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1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刃震动间如有龙鸣之声。刀还是那柄刀,但在关羽接手的瞬间,那刀却好似活了过来,寒光阵阵!徐晃见关羽战意泯然,暗暗叫苦,还未张口,便听关羽以不容置疑地语气叫道。
  “四弟你过于重于防守,反攻有失狠辣,若遇上强敌,你必会陷入苦战。今日为兄便与你好好指教一番!”
  关羽话音一落,脚步一迈,手中陌刀如有破山裂地之威赫然劈出。徐晃急忙以刀背一挡,‘嘭’的一声巨响,徐晃脚步一退,虎口已是发麻。关羽得势不饶人,舞起阔大的陌刀,招招迅猛劲大,大有将徐晃劈个粉身碎骨之势。所幸徐晃手中障刀,刀身坚固厚实,将关羽攻势一一挡住。饶是如此,但在关羽盛威之下,徐晃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在旁的郭淮看得惊为天人,眼见关羽刀式霸道绝伦,如群龙狂舞,此等武艺,简直是惊世骇俗!而刚才连连叫好的一众文武,此下却是惊叫不绝,各个看得心惊肉跳,都为徐晃捏了一把冷汗。两人一攻一守,莫约有数十回合。关羽一味进攻,毫无退守之意,而徐晃则是守得越来越是凌乱,眼看不久便要败下阵来。
  久守必败,徐晃亦明此中道理。陡然,徐晃怒喝一声,宛如一头暴怒的恶虎,奋力隔开关羽的陌刀,倏然开始反攻。关羽却无回守,刀式反而越攻越猛,将徐晃的反攻尽数一一打回。毕竟徐晃乃是关羽的结义兄弟。最终,关羽还是给他留了情面,刀式陡收,脚步一退,如龙含云,一吐大气,声若洪钟,喝声叫道。
  “好!点到即止,此战便以平手而论!”
  徐晃满头大汗,气喘如牛,可关羽神态怡然,哪有半分疲惫。胜负如何,一看便知。徐晃心知关羽为他留下颜面,不过却是心服口服,拱手拜道。
  “二哥高深莫测,小弟我败得心服口服!”
  这时,文翰引一众文武过来,对关羽、徐晃两人还有郭淮纷纷大赞。众文武随之附和。少时,众人一一归席,关羽凝神沉声而道。
  “这障刀、陌刀,老臣适才大概已有了解。老臣以为王上将四式唐刀分配,甚为恰合。”
  “哦?竟然二哥也如此认为。孤便依此推行,令各地赶造,不出数年,便可全数装备!”
  文翰眉头一挑,甚是喜悦。关羽颔首扶髯,丹凤目精光赫赫,沉声应道。
  “若是全军皆可装备唐刀,我军战力定可大大提升,凭我军之精锐,更有这些神兵利器。王上一统江山,克成帝业之日,指日可待也!”
  徐晃、田丰等文武亦是欣喜不已,纷纷道贺。文翰却是面色一沉,神态端然,叹声而道。
  “时今东吴气数已尽,不久将来,天下便成以大魏、西唐两雄争霸之势。大魏国力浑厚,地大人广。而西唐富裕,广盛钱粮。两国一旦开战,势必生灵涂炭,死伤无数呐~!”
  关羽闻言,神色一凝,沉吟一阵后,便是谓道。
  “从古至今,但能一统江山,开国设朝之大帝,谁不是杀孽深重?但若非如此,乱世难结,诸侯混战,贼寇横行,黎民百姓皆于水生火热之中,何日能熬出头来!?王上不必多虑。西唐百姓,皆盼望王上能取得天下,带来太平盛世!”
  田丰双眸炯炯有神,随之附和而道。
  “圣侯所言极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谓是皇图霸业?王上仁慈,却更应以大局为重,若天下能早日一统,岂不是万民之幸耶!?”
  田丰话毕,徐晃等将纷纷出言相谏。文翰闻众人所言,放声而笑,似乎已有定夺,眼神更为坚定。
  一夜过去,宴终人散。次日一早,忽有兵士来报,曹仁昨夜连夜拔寨而退,此下已引兵退出数十里之外。原来,曹仁见麾下诸将皆慑于关羽之勇,又听闻西唐王文翰已到虎牢关内,以为唐军不日即将大举进攻。曹仁恐难抵挡唐军之锐,便暂且撤出数十里外,据险而守,静观其变。文翰闻言,与诸将谓道。
  “曹子孝怯而退却,此全乃圣侯之功。西唐有圣侯镇守,纵是魏帝曹孟德亲来,亦无所惧也!”
  诸将听言,皆是诚服,对关羽敬佩不已。
  文翰此下并不欲与大魏撕破脸皮,当日便欲归去。关羽、徐晃皆往同行。关羽令田丰、郭淮把守关口,吩咐已毕,兄弟三人便一起离去。比及当夜初更,文翰等人便回到了安邑。周珑正是忐忑不安,等候消息。听闻文翰等人,果然在三日之内归来,甚为大喜,连忙迎接。后来,周珑听闻关羽引千余骑兵,大破十数万魏军,听得又惊又愕,直叹关羽乃天上神人。
  却说当日文翰从虎牢关离去,曾亲笔修书一封,交予田丰,令其转交曹仁。田丰行事从不怠慢,立即遣使贲书去到魏军营内。信中文翰先是好言安抚,又道明时下局势,说明不欲与大魏开战,盼能相安无事。曹仁见书,愤恨不已,自然不信文翰的鬼话,但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此约是半月后,曹仁忽听得流星马来报,言东吴已灭,孙权被擒,吴北之地已归魏矣,可吴南五郡却遭西唐贼军袭击,尽被所取。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噩耗

  魏帝曹操吩咐,教曹仁不可茫然举事,小心提备西唐。当曹仁知得此下大魏已与西唐和战,虽是万般不甘,但时势所逼,曹仁自知其中利害,只好强忍怒怨,一边整备兵马,一边操练大军,把守边境。
  另一边,却说文翰亦也收得文书,知得吴南五郡已取,甚为大喜,赵云、庞德、文舜等将皆得重赏,而陆逊、全琮、顾邵、张休等东吴降将、官吏,亦也一一封赏,更封陆逊为长沙侯,骠骑大将军。不日,交州亦传来捷报,山越之民尽数愿降,局势平稳。文翰欣然大悦,邓艾、王双皆封为上将,诸葛恪功绩甚高,拜封为侯。于是,吴南、交州已平。文翰令庞德分兵把守吴南诸郡还有交州之地,调赵云回川中镇守。其余各将,皆依令赴往,各行其职。数日后,西唐丞相庞统,连发谏书,恳请文翰归朝。文翰心知此下大魏、西唐虽暂且和战,但待两国局势平稳,迟早必将开战,国事繁重,许多事皆需他来抉择。于是,文翰整备行装,与关羽、蔡邕拜别毕,即日便与蔡琰、周珑、徐晃等人一同归去长安。
  一路奔波,约是七、八日后,文翰赶回长安。庞统率众文武于城郭迎接。文翰风尘仆仆,与众臣子礼毕,遂直归长安功德殿中。功德殿下,一众西唐文武,人才济济,高呼万岁。礼毕,只见文翰一身黑金龙纹王袍,口喝平身,众臣纷纷而起。文翰神色一凝,刀目赫赫,环视众臣,沉声而道。
  “东吴已被大魏所灭,吴地以南昌为界,北方尽被大魏所取,南方则尽归西唐。时今,天下已为大魏、西唐两雄争霸之势。大魏、西唐时年,皆连番大动兵戈,此下正需休养,故先以和为贵,待时机一到,两国必然开战。大魏国势浩大,地大人广,魏帝曹孟德雄才大略,乃当世枭雄,大魏兵士骁勇善战,高才多谋之士数不胜数,麾下更是猛将如云!一旦两国开战,必定恶战连连,不知诸位卿家,有何高见!?”
  文翰话音刚落,丞相庞统,眼神一紧,速而出席,拱手一拜,疾言厉色而道。
  “王上无需过虑!大魏国力虽盛,但我西唐素来富裕,钱粮广盛,王上更乃古今罕有之明君,深得民望。西唐子民,无不日夜盼望,王上能一统江山,克成帝业,位登大宝,以使乱世终结,迎来太平盛世。若王上登高一呼,西唐各地百姓,必然蜂拥相投,数十万大军不日可建,再加以操练数年,便可前赴战场,为王上效以死力!”
  庞统此言一出,殿内一众文武,无不精神大震。文翰面色端然,眼神烁烁。这时,尚书令钟繇随之而出,拱手拜道。
  “丞相所言极是!王上深得民望,百姓视若神明,征集大军自是不在话下。而我西唐近年大力研发军器,王上不愧有经天纬地之才,不但研发轰雷炮此等威力巨大神器,更研发出四式唐刀,兼又研发出一套新颖炼钢之术,军中装备精良,远非大魏所有军器可比。但若战场厮杀,我西唐大军定可以一敌三!!”
  钟繇话音一落,殿内诸臣各个都是神色喜悦、亢奋,好似稳操胜券。太傅张纮面色肃然,随之接话道。
  “老臣以为,近年王上大力推行汉胡相融,此下收效颇佳,胡人已少有习之胡礼,汉语更是朗朗上口,更兼王上待其甚厚,胡人服役后,皆得土地分得,而我西唐商业发达,汉人对胡人已无敌视之心,胡人多受聘于汉人,生活无虑,衣食无忧,故尽服王化。胡人对王上感恩戴德,赞口不绝。胡人素来彪悍善战,竟如此,王上何不大力征集胡人为用,组建一支数万精兵!”
  文翰闻言,刀目一亮,重重颔首,谓道。
  “太傅所言甚为有礼,那依太傅之见,此事该如何推行?”
  “并州牧高伯义,北地太守张子雄深得胡人民望。若派两人执行此事,必可事半功倍!!”
  张颌拱手而禀。文翰听是有理,一声叫好,遂便定下此事。张纮见文翰应诺,甚喜而退。太仆王朗,随即又出,拜礼作揖而道。
  “蜀中、交州、吴南等地时势刚稳,不可大力调度。而南蛮之地甚为偏远,不得不防,所幸蛮王孟优对王上尤为倾服。竟如此,王上何不下令教其调拨兵马,一来可见其诚心,二来亦可兵力。”
  文翰眼神一凝,若非王朗提醒,他几乎忘了提防此事。王朗所言,甚合文翰心意。文翰重重颔首,沉声答道。
  “太仆所言甚善。孤当依从!”
  王朗心头一喜,遂拜退而回。这时,徐晃踏步而出,虎目赫赫生威,凝声秉道。
  “王上若欲大力组建兵队,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操练之事万不可荒废。更兼王上又欲将四式唐刀推行于军中,如此势必要多遣练兵之才为用。臣以为,王上可先于雍州、凉州、并州、河东、河间等地,征集新兵,遣各精锐将士先为操练。待时势渐稳,再于川中、交州、吴南等地,征召新兵操练。同时又于西唐各地,大力推行尚武之风,凡入仕者,皆可得重金封赏,于其乡中发以功表,以作表彰。如此,西唐有志之士,必定蜂拥来投!”
  文翰听言,欣然大喜,连连叫好。于是,文翰便与众臣商议,操练新兵之事。庞统进谏,推荐河东、河北新兵,由关羽操练。并州新兵则由高顺操练。雍州新兵则由徐晃操练。西凉新兵,则由张绣、李优负责操练。待这以上各地操练年余后,尚武之风已然传到川中、交州、吴南各地,其地百姓必多有向往,再从其下手,令赵云、张辽操练川中新兵,庞德、马岱操练交州、吴南新兵,长沙侯陆逊一同辅佐。如此一来,不出数年,数十万雄军便可建成。庞统所推荐将士,皆乃万中无一,声威极高的将才。文翰听是妥当,便是一一依从。
  于是,文翰打开国库,先于雍、凉、并州、河间、河东各地拨以重金,又各颁发功表,大力推行尚武之风。试问哪个血性男儿,不重于功名利禄,在雍、凉、并州、河间、河东等地的壮勇纷纷投之。同时,文翰又令张纮、王朗两人负责大力赶造装备、军器,一面又发以文书,分别通告高顺、张绣,征集胡人新兵,一面又教孟优,征集蛮兵。文翰大力组建军队,赶造装备、军器,欲要一统江山,克成帝业之心,昭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