飞得更快。
  一下子中了招,包括无昊在内,也让这些尘末飞进了眼睛,不由地捂着眼睛,用手拼命的揉。
  郑朗再次击鼓。
  冲锋开始。
  分成三路,赵绚居中,王吉居左,向进居右。西夏人搭建了十二座浮桥,每天通过浮桥来寨城下耀武扬威,但宋军只选了其中三座。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万五千军队,迅速扑过浮桥,冲入西夏军中。
  眨眼之间,西夏大营混乱一团。
  无昊不顾眼睛痛,不停地用旗帜下达命令,让所有将士稳住。到现在为止,他依然还想将定川寨所有宋军吃下,不让他们突围出去。那怕不攻打,只要再困上几天,没有水吃,宋军也会不战自乱。
  宋军根本就没有打算准备突围。其实这时候想要突围,却是一个大好时机,至少有一半宋军会趁机突破重围,逃出生天。可宋军为什么要逃?王吉与赵绚、向进三人在敌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特别是王吉,杀伤力最强,从他身上能看到一些后来蒙古铁骑的样子。战前拒绝穿笨拙的马甲,只着轻甲上阵,因此战马负担很轻,冲锋起来,速度也最快。
  韩琦看着他在敌人中凶悍的样子,说道:“行知此人果然是一员虎艴……”
  “那是,兔毛川一战,正是他奋不顾身,第一个从车阵里跳出来,大破铁鹞子的。”
  “不知道张鼎如何?”
  “马上你就能看到。”郑朗十分高兴,宋朝对武将十分轻视,特别是这位韩大先生。史上张臣与王吉待遇最为不公,若得到这位韩大先生青睐,两人飞黄腾达之日便到来了。自己一个人说话不管用的,再加上韩琦,朝廷还能再不重用这两名勇将?
  但接下来郑朗陷入沉思。
  “行知,你在想什么?”
  “稚主兄,我在想建立一支轻骑兵。”
  “轻骑兵?”
  “也就是用轻甲,或者皮甲代替笨重的马甲,减轻战马的负重,再精选一批战马,那么至少这一支骑兵会保持速度的优势。”
  “那又如何?”
  “用途可大了”,郑朗叹息一声。这个念头不是一天才想到的,只是今天晚上看到王吉的样子,这个**才如此的强烈。可再一想,觉得很困难。蒙古铁蹄纵横天下,那有他们的天然地理条件,一直生活在无拘无束的大草原上,纵横驰骋惯了的。西北有草原,不过是一些小的平川,那能与北方那些大草原相比?没有这个天然的地理条件,就无法训练出蒙古人那样的轻骑。
  “什么用途?”
  “不说了,观战吧”,郑朗没有办法回答。总不能说后世有一支骑兵,能用两万人就扫荡了大半个欧洲。还得慢慢熬吧,熬完了西夏,还有契丹,契丹根本就没有指望将它消灭,顶多将幽云干六州收回来,那么整个宋朝就欢喜到了家。
  韩琦再着战场,又说道:“这一次元昊一课上得很深刻……”。
  郑朗也大笑。
  宋军不扬那种阴险的辣尘,无昊眼睛睁开,开始全神贯注的指挥着军队。郑朗对无昊很鄙视,认为他是一个土匪,低估了无昊。无昊还是有些指挥才能的,若不是用阴谋诡计,或者这些鼓尘机,与火药,单论指挥艺术,无昊比此时定川寨中的任何一人都要强。
  在他指挥下,西夏军队井井有条运转起来。
  郑朗说道:“到时候了。”
  再次擂鼓,宋军徐徐撤了回来。
  经过一个多时辰交战,双方各有损伤,宋军牺牲一千多名将士,但西夏人更惨,最少三四千人葬送在硝口河对岸。
  虽各有伤亡,但对双方来说,皆没有伤筋动骨。只要将这支宋军吃下去,无昊那怕再牺牲一倍将士,也是值得的。宋军也没有指望马上就会大败西夏人。西夏人虽分了兵,前来大军数量太多,还有八万多人留在这里,张田与张亢亲自前来,也冲不垮这么多的军队。但这一战,对宋军有所稗益,本来因为向家峡一战,下降的士气因为这一战,会再度回升。
  郑朗开始论功行赏。
  向进大乐,说道:“郑相公,还是跟郑相公打仗舒快,那象那个葛……”
  没敢说。
  这也道出大多数将士的心里话。
  郑朗扭头看了看东北角,东北角有一处房屋,正是关押葛怀敏的地方。说道:“向将军,不得乱说,准备休息。没有参战的将士准备守城,防止敌人恼羞成怒,明晨进攻定川寨。”
  然后与韩琦回到院中,韩琦说道:“大约还有几天?”
  “快了”,郑朗答道。但他还有一丝隐隐的担忧,担心的是那支分出去的西夏军是……


 四百十七章 浑沌

  郑朗不是传说中的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亮也没有那个本事猜错了。元昊第二天没有发起任何进攻,而是就着两条小河,从附近山上砍伐下来大量的木料,修建一条长长的栅栏。
  咱不进攻,也不恼羞成怒,就活活困死你。城中没有水了,看你们宋军能坚持多久。
  郑朗想错了,元昊虽是桀骜不驯,但不会不顾大局。元昊也想错了,比拼消耗,最终吃亏的还是他。定川砦物资与水源最少能坚持十几天,元昊自己物资也能坚持十几天。可他们回去怎么办?毕竟这是在宋境里。
  郑朗与韩琦登上城头,看着元昊在修栅栏,暂时不进攻,郑朗很不开心。
  韩琦说道:“此人不可小视,昔日曹宝臣(曹玮)对此人赞不绝口,果是一代枭雄。”
  不管元昊用什么手段,或者他运气有多好,最少打下眼下的江山,容易么?西夏有什么,绝对不到一百万户人口,有人暗中枯测,此时包括沙州、河西走廊在内,西夏的人口也不过七十万户,因为战争破损,每户人口很少,总人口也不过两百几十万。还有的大臣认为元昊所盗陇右数州,人口仅是原来唐朝陇右的二十分之二,那么户数只有十五万到二十万。赵师民上奏便持此议,韩琦想抽赵师民的耳光,只有二十万户人口,能每次发动十几万军队入侵?还有的人胆小怕事,认为西夏治军二丁抽一,平时就有五十万军队,那么最少有一百万壮丁,境内会有四百多万人口。四百多万人口,往哪挤啊,往贺兰山西边大沙漠里挤去?
  因此韩琦赞成中间的说法。
  就是这七十万户,两百几十万人口,让庞大的宋王朝苦逼。
  至今未征服西夏任何一块地盘,反过来呢·国家拖累得民不聊生。
  枭雄啊,韩琦不得不承认曹玮当时的看法多么有远见。
  郑朗默不作声,总之,元昊大修栅栏·让他不喜欢。攻好啊,正好葛怀敏从四周又抽调大量军队过来,三万多军队想击溃眼前的西夏大军,那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守城,元昊将十几万军队全部驻扎在这里,以他们不善长攻城的能力,将吃奶的力气使出来,也休想撼动定川寨一根汗毛。那么一个攻·一个是守·西夏大军损失会十分惨重。几天下来后·士气沮丧,大捷便有了。
  “稚圭兄,我不是担心栅栏,而是担心其他。”
  郑朗的担心很快实现。
  西夏国内很贫困,就算是秋收到来,因为苦战数年,每次都抽调大量壮丁,还死了许多人·国家一年不如一年,为了这一战,几乎将西夏境内财富全部挤压出来。
  但于陇山东麓·让张方平一把火烧狠了,后勤供给严重不足。
  破了莲花堡,得到一些物资。不足以支持庞大的军队,那些物资仅是供几千人生存用的,但也是有帮助。将栅栏修好,元昊又抽出一部向养马城发起进攻。
  养马城在镇戎寨的西侧,瓦亭寨的西北方向。在镇戎寨附近算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寨子,本来里面仅驻扎着七八百宋军,葛怀敏抽了抽,仅剩下四百来人,正好是一营兵力。
  数万西夏军队前来攻打,更加无力支持。
  好在此寨规模小,前来投奔的百姓不多,仅有一百来户。
  不到半天,养马城便会攻破。
  消息再次反馈到狄青哪里,狄青促不安。
  按照宋朝军法,有兵不救便是有罪,可是诱敌来犯,在镇戎寨确实留守的将士不多,没有办法与强大的西夏军队抗衡。然而镇戎寨西边二寨连破,狄青还是感到压力。
  仅逃出一百来人,其他人与百姓再次遭到西夏人的杀害。
  狄青抗不住这个压力,终于出手。
  还是向家峡。
  悄悄带着两千多军马,借助向家峡两边山林的隐护,潜入向家峡边缘地带。
  一万多西夏军队押着战俘以及抓获的百姓,与清剿过来的辎重,慢腾腾地走过来。
  狄青一直按兵不动,直到西夏前锋军火队过去,突然带着手下杀出。
  借助狭窄的地形将西夏军队一切两断,向西夏后军发起冲锋。战了近一个时辰,两百多名战俘与百姓一个个释放出来,有的让他们就近骑上马,或逃生或者参加战斗。又将西夏人掳获的辎重一一烧毁,在西夏两支军队没有形成合围之前,撤回镇戎寨。
  这次埋伏战,击毙近千西夏士兵,可是狄青自己手下也损伤了三四百人。算是一个小捷,但形势十分恶劣。葛怀敏的调动,镇戎寨西侧几乎无军力可动。
  张在笼竿城有兵,兵力不在笼竿城。狄青有兵,兵力不在镇戎寨。甚至未来景泰都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可军队也不在高平寨。
  无昊胃口越好,泾原路局势越恶化。
  还不是让他担心的,担心是的南方那一支西夏军队。
  西夏人逼向瓦亭寨,瓦亭寨兵力空虚,只好四处搬救兵,先是镇戎寨,后是笼竿城,再后便是渭州。没办法,寨中仅有一千来将士,要么还有涌进来避难的两三千百姓,面对三万人,如何守寨?
  整个泾原路就象水煮一样。
  尹洙接到救援信后,又派出一千士兵前往瓦亭寨。这是渭州城的北大门,离渭州城只有七十几里路,要命的是自瓦亭寨到渭州城之间,后方再无一寨砦,七十几里路,对大部是骑兵的西夏人来说,仅是两个时辰的路程。
  然后与张方平扯皮。
  先将泾原路局势写了奏折,上书朝廷。接下来几乎一天一报,一天两报,最后一天三报。
  张方平带信过来,尹洙要问,也实话实说。这个人是君子,张方平对这些君子比郑朗更不感冒,可大多数君子品性还是能相信的。直接说了,韩琦与郑朗去了定川寨,其他的别问我我不是主帅。
  怎么去了定川寨?
  定川寨消息也随着传来,葛怀敏庸兵误国,不知道怎么绕的,就上了元昊的当不但将他自己两万五千名将士,还将四周数千将士一起带到这个绝地。称为绝地原因不是定川寨不够坚固,而是水。
  西夏人切断了定川寨的水源。
  尹洙听了冷汗直冒。
  他对军事一知半解,后来还尝试着写了一些兵书。
  这个兵书切莫相信,想看兵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