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轻轻一笑,“凌将军谬赞了,在下实不敢当。”
    凌云摇了摇头,“子龙切莫自谦,在凌某眼中,子龙是英雄,凌某亦是英雄。欲成凌云之志,建不世之功。”说着话,他用手指点着远处,“子龙你看,大好江山却生灵涂炭;天下虽大,却四分五裂;土地肥沃,却天下粮荒。虽然凌某只是一介太守,却不忍百姓流离失所。惟愿率万千铁骑,一统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大丈夫生于世间,碌碌无谓是一生,傲啸天下亦是一生。不知子龙可曾有志于此?”
    凌云一番话正触动赵云心事,生为男儿谁不想成就一番功业,否则他也不必投在公孙瓒帐下。凌云的话恰到好处地挑起了他的豪情,让他感觉热血都在沸腾。而且凌云话里的招揽之意毫不掩饰,差点让他脱口答应。
    他想了想问道,“凌将军所说的太守之职是指?”
    凌云哈哈笑道,“这是昨日之事,难怪子龙不知。当今天子下诏,任凌某为上谷郡太守。想必子龙也曾听说,凌某在渔阳、犷平、平谷、傂奚四县缓收岁赋,鼓励耕种,下发军饷等事吧?四县虽小,既在凌某手中,凌某便让这四县百姓安居乐业。若一郡在凌某手中,凌某必让一郡富足。但凌某之志远非一州一郡,天下虽大,凌某必让普天之下的百姓尽皆温饱。到那时,子龙亦可名垂青史,永受后人膜拜。”
    如果说凌云的话将赵云升至燃点,那么这番话如同再添了一把柴,让他的心一下就燃烧起来。
    凌云所说的四县政令,他都有耳闻,私下里也大为赞许。自己不过区区一员低级武将,人家凌云位高权重,亲身犯险相救。此番又赤诚相见,直言相邀,况且其志不小,胸怀天下,如此明主岂能错过。
    当下,他抱拳施礼道,“凌将军,如蒙不弃,赵云愿鞍前马后任凭将军差遣。”
    凌云勒住战马,双手与赵云相握,“子龙,今日得子龙兄弟相助,为兄如鱼得水啊,必能大业早成。子龙,一笔写不出两个云字,等到了平谷,苍天作证,为兄与贤弟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赵云心中一热,激动地说道,“既然兄长如此说,小弟恭敬不如从命。只是,小弟与公孙瓒结仇,恐其派人潜入常山于家人不利,待子龙接来家眷后再与兄长行结拜之礼。”
    凌云微笑道,“子龙兄弟放心,前些时日为兄已派人去子龙家乡保护兄弟的家人。子龙只须说出一件惟有家人知道的秘事,以便为兄派去的人取得兄弟家人的信任,如此近日之内便可启程来此。”
    赵云惊道,“兄长果真如此,难得兄长一片苦心。只是不知兄长如何能把信息传到常山?”
    凌云笑道,“子龙兄弟,为兄于燕山起兵,不过旬月便与公孙瓒和刘虞分庭抗礼,此事绝非幸至。为兄有一特异功能可千里传音,可以将消息凭空送到千里之外。如若子龙兄弟不信,子龙可将一句话偷偷告诉为兄,不让任何人知晓。到平谷城之时,必定有人持着写有这句话的素绢相迎。如此,子龙便可对家眷的安危放心了。”
    赵云又是一惊,“兄长,若真如此,何愁天下不扫,江山不平。战者,争一线之先机,有此异能则步步争先,无往而不利呀。”
    凌云哈哈笑道,“子龙,你这句话说的可是够长啊。”
    “非也”赵云跟着笑道,而后凑近凌云的耳边轻声道,“子龙要说的话是......”
    
    
第九十二章 五顿饭
    晨曦徐徐洒遍大地,清晨的平谷城一片安静。!
    与往日不同,城中百姓没有早早地去耕地种田,而是手持各种农具与许多军士一起静静地站在东门外,翘首望向远方。
    人群的最前面打出一道横幅,雪白的绢布上写着一行红色大字——血债血偿,为冤死的五百兄弟报仇。
    当太阳又升高了一些的时候,远处出现了大队骑军的影子。这队骑军行进速度并不快,战马只能算是一溜小跑。随着这队骑军的行进,进入视野的人数越来越多,足足有四五千人。
    这些人正是凌云的队伍,昨天他一路上押解着鲜于银的人马返回平谷。因为押解的人数太多,队伍行进速度并不快。再加上夜间下起了小雨,以至到现在他们才赶到城外。
    鲜于银与他的手下行在队伍的前面,左右都有凌云的弓弩手看押。因为凌云所带干粮有限,一路上他的手下都没有吃的任何食物,倒是凌云对他格外开恩,给了一些食物。
    可是他心里憋屈,如何还能吃得下东西,索性与手下的军士一起挨着饿。
    眼看着快到平谷城了,鲜于银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到了这里,他便可以派人回去禀告刘虞,而后寻求解决办法。
    现在的鲜于银对这群手下的性命倒是不如何担心,如果凌云想杀掉他们,自然不用如此费事。只须派一人回城报信,城中再派一些人马出来,以绝对优势肯定打得他一点脾气都没有。
    一路上,他都特别注意观察了,队伍中没有任何一人离开。也就是说,凌云并没有要他们性命的打算。
    坐在马上,他远远看到东城门前聚集了很多人。平时幽州军中有人出征,得胜归来之时也会有人迎接,故而他对此并未在意。
    等距离城门只有二百余步时,城门前的平民和军士忽然爆发出一阵喊声。那些人边喊着,边挥舞着手中的农具或兵器,场面十分震撼。
    鲜于银起初并没把这些喊声当回事,还以为是为凌云得胜归来的欢呼。很快,他便发觉有些不对。那些喊声嘈杂纷乱,却没有欢呼的样子,声音里更多的是愤怒。
    他凝神细听,终于听明白了,那些纷杂的喊声都是喊着同一句话,因为声音参差不齐,一时之间居然没听清楚。
    鲜于银听到了喊声的内容,他手下的军士也都听明白了。这些人看到愤怒的人群,再听到他们的喊声都不寒而栗。
    因为那些喊声,都是针对着他们的,喊的内容就是“血债血偿,为冤死的五百兄弟报仇。”
    看到这阵势,鲜于银立刻勒住战马,四处寻找凌云。看这些人的愤怒的样子,他真怕他们一时情绪失控,做出什么暴力的事情来。
    那些人见队伍停了下来,立刻高举条幅向鲜于银等人涌去,边走边呼喊着。
    终于,鲜于银看到了从后面策马赶来的凌云,急忙问道,“凌将军,这是?”
    凌云故做迷糊地看着那些人,一脸无奈的表情,其实他比谁都清楚,这些都是他暗中安排下的。而那些人所喊的内容,正是赵云昨日所说的那句话。
    昨天,赵云看到凌云的种种表现,把他对鲜于银等人的意图猜出几分。刚好凌云提出要做试验,他便告诉凌云写上这句话,帮凌云造造势。这也算他投靠凌云后做的第一件事。
    大横条幅在微微的晨风中分外扎眼,红色的大字血淋淋地触目惊心。
    凌云看着这架势暗暗点头,这帮人做得还真象,和“五四运动”有得一拼了。
    鲜于银听到喊声,再看到刺眼的横幅,哪里还不知道这些人就是冲着他来的。他手下的军士虽然大多不认字,但耳朵都不聋,脑子也没坏,那五百人就是他们杀的,知道人家是来讨债来的。
    现在鲜于银也有些迷糊,起初他并没真觉得赵云是凌云那边的人,但看眼前的情形,好象不似有假。而且他一直没想明白,这些人怎么会知道昨天发生的事。凌云军中并没有人离开,他不只自己观察着,也暗暗嘱咐了一些手下帮着监视。那么多人居然没有任何人发现什么。
    看着愤怒的人群越来越近,鲜于银慌忙对凌云说道,“凌将军昨天曾保证我等的安全,现在,你看......可如何是好?”
    凌云轻轻摇了摇头,“可能死去的人里有他们的父兄叔伯、小舅子大舅子、姐夫妹夫一类的人,不然他们不会如此愤怒。”
    “可是,将军说过......”
    凌云摆手制止,“本将军说过的话当然算数,你现在便派人回去见刘州牧,这边的人本将军先压一压,尽量确保你们的安全。”
    听到凌云终于松了口儿,鲜于银立刻对一名亲信嘱咐了几句,把他派了回去。
    此时,赵云也催动战马从队伍后面赶了过来。他看到人群中的横幅,露出难以置信的眼神。虽然他昨天听凌云说出能千里传音之言,心中感觉应该不会有假,但当他亲眼看到却是另一番感觉。
    他昨天对凌云说那句话时,声音极低,外人绝不可能听到。而且他一直与凌云在一起,并未看到凌云吩咐任何人离开。显然不是凌云派人传信,既然不是派人传信,那就是说千里传音的功能千真万确。
    在这件事上,凌云没有必要骗自己。虽然平谷城远比常山近,但凌云既然有把握,肯定此言无虚。再加上昨晚与凌云谈论天下大势,凌云对天下了如指掌,见解独到,令他眼界大开,一夜之间使他的见识提高了许多。
    如此能人,有些奇特的能力也在情理之中。
    再看看城中平民与军士在一起同仇敌忾,平和相处,如同鱼水,较之原来见到官军争相逃避时简直是天壤之别。赵云不禁暗自庆幸,上天待我不薄啊,有此明主,何愁不能建功立业,造福万民。
    就在他心潮起伏之时,凌云的喊话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凌云坐在马上,双手虚压,止住了人群的喊声,“诸位军士,诸位百姓,凌某知道那五百人中有你等的亲人,也能理解你们此刻的心情。但人死不能复生,诸位还须节哀。本将军在此发誓,一定妥善解决此事,为那些冤死的兄弟讨回公道。”
    “元凶便在军中,请凌将军为死者报仇!”
    人群中爆发出一道喊声,其他人纷纷跟着喊了起来,场面再次一片混乱。
    凌云叹了口气对鲜于银说道,“鲜于将军,你还是就此离去吧,以免遭到报复。”
    鲜于银急忙施礼,“凌将军,咱们可是说好的,保证我等的安全。如果在下一人离去,这算什么?此事万万不行,还请将军履行承诺。”
    “唉”凌云叹了口气,“鲜于将军,你也看到了,你先前误听虚假消息,误杀了那五百人,军心激荡,民愤极大。若不妥善处理,本将军也难以平复。要不然,鲜于将军可将亲近之人放走,多走一个是一个。”
    “凌将军,在下是相信将军的一句话才来到平谷城,在下身死事小,可是对凌将军声名的影响极大,还望凌将军话复前言。”
    凌云皱眉道,“你怎么死脑筋啊,你派几个亲信再去见你家主公。把此地的紧急情况说上一说,刘州牧也好能快点派人来不是?”
    “对、对”鲜于银似有所悟,急忙应道。随后又派了两人回去。
    等人走了之后,凌云再次对众人说道,“诸位,你们也知道,令下如山。鲜于将军也是奉命行事,刘州牧既然下令,鲜于将军怎可抗命。而且此间还有诸多误会,还请诸位各自归去,本将军保证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众人听凌云如此说,纷纷跪在地上高呼,“谢凌将军为我等做主。”
    而后平民拿起农具去耕地,军士各回各的军营,一场大戏就此告一段落。
    鲜于银看着一场危机就此解除,立刻施礼答谢凌云,他还真害怕凌云借先前的机会对他的人痛下杀手。
    凌云和鲜于银谈了一会儿,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