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俘兵混在那些俘虏中间,秘密监视他们的行动。几日来,他频繁调换关押场所,几乎把所有粮屯都呆了一遍。
    本来这样的事,凌云也可以找别人去做。但凌云不想把所有的俘兵都交给秦涛统领,而是打算将俘兵分出一部分拨给庞春。现在他在里面转上一圈,对以后的统领事宜也会带来很多便利。
    俘虏那边没什么异常情况,庞春简单禀报完又接受了新的任务。从俘虏营中抽调三千军士,安置到其他大营,将申鹏麾下归降的军士安置到各个粮屯中。粮屯与其他营帐的条件大体相同,安置在这里也算不上虐待,只是凌云不太放心而已,这里有看守的军士,归到一处好管理。
    第二天一早,凌云得到了与申鹏一战的详细统计数字。
    此战先后俘获军士三千一百多人,除少数战马跑失或射死外,余者全部集中在一起饲养。他这边死伤不足一百人,又一次以少量代价换取的重大胜利。
    现在,只申鹏和秦涛归降的人马已达万余人,加上凌云的嫡系六千余人,渔阳城的防守问题,凌云不再担心。
    只是这些人的吃饭倒是一个问题,城中虽然尚有余粮,但总有吃完的一天。大营方面,凌云每天都花费大量虚拟币购买。他的虚拟币数量迅速下降。
    他手上最大一笔横财就是俘获的一万五千多匹战马,但他暂时还没有卖掉这些战马的打算。凌云想建立一支真正的精锐骑军,现在所谓的骑军不过是会骑马的步军,大多数都是以马代步,离凌云的期望值还差很远。
    按一名骑军配备四匹战马来算,这一万五千匹还不够装备四千骑军。这个数目,离凌云的目标差得更多。
    因此凌云再一次把目光盯在与刘虞的买卖上。
    
第八十三章 大营的消息
    想到和刘虞的买卖,凌云禁不住有点窝火。。
    本来事情商量得好好的,一切都在预定轨道上前进,假以时日,时机成熟之后一定会开业大吉,财源滚滚。
    偏偏在关键的时候杀出了公孙瓒这货,陈兵右北平郡边界,把他的财路给断了。
    如果公孙瓒和刘虞相持日久,这买卖就得一天天拖下去。一个弄不好公孙瓒再把刘虞给灭了,情势就更加不妙。
    凌云到渔阳城属于秘密行动,渔阳城失守的消息封锁得极为严密,以致他没能从探马那儿了解到平谷一带的军情。
    看来不能呆在渔阳静观其变了,怎么也得做点什么帮帮刘虞。
    打定注意,凌云将一干将领召集到太守府分派任务。
    令陈前带一千人马前往渔阳东北方的犷平县一带。
    令赵正带一千人马前往平谷一带。
    令庞春带领一千人马前往傂奚一带。
    他们主要任务是对以上各地公孙瓒驻扎的兵马进行袭扰,顺便打探消息。具体怎么干,凌云不做约定。他给的原则是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撤,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
    凌云料想他这么一来,公孙瓒肯定猜不到他的意图所在,必然会进行防范,如此一来便能调动他的兵马,为刘虞创造战机。
    这几个县都在渔阳周遭,如果一方有事,其他方向都可及时支援。
    三路人马领令出发不久,秦涛便带着家眷返回了渔阳。
    凌云等秦涛安置好家眷之后,又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率领两千五百人前往潞县一带,目的与前三支兵马完全相同。
    四支兵马派出了五千五百人,渔阳城还有万余人,由凌云亲自坐镇,就是有人来攻,支撑三五日肯定没有问题。
    得力干将都派出去干活,凌云在渔阳城也没闲着,他安排一些低级将官组织降军进行训练。先是军规、军纪、思想政治教育,而后是体能与战斗技巧训练。凌云安排好训练项目后撒手不管了。
    而后凌云将百姓召集了一些开会。凌云只讲了一件事,眼看现在春耕时节将过,渔阳城附近的大片耕地都没有种植。如此下去,以后的日子吃什么?
    百姓纷纷道出其中苦衷,虽然附近耕地很多,但多掌握在豪门、大户手中,平民的耕地相对比例很少。而且就算耕地掌握在平民手中,如今战事频发,青苗容易被毁。即便庄稼顺利成熟,也免不了给人抢割,即便收到仓中,也难逃被抢的厄运。辛辛苦苦耕了一年,到头来闹得两手空空,谁还能有耕种的动力。前些年还好些,从这两年开始,是一年不如一年。
    这些情况,凌云第一次进渔阳城时便了解得很清楚,这次他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当即凌云宣布,幽州牧刘虞已将渔阳划为他的封地,凡渔阳的事物都由他一人说了算。凡渔阳城境内人口,以往需要交纳的各种赋税暂登记在册,无须按期交纳,田税亦包括在内。至于何时收缴,视情况而定。
    豪门、大户所属的土地一律收回,视其人口重新分配。剩余土地将根据人口情况分配给无地平民。
    凌云特意给平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只要他凌云在渔阳一天,就绝对不允许抢掠的事情发生。如若发生,他将负责追讨,如果追讨不来,由他凌云给弥补损失。
    这一招果然奏效,那些有地的平民立即行动起来,反正先不用交税,被抢了还有人给补偿。这种优厚的条件连做梦都不敢想。
    那些没有耕地的平民也都变得异常期待起来,都盼着属于他的耕地早日分配下来。
    当然凌云对耕地的处理方法是照搬后世的成功经验,但土地重新分配涉及的事情很多,涉及到利益和人员也多,是相当复杂的一件事。凌云没有时间亲自处理,他在军士中找了一些精明干练的军士,再联合平民中较有威望的人共同办理。现在,凌云越来越觉得缺人了,各方面的人才都很缺。拥有一座城池后,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远远不是守住就OK那么简单。
    至于赋税,这也是凌云做的顺水人情,即使现在就开始征收,平民也拿不出来。如果只是这一座城,凌云也不在乎那点税收,但他心中的目标太远,也许将来会涉及到很多城,养很多兵。税收这一块就将是财政的主要来源,他可一视情况少收,但绝对不能不收。眼下若先例一开,以后将会出现很多困难。
    而现在,只不用按期交纳一条,便让百姓格外兴奋了。
    遣散平民,凌云令军士打开四面城门,渔阳城一切逐渐恢复正常。
    下午时分,展熊率领两千骑军带着大批粮食从昌平返回了渔阳城。
    凌云派展熊去昌平城的目的就是为了粮食,展熊赶到昌平城,冒充申鹏的兵马,让那几名归降的将官轻松叫开了城门。
    因为申鹏率军支援渔阳,昌平城中新到的一批粮食无法办理交接手续,还没卸车,索性展熊直接夺了过来。随后他在城中又划拉了一些车辆,将城中原有的存粮装车。实在带不走的粮食,按照凌云的吩咐,展熊全部分给了百姓。当然,做了好事得留名,展熊报出了凌云的名号。
    有了这些粮食,渔阳城又可以多支撑一段时日。凌云估计,他在粮食如此紧张的时候,先后抢了公孙瓒这么多的粮食,肯定给公孙瓒的粮草供应造成了很大打击。弄不好,公孙瓒与刘虞一战就败在这些粮草上。公孙将军纵兵抢粮,得抢多少家?抢多少时候?被他轻松给拿了来,公孙瓒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不吐血才怪。
    这件事情还没有得到验证,凌云在傍晚时接到了一个来自大营的消息。
    杨昭派人送信说,公孙瓒遣赵云带领五百兵马驻扎在燕山南麓,要求见主公凌云。
    听到和赵云有关的消息,凌云一阵欣喜,前面所做的那些工作,终于见到成效了。
    只是凌云对赵云所带人数有一点好奇,按理说,即使公孙瓒兵力再紧张也绝对不会让他带这么点人马。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不是公孙瓒兵力实在周转不开,便是魏辰从中起了作用。
    其实凌云只对了一多半,魏辰的确起了作用。刘夫人给公孙瓒写完信后,又按魏辰的意思让人送给赵云一封信。信中说,如果公孙将军派他去燕山出战,到时无须用兵,只要见到凌云好言商谈,对方或许能释放人质。
    这里所说的或许是因为魏辰并没把话说死,他只说通过和凌云接触,能感觉到他并非一般的山贼。前几次用兵去攻都大败而回,如果让赵云来软的,或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公孙瓒派赵云前来,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刘夫人而走的一个过场。他根本没指望赵云前去能救回刘真,只要他按夫人的吩咐做了,无论能不能救出来,也算他仁至义尽了。
    前一段时间为了迷惑袁绍和刘虞,公孙瓒不得不把军士化装成平民,分批出发。眼下,范阳郡一带兵力明显不足,如袁绍得知此事,恐怕又会兴兵来犯。所以能让赵云带走的兵马也就这么点人了。
    凌云对这件事没过多去想,只要赵云来了,他的计划便能得以实施。
    第二天一早,凌云将防务交给展熊,亲带一千军马赶往燕山南麓。
    
第八十四章 双簧
    燕山南麓。!
    赵云坐在中军大帐中眉头深锁,几天来发生的事情令他颇费思量。
    先是公孙瓒将他从刘备军中调出,而后又接到刘夫人的手书,如今公孙瓒竟然让他带这么少的兵马前来解救刘真。
    刘夫人的书信在公孙瓒下令之前,应该夫人早知此事,或者让他前来是夫人的主意。为什么偏偏选中了自己?
    官军几次围剿凌云都大败而回的消息早传得人尽皆知,以往动辄数千上万人马都大败而回,更何况他这区区五百人马?
    赵云敏锐地感觉到这件事的背后肯定隐藏着某种为他所不知道的东西,或许这是公孙瓒的一种手段。此次他若不能成功救出刘真,便属于出师不利,公孙瓒便有了治罪的借口。可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自己对公孙瓒纵兵抢掠的不满之辞传进了他的耳中?自己言行素来谨慎,这话只对刘备说起过,看刘备为人仁厚,不象是搬弄是非之人。
    如今虽然兵临燕山,硬攻肯定不行,派人进山送信,至今仍无音讯。看来此番定然无功而返,到时不知道公孙将军如何发落,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正当赵云寻思对策之时,有军士进来禀告,说抓到十余名行为鬼祟之人,疑是山贼细作。
    赵云正为山中没有回信而做难,听说此事当即令军士将那些人押入帐中。
    这十多人都做平民打扮,身上衣衫褴褛,见到赵云慌忙跪在地上,声称他们都是此地的平民。
    赵云盯着他们,问军士,“他们有何鬼祟之举?”
    “禀将军,他们都是从山外过来,趴在草丛中探头探脑窥视我军营寨。而后绕路向山上而去。”
    赵云点了点头,对那些人说道,“此地为山区,附近房舍早已无人居住,何来平民。料你等是山中细作,本将军但有所问,你等须如实回答。”
    “将军冤枉啊,我等都是平民,到山中寻找野菜,将军岂能随意诬赖好人。”众人一齐辩解。
    “好吧”赵云微微一笑,“给我搜身。”
    帐中军士得令,立即上去仔细搜索。片刻后,从其中一人的衣襟夹层中搜出一块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素绢。
    军士将其捧到赵云面前,赵云接过后展开一看,不禁眉头微微皱起。
    本以为搜获了山贼的信件,没想到居然是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