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7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瑾唯恐诸葛亮先前不过是在故弄玄虚,连忙向诸葛亮劝道。
  诸葛亮听言,心里一笑,暗道时机终于成熟了。诸葛亮遂起身,拱手作揖,凝声而道。
  “兄长,子敬但且听亮一言。亮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先前不敢轻言,乃是时机未到。如今时机已是成熟,明日还得劳烦兄长与子敬,引我入堂拜见吴侯,到时吴侯必会应诺与我荆州联合之事!”
  “这!”
  诸葛瑾听言大惊,事已至此,已难以回天,但诸葛亮仍旧这般信誓旦旦,若非诸葛瑾深知他这个弟弟的能耐,当真以为他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疯子。鲁肃凝了凝神,带着些许疑色问道。
  “孔明当真有把握,你可知但有些许差错,必死无疑!”
  “呵呵,明日堂上便知分晓。”
  诸葛亮一双皓目发出莹莹华光,浑身散发着一股高深莫测的气势,仿佛如能算尽天下事。鲁肃、诸葛瑾见此,半信半疑地告辞而去。
  次日,鲁肃与诸葛瑾引诸葛亮入堂拜见孙策,孙策坐于高堂,嘴角带着一抹戏谑的笑容。周瑜在一侧,目光冰寒,暗道任你诸葛亮才华惊天,终究还是受大势所折,难逃一死!座上不少江东臣子,亦暗暗发笑,仿佛都期待着,这昔日曾在江东群臣面前,唇舌如剑,惊艳四座的诸葛亮,如何再凭着一张嘴皮子,力挽狂澜。
  诸葛亮神态笃定,作礼先向孙策拜道。
  “适来亮冒渎吴侯威严,幸勿见罪。”
  孙策见诸葛亮言语上已尽失锐锋,大有求好之意,嘴角上笑容不由更胜,哈哈笑道。
  “孔明何必如此,此事本侯早已忘却,不必再提。不知孔明今日来见,可有高论教予本侯?”
  诸葛亮轻摇鹅毛扇,谦卑答道。
  “亮不过山村野夫,岂敢教予吴侯。亮今日来此,全为贺喜。”
  孙策听言,霸目刹地眯了眯,心中猜到诸葛亮定是已听闻,自己欲与曹操联姻之事,不觉冷声问道。
  “哦?此话怎讲?”
  “呵呵。吴侯欲以妹嫁以曹操,以保东吴不失,此事亮已得知,何必相瞒?”
  诸葛亮此言一落,孙策浑身顿暴杀气,冷笑喝道。
  “孔明竟已知此,难不成见势不妙,愿转投于本侯麾下,以保全性命呼?”
  诸葛亮灿然而笑,毫无畏死,答道。
  “非也。孔明一生不仕二主,亦知一旦曹操文书一落,孔明必死无疑。临死前,孔明愿献一愚计,再教吴侯尽得曹操倾心,日后大富大贵,福延三代!”
  “何必多言!诸葛孔明,你已是瓮中之鳖,岂敢再用妖言迷惑我主!主公,何不先将这狂徒收监,待曹公文书下达,再作处置!!”
  诸葛亮话音刚落,张昭立即忿然而起,手指诸葛亮怒斥。孙策面目冰寒,此时却不急着去对付诸葛亮,昂首冷声说道。
  “好!但且先听你计策若何!”
  诸葛亮忽迈步而起,笑容可掬,徐徐而道。
  “曹操乃世之奸雄。吴侯虽与其联姻,但以曹操之奸猾,如何能容得吴侯割据江南大片之地。但若是吴侯能取得曹操欢心,曹操大有可能对吴侯疑心尽去。此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吴侯亲自渡江远赴中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再送两个人到中原。操再得此两人,必然欣喜若狂,平生足矣,再不须起兵征伐江东!”
  孙策听言,不禁露出些许惊色,凝声问道。
  “用何二人,竟可得曹操一生不起犯江东之意?”
  诸葛亮目光烁烁,见着孙策来问,心里暗喜,暗道一声上吊了,遂即言道。
  “亮在荆州时,即闻曹操于邺城漳河上,新造一台,名为铜雀,极其壮丽宏观,华贵无比,曹操更是广选天下美女以居其中。曹操本好色之徒,欲得天下各地美女,陪伴左右。
  曹操更对江东三位佳人,垂涎已久。其一者,正是吴侯之妹,孙尚香也。吴侯识时务,已将令妹暗许。江东若再去此两人,亦不过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但若曹操得之,必大喜欣慰,愿与江东永结联好!”
  孙策听诸葛亮说得,煞有其事,异色更胜,惊呼道。
  “果用二人便可!?”
  诸葛亮笑意更胜,速答道。
  “亮命已在吴侯手中,生死皆在吴侯一念之间,岂敢造次。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东吴的抉择(下)

  话说曹操与乔公有旧,昔年曾见得乔公膝下二女,大乔与小乔。两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见之,便有纳娶之心。更曾发誓言,我曹孟德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
  今曹操虽起兵二十万,虎视荆州,不过欲要取路杀往江东,夺得此二乔与吴侯之妹也。今吴侯已将令妹许之,何再惜二女。当应派人去寻乔公,以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曹操三女尽得,称心满意,必深感吴侯成全之恩。此正是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
  孙策听言,如受雷霆一劈,脑海里顿时回想起曹操欲纳孙尚香之举,然后乔国老更为其说情。原来乔国老与曹操竟早有交情!
  乔国老正是诸葛亮口中的乔公,而大乔,小乔更是孙策、周瑜二人之妻。
  事迹种种,仿佛都在证明诸葛亮口中所言,孙策惊异过后,滔天般的怒火翻天而起。周瑜知诸葛亮奸诈无比,却是镇定,忙争先问道。
  “口说无凭,曹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
  诸葛亮速作言答道。
  “大都督有所不知,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曹操尝命曹植,就为二乔作一赋,曹植应之,遂写落《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曹操见赋大喜,听闻其每日入睡前,必朗诵一遍,以提醒自己平生之誓!”
  周瑜脸色刹地黑沉起来,冷声问道。
  “此赋公能记否?”
  “曹子建,却有才学。我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
  “试请一诵。”
  诸葛亮即时诵起《铜雀台赋》,竟然只字无差,而且果如诸葛亮所言,赋中果有应和曹操欲称帝,位登天子,势取二乔之心。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道。
  “曹老贼欺我太甚也!”
  孙策更是忿然起身,拔出腰间宝剑,厉声咆哮道。
  “不杀老贼!!我孙伯符誓不为人!!!来人呐!!!立即传令我东吴各郡各县,聚合兵马于合肥,我要亲率大军,直捣中原,势要诛杀老贼,毁那铜雀台!!!”
  诸葛亮见孙策、周瑜,这两个可谓是江东最有权势的两个男人,暴跳如雷,状若癫疯。心里心花怒放,但却故装惊色,急起止之道。
  “昔年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为全之大局,许以公主和亲,今吴侯、都督何惜民间二女乎?”
  孙策听言,霸目赤红,满脸狰狞,咬牙彻齿喝道。
  “老贼不但色染我妹,更欲夺我之妻,此等屈辱,我如何能忍!!我孙伯符与老贼势不两立,有我无他!!!”
  周瑜怒火冲冲,附声喝道。
  “主公所言甚是。此等屈辱,大丈夫如何能忍,瑜愿效死而战,势灭曹贼!!!”
  张昭、鲁肃见事态忽得大变,而且更有一发不可收拾之态,连忙出言谏道。
  “主公,曹贼势大,当若讨之,必当从长计议,徐徐图之,万不可操之过急呐!”
  “张公所言极是。主公乃一国之首,当应三思而后行。今竟知老贼贼心,老贼操纵社稷,各地诸侯深恶之,何不联合天下各方势力,共同讨伐?”
  江东诸臣,连忙走出,纷纷死谏。孙策、周瑜方才稍稍镇定下来,但两人皆是浑身带着滔滔怒火、杀意,仿佛好似能将整座大殿都给翻起。
  诸葛亮故作惊骇,诸葛瑾连忙走至诸葛亮身旁,低声说道。
  “孔明你有所不知,大乔乃是我主正妻,小乔乃周瑜之妻也。”
  诸葛亮听言,佯作惶恐之状,连忙跪下拜道。
  “亮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孙策几乎将皓齿磨碎,一双霸目仿佛好似喷出火焰,速下令道。
  “来人呐,立即将薛综这忤逆之徒,给本侯斩了。从今日起,中原曹氏便是我东吴之死敌,凡有与其交好私通者,斩立决!
  刘皇叔仁德布于天下,诸葛亮忠义无双,正是我东吴理应永结为盟之友,当下老贼欲犯荆州,盟友有难,我东吴如何能袖手旁观!”
  孙策一席言语,可谓是掷地有声,先是定落与诸葛亮联合之事。不过座下不少江东谋士,却是纷纷脸起惊色,惊疑不定。周瑜目光若炎,应和而道。
  “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以我主孙伯符神武雄才,想我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
  我知诸公之中,多有畏惧曹操者。以瑜之见,曹操兵马虽众,不过鼠辈耳!曹操此番出兵荆州,多犯兵家大忌。西北未平,文不凡虽正亲率大军攻伐益州,但河东、河内由其二兄关云长把守,拥兵足有十五万余,乃其后患,而曹操不顾如此,执意南征,一忌也。曹操恶名远昭,天下忠国义士无不恨之,江南百姓皆愿拼死而抗曹贼,曹操失之民望,乃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中原多年恶战,粮草不济,三忌也。
  曹操犯此数忌,其势虽强,亦必败也。我主联合荆州英杰,乃合天意民望也,擒杀曹操,正在今日!!!”
  周瑜一番豪言壮语,顿时说得江东众臣,一部分者斗志昂扬,一部分者羞愧无比。孙策把剑一招,矍然挥剑,接话喝道。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今已称魏王,可见其早有鲸吞天下之心。老贼平生所惧者,无非是二袁、吕布、文翰、刘皇叔与我。今数雄已灭,惟我与刘皇叔、文翰三人尚存。曹操与文翰此两人,表里不一,时友时敌,不可信之。唯有刘皇叔平生与曹操交恶,与我江东同仇敌忾,当应联之。公瑾有言当伐,甚合我意。今我欲联合荆州,共伐曹贼,诸公可有异议!?”
  孙策霸目杀气腾腾,瞪视着众人,那些原本欲要联曹之士,低头不敢与孙策目光对视。周瑜遂跪伏于大堂前,凝声喝道。
  “臣愿为主公决一血战,万死不辞!!!”
  周瑜此言一落,程普、韩当、周泰、凌统等将士纷纷出席,跪落在周瑜之后,纷纷拜道。
  “我等愿为主公决一血战,万死不辞!!!”
  “好!有诸公助我,何愁曹贼不灭,大业不成!!!”
  孙策如有霸王之姿,一声应下。决议已定,无人再敢有言,联曹之事。少时,各人分立回座。孙策与周瑜对视一眼,随即把视线转向诸葛亮,诸葛亮连忙起身,施礼再告其罪。孙策皮笑肉不笑地笑道。
  “孔明不必如此,所谓不知者不罪。若非你言,我还不知老贼贼心竟如此猖狂!今你我两家联好,不知孔明可有计策教我?”
  诸葛亮淡然一笑,拂扇而道。
  “曹操于宛县大聚兵马,据我荆州回报,二十万实乃诈言,曹操此番不过聚兵十二万余。曹操如此,必是以为吴侯因南郡之事,深恶于孔明,对南郡之地有讨取之心。于此,孔明必会在临近江东分界,分予兵马,以防吴侯。
  如今,曹操不知孙刘两家已经联好,还自以为吴侯应诺了联姻之事。吴侯何不将计就计,他日曹操文书发到,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