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主法兰西-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易十五仿佛看见了一具身穿王袍的无头尸体和一颗戴着王冠的断头。尸体和断头就抛在地板上,它们分隔之处,居然若隐若现出暗红色的血迹,这血迹最初是干涸的,而后慢慢地变得湿滑起来,甚至还有流动的迹象。

“啊……啊……”路易十五尖叫了起来。他再难控制自己,瞪大的眼睛中充满了血丝,样子十分的恐怖。

“陛下、陛下……”

众贵族见状急忙上前察看情况。他们对国王的行为深有体会,因为就在那一刻,他们也正体会着“**”一词带来的恐惧。

在众贵族的安抚下,路易十五好不容易恢复了神智,但即使如此,他仍然对刚才所见到的犹有余悸。

“陛下,既然这是一场**,那么就请下令军队动手吧”沙特尔公爵站出来语气坚实地说。

奥尔良公爵此时此刻是最郁闷的一人,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间原本由他策划,并且由他一手导演的事情,居然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可是,他更没有想到的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开枪的居然会是自己的儿子——沙特尔公爵。

沙特尔公爵不是蠢货,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教堂外面的那群暴徒必然会被军队来剿灭。他虽然不清楚这件事是否是父亲奥尔良公爵安排的,但是有一件事他是确定的,那就是必须及早和这场闹剧,以及闹剧的导演分得清楚。因此,他不顾父亲奥尔良公爵的看法,抢在所有人之先,提议对暴徒们进行剿灭。至少也算是为了家族能够留一点保留的希望,以防止日后父亲的所作所为暴露,而导致家族完完全全被清除出凡尔赛。

沙特尔公爵的话算是一个火种,一下子就引爆了众贵族,众贵族也开始纷纷进言,劝国王剿灭这群叛乱者。

摄政王路易一声不吭,静静地看着这场由贵族们担任演员的闹剧。虽然事情正在向他所安排的那一方向发展过去,可贵族们的态度如此鲜明,仍然是令他吃了一惊。他由今天这些人在此的态度,想到了进行可能出现的改革阻力。他突然意识到,今天在这里的王公贵戚,其实也就是昨日的洛林贵族,一旦改革在全国开展,那么这群人在明日也就变成了今日的洛林贵族。而到了那个时候,岂不是要由他自己来下令剿杀这群闹事的贵族?

“好”国王深吸了一口气,语气深沉地说,“现在,我以法兰西国王的权限下令,对教堂外的那群叛匪进行讨伐”

命令发布完后,先是一阵沉默,而后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声“愿上帝保佑法兰西”,而后,所有人都跟着重复了一遍。

贵族们的神色各异,多数是放松了一口气,也有一部分仍然面有忧虑。(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

奥尔良公爵也是长叹了一口气,不过他并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感慨叛乱将会被平息,而是感慨自己这几年所做地部署就这么毁于一旦,更是可惜为了这一次行动而花费的金钱。但是,他并不担心事败之后会被挖出来,在那叛乱的人群中,他早就埋伏好了死士,一旦出事,第一个就干掉南锡伯爵这个和他有直接联系的带头者。只要除掉这条线,未来就算被怀疑,也找不到人证,更因为他们从来都是由亲信口头传话,故而也不可能留下书面文字。他足以高枕无忧。

他的儿子沙特尔公爵却显然没有父亲的轻松。

沙特尔公爵虽然已经几次三番地表明心迹,可他和南锡伯爵交好之事众人皆知,而且彼此也有书信往来,仅凭这些虽然不可能令他受到牵连,可也足够给他的政治生涯宣判死刑。

作为王公血亲,而且还是足以威胁王座的家族,他原本就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如今若是因为这件事受到牵连,那他便等于什么都完了。

可是,明知事情的严重性,却又没有办法做什么,他现在唯有暗自责怪那位尽干错事、傻事的父亲,以及父亲背后的蒙特松夫人。

“王祖父,暴徒的人数众多,恐怕瑞士卫队无法对敌。”路易忽然开口说道。到了这一刻,他的好戏才算是真正上演。

“那就让城外的军队进城,一定要将他们剿杀”路易十五少有地用上怒声喝道。

“王祖父,事实上在奥尔良公爵第一次出去谈判之时,我就已经用您授予我的权力,派出信使,命令城外的军队入城。可是,信使回来之后却说‘城外也有暴徒,他们挡住了军队的援救之路’。”路易说得如真有其事,其实这是他胡编乱造。

他确实是派出信使了,可是军队并没有被暴徒所阻,相反,这个时候的城外,恐怕已经被数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

路易如此一说,包括国王在内的众贵族就又都铁青下了脸。不过,他立即又说:“王祖父,就算军队不能入城,我们还是可以获得援助。”

“谁”路易十五双眼一亮,期待着孙子的回答。

“这座城市中的数万壮年男子,他们足以对付外面的不到一千暴徒。”路易说,“他们是法兰西的人民,忠于法兰西国王,所以绝对不会坐视这些暴徒乱来的。”

国王一听,不由得暗叹一口气,并在心中感谢着上帝。众贵族也是如此,不少人还纷纷在胸前划起十字架。

“那好,那就召集那些男人,让他们出来讨伐暴徒。至于经费,给出比雇佣兵高一倍的资金。”路易十五说。

“王祖父,恐怕这不关金钱的事。”路易脸色一沉,开始了剧本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出戏。

“不关乎金钱?那好,我封他们为贵族,给他们贵族的头衔。”路易十五根本毫无思考,他也无意实现承诺。数万贵族,怎么可能封的出来?只是现在迫于形势,必须给民众一点承诺,他才会如此说。

“也不是贵族的头衔可以说动他们的。”路易黯然地摇了摇头。

“那他们要什么?”国王奇怪了,其他贵族也同样在奇怪。

“一个身份,一个享受法兰西公民权利的合法身份”路易铿锵有力地说。

“法兰西公民?他们不是已经是了吗?”国王好奇道。

“不”路易摇了摇头,说,“这座城市中的居民,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新教徒,根据法律,新教徒是不享有公民的权利,而且还必须承担高出普通公民许多的义务。”

路易所说的这一条法律确实存在,不少地区还有这宗教迫害,可毕竟因为宗教战争时代早已经过去,法兰西自亨利四世时就确立了天主教为国教,并在一百多年前的路易十四时期确立了天主教为唯一宗教。如今,新教徒在法兰西少之又少,并不造成什么社会问题,所以路易十五也早就忘记了有这件事。

然而,遥远归遥远,具体的情况要分别来看。

路易十五并非全然失去了思考能力,而宗教问题又恰好是一件敏感话题。当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宗教战争,最终造成了瓦卢瓦王朝的断嗣,可见宗教纠纷处理不当的后果。

他深知自己没有曾祖父路易十四的才略,也没有祖先亨利四世的包容心,甚至还缺乏作为国王的魄力,因此,他最害怕的就是改变。无论是政策上的改革还是其他方面,他都害怕去尝试,甚至有时候还会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

“奥古斯特,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他不安地问道。

给予新教徒以公民权利,让他们与天主教徒享受平等待遇。这里是法兰西,国王的命令通行全国,不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命令只能在奥地利有作用。这一道命令下去,便如同祖先亨利四世的南特敕令,最终的结果谁都无法确定。

“王祖父,不用再犹豫了。”路易说着便将手中的卷纸打开,送到了王祖父的面前,对他说,“我早知道事情会发展到必须要流血的地步,因此,早就起草好了文件,您只需要签名就可以了。”

看着面前的白纸黑字,路易十五不由地做了一次深呼吸。他不想签名,却有一种力量逼迫着他必须签字。。。。

我主法兰西第254章最重要的一幕(第五卷摄政王储)

第255章宗教宽容

欧洲自十六世纪发生宗教改革以来,天主教会便日渐式微。(疯狂看'小说手打)

虽然法兰西并非是宗教改革的主要土壤,同时历来是天主教徒多于新教徒,可毕竟这个国家在路易十四以前都是一个分裂国家,地方的权贵势力甚至高于巴黎的国王。这些权贵企图架空王权并挑战国王,于是便借着宗教借口,在十六世纪展开了内战,最后的结果便是令路易的先祖亨利四世成为法兰西国王,从此法兰西进入波旁王朝。

亨利四世最初是一个新教徒,在宗教战争时期支持新教,也被新教所支持。在瓦卢瓦王朝绝嗣之后,他虽然是通过法律成为法兰西的国王,但若非是有着新教徒及支持新教的权贵的支持,也不可能顺利击败支持天主教的政敌。而后,由于考虑到法兰西是一个天主教徒居多的国家,亨利四世便改信天主教,同时又以立天主教为国教的代价,颁布了宗教宽容令——南特敕令。从此之后,困扰了法兰西半个世纪的宗教内战才宣告终止。

南特敕令承认了新教的合法性,并允许了新教徒的公民身份、信仰自由以及建造教堂的权利,同时又规定天主教为国教,虽然这份敕令顾及了双方的利益,可是除了终止宗教内战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两个教派的纷争。

法兰西这块土地,在罗马时代被称为高卢,在天主教成为罗马国教后,不少在此地的罗马人和高卢贵族,纷纷成为了信徒。

在中世纪早期,高卢被日耳曼中的法兰克族征服。法兰克虽然是“蛮族”,但是在征服高卢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罗马教会和当地权贵的支持,以及笼络普通平民的民心,他们的首领也就信仰了天主教。最后,蛮族的后代在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可这些法兰克人也都成为了天主教徒。再往后,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曼大帝,在通过一系列征服之后,最后被罗马教会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成为了天主教世界的护教者。

虽然罗马教会已经今不如昔,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大帝也已经在千年的时间中成为了历史,可是天主教却深深地扎入了这块土地的土壤之中,势力盘根错节,牢不可破。

天主教会自然是不希望这块数百年来都信仰着天主教的土地有其他宗教出现和生存,于是,非战争的教会冲突并不少,宗教矛盾也慢慢地积累在社会之中。

到了最后,路易十四当政之时,认为要巩固王权,就必须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便是统一信仰。于是,他发布了内容与南特敕令完全相反的枫丹白露敕令,在全国范围内对新教进行迫害。由于此时再没有什么强势贵族可以威胁王权,所以这一次的宗教迫害十分成功。最终,新教的教堂全部被拆毁,国家又重新回到了一个宗教的时代,可是,由于新教徒大部分都是手工业者和工匠,于是,法兰西先进的工艺技术也外流了。

不过,枫丹白露敕令虽说是拔除了国内的新教教堂,可并没有完全将新教从人民的内心根除。即使有不少新教徒逃离,可不少新教徒却选择了留下来。留下来的新教徒不再享有公民权利,同时也忍受着来自贵族、教会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反而出现了许多同情新教徒的天主教徒学者,比如伏尔泰。

这事实上也说明了宗教矛盾已经不是国内主要矛盾,文艺复兴后的一种人文精神正逐渐深入人心的事实。路易之所以会在此时此刻设计令国王来签署宗教宽容法令,原因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