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6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好友报仇而杀人,之后单福披发涂面而走,被官府所获。官吏问其姓名不答,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今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之后单福眼见天下大乱,单凭刀枪,终难改造乱世。单福遂弃武从文,折节向学,遍访名师,拜于司马徽麾下为其首席大徒。单福真实身份,乃颍川人徐庶,字元直。
  刘备知其前事,非但未怪徐庶先前隐瞒,更对其往年为友报仇之事,赞其有情有义。徐庶听言,心中颇为感动,只觉刘备知心,对刘备更是忠诚。
  却说败军回见曹仁,报说二吕分别被华雄、张飞所杀,军内近有三千多兵士被活捉。曹仁大惊,与其弟曹纯商议。曹纯为人甚是谨慎,谏言而道。
  “兄长我军新败,彼军兵锋正猛。今只宜按兵不动,申报丞相,起大兵来征剿,乃为上策。”曹仁听言,略有不喜,冷声而道。
  “不然。今二将阵亡,死折许多军马,此仇不可不急报。此事若传回洛阳,你我颜面全无!更何况量新野弹丸之地,何劳丞相大军?”
  “兄长岂能因个人脸面,而罔顾大局。刘大耳虽是势微兵少,但此人麾下能人不少,潘、张太史、华四将,皆有万夫莫敌之勇,于万军之内取敌将首级,如囊中探物。前番又有细作报来,刘大耳麾下来了一员能人。此人深不可测,二吕之败,我料因是此人所设计策。刘大耳得此人相助,如虎添翼,不可轻视。”
  “纯弟你素来敢战英勇,今日岂会说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丧气话!难你对大耳贼心怯!”
  曹仁忽然厉声一喝,刘备自举事起,少有胜绩,大半生颠沛流离,过着被人处处追杀的日子。特别刘备每逢遇到曹操这方势力,必然吃瘪败退。因此,在曹氏将领眼中刘备不过是跳梁小丑。曹仁乃曹操麾下武将之首,若是二吕兵败之事传回洛阳,曹仁名望必然一落千丈!
  因此,曹仁一心要得一场大胜,以盖此耻!
  曹纯并不知曹仁是怕其地位受到动摇,才会如此。只见他微微摇首,即又言道。
  “所谓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弟非怯战,实乃恐不能必胜耳。”
  此时的曹仁哪里听得进劝,反而怒火顿生,暴声吼道。
  “纯弟言下之意是说我非是那刘大耳对手么!!?我一生随丞相征战天下,从无败绩,眼下若我不能生擒刘大耳,绝不回洛阳!”
  “不好!哥哥这倔脾气又来了!此时丞相不在,只怕无人能劝!”
  曹纯未想到自己的这番话,反而激起了曹仁的脾气,眼神一惊,暗付一阵后,忙说道。
  “哥哥若去,便留下某来坚守樊城,以防不测。”
  “不可!我正欲你一同随我而去,亲眼看我如何擒住那大耳贼!!”
  曹纯无奈,多劝无用,不得已只得与其兄曹仁点起二万五千军马,渡河投新野而来。不过同时,曹纯唯恐曹仁含怒而去,以致大败,暗派人传令洛阳报之曹操。
  曹操收到曹纯之报,得知曹仁含怒而攻新野,顿时就是大惊失色。曹仁此人统兵有道,深熟兵法,乃是一员难得的帅才。也正因如此,曹操才将曹仁提拔至武将之首,多交予重任予他。但人无完人,曹仁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傲。若是曹操在其身边,曹仁还知几分收敛,若曹操不在,曹仁这个缺点有犯,定会酿成大祸。
  曹操对曹仁熟悉无比,当即派许褚引一部快骑,带上他的亲笔书信,赶往新野。却说曹仁忿怒,遂大起本部之兵,二万五千兵马,翻天覆地般星夜渡河,意欲踏平新野之地。
  且说刘备得胜回县不久,心中正喜得之徐庶这一济世之才辅佐,日后建造大业有望。而徐庶展露才能,潘凤、张飞、太史慈等将皆佩服无比,甘愿受其指挥。
  刘备雄心大作,在新野加紧招兵买马,一边提防曹操,一边心里暗算着如何从刘表那里夺取辖地,尽早蓄积大势,图谋天下。
  就在刘备费尽心思,计划日后之事时。徐庶忽然来寻,禀告刘备。
  “曹仁屯兵樊城久矣,其意乃为曹操下江南,而做探风。曹仁乃曹操麾下大将,名望之高,威震其军中上下。除曹操之外,将士最是敬重者,当属此人。正因如此,曹仁心中有傲,绝不容许名望有损。主公素来遭曹操所克,曹军上下皆轻视主公。今番二吕被杀,其兵马大多被主公所擒。曹仁心感失威,必起大军来战。以求得一大胜,诛除主公,以盖先前之耻。”
  刘备一听,顿时大惊失色,曹仁用兵如神,乃天下有名的常胜将军。刘备唯恐新野,受其兵马倾覆,忙问道。
  “曹子孝此人,深懂兵法。昔日我曾听曹操亲言,若论行兵打战,即使是他,也不一定是曹子孝的对手。此人用兵之能比曹孟德更胜一筹。军师,我当何以迎之呐!!?”
  “呵呵。主公不必慌张。我自有妙计应付。”
  徐庶目光晶亮,一副胸有成竹的态势,刘备见状,连忙问道。
  “军师竟已是有计,快快说来。”
  徐庶灿然一笑,给人一种就算天塌,他亦有计策解救的奇异感觉。只听徐庶缓缓而道。
  “曹子孝含怒而来,怒则生乱,乱则易错。他之才能,只怕未能发挥七八。竟是如此,主公又何必惊慌。且曹子孝尽提兵马来杀,樊城空虚,我等可乘间夺之。樊城一失,曹子孝死守大本营,自然退去。”
  刘备听得双目连连曝光,连忙继续再问。徐庶附耳低声说道如此如此。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军师真乃神人也!”
  刘备大喜过望,连声说好,心中对徐庶更为重视,言听计从,依照徐庶所教,预先准备。
  数日后,刘军斥候来报。
  “报!!主公!!!曹仁引大军,已渡河过来了。其军进军神速,小人等料其脚程,半日之后必到新野城下。”
  那刘军斥候,满脸惶急,眼中尽是恐惧。不过,刘备却是笃定,望向徐庶。徐庶微微一笑道。
  “果不出我之所料。这曹子孝果然来得是快!”
  “还好军师料事如神,早就推算到曹子孝必然催军急上,三日内必然赶至新野境界,教我早作准备。否则当下,我等定被他率军杀个措手不及!”
  刘备毫不掩饰地称赞道。徐庶宠辱不惊,颔首而笑,遂请刘备出军迎敌。曹仁引兵正赶,大军内脚步、马蹄、兵戈震dang声,震天摇海,军威浩荡。就在此时,前方风尘滚滚,刘备率五六千兵马迎来,与曹仁那大部人马一比,甚是逊色。曹仁见刘备赶到,脸色一冷,暗笑这刘大耳不知死活,遂令兵士摆阵准备。刘备亦令兵士作战,准备迎杀。不久之后,两阵对圆,刘备向华雄投以眼神,华雄心神领会,冲出阵前先是搦战。
  曹仁知华雄了得,不敢轻易应战,回顾阵后,问谁敢出战。昔日河间四庭柱之一的高览,应声而出,曹仁脸色一喜,高览武艺超凡,应能抵住华雄,然后又在高览耳边附耳说了几句。高览颔首得令,遂挥刀纵马飙飞而去。两马相冲,华雄一轮断龙刀猛地一砍,高览持刀隔住,随即奋力一荡,荡开华雄的断龙刀。华雄心惊高览力大,抖数精神,忽抽断龙刀,往高览面门直捅。高览急急避过,大喝一声,挥刀对着华雄狂攻不停。华雄或挡或避,待高览攻势一停,华雄即又攻去。两人你来我往,杀了约约有数十回合,两边将士看得惊色连连。


 第七百三十九章 潘凤破阵

  高览早前有曹仁所教之计,与华雄又再杀了数合后,忽然虚砍一刀,荡开阵脚,拨马回阵。华雄纵马追赶,直至彼军阵前。曹仁猝然扯声一喝,两翼弓弩手齐齐发箭,箭落如潮。华雄临危不乱,狂舞断龙刀抵挡箭潮,高览回身就杀。
  忽然数声破空箭响暴起,三根如同迅雷般的箭矢,擦着华雄身体火速飞来。高览大惊,急忙闪避,几乎失势坠落马下。原来,在刘备军中的徐庶刚才见曹仁在高览耳里低声细语,又见高览未有尽落下风,却忽然退走。顿时就看出其中有诈。故而将计就计,教太史慈赶去,随机应变,若有机会,就将高览射死。
  高览惊魂未定,华雄忽然提刀杀来,太史慈在不远处亦拈弓上箭,准备趁势射击。曹仁见状,忙教弓弩手狂射华雄。华雄被逼退后,而高览亦惧太史慈那恐怖的箭艺,不敢赶去追杀。于是高览、华雄各自退去。随后,曹仁和刘备见一时胜负难分,遂各罢兵撤退。
  曹仁命兵士建立营寨,又教高览领兵把守,提防刘备派兵袭击。此时曹纯忽然寻来,进谏而道。
  “兄长,今日之战,可见彼军精锐,不可轻敌。眼下,新野一时难破,不如先回樊城。”
  眼下自军战况未有失利,曹仁又听曹纯来劝,火气一起,顿时大怒暴喝。
  “你未出军时,已慢我军心,今又丧气之话,乱我军心!你莫要以为你是我弟,便可肆意造次!若有丧气之言,我必严惩于你,以明军法!!!!”
  曹仁大怒而喝,骂得曹纯满脸羞辱,诸将连忙劝言。曹仁这才怒火稍熄,喝退曹纯。曹纯退出帐外,觉得曹仁越来越是不见理智,心中更是担忧。
  曹仁一心要破新野,待营寨立好,兵士歇息必,即日鸣鼓进军,在新野城外,指挥二万五千大军,布成一个阵势。此阵甚是精妙绝伦,曹仁布置完毕,心中傲然,故派一将,到城下吆喝,问刘备可否识他的阵势。
  刘备在城上高处,细细看着,见曹仁所摆之阵,精妙诡异,处处布有杀机。刘备看毕,不觉吸了一口凉气,眉头深锁,脸上尽是忧虑。
  此时在刘备身旁的徐庶也是看毕,与刘备不同的是,徐庶却是淡然而笑,眼神平静毫无丝毫涟漪。
  “军师,这曹子孝所摆阵势,杀机无限,贸然举兵,只怕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还是莫要应战,任其搦战便是了。”
  刘备吞了一口唾液,唯唯诺诺而道。徐庶却是笑着,俨然一副轻松的态势,不慌不忙,缓缓而道。
  “主公不必担忧。曹子孝所摆之阵,乃八门金锁阵也。所谓八门者,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们而人则亡。曹子孝这八门金锁阵,虽布得整齐,只是中间无一绝世大将把守。若主公派一武勇悍将,从东南角上生门杀入,攻其阵心中央,再往正西景门而出,其阵比可破也!”
  徐庶一席话语,就将曹仁为之而傲的大阵,变得黯淡无光,虚有其表。至于刘备听得一阵迟滞,眼中尽是惊色。当他反应过来时,脸上尽是狂喜之色,视徐庶如同神人。
  “此人不但有济世之才,且才高八斗,韬略高深,又深懂阵法。比之高祖张良亦毫无逊色。有此人相助,我何愁大业不成!!!”
  刘备双眼暴亮,在心中喜声大呼,略显几分失态。而徐庶却仍是那副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变的笃定,对着刘备微微而笑。
  刘备遂传令各部军马,引军出城,各将排列完毕。刘备教各军军士把住阵角,回顾后方,问谁敢破其大阵。潘、张、太史、华四将,皆先后喝声要出。刘备见状,遂投以眼色询问徐庶。徐庶淡然而笑,轻声而道。
  “二将军,强悍无敌而又不失冷静,可当此大任!”
  徐庶推荐潘凤,张飞等将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