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8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朗将这两件事联在一起,写了一篇奏折,然后在后面说了一句话,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狂风破浪随时有;吹帆击桅葬宦海。李白这首豪情满怀的《行路难》,后面一句让他篡改得一塌糊涂,然后直接将这篇奏折呈向朝廷。RS


 六百八十九章 烽烟

  宁老汉默默地将浮网放了下去,然后看着远处的几艘渔船。
  三月初钦州乃是多雾时季,虽在大海上,风也平浪也静,同样升起一些袅袅的晨曦,金sè的太阳光穿过这层薄雾,使得蒙蒙雾气下面似是金光在跳动。
  景sè又美丽又虚幻。
  实际生活在大海上,每天担心受怕,生活也单调,并且作为渔户,在宋朝被视为最下等的职业。
  钦州来了许多汉户,这也是必然的,广西最平坦的地区就是象州、浔州、郁林州与钦廉二州最多。如今却多是沼泽地带,人口稀少。然而圈过圩堤后,便是最好的大陂田。于是五州与桂州成了移民最多地区。
  仅在钦州湾便安排了一万多户百姓。
  这使得宁老汉一家生活条件变得好起来,百姓多,他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鱼便能卖一个好价钱。
  可十几户汉家的渔船让他感到危胁了。
  这批迁来的新渔户不但捕捞海鱼方式不同,工具不同,船也不同。
  自己驾驭的仅是单艘船,单桅,艘舱要住人,舱肚肥大。而汉户不同,他们往往两艘船同时出发,一艘为罟网船,负责起下网起网,一艘为煨船,供应渔需物资、食品乃贮藏渔获物。船行更为持久,船所抵达的大海也更深远。并且船型更细狭,颇象内河的那些舴艋船,就是这样的小船,居然双桅帆,这使是渔船速度更快。也能更灵活地于飙风大浪中迎风破浪,脱避凶险。
  船不同,渔具更不同。
  自己一直用着钦州千百年以来的普通撒网,搅网,配合渔叉,这便是自己全部的渔具。然而这些汉户使用的渔具,才让他们大开眼界。一种大型牵网(又叫大拉网、大莆网)。最少需要两艘船同时牵拉,宁老汉还看到有七八艘船同时才能cāo作的大牵网,还有一种上面有着许多铁刺的大渔网(刺网。上带尖状铁片,鱼碰到上面感到痛疼,于是在起网之初。拼命往网中间挤压,利于鱼不易脱网而逃,而有效的捕鱼),还有一些挑网,板罾网,以及一种纶钩,视鱼之大小,急则纵,缓则收,钩纶与渔船随其上下游动。待其力困,从容拉捞上来。
  甚至宁老汉亲眼目睹有两艘船捕上来一条几乎有一千斤重的大鲨鱼。别的不说,那个鱼翅的价格就能卖出一个天价。
  捕捞方式又不同,这些汉家船出海往往不急于捕捞,而是观察。察看鱼群动向,不出手则罢,一出手便会有巨大的收获。
  相同的出海,每艘汉户船最少是自己收获两倍,甚至能有三倍四倍。
  网收了上来,收获不错。没有网到大鱼冲网(指网织得不坚固,若鱼大了,不但网不住,反而脱网而逃,将网冲成一个个大窟窿,事后必须修网补网),有二十多条鱼,几个黄鱼,十几条鲭鲇鱼,几条扁斑鱼(石斑鱼),一些大虾。
  但人心没有足意的时候,一想到那些汉户一网上来的捕获,宁老汉又不开心了。
  小儿子欢心鼓舞地雀跃着,大儿子与妻子努力的择鱼,准备再下一网。宁老汉则皱着脸,看了看新娶进门的正在做饭的儿媳妇,喝了一口酒,又想到钦州发生的一切,钦州有百姓,好几千户,生活在高坦之处,刀耕火种,有的大部族酋还利用船只与交趾人做生意(宋朝对交趾一直有着防范,没有开通市舶司,仅是在邕州设立两三个关市进行互市,因此沿海各州,特别是钦廉二州多有部族利用小型海船与交趾有走私活动)。但自前年起一切不同了,几个大部族酋将儿子送到桂州就学,又修了几条大道,通达各州与郁水,宁老汉不知道的是有一条大道穿过宝华山,通达横州南岸,在哪里又修了一个大码头。然后自去年开始,大批汉人涌来,开始筑堤,又用一种奇怪的东西,轰炸山石,将山石利用钦江之利,用船只运输下来,砌放在长堤的外围。于是沼泽变成良田,一个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出现一个又一个村庄。包括自己的族酋在内,居然带领着族民一起参加筑堤耕地劳动。难道他们想凭借那些长堤,就能阻止山神的威怒(山洪暴发)。
  钦州变了,人变多了,增加了一倍多百姓,钦州变了,一个个堤围出现,变得让他认不出来。
  对这些变化的出现,宁老汉不知道该是高兴,还是担忧。
  忽然远处响起响亮的号角声。
  宁老汉迷茫地抬起头,看到远处那些汉户的船只飞快地调头。
  发生了什么?
  接着宁老汉就看到薄薄晨曦的彼端升起一个个黑点。
  那又是什么?
  正在他迷茫之时,一艘汉户船靠了过来,都认识。钦州渔户不多,本来也没有多少人,若大的钦州只有几千户人家。多生活在高阔之地,刀耕火种,往往不能满足食物的需求,可钦州有钦江,于是上山打猎,下河捕鱼,这些都是副业。真正出海捕鱼谋生的人并不多,只有一百来户,自从这些汉户来了后,常常在大海上靠近聊天。
  多数人不陌生。
  这艘船主似乎叫黄小虎,还有一个猥船,正仓惶地向北方遥远的海岸线逃窜。
  黄小虎喝道:“宁翁翁,为什么你也到了这里?”
  “想多捕一点鱼……”
  “离岸太远了。”
  宁老汉不答话,心中想,你们离岸不是更遥远?
  “快带着家人到我船上吧。”
  “我的船……”
  “你的船不能要了,交趾大军来了,你的单桅船太慢,逃不掉。”
  “什么交趾军队?”
  “交趾国的军队。你看那些船!”
  “我的船……”
  “别你的船了,我作证,看看能否在战后,让郑相公做一些赔偿。”黄小虎说完了,将宁老汉一家五口人强行往自己船上拖。
  “我的船……”
  “你怎么拧不清,船没有了可以重新制造,但人没了。什么也没有了。”黄小虎暴躁地说。就在这一会儿,那些黑点在扩大,能看到隐隐的桅帆。黄老汉的妻子与大儿媳妇还在收拾行李。
  “行李也不能要。”黄小虎不顾男女授受不清,将宁老汉的妻子与儿媳妇也强行往自己船上拉。
  拉上船,飞快地将宁老汉的船丢下。向北逃去,一边扬帆,一边还拿出几个大橹拼命的划,有一个汉子取出号角,继续吹着嘹亮的号角声。
  一会儿升起来的黑影又变成黑点。
  薄雾渐渐散去,新的一天正式开始。
  宁老汉还有些不大明白,问:“为什么交趾人会入侵?”
  他还去过交趾呢。{。
  “他们不想你们过上好rì子,因此入侵。”黄小虎想解释,可一时半会又说不清楚,于是忍住没有再说。
  另一个汉户同伴说道:“黄火长。看样子不妙啊,仅是从海上的,便有无数敌人,邕州那边的陆地军队更多。”
  “要相信郑相公。”
  “狄将军若在就好了。”
  “也不能小视了张将军,他在兔毛川。多次与张岊将军以数千军队,大破西夏数万铁骑,还有一次是元昊亲自指挥的战斗,也让张将军将他打败。”
  说指挥能力,由于宋朝君臣对麟州府州的不重视,疏忽了麟州战役。那几次恶战同样是西北战役中胜得最光彩的几战。
  然而参与指挥的人。从张亢到张岊、折继闵、王凯、高继宣、王吉等名将,若不是郑朗,可能宋朝君臣都不会给予重用。那时候狄青在干嘛,若不是郑朗,仅是一员被韩琦轻视的中级将领。
  当然,交趾人就更不会重视张亢。
  黄小虎说着,放下大橹,又挥了一下拳头,说道:“各位兄弟们,想迁职,这次就有立功机会哪。”
  “喏。”船上几条大汉一起喊道。
  一番对答让宁老汉有点儿听不懂。
  船只还在飞快地向钦州飞驶,离得有些远,直到太阳偏西,船只才抵达钦州港,但钦州州城不在港口,因为港口处低洼,常受山洪威胁,于是宋朝将钦州州城放在唐朝设置的灵山县城。
  钦江出海口处有一城,但不是州城,乃是一个小县城,安远城。
  本来只有简单的土墙,城中居住着少量汉户,以及一些象宁老汉这样的熟蛮户,在西边四洪江边又有一个如洪寨,与苏茂州交界处又有一个如昔寨。设立这两大寨不是为了对付苏茂州的,而是防止十万大山上的生蛮人,比如强大的古森峒。
  直到宁老汉听到交趾入侵,才想到一件事。此次宋朝移mín zhǔ要集中在钦江与四洪江周边地区,开建一个个大型堤围,但在与苏茂州交界处的如昔寨地区,虽地势平坦,却没有安放汉户过去。
  进入钦江,离县城还有几里路。
  宁老汉看到安远城的烽烟台升起大团的烽烟。
  对这个烽烟宁老汉记忆犹新,元旦节到来之时,县令大人曾将全县百姓集中起来,宣布了一件事,就是烽烟台。
  烽烟台共有三种,一种是小型烽烟台,当小股生蛮入侵时,会将它燃放,传达州城,各村寨百姓看到它燃放,结村结寨自保。知州将征集土兵,准备歼灭这股生蛮入侵者。
  无奈之举,岭南军队少,许多地区不设防,往往连一个城墙都没有。侬智高入侵后,各州县才发民修建城墙。大批汉户移民过来,一村一寨又修建了土墙,能做一些防御准备。
  但真正作战,必须动用厢兵与土兵。
  当然,这仅是用来对付少数生蛮入侵的。
  当大股生蛮入侵,必须燃放中型烽烟台,这个烽烟台一旦燃起,会向容州或者邕州、宜州传递,除了有些高大石墙的大村寨百姓不动外。其他百姓则必须向各县城靠近,减少敌人的伤害。然后自宜州或者是容州、邕州征调朝廷的正式军队,进行镇压。
  最有威胁的是最后一种烽烟台。
  交趾入侵时,燃放最大的烽烟台,一直向桂州传递,各州又将村寨进行严格划分,仅有少数大寨子。例如如洪寨,这些带有军事xìng质的大寨子可以有资格收留百姓,其他地区百姓必须向各州各县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城池里。
  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用上。
  船还没有到安远港,但是宁老汉已经看到江岸上有许多百姓带着行李,家中的生活用具。哭哭啼啼,向安远城逃亡。
  黄小虎沉声说道:“有些糟啊。”
  “为何?”
  “现在钦州有两万余户百姓,大多数是移民,原来百姓多生活在灵山附近,现在却多集中在下游地区。安远城小啊,要必须容纳一万户百姓有余。这些百姓又带着这么多行李,还有家禽牲畜,城中乱了。”
  “黄火长,是啊,这一说我也担心了。顶多一两个时辰,交趾大军就要抵达城下……”
  “就不知道郑相公有没有安排,若是原来那个张知县,敌人从海上来,首当其冲就是廉州城与安远城。廉州城乃是州城,城墙高大,比安远城情况要好,仅是一个文官主持安远城,我就更担心了。”
  这是地形决定的,交趾自海上入侵。能危害的首先就是这两城,要么绕道雷州海峡,进攻雷州半岛东侧的雷州城,雷州西侧乃是山区,不能与邕州陆地进攻的军队作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