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青兵出屈野河,痛击几个侵耕严重,又时常来宋境骚扰的强悍部族。并且连拨西夏边境四寨,击杀西夏兵士八百余人,数族百姓两千余人。至于狄青出了多少兵,没移皆山远离权利中心,却不能知道了。
  此事引起西夏所有权贵震恐。
  站在宋朝的角度,西夏非常麻烦,杀又杀不死,哄又哄不好。头痛万分。但没移皆山在元昊没有死的时候,还有一些实权的,却知道并不是宋人所想的那么回事。
  元昊就因宋朝,说过一段话,说汉家人对内是龙。对外是虫,已不是汉唐时有汉家人,得牵着他们鼻子走,想和时,只要派一使者。那些得益的、贪生怕死的权贵就会立马求和买平安,想打时继续打脸无妨,想怎么抽就怎么抽,动怒了,再耗一耗,然后再派一使者说说好话,那些权贵依然还会求和。清醒的人很多。可这些人清醒没有用,那些权贵不清醒,他们就没有说话权。至于老百姓的态度,元昊提都懒提。
  所以不怕。
  照侵耕,照掳掠。一涨自己国家的士气,二可以就此讨价还价。
  说到底,是汉人统治者的苟和心理,让西夏外交政策如鱼得水,虽然汉人文明长远,举世无双。却越活越回头了,只要灵活机动,完全能掌握主动权。可进可退。
  不过没移皆山却听出另一层意思,西夏本身也是色厉内荏。
  狄青仅是武将,他居然敢率兵入侵杀屠,拨四寨,焚之一空,又对诸族杀戳。难道宋朝要改变对西夏的态度?
  他还不知道另外一件事。
  契丹虎视眈眈,已在金肃州派驻大量军队。阴山那边又有契丹军队活动的身影。
  他同样不知道,郑朗此举不仅是给他提供一次逃跑的机会,还有西夏侵耕越来越严重,也要教训教训,同时表明一个态度,宋朝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为收留没移族留下空间,也就是以进为退。
  时机到来,没移皆山让女儿提出恳请,要去天都山皇宫避署,没藏氏没有答应。不过没移皆山准备了很长时间,在这数月中他得到一个隐秘的消息。没藏氏乃是一个十分水性杨花的女子,在野利遇乞活着的时候,就与自家的管家李守贵私通,野利遇乞被杀,没藏氏与李守贵分开,李元昊召没藏氏入宫,以尼为名,两人秘密来往,不过李元昊很快被自己女儿吸引,冷落了没藏氏。没藏氏寂寞难耐,又与自己的保细吃多勾搭成奸。
  或者很早两人就勾搭成奸的,那么连谅祚是不是李元昊的种,都成了问题。没移皆山不敢往下想。也不需要想,花重金暗中贿赂吃多,求吃多说好话。要感谢郑朗,若是没有宁令哥出逃契丹之事,没藏氏很有可能会借契丹之手,铲除没移父女。现在宁令哥逃到契丹,没藏氏没有动这个念头了。
  枕头风力量很大的,不论男女。
  没藏氏终于同意。
  但不止他与女儿,还有一些亲戚,族人,以及两个儿子,再求没藏恩准,让他们以护卫自己女儿名义,一道前去天都山。没藏氏又没有同意,结果没移皆山再次花重金贿赂吃多。
  到了天都山行宫,情况仍不理想,没藏氏派来许多侍卫,看守森严。
  没移皆山一愁莫展。
  忽然数天后,侍卫一起消失。
  没移皆山一家人等于软禁起来,不能听到外面的消息。
  这时,契丹已经对西夏动手了。
  元昊在临死前除托孤外,还忍痛说了一句话,他日力弱势衰时,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子孙安宁,又得岁赐官爵,若为契丹所胁,则吾国危矣。
  枭雄眼睛如烛,这段话说得很有远见,他在世时,两面派,时战时和玩得转,他一死,后代未必有他的手腕。契丹结了仇,必报仇。宋朝那边问题却不大,只要不给宋朝找到借口,仅是内耗,就让宋朝无法对西夏用兵。结果无人听,与宋朝继续交恶,幸好女真崛起,否则西夏早晚会被宋朝吞食掉。就是这样,西夏政权始终不能平安的渡过,也与宋朝时常攻伐,或者禁榷有关。
  没藏讹庞听了一半,对宋朝色厉内荏,但正规的军队始终不出面,对契丹却是严加提防,又重修了唐隆镇(山西偏关县)。以前这里叫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称为北方三关。西濒黄河,东连丫角山,地势十分险恶,乃是西夏通向契丹东边道路上的重要门户。
  辽兴宗闻听元昊死,就想用兵,史上契丹找不到理由。用西夏贺正旦使迟到为由,大举兴兵伐夏。这次理由充分,西夏国相谋害元昊,扶立一个不知道那个人的野种上台为帝,俺带着正牌太子来了。没藏你赶快将那个野种拉下台,重立宁令哥为帝,我们契丹就饶过你们兄妹。
  没藏兄妹怎能答应?于是契丹继续三路开进,先锋军乃是皇太弟耶律重元、北院大王耶律仁先,先行开赴。自己则率中路大军。韩国王萧惠为河南道行军都统,赵王萧孝友、汉王耶律斡不辅之,徐徐跟进。耶律敌鲁古为河北道行军都统,征发阻卜部诸军为偏军,兵出西阴山。规模不及上次,但也不小,近十万之众。
  大军渡过黄河。到达唐隆镇。
  唐隆镇经过修葺后,变得易守难攻,但是西夏守军看到契丹军队庞大,在契丹猛烈攻击下,一起落荒而逃。
  这不是狄青率几千宋朝骑兵来一个小小的教训。西夏举国震恐,才将看押没移皆山父女的侍卫抽走,以防契丹。
  还留下一些人,但不多。
  没移皆山于是上书要求回族省亲。
  没藏氏不是很同意,迫于契丹压力,也没有想到没移皆山会投奔宋朝。甚至都没有想过宋朝敢收留没移皆山,没移族终是一个稍大一点的部族。党项诸族中小者仅几十帐,大者数千帐。甚至上万帐。没移族也算是大的,近两千帐,但不是那种顶尖大族,如野利族、野龙族、咩兀族、伽罗腻族。一千多帐,顶多只能抽调两千甲兵,危害不大。
  契丹来伐。没藏兄妹又不想后方多事,勉强同意。但让没移皆山抽调一千甲士前来兴庆府,准备与契丹开战。直到这时,没移皆山才得到契丹入侵的事。
  没移皆山没有拒绝,虚与委蛇地答应。
  但一返回没移族,立即命令所有族人收拾所有行李出发。
  可是道路狭窄,行程很慢,让没移皆山很焦急。
  不出发没有事,一出发,没藏兄妹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得知。不到一百里的地,居然走了三天时间,才抵达兜岭,没移皆山有些急了。
  这个连郑朗也没有想到。
  能力的问题,若没移皆山很有能力,以元昊对没移氏的宠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移氏自己还没有要求呢,元昊便替没移氏修天都皇宫,又修贺兰离宫。幸好死得快,否则再过几年,没移氏到了年芳二十之季,更加貌美,元昊能不顾西夏国力,替没移氏修阿房宫。这样的宠爱,没移皆山都没有上位,可见他的能力。
  当然,若有能力,他早就到了宋朝,何必苦逼的等契丹入侵,才让他找到逃脱的机会。
  这是逃跑,时间紧张度比澶州决堤时更紧张。当年山遇惟亮为了逃跑,居然坐视年老的母亲**,无他,老妈妈跑不动,会拖累时间!这次没移皆山举族而来,还能带这么多李行,几乎坐看族人将肚兜子、烂袜子、抹布都带上。能快得起来吗?
  最后郑朗得知,气得几乎无语。
  登上莽苍苍的兜岭,天色已黑,孩子在闹,牛羊在叫,乱成一团,只好寻找一块山谷扎下营地。一万多人挤在一起,乱成一团。
  没移玛伊从车子里走出来问:“爹爹,什么时候能到达宋朝?”
  “明天下午。”
  “孩儿担心。”
  “没有事,那个小宰相在担任宋朝首相。”没移皆山抚胸,若没有这个小宰相做了种种布置,根本就逃不出来。
  “那个小宰相很有本事?”
  “没有本事,他怎能从契丹逃出来?”没移皆山很惭愧地说。自己这一行逃得多艰难,还有种种好运气,逃得都胆战心惊的,不知道此子是如何逃出契丹?听到一些传言,过于夸大,他不相信,再想,却想不出来,只是觉得不可思议。
  草草休息一夜,不顾人困马乏,第二天一早,又拨营起程,翻过数道险峻的山峰,这时没移皆山精明起来,看到有的族人带着许多行李,攀登很慢,喝令他们丢下这些没有多大用途的行李。稍稍快了起来。就是这样,整个庞大的队伍依然象蜗牛在爬。太阳徐徐偏西,终于翻过最后一道险岭,前面还有山,但属于葫芦川沿伸地带,这个道路他熟悉无比的。虽有山,山不高大,渐渐以平原河谷为主,过了这里,便是真正的葫芦川。再往前去便是萧关……到了萧关,全族人平安无事了。
  下令道:“快到宋境了,大家快点。”
  就在此时,后面忽然有人说道:“不好,追兵追上来了。”
  “大家快点走,”没移皆山喝道。也不用他催,百姓疯狂地向前跑,什么行李牛羊也丢下不要了,西夏为了防止各部族叛逃到宋境,处罚很严的,抓住了全族屠杀,陆续已有数个小族被屠,有的离没移族不远,甚至族中有一些战士还参与了屠杀。
  没移皆山来到队伍后面眺望。
  越来越近,大约有三千骑。就是三千骑,自己帐下也未必是其对手,也要看,若是无能的将领率领,还能战一战,这里离萧关并不远,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宋朝军队赶来,举族平安。但若是将领能征善战,凶多吉少。
  一边眺望,一边**部分族中的壮士,准备武器与战马,渐渐追兵更近,看到了旗号,没移皆山忽然毛骨悚然。
  来者还没有看清楚,但能从旗号上得知来者是谁,嵬名浪遇!
  没藏兄妹居然将这尊大神请了过来,对付自己!


 六百十八章 远方(下)

  嵬名浪遇乃是李元昊的弟弟,曾随李元昊出征,多立下赫赫战功。不过李元昊必格多疑,容不得这个弟弟出风头,多次打压,由是名声不显,宋朝人对他不熟悉。
  西夏一些权贵还是知道的。
  没移皆山更知道。
  因为李元昊对女儿相信,所以说了一些话。例如对各国名臣的评价,包括郑朗,说了一句话,郑朗军事不足虑也,若让他再次率兵与郑朗对战,准会赢得胜利,之所以败,认为他是文臣,准备不足也。
  事实这是错误的,李元昊军事能力长在战略与对政局时机的把握,这一点当世无人能及之,无论唃厮啰,或是狄青、种世衡,可以说他是一个缩小版的诸葛武候,但有一个缺点,不长于战术,战略行,就象诸葛亮一样,还未出茅庐呢,便三分天下,牛得一塌糊涂,但具体到各场战役的战术变化上,在三国中却不算最顶尖的,也不及周瑜,甚至不及被他再三打压的魏延与赵云。李元昊便是如此,战略眼光天下无敌,在战术变化上,却不及狄青,不及种世衡,不及唃厮啰。
  郑朗军事天赋肯定不及李元昊,可他有金手指。若重新推翻再来一次定川砦之战,郑朗保持虚心的态度,战略上利用金手指做补充,战术上放手给狄青与种世衡谋划,再加上宋朝庞大的后盾力量,李元昊还会失败。
  这是李元昊在河曲之战胜利后信心膨胀说的一句话。
  然而有一次嵬名浪遇进谨时,李元昊评价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