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云派了一批官员随同马腾一起返回凉州,协助进行各种律令的执行事宜,现在使用的还是凌云以前颁布的律令,新律令尚在逐步编订之中。
    时光匆匆,一晃又是一个月过去。
    刘芷很争气地给凌云生了一个儿子,令凌云极为兴奋。转眼来到东汉时代已经五个年头,终于有了子嗣。若是父母知道后,该是多么高兴。
    想到父母,凌云就忍不住激动,现在形势一片大好,距离自己九锡将军的目标越来越近了。不知道父母这些年过得如何,无论身在哪里,凌云始终都没有放下自己的牵挂。
    只等平定益州、荆州、交州之后,便可一次直升为九锡将军,从而接父母回来。
    此时的荆州大地,正在被赵云统帅着大军逐步蚕食。刘表的兵马几乎不堪一击,若非赵云顾虑着百姓的生命,铁蹄之下,恐怕战果更大。
    即便如此,刘表却依然顽强抵抗着,没有丝毫归降的意思,但荆州集团内部却并不平静。
    这一天,刘表府中的大堂之上,刘表正与仅在襄阳的几位部下议事。刘表的大多数部下都在各地抵挡赵云的进攻,留在襄阳刘表身边的人并不太多。
    大堂之上有刘表的得力部下蒯良,有他的外甥张允,有他的两位妻弟蔡和、蔡勋。他二人也是被凌云给逼疯了的蔡瑁的兄弟。还有一人是刘表的别驾张先。
    刘表高高坐在主位上,脸色非常难看,望着几位手下,叹了口气道,“诸位倒是想想办法啊。”
    张允说道,“主公,如今城中兵力空虚,即便是荆州全郡,亦没有多余的兵马。现在,蒯越将军在西陵城阻敌,文聘将军在苏阳,韩玄太守与魏延将军在竞陵等地都面临着凌云的强大攻势。这几个城池都距离襄阳城不远,若其中一城有失,对方的大队兵马便可直抵襄阳城下,到那时,此城恐怕难保。属下建议主公暂离襄阳,去往他处。”
    蒯良摇头说道,“主公不可,如今大敌当前,我们如要战,只有背水一战。若主公离开此地,则会使军心不稳。前方将士不明真相,以后主公要放弃荆州之地,哪还能抵挡得了凌云的大军。只有主公坐阵襄阳,我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况且话又说回来了,即便主公离开此地,又能去哪里呢。现在天下大部分地盘都掌握在凌云手中,就连西凉的马腾、韩遂也归降了凌云。去益州?恐怕刘季玉也是自身难保。除此外,只有交州。主公数次下书给交州刺史士燮,想与他一同抗击凌云。可士燮年纪老迈,昏庸怕事,皆不敢答应。谁也猜不透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主公更不可去他那里,恐怕会更危险。如主公还在荆州之地,是在襄阳还是其他地方还有什么关系呢?主公能调用的就是本州的资源,能对付凌云的也就是现有的人马?如这些人抵挡住凌云,凌云的病马自然无法来到襄阳。如果对方能来到襄阳,谁还能阻挡他们并吞荆州的脚步呢?”
    蒯良的一席话说得刘表的脸色更加难看。
    按刘表的意思,他也有暂时撤离的打算,是以从他外甥的口中说出。刘表统治荆州数年,对蒯家多有倚重,所以蒯良的话颇有些重量。蒯良的兄长蒯越在外征战,做为兄弟,他当然不想兄长因为主公的离开而发生变故。
    其实刘表也算个人物,少年时就与其它七人并称为“八俊”。董卓乱政时,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所杀,董卓上书遣当时的北军中侯刘表继任。由于通往荆州的道路被强盗和袁术堵挡,刘表无法直接上任,于是他匿名独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
    其时山东兵锋四起,江南宗贼大盛,刘表亦合军兵屯于襄阳。初在荆州之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
    刘表至荆州,单马进入宜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然后才坐稳荆州之地。
    现在蔡瑁、蔡中已死,蔡瑁的两位兄弟蔡和、蔡勋已然无法与蒯氏兄弟抗衡。所以蒯良之言,刘表也不能不有所顾及。因为蒯氏一族的在荆州的势力实在庞大,刘表若不倚重,荆州内部就会不稳。尤其是这样的时候,更不能容许此事出现。
    见蒯良反对自己,刘表把目光转向蔡氏兄弟。
    蔡和见状,急忙施礼道,“主公,依属下之见,若是背水一战,在襄阳也好,在其他地方也好,只要有利作战便好。如蒯先生所说,主公现在是全军的主心骨,主公在则军心大盛,必能克制住凌云。愚以为若主公亲临前线,必定士气更盛。而凌云如今不在军中,必不如我军。到那时,大破凌云的雄师,收复我荆州河山指日可待。”
    刘表听完,狠狠地瞪了蔡和一眼,他说的还不如蒯良呢。蒯良尚且让他坐镇襄阳,而蔡和直接把自己送战场上去了,那不是找死吗?
    实际上,对于刘表的生死蔡和并没在意,他的两位兄长都死在凌云手上,心中自然恨极了凌云。以他们兄弟的势力若想报仇,势比登天还难,所以他便把报仇的希望落在了刘表身上。但现在战况并不好,只有刘表亲自出征,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对于这个主意,刘表自然不会采纳。打凌云可不如先前平定荆州,凌云现在有近四十万大军在荆州、益州一线。若不是还有刘璋是他的盟友,二人一同对付凌云,刘表恐怕也不会打这场仗。
    即将兵败,刘表连谈判的本钱都没有,现在的他倒有些后悔,不如学马腾和韩遂那般归降了凌云。或许还能剩下半个荆州,现在对方大军来攻,又打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还是他最开始出兵,相助刘璋,怎么说都是自己理亏。
    真是进退两难,刘表一时之间,脸色更不好看。
    蒯良让自己驻守在襄阳,蔡和让自己亲自出战,张允让自己离开襄阳,三人说的各自不同。
    刘表便把目光转向了别驾张先,“张别驾有何高见?”
二百三十四章 刘表的选择
    别驾张先拱手道,“主公,依在下之见,主公切不可前往阵前。!前方将士本来就已吃紧,若主公亲自前往,各地主将为了主公的安全,必定会调派大量兵马保护主公安全。而且用兵作战之时还会多有顾虑。若赵云得知主公亲自前去,再调派大军前来攻打主公,到时反不厉于战局。”
    刘表总算听到了对自己有利的言论,不禁点头道,“张别驾之言有理。”
    张先清了清嗓子又说道,“若主公留在襄阳,一旦敌军来犯,仓促之间,主公定然无法脱身。到那时主公身边若无兵马,形势更加危险。”
    刘表点头道,“你的意思是让本公先离开襄阳了?”
    张先摇了摇头说道,“并非如此,如主公离开襄阳,正如蒯先生所说,军心必会大乱。到那时一败千里,再想收拾残局就完了。”
    刘表皱了皱眉头,现在他也不知道张先究竟要说什么建议了。
    张先再次施礼道,“主公,眼下最主要的不是战,而是和。”
    “和”
    刘表惊讶道,“张别驾,如何和法,凌云会与本公讲和吗?”
    张先道,“主公,如今当今天子被废,汉室正式宣告破灭。主公若想兴复汉室,则须忍辱负重。凌云虽然势大,但起手下多为各地降将。当年大将军何进、太师董卓也都权势通天,到后来如何?还不是被各路诸侯弄的分崩离析、人头不保。主公如与凌云硬对硬地打下去,只能是徒为他人做嫁衣。无论胜负,主公都会实力大损,而现在看,主公的胜面实在不多。想当年韩信尚能忍受一时之辱,主公之德才远胜韩信,应当比他做得更好。不如暂且假意归顺凌云,蛰伏以待时机,当天下大乱起时,主公的机会又来了。”
    刘表皱了皱眉道,“若大乱不起,又当如何?”
    张先道,“主公,若大乱不起,主公亦无须再受兵戈之苦。”
    刘表道,“那岂不是假降变成了真降吗?
    “主公,依在下之见,主公与刘季玉之间,若谁先向凌云归降,则能保住荣华。因为其中之一若降了,剩下的一人必定无法支撑,也唯有归降。但凌云岂会受降第二人,主公若不先降,若刘季玉抢先了一步,则主公危矣。到时即便凌云不发动进攻,只须令刘季玉来攻,主公又当如何?还有交州的士燮,凌云一直未对他动手,而他又从未出兵。此举与后期的马腾极为相似,谁能保证他现在没有秘密归降凌云,退一步来说,谁能保证凌云大军来时,士燮不会归降。赵云大军在北,交州士燮在南,到时主公能去哪里呢?”张先继续说道。
    听完此言,刘表心中一动,关于他与刘璋之间谁先降的问题,他还从来没考虑过。细想想张先所说的话,正是这个道理。但一旦归降,如果没有预想中的大乱发生,那他将永无出头之日了。
    正如张先所说,现在已经不是如何战的问题了,他已经无法战胜凌云。从一开始讨论到现在,他所求的不过是一线生机。然而他的心中还有些担心,凌云会允许自己归降吗?即便允许自己归降,会给自己什么官职,到现在,自己还有和他讲条件的筹码吗?
    想到这里,刘表问张先,“张别驾,你觉得凌云如何对待归降一事?”
    还没等张先说话,蔡和插言道,“主公,万万不能归降,主公可曾看到扬州刘刺史的结局?凌云即便一时允许归降,谁知道他日后不能如此对待主公?”
    蔡和绝对不希望刘表归降,杀兄之恨不共戴天,即便刘表最后不能把凌云怎么样,他也想以刘表现有的力量给凌云带来一些打击。
    如果刘表归降了凌云,兄长又死在凌云的手上,凌云岂会任由自己这个隐患存在吗?
    刘表虽然心中已有想法,但蔡和的话还是让他心中一惊。人急失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开始觉得张先与蔡和之言都有道理。
    毕竟事实在那摆着呢,刘繇的确被凌云所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凌云是想让他死。
    马腾可以归降凌云,因为他姓马。而自己却和刘繇一个姓,都姓刘,同样是汉室宗亲。天子在凉州被废,凌云正大张旗鼓准备开国,他能放过其他的刘室宗亲吗?刘繇被杀,是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呢?
    想到这里,刘表问张先,“张别驾,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张先道,“主公,据属下所知,刘繇之所以被处以斩刑,是因为他所犯过失太大,凌云是按律令执行的。此事主公也一清二楚。而且凌云回到安丰城之后,派下大量官员到各地政治吏治。这一切都是刘繇造成的,也就是说凌云从这件事情上看出了各地的一些弊端。纯属偶然行为,如没有刘繇,他可能还不会这么做。反过来来说,如果刘繇不做出触犯刑律的事,凌云绝对不会动刘繇。凌云那次去皖城,是去乔家接乔家的女儿,而此事全因乔家二女引起,主公心里也很清楚。”
    刘表点了点头,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事实正如张先所说,刘繇的死是他自找的。去动人家凌云的夫人,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见张先分析得有理有据,刘表的心里塌实了几分,张先能说出这个建议,想必把事情的前后都盘算清楚了。否则绝对不会贸然出口。他并不以为张先被凌云收买了,来做凌云的说客。他对张先还是绝对信任的,否则也不能把他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