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9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地就上了当。
  老太太喝醉了,赵曙与韩琦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诏书,请她画押盖章。老太太醉眼朦胧之际,看也未看。就直接画了押又盖了章。
  这是吕诲奏折上的说法。
  私下里太监传话不是这样的,而是曹太后被五人轮流灌多了酒,卧倒在卧榻上,赵曙与韩琦将老太太的手捉住,强行画押!还有一个问题,能画押。但不能盖章。还有玉玺呢,老太太出来喝一个小酒,是不可能将玉玺带在身上的。也好办,早就预谋好的,并且从去年冬天就在策划。不知是韩琦出手,还是赵曙出手,反正肯定有一个人出手,将老太太身边某一个太监收买下来,老太太来到天章阁。这名太监将玉玺随着偷出来。
  那边赵曙与韩琦捉住老太太的手画押,这边太监将玉玺拿出盖章。然后又将它送回去。
  究竟是谁做的,老太太至今未查出来。
  三人不说,估计又成了一桩无头公案。老太太永远不知道这个太监是谁了。
  吕诲相信,可后面的吕诲也不敢写了。
  然而就是吕诲所写的,抛了出来。可想朝臣乱到什么地步。
  天下汹汹。
  韩琦强行让吕公著写诏书,吕公著不写,气不过,以病故辞职回家。
  你不要脸,俺还想要一个脸。就是这种人,怎么当初就有资格对自己父亲指手画脚,再三弹劾的。俺父亲德cāo也不大好。可这种不要脸的事还是做不出来的。
  面对这种舆论,赵曙害怕了,一面强行下诏濮仪之争到此结束,就这么决定了。一面派人安抚吕大防、范纯仁与吕诲三个言臣。三人没有理他。向朝廷交还了御史敕告。这个官俺不想做了。
  全部要辞职回家不做官。
  一旦这个风气开起来,马上整个朝堂有可能会瓦解。
  赵曙见势不妙,派中使追他们回来。
  三人同时说道,回来可以,邪议必须废除,还有,与修理不两立,修若不黜,臣等终无就职之理。赵曙只好再降劄子派中使劝解他们回来供职。吕诲三人依然将劄子缴还,坚辞台职。
  这可不妙啊,不但会带一个很不好的头,国家也不能没有言臣。
  逼迫之下,赵曙只好将韩琦喊来,问:“韩卿,怎么办?”
  韩琦很机灵的,心里道,皇上,你很不老实啊,心愿达成了,干嘛呢,想推磨杀驴,让我替你顶罪啊。因此直接说:“陛下,臣等忠邪,你是知道的。”
  还是老实点,这个歪主意不要打。
  说得过于强横,欧阳修连忙抢了过来,不能再闹翻了,那很不好的。然后做了一件更不要脸的事,说道:“御史以为理难并立,若以臣等为有罪,即当留御史。若以臣等为无罪,则取圣旨。”
  很简单,要么留下我与韩琦,要么留下御史。两者随你选。
  赵曙不敢说话了,韩琦与欧阳修参与的太多太多,也知道太多太多的真相,敢不敢将他们下放出去?
  也许直到这时候,他才真正会意了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玩意儿。
  别以为皇帝yù所yù为,就是皇上,很多事还是无法办到的。
  盯着欧阳修,这句话看似说得有理,实际乃是一把软刀子,然而赵曙无可奈何。这一点颇类似秦桧,因为秦桧参与得太多,赵构最后看到秦桧横行霸道,就是不敢将秦桧黜放。
  到了这时候,韩琦与欧阳修终于将赵曙全部吃定。还好,宋朝的祖宗家法,一步步将大臣权利分化,以及赵曙马上就要死了,不然韩琦与欧阳修最后演变成什么怪胎,都无法预料。
  但反过来说,在这件事上,三人皆不是玩意。
  大半天后赵曙说道:“不宜责之太重。”
  面对欧阳修与韩琦的威胁,赵曙选择了退让。
  回去后欧阳修立写草制,吕诲贬知蕲州,还算好的,吕大防去了休宁县仅做了一个小县令,范纯仁乃是范仲淹最杰出的儿子,一度范仲淹对欧阳修有提携之恩,然而欧阳修也没有顾念着这份恩情,将范纯仁下放到安州做了一个小通判。
  再说这些地方,按理说朝廷升升贬贬很正常,可这几人皆算是有声望的人,最少也要贬知京畿附近的州府,真不行,那怕河北也行哪。
  草诏到了两制那边,韩维说道,罢黜御史,事关政体,又不经朝廷商议,居然全部罢黜,纪纲之失,无甚于此。并且吕诲等人国之忠臣,贬斥正人,自此陛下耳目益壅蔽矣。
  罢的手续不对,并且也不当罢。
  欧阳修一看不妙,不行,此事不能拖得久,一旦拖久,几人就罢不成了。时至今天,欧阳修终于“明白”权利真谛,连赵曙也吃定了,况且三个小小的言臣。于是将草诏收回来,就是草诏又怎的,直接送向三人手中(看到现在大家明白了,诏书未必非要出自皇上,但在宋朝必须经两制润sè审议后,才能算是诏书。欧阳修这种做法若是换在清朝,诛灭九族过了,但足以能诛灭三族)。
  三人皆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这份草诏是没有效果的,但留还是不留?


 八百零六章 倒计时(三)

  三人让欧阳修吃定了,还是自爱羽毛吧,不声不响,收拾行李下去。司马光与韩维等大臣替三名方臣争,不报。
  更好玩的事在后面。
  二月到来,chūn天便来得快,野外桃花未开,但看到大团的绿意,芳草菲菲,若隐若现,一直绵连到天际尽头。其实一年四季当中,最容易引起人伤感的,非是在冬天,也非是在秋天,却是chūn光灿烂之时。
  看着永昭陵上的缕缕浅草,赵念奴伤感地问:“郑公,他们真是传言中的那样?”
  他们是指赵曙、韩琦与欧阳修。
  自吕诲很含蓄地将宫闱中曹太后那道手书真相抛开,坊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传言。反正自此以后,赵曙若再出行,肯定不会有什么老百姓夹道欢迎。甚至这种仇视自发地遗传到赵顼身上。
  赵顼出行时,都没有遭到什么老百姓的欢呼声。
  赵念奴在郑州也听到一些风声。
  一直憋在心中,直到与郑朗二人来到永昭陵吊祭赵祯时,赵念奴才问出来。
  “大半是真的。”
  “父皇待他们不薄。”
  “老来怕贪,老贪老贪,贪财贪sè还有贪权,皆迷失在权利的漩涡里了。”郑朗淡淡说道。这一刻他有些惆怅,不知道当初自己选择对还是不对。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事到临来,心中终有些后悔。
  “若没有郑公,父皇他真不值。”
  “奴奴,不要失望,先帝临终前不是当着我们的面说了吗,人在情在,人走情走。他早就料到了。”
  不过赵祯若九泉之下有知,也不是很失望的,郑朗对赵念奴不提也罢,必须的。但是对几个小公主,那是没话说的。不但给她们未来留下大大的一笔财产,亲手教导,不亚于对自己女儿一般疼爱。
  郑朗心中还是很后悔,又说道:“你先带着侍卫们回去,我去京城。”
  “去京城?”
  “虽然理解,我还是看不下去,要说一说。”
  “你要小心。”
  “无妨。”郑朗说。这三个人皆在耍滑头,天下汹汹,赵曙想用韩琦与欧阳修做一回替死鬼,挡箭牌,以安大臣的心,当然不久后还是要将他们调回来的。可是让韩琦与欧阳修一阳一yīn逼迫。赵曙做了退步。
  这时赵曙不会对韩琦与欧阳修存在多少好感。
  但反过来说,以赵曙刻薄寡恩的个xìng,又能对谁会感恩?
  离开永昭陵,两人顺着官道返回,临到郑州时,这才分开,郑朗带着几名侍卫骑马奔向京城。
  闻听郑朗忽然来到京城,无数官员奔向郑家看望郑朗。
  一个个叫苦诉冤。
  郑朗只是温和地安慰,相反。那一天韩琦门前却是罗雀。欧阳修闻听后担心地来到韩府,说道:“韩公,郑朗此次返京,多半不妙啊。”
  “他愚痴了,何惧哉。”韩琦傲傲地说。
  “韩公,不可轻敌。”
  “永叔,无妨,告诉你一件事,郑朗五娘元旦时因chūn寒重病。我派了人打听。他的五娘病得久,已经病入膏荒。不可医治。”
  “这似乎不妙啊,还有六娘七娘,行知又严守古礼,如何了得。”
  说完后,两人哈哈一乐。
  第二天朝会,郑朗去了待漏院。朝会开始,如今郑朗无职官在身,不得入,他也未入,而是上曾公亮代为禀报,赵曙同意,郑朗就进殿奏事,赵曙不同意,郑朗就返回郑州。
  曾公亮额首。
  不过曾公亮心中狐疑,以赵曙的xìng,会不会同意。诸位官员心中却另有期盼,不但希望赵曙同意,更希望郑朗就此入朝。但一些想法更长远的大臣认为即便入朝,郑朗也无法有作为。
  各有各的心思,实际都想错了,此时郑朗若是有心入朝,赵曙必是欢迎的,并且还会重用。但郑朗是不可能做赵曙的臣。在这悲催的时代,除了谋反,否则只能做臣,做一只大鸟。可就是做臣,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赵曙有什么值得让自己而去栖的?
  韩琦皱眉。
  他对郑朗一直很忌惮,因此广布耳目,居然连郑朗五娘的病情都暗中打探到了。知道郑朗此次进京不过说几句牢sāo话罢了,但还是很关注。
  曾公亮禀报。
  赵曙看了看韩琦,出忽他的意料,韩琦默不作声,居然默视了。于是说道:“宣郑朗进殿。”
  郑朗便服进殿。
  看到郑朗,大家又想到一件事,郑朗已经整整六年多未参加朝会。自治河下去后,就一直没有参加朝会。xìng格淡泊如此,再想想朝会那极少数几个人,心中一个个唏嘘不止。
  郑朗大踏步来到赵曙面前,施礼后说道:“陛下,臣自丁忧以来,一直没有进京替陛下分忧,还望陛下谢罪。”
  赵曙道:“免。”
  但第一句让赵曙颇为畅快,郑朗言外之音也确认了他的皇位合法xìng。
  郑朗也是无奈,不然后面就无法谈下去,郑朗又抬起头说道:“臣一直在郑州,听闻陛下一些举措,隐隐有前面几位祖宗的遗风,淳厚爱民,让臣感到十分欣慰。”
  “朕身体不大好,一直有病在身,更是没有做好,郑卿之言,让朕颇感有愧。”
  大家一起感到狐疑,郑朗此次进京来难道是为了拍马屁的?
  郑朗又道:“陛下,这更难得了。不过人不能自满,一自满便会停足不前。更无完人,知错必改,方不君之美。陛下因为两三宵小蛊惑,虽爱民,也犯下一些错误。例如陛下多次坏了祖宗家法。但也没有关系,我朝真正的祖宗家法仅是三条,第一善待柴家孙,第二不杀士大夫,第三永不加赋于民。”
  这个得说清楚的,以后再次从政,必然进行改革。对所谓的祖宗家法同样会动手。
  有了赵曙韩琦的先行破坏,反而给郑朗动手改变的借口。
  又道:“陛下虽破坏了一些祖宗家法,但不会让社稷羏幢览!h欢6侵煌菹缕苹档氖抢穹āt潘锕萄匀诵源笥谏绶āk锕讨篮挝饺诵裕咳羧衔诵愿哂谝磺校闭嫒绱耍巳瞬话脖疚唬绾瘟说茫咳巳硕枷肴倩还螅挥谠赘ā?稍赘n驼饷醇父鑫恢茫秩绾瘟说茫俊?
  下面的话未说了,人人都想做皇帝,人xìng大于一切,做皇帝也是对的了,那么人人都要做皇帝。你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