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行连坐法,如保内有罪犯知情不报,则以伍保连坐法科罪,邻居不知情,也加上科罚。
  不能说它一点作用也没有,因为推行保甲法,盗贼减少,小股的农民起义被迅速扼杀。但它的意义完全是为了服务统治者的,看不到对老百姓有什么帮助,平时忙都忙不过来,还要免费的练军,甚至一些地方强行要求百姓掏钱自备武器,又要巡夜,战战说说的查盗上番,教阅,严重的耽搁了生产,影响日常生活。结果百姓怨声载道又因为没有积极性,导致百姓训练不力,统治者看到保丁战斗力低下,也不敢使用保丁上战场。
  它在王安石诸多法令当中,算是一条比较恶劣的法令。
  但也由王安石变法最终目标所决的,利国,而不是利民。其实民就是国,国就是民,只有一个个老百姓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王安石没有想透这一点,于是一个接着一个有无数弊端,困惑骚扰百姓的法令推出,给了保守党最大的借口。结果没有实现他的目标,反而造成党争,祸害整个宋朝。
  郑朗进行改良,一字一句的说道“一选农民,农民淳朴可用,又有冬闲时间,家中必有二丁,单丁、老幼、病患、女户绝不能收容,务必选择贫困人家,自愿参加,不得任何地方官员强迫百姓入保,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身体必须强壮有力,没有任何残疾。不符合条件者一律不得入保。二一旦入保,全家免其任何税役徭役,朝廷发放一些禁制外的武器,以便教习。三教习时间选在冬月到腊月个农闲之月,但三个月内准其一半时间有假,以备农耕农活或者其他杂活,若是大教阅,需提前通知,以便保丁能安排家中事务。四冬闲由武艺高强的兵士授其引马武艺,十人一小保,一百人为大保,一千人为一都保,除了练习武艺外,也协助地方官府缉拿盗贼,但每次出值之时,按风险给一百文到一贯轻重不等的值钱,时间不得超过十天,以免耽搁生产,超过时间另外给钱补偿。若是遇到象王伦这次的悍匪,战死或战伤,享受禁兵死伤待遇。若是国家用兵,从中挑选武艺高强者进入军中,立即与禁兵享有一样的待遇,但战事消减后,重新务农为保,除给少量遣散费,除收纳禁军之中外,一律重新按原先待遇。五若有新的职业,使冬闲时不能参加训练,可以提出来,酌情准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不当理由阻拦保丁退保。”
  这便是改良型的保丁法,它某种意义也带着筹兵性质,但与王安石保甲法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免去所有税务与徭役,训练时间短,有很大的自由度,没有强制连坐法与巡夜法,明确奖励与出值补贴,待遇也更厚,与其是凑兵,不如是也是一种变相的照顾。许多贫苦百姓生活艰难,仅是一项免去所有徭赋,就会吸纳大批贫困百姓加入。
  当然,这需要朝廷拨出一笔财政的。
  但所有人眼睛都亮起来。
  赵祯眼中闪过兴奋的神情。
  再怎么补贴,也比养禁兵强啊。况且吸纳的仅是贫困户,就是没有保甲法,国家掏出一些财政出来补贴,不是合乎情理吗?并且百姓不怨,要来就来,要去就去。看似懒散,但本来就是备兵用的,让他们务农才是本职,懒散一点,自由一点,百姓不会埋怨,国家才会安定。这才是仁政之举。
  况且刚刚看到禁兵的种种,已经烂透了,还存在什么懒散可言?
  韩琦已经激动地站了起来,说道:“陛下,臣认为这是良法,国家仅需付出少量支出,就可以得到几十万备兵,也能协助地方官员缉拿盗贼,以保四方太平。”
  章得象担心地说:“恐怕费用不会少,若是吸纳几十万保丁备军,国家便会减少几十万户税务所得。”
  赵祯挥手道:“无妨,无妨,郑卿的保甲法本是在贫困户中挑选,即便纳税,又能纳几何,纵然一百万保丁,也不过两三百万贯,这些贫困户少纳税,也是给他们一份生机。”
  “万一有富户参与怎么办?”续阳修迟疑地说。
  “可以发下诏书,保丁只限五等户以下。”赵祯继续兴奋地说道:“郑卿,此乃奇思妙想也。”
  万一需要兵源,这些保丁就能派上用场,再差些,也比刚才看到禁军中的老弱病残强。
  郑朗心中感到好笑,未必会起多大作用,之所以提出来,正是想让赵祯心安,没有这么多保丁凑人数,想要赵祯裁减军队,那怕磨破嘴皮子,也未必会起作用。但真推广了,对捕拿盗贼,拥重四方安宁会产生一起意义。虽然到了下面,官员胡来,就这么一点儿奖励,也会克扣,可宋朝也没有这么多盗贼可剿,总体它的赈济意义大于弊端。
  赵祯又说道:“可于京畿附近推广,以观成效。”
  “陛下,此言有理,这仅是臣的一个想法,是益是弊,未经检验,先行在京畿处推广,看看实效,再向全国推广。”郑朗说道。其实不是在京畿推广,而是赵祯缺少安全感的一种表现,不管它是保是兵,总有一定战斗力,京畿力量增强,才能调动统管四方,干强枝弱,利于国家安全。
  晏殊等人在皱眉沉思,这个新法对他们的刺激很大的,终于贾昌朝又说道:“虽益,但国家财政虚弱,立即推行未免不妥。”
  不管它是什么性质,花的钱少,总得要花钱,首先配备引箭、刀枪棍棒就得一笔财帛,一把引价七八文钱,一只箭矢五十文钱,一把提刀二贯多钱,这是简单的配置。若是军队配置费用更高,一副全甲四十多贯钱,一个应鼓五贯多钱,一个行兵帐蓬五十多贯,所以一场战役打下来,乱箭似雨,杀伤力有了,可不知道多少钱飞了出去。也因此不管敌我那一方,只要控制了战场,战后全部派人打扫战场,那怕是牺牲的战友,也要将盔甲从死人身上扒下来。这都是钱帛!
  不知道最终会得到多少保丁,一百万那是不可能的,这种自由度很高的保甲法,休想得到一百万,五十万就算推广得当。但就是五十万,费用不会少,税务最少减少一百万贯以上,捉贼战争那不能算,调动正规军队用费更高。但再给其武器,还有一些亏损也不能指望这些保丁用他们贫寒的收入倒贴,最少又有三贯钱的支出。还有,派出兵士指导训练,也有一定的出差费用,一大保派出一兵士指导,又需要五千兵士出差费,又不会低于五万贯。这样杂七杂八下来,一年需开支近三百万贯钱。不是小数字。
  郑朗微微一笑,这确实是增加支出,但接下来才是郑朗真正想要实现的大计划。
  保甲法有没有效果,无所谓,浪费也不过浪费在贫因百姓身上,权当救济赈灾的,下面才是真正的节流。之所以推出面目皆非的保甲法,正是为下面改革服务的。


 四百六十六章 大计划(八)

  “陛下,定川寨之战,我动用的禁兵、厢兵、蕃兵与乡兵,以及百姓,总兵力比元昊多,可是良莠不齐,来自四路,平时不熟悉,并且有百姓,有蕃子,还有吐蕃的兵士,鱼龙混杂,可以说是一支杂牌军队。相反,元昊兵力纵少,却是精挑细选而来,身体素质都是羌人、蕃人组成,又多是骑兵,无论从那一方面比,都比我军强。尽管占据人数优势,这个人数优势并不多,完全被这些劣势消抵。”
  赵祯额首。
  仅论身体素质,蕃子与羌人生长在苦寒之地,又以食荤腥为主,相对而言,要比汉人强。地理因素也是决定因素,越冷身体素质越好,所以北人比南人相对要高大强壮。
  “之所以取胜,有几条原因,我朝是正义之师,敌人是侵略战争,不占道义。将战争控制在泾原路,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这边。元昊虽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论军事谋略也在臣之上,但臣谦虚谨慎,制订方略时博采众长,听取范仲淹、韩琦、张方平、狄青、种世衡、张罡、王吉、景泰、赵旬等人意见,或提供谋略,或提供补充,于是方略变得比较完备。平时为政小心,善待当地百姓,多少赢得一些民心,让他们对朝廷感谢。元昊残暴,不得士心。还有就是精兵练兵。臣来泾原路时便知道泾原路将会再次发生恶战,无他,泾原路当时未在镇戎寨以前建立诸寨堡之前,地势平坦,容易入侵。甚至在准备石门川之战时,臣还一直在裁减军队。”
  这便是郑朗要说的主题·裁军!
  他对王安石的种种变法持中正的想法,总体上王安石变法有着积极意义的,可是弊端很多,王安石实施变法时太急躁·急于求成,用人不当,性质是替国家谋利,没有真正考虑老百姓的感受,所图太大,等等,于是产生许多副作用。
  甚至一些变法根本莫明其妙-,比如保马法·有的变法有百弊无一利·比如王氏保甲法、市易法。
  但有的法令很好·例如仓法,还有这个裁军法,连当时的保守派大臣司马光、韩琦、富弼、文彦博等人也基本认同,除了在一些细节上有争议外,不碍大事。后来司马光为了推翻而推翻,做了许多丑陋的事,包括仓法重新废除,前线将领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城池重新归还给西夏人。但司马光没有因为王安石裁军而重新增加军队数量。
  裁军严格意义不是从王安石开始的·而是从宋英宗开始。
  这小子已经被曹皇后抱到深宫抚养,郑朗对他感情很复杂,站在赵祯立场·这小子简直该杀,但站在国家角度分析,做为皇帝本人,他也不算很恶,某些方面还颇有些作为。
  但宋英宗做得还不够。
  于是王安石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简汰退军,不任禁军者降厢军,不任厢军者退为民。
  缩短军役期,北宋前期是六十一才许退,后来扩大军队数量,兵至六十一始免,犹不即许,这才造成让郑朗弄了一大群老头子兵进宫展现。熙宁四年,规定五十以上愿为民者听之。
  以工代赈,限民入伍。这是暗消,正式裁军为明裁,堵塞兵源为暗消。宋朝政府是好心,流民没有办法活下去,让他们进入厢军吧,避免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也是养活了许多因灾害无法活下去的贫困百姓。但养来养去,朝廷得多少钱帛来养这么多流民。最后流民没有养住,反而使国家拖下了海。但王安石想出一个妙-法,遇到灾害时问题也不大,强行救济是不妥的,于是拨出大批钱粮出来,组织饥民与流民参与水利兴修、城池兴造等工程中,以工代赈。而这些工程平时也要修造,苦于财力与伤民,丰收时兴建反而不美,一箭数得,既救济了饥民,又办了实事,还堵塞了厢兵的冗陈,灾害过后,各回故里,不至于使许多田地失去主人荒废。马上这条颇有远见的政策就能推广。
  省并军营,整编易制,北宋前期步兵五百人为一营,骑兵四百人为一营,承平已久,营额不满,廪给如故,又有许多将校吃空饷,以致兵少官多。但这条自赵祯手中就开始实行,直到王安石手中才大规模的推广,使各指挥员满,营数下降,减少将校武官。
  经过王安石改革之后,减少四十万禁厢军,仅军费一项就减少了一千万多贯的支出,若包括武器盔甲在内,数字更庞大,两千万贯也未必可知。如果再将这四十万士兵还为民所带来的赋税,与他们创造的生产力与财富,数字会进一步的增加。这是王安石所有变法中最有成效,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