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胞渗透-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手中不是还有一套模块库吗?跟他们联系。”

    “已经尝试过了,日本的模块库中也没有这种模块。”

    “即便没有飞行战甲,至少我们可以先列装普通战甲,让日本开放它的模块库。”

    “这恐怕有些困难,据说日本花费不少代价才搞到这个模块库,并且中方转让这个模块库的先决条件中,其中有一个就是关于限制武器相关模块输出的。让日本适当放水是可以的,但是想要大规模列装恐怕还有些困难。”

    “哦!我讨厌这个生物文明,都是因为它,才让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必须应对众多的挑战。如果没有它,哪会有什么战甲之类的东西,我们的陆地勇士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单兵系统,哪像现在这样,陆地勇士只能被扔在墙脚落灰尘。”

    ??????

    “吴辉君!我们的设计院已经有一些设计成果出来,请您验收。”松尾送上一个生物平板电脑,上面连表格带图例,将各种设计方案清晰的显示出来。

    在吴辉翻平板电脑的时候,松尾在旁边讲解。

    “这些是轻武器设计方案,轻武器方案主要采取两种设计方向,一个是高斯武器方向,一个是传统热武器方向。”

    “其中热武器方向,武器是全生物化的,枪身都是采用您提供的金属模块,鉴于钛合金的高昂成本,在武器上,我们用特种钢替代了钛合金,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生物的特性,我们将热武器设计成无壳弹模式,可以增加不少载弹量。”

    “目前您设计的战甲似乎并没有专用武器,我们特意为战甲开发出专用武器系统,这些武器采取信号控制激发模式,可以作为单独的模块,外挂在战甲、战车和其他武器平台上。”

    “您现在看到的就是各种不同型号的高斯武器,”松尾指着一款非常有科幻色彩的枪支说道。“这是一款GB105型单兵用高斯机枪,子弹外径1mm,射程1600米,枪口速度为2000m/s,射速为1200发/分钟,弹匣容量2500发。全枪重量为7。6公斤。”

    “其实这个设计主要面向的使用者是未着装士兵,所以重量比较轻,采取传统的扳机激发方式,它的弹丸攻击力略强于传统12。7mm重机枪,它的侵彻力更高,但是停止力更低。”

    “此枪除需要准备子弹外,还需要准备高浓缩能量块,为了使用简单,我们将能量块和弹匣设计在一起,补充弹药的同时直接更换能量块。”

    “高斯武器因为推进力来源于电磁作用,所以对高斯武器来说气密性是有害的,膛线完全是多余的,如果还沿用传统火药武器方式,膛线会严重降低子弹出膛速度。至于子弹自转定向的问题,则通过电磁相互作用来实现。”

    “目前高斯子弹的主要材料由钨构成,以增加提高子弹重量,增加子弹携能,起到类似于钨芯穿甲弹的作用。”

    “鉴于高斯弹高穿透低杀伤特性,我们正在研究新的弹种,以增加高斯弹停止力,增强高斯弹达能效应,提高高斯弹对人员杀伤效果。”

    “后面有专门为战甲设计的武器,”松尾帮吴辉找到相应设计方案,这是一款个头大得多的高斯武器,从设计方案上标注的尺寸能够看到,整个枪长将近2。4m。

    “这是一款GJ130型战甲用机枪,因为战甲负重能力大,所以我们为战甲设计的武器里,一般不再区分步枪和机枪,统称为机枪。”

    “因为是挂载在战甲上使用,所以它没有扳机装置,是采取信号激发模式,它的子弹外径为1。6mm,枪管内径为12。3mm,这个尺寸的子弹枪管比可以在子弹发射时达到最佳的气动效果。”

    “这种枪的子弹仍然是钨芯弹,它的枪口速度可达5600m/s,最高射速为9000发/分钟,有效射程2600米,它采用弹舱供弹,一个弹舱备弹5万发,它的动力来自于战甲自备能源。因为枪支特性,所以它在射击时几乎不会对枪管产生负担,所以只要能量足,子弹够,它可以一直持续射击,几乎没有任何机械损耗发生。”

    “GJ130的破坏力已经相当客观,我们实际测试后发现,它的穿甲能力甚至略强于57mm战防炮的穿甲性能。面对它的时候,各国列装的装甲车已经完全无用,即使是现役主战坦克的后部油箱装甲、顶部装甲也会被轻易击穿。”

    “这么强!”吴辉听了非常吃惊,自己这个门外汉瞎胡搞,就是不如人家军方设计人员来得专业。他们可以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最优化设计,将武器性能充分挖掘出来。

12…01 19:29:06219。第219章 高斯时代

    12…0119:29:06219。第219章高斯时代

    “其实这款GJ130不过是战甲的通用武器,有些特化武器会更强。”松尾说着翻到另外一个页面,上面是一款非常古怪的武器。

    “这是GJ203型战甲用狙击高斯枪,它的战斗全长可达5米,因为枪管太长不便于携带,所以利用生物的独有特性,这个枪管平时是卷起来携带的,当需要用的时候,它可以像蝴蝶的吸管状口器一样伸展开。”

    “它的弹丸外径为5mm,弹长15cm,枪口速度可达8200m/s,有效射程4100米,这种枪是专门为对付重装甲目标设计的,它可以轻松击穿各国现役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其实际穿甲能力已经略高于120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但是GJ203有个问题,它的后坐力比较大,瞬间后坐力可达10kn,即使战甲在无固定依托的时候也无法精确射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专门为GJ203设计了支撑架,这是一种类似于章鱼的触手的结构,可以像树根一样扎进泥土里,或者像吸盘一样附着在建筑物上,以便分担巨大的后坐力。”

    “因为高斯武器穿透能力太强,在城市作战中显得威力过剩,非常容易误伤,所以我们特意将各款高斯武器都设计成出膛速度可调的模式,以适应各种不同环境要求。”

    “不错!非常不错!有了这些高斯枪械,战甲才能真正形成战斗力,等配上武器之后,二型战甲在小规模战斗中已经基本无敌了。”

    “我国军事专家的意见是,二型战甲的飞行功能只在双方存在装备代差时才能起到较大作用。”

    “什么意思?”

    “军事专家们认为,二型战甲的巨大战场优势都是建立在技术代差基础上的,因为现有轻武器已经无法威胁到二型战甲。但是高斯武器普及之后,战争形态会再次回到与现在类似的状况中,届时二型战甲的飞行功能恐怕只能用于快速机动,在战场上是无法轻易使用的,因为在高斯武器面前,升空等于是活靶子。”

    吴辉毫不在意的一笑,以后再说以后,至少目前这个阶段,他这一个团的卫队,差不多可以天下无敌了。

    “每次出现武器的革新都代表着军事技术的革新,代表着战争模式的革新。我国军事专家预测,当高斯武器普及之后,尤其是在生物装备的配合下,武器平台必将开始向小型化发展。”

    “讲讲!讲讲!你们专家怎么分析的?”吴辉被松尾勾起兴趣,他想听听生物文明普及后,未来战场生态该是什么样的。

    “因为高斯武器具备的高初速、高射速特性,所以未来高斯类武器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向视距外超远程曲线攻击发展,一个向视距内直射攻击发展。”

    “其中视距外超远程攻击,主要表现为地面轨道炮,炮弹将首先被发射到太空,环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大气层进行类似于天基武器的打击。”

    “在这个类型的轨道炮中会根据初始速度和攻击方式分成几种,可像弹道导弹一样进行事先计算好的弹道攻击,也可以给炮弹装上制导变向功能,进行巡航引导攻击。”

    “我们知道太空中是没有空气摩擦的,所以炮弹可以提前几天甚至几个月就被发射到太空上,让它在高空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行,等需要的时候再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太空攻击。”

    “此时轨道炮和天基武器的界限已经开始逐渐模糊,也许有些炮弹本身就是小型武装卫星。”

    “必要时,轨道炮完全可以进行超远程覆盖式打击,像航母这种体积巨大的武器平台,简直是轨道炮的活靶子。”

    “即便没有轨道炮,在生物装备的帮助下,小型武器平台也很容易突防进入航母等大型平台的内层防卫圈。一旦进入视距距离,超高射速的高斯炮会是这些大型平台的噩梦。如果被人突袭,很可能一艘鱼雷艇凭借一门速射高斯炮,在五分钟内就可以解决整个航母编队。”

    噢!!!

    吴辉张大了嘴巴,被这些预测惊得合不拢嘴。

    “……原来高斯武器这么牛叉……”

    “是的,严格来说,高斯武器属于下一个科技时代的武器。”

    “那你刚才说的那种轨道炮现在能制造出来吗?”

    “能!中间并不存在理论障碍,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设计,相信很快就可以面世。”

    “厉害!”吴辉不得不感叹,这东西在自己手里,就是不如交给一个国家来得快速。

    “后面好像还有,是关于哪方面的武器?”吴辉再次往后翻,他发现后面还有很多页面。

    “这几页主要是给战甲使用的高斯榴弹。”松尾帮吴辉翻到对应的页面。

    “高斯榴弹因为不要求高速,不要求太大的射程,所以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电磁抛射装置外加榴弹弹体,没有什么太突出的特点。”

    “榴弹相对于高斯子弹来说,体积过于庞大,所以弹容量显得太小,从作战效能上看,并不能有效的配合高斯枪,两者之间明显存在一个科技代差。设计出来主要是为了填补空白只用。”

    松尾继续向后翻页。

    “这是高斯炮,”松尾指着一个图片说道,“这是GP101型高斯炮,主要用于中小型武器平台,高斯弹外径1cm,弹长30cm,炮口初速5800m/s,射速6000发/分,有效射程35km。”

    “对于各国现有装甲目标来说,这款高斯炮已经威力过剩,所有陆地装甲目标都受不住它一炮,更何况它还可以像加特林一样快速扫射。所以在它的射程内,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基本可以做到‘看见即毁灭’。”

    “这是GP103型高斯炮,主要用于中型或者大型武器平台,它的高斯弹外径为3cm,弹长90cm,炮口初速5100m/s,射速4000发/分,它的射程可达120公里。在它面前,战列舰的装甲已经没有任何防御力了。”

    “这是GP105型高斯炮,主要用于大型武器平台,它的高斯弹外径为5cm,弹长150cm,炮口初速6200m/s,射速5000发/分,射程可达380公里。”

    “从炮弹威力上讲,它面对现有地球军事目标,无论是战甲还是堡垒工事,都可以做到无坚不摧了,除了极个别深藏地下几十上百米的掩体,其他防护面对它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对于一门炮来说,它的威力已经显得太过剩了。”

    “GP105已经带有一定的轨道炮性质,它既可以进行底层大气曲射,也可以进行高层大气曲射,它的炮弹已经可以飞到电离层。”

    听了松尾讲解的数据吴辉反而有些不解。

    “为什么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