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家骏会意,站起身先向皇太子行礼,旋即走到台前,取了一支竹鞭,准准地敲在了“徐州”上。(未完待续。)

二四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二)
    “徐州乃四省通衢,南北交汇之要地,咽喉命脉之所关。”朱家骏点着徐州,将四周所毗邻的府县一一报出,就像是给众人上了一堂地理课,可见下的功夫果然不少。
    “占据徐州,可以屏蔽南京,也可以全山东之地。”朱家骏说着,似有若无地点了点淮安、庐州一片地方。
    淮安是刘泽清逃亡之地,庐州是黄得功的驻地。加上徐州的高杰和寿州的刘良佐,正是原历史剧本中的江北四镇。此四镇对于南明而言,是北部最后一道防线。而在这个世界,却是山东背后的盾,或者是矛。
    从朱家骏的角度来看,成为矛的可能性更大。
    东宫军体系的组成与大明其他军镇差别太大,以至于士兵在融入东宫体系之后,自发地对其他大明军镇产生了排斥感。尤其朱家骏这样的老人,一路走来,所见的只有东宫军浴血奋战,而大明官兵却是望风而降,从骨子里就不会认同那些打不得仗的军镇。
    本着东宫的训示:猪一样的友军与敌军同类。
    朱家骏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决这些猪一样的友军,好让山东这个基地更加安全。
    “不过更主要的,还是南下就粮。”朱家骏将竹鞭收入手中,轻轻拗成一个弓形,道:“我本人在随军驻屯日照后,亲眼见了日照县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若是有东宫系县官整治地方的手段,即便是灾年。百姓也未必熬不过去。徐州水网稠密,虽然有黄河水患。但仍旧有不少能够垦殖的土地,如果我军占据了徐州,以东宫官员的能力,应该能够救活更多百姓。”
    更多的百姓意味着更多的兵源,意味着自己更为强大!训导官们每日挂在嘴上的“保护百姓就是保护自己”,已经深入人心。
    “上尉,”曹宁举手提问道,“虽然军议认为东虏主力不会立即南下。但如果发生东虏大军压境,抢夺徐州,贵部怎么守?”
    “全军向东,走淮安、安东卫,返回山东,向第二近卫营靠拢。”朱家骏脱口而出道:“第二近卫营最近的野外拉练已经都越过我部驻地了,如果有东虏大军南下。肯定能够支援我部。”
    朱慈烺当即转向曹宁,这位第二近卫营的参谋长只是嘿嘿一笑,手中虚扬了一下,便不说话了。
    第二近卫营并没有因为操典的约束失去活跃的性格,又尤其善于山地作战。鲁西南是著名的沂蒙山区——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了三分之一。此处盗匪丛生,萧东楼借拉练之名行剿匪之实。每次都是“偶遇战斗”,以为足够掩人耳目了,今天却被朱家骏一语道破。
    朱慈烺朝闵子若招了招手,闵展炼当即附耳过来。
    “拿二营最近的战损表给我看。”朱慈烺道。
    闵子若很快步出会议室,找到值班参谋。调出文件,送了进去。
    看到闵子若一出一进。曹宁颇为后悔,知道引起了皇太子的注意,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了。他并不是有意刁难朱家骏,但是扩编近卫师的事早就在军中传遍了,萧东楼当然想将游击营纳入麾下。曹宁借机发问,是早就算好了游击营绝不会南下退避,只能投靠近卫二营。谁知道朱家骏不是省油的灯,答得不卑不亢,还顺便把二营给卖了。
    **营上下,也是一心想扩编成**师,最好还能得个威风凛凛的称号。至于一营、二营伸过来的禄山之爪,必须干脆利落地砍掉!
    角落里又有一名少校举手问道:“如果死守徐州,让近卫一、二营从侧翼攻击东虏,是否阔以?”
    尤世威轻咳一声:“现在是否让游击营南下徐州,尚未成为决议。”
    那少校道:“秉将军,攻占徐州有百利而无一害,关键在于如何用好徐州。”他顿了顿,道:“徐州有铁有煤,又有水力可用,正适合铸炮。如果徐州能在我军掌握之中,火炮铸造速度将是日产十尊以上。”
    朱慈烺挪动了一下身子。山东的确是煤铁大省,但登莱二府却没有发现现成的铁、煤矿。目前用的煤,是从兖州运过去的。铁矿虽然有,但基于铁矿质量和冶炼手段,只能用来打造农具,铸炮的铁模和材料主要还是得从芜湖采购苏钢。
    如果占据徐州,在那里打造煤铁复合产业中心,无论军工还是民用,都能得到极大的支持。
    朱慈烺突然发现:手下的这些军官们,战斗**比自己还要强烈!
    “但如果游击营守不住,我们自然不能把炮厂放在徐州。”那少校道。
    朱家骏已经在心中计算了游击营的战斗能力,当即道:“只要东虏大军低于一万人,我部单独守御没有问题。”
    “上尉,你这么说有根据么?”朱慈烺终于发话了。
    朱家骏转向朱慈烺,鞠躬行礼,道:“东虏以骑兵为主,我部如果野战或有不敌,但如果只是借助地势进行守城之战,却是有信心以一敌十。”
    朱慈烺摇了摇头:“我们还没有跟东虏打过,不要太过于盲目自信。尤其是军事决定,绝对不能想当然!”
    朱家骏脸上一红,恭敬行礼道:“卑职谢殿下指点!”
    朱慈烺对尤世威点了点头,朝后靠了靠。
    尤世威清了清喉咙:“如果没有异议,游击营攻占徐州计划,就此呈报军议了。”
    “报告!”曹宁站了起来:“报告,我部认为,应当以游击营进占徐州为中心,制定一个巩固徐州,保全山东的作战计划。为此,我近卫二营请求将防线前移至兖州府。”
    那个考虑火炮铸造的少校闻言,不禁也是跃跃欲试。然而曹宁在第二近卫营是仅次于萧东楼的人,下面哪个校尉不看他脸色?这少校即便想学曹宁,却也知道自己不能代表火器司,这等提案还是得由司里先讨论决定,然后才能往上提议。
    朱慈烺对于军队运作原本就有些一知半解,更多的还是在参照一般组织行为。眼前这情形,让他发现其实是总参谋部在大战役制定上的缺失,而下面的营部级参谋又无法着眼大局。
    要想立刻就有个全知全能的总参谋部是不可能的,但完全可以慢慢培养出来。
    “尤将军,”朱慈烺道,“可以抽调各部参谋组建临时参谋团,将徐州这事好好议一议。”
    尤世威见朱慈烺上心了,当即应道:“末将遵令。”
    朱慈烺转向那个少校,笑问道:“听你口音有点怪,是哪里人?”
    “秉殿下!”那少校见皇太子亲自与他说话,颇有些激动地行了个军礼,话到嘴边却是舌头打结道:“卑职湖、湖……”
    “湖广?”朱慈烺有些奇怪,湖广的口音好像不是这样啊。
    “湖建!”那少校终于说出来了道。
    “福建?”
    “是,湖建!”少校应道。
    朱慈烺笑了,道:“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入伍的?”
    “卑职洪祖威,崇祯十六年在西安入伍。”洪祖威道:“卑职当时有幸得闻殿下演说关学大论,心中倾慕。后来随军辗转,决意弃笔投戎,如今累至少校。”
    洪祖威报上了简历,让朱慈烺更是心中好笑,看来这就是当年被驯化的那批士子中的一位。不过那些人中绝大部分都转了文官,如今在各地担任行政辅助工作,没想到还真有人加入了军中,而且还成了少校。
    “你是哪一部的?”朱慈烺问道。
    “卑职现充任火器司参谋。”洪祖威道。
    “火器司?”朱慈烺奇道:“火器司没怎么打过仗啊,你怎么积功升衔的?”
    “卑职入伍前是举人,分配至火器司之后评为参谋局上尉参谋。”洪祖威道:“因为在铸炮法上有所改进,刚升为少校。”
    “你是那个把炮口竖起来的人?”朱慈烺想起了最近铸炮法上唯一的改进。
    果不其然,洪祖威咧嘴笑道:“正是卑职!”
    Ps:求推荐票和月票~~快月底了哦~~~

二四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三)
    传统铸炮法的灌口在火炮尾部,铁水进入模范之后,重者下沉,轻者上浮,所以炮口比承压更大的炮腹质量更好。。若是换个思路,将灌口放在炮口,铁炮质量立刻就能改进不少。
    洪祖威并没有铸炮的才能,但他通过一本《物理浅论》上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生产之中,这点是朱慈烺最为赞赏的。
    “我写了很多东西,有些人就以为我无所不知的,其实大谬!”朱慈烺朝洪祖威点头道:“唯有天下千百万人集思广益,拾遗补缺,才能真正中兴大明,让百姓们过得更好。我开了个头,你、徐榭,还有成千上万的人能够跟上,这就很好。”
    “多谢殿下勉励!”洪祖威挺了挺胸,大声道。
    “很好,小伙子也很精神。”朱慈烺想起那个“湖建”,又笑了笑,让他解散。
    会议这才算是结束。
    尤世威没有跟这些“小”参谋们一起离开,走到朱慈烺面前报道:“殿下。”
    “尤将军。”朱慈烺走在前面,邀请道:“一同出去走走如何?”
    尤世威当然不会反对。
    朱慈烺走在前面,想来想去也只有在一小花园活动一下腰腿。他一边毫无形象地迈着弓步,拉伸腿部肌肉,一边道:“今天没骑马,身上筋骨就像是绷住了一样。真不知道平了虏丑顺贼,整曰呆在宫里还怎么活。呵呵,看尤将军面色凝重,可是有什么心头之惑?”
    尤世威跟着朱慈烺走到一座小花厅前,眼看周围翠绿丛丛,心中仍旧有些郁结,道:“殿下,如今大敌当前,而我军先议东南,会否使人心不安?”
    “唔,这个啊,我记得当年杨嗣昌说过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朱慈烺站定,扩胸转腰,道:“我族从汉武得名,是为汉族,至今千七百余年,有文治,有武功,也有被异族**残虐的不堪之时。但是嘛,你我是什么人?”
    “自然是汉人。”尤世威有些不解。
    “是啊,所以嘛……”朱慈烺循循诱导:“说明我大汉钢筋铁骨,就算有蒙元乱华,仍旧能站起来!如此看来,我汉人最大的敌人是谁?并非异族,而是汉人自己啊。”
    “殿下不也说,内耗只是徒然让外人占了便宜么?”尤世威并不觉得太子的解释合理。
    “不错,内耗的确如此。”朱慈烺点头道:“但是先打徐州,并不算内耗,而是统合资源。”
    “统合?”
    “徐州的重要之处刚才参谋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且将它比作一块金子,这金子在高杰手里,只能给他当枕头。而在咱们手里,却可以用来买粮救人,造炮杀敌。为此上,我花一两银子去换这块金子,看似是将力量消耗在了内部,但其实我得到的资源远远超过了我的花费,从而产生了更大的效益,这便是统合资源。杨嗣昌所言该当做此解。只有统合资源的攘外必先安内才是明智的,若非如此,便是愚昧!假设高杰占的是一块无用之地,我会去收他么?他求我去我都不舍得花那个盘缠。”
    尤世威眉头渐渐解开,道:“殿下所言果然精辟。”
    “也没什么精辟的,随便找个生意人来都知道这个道理。”朱慈烺道:“再者说,高杰若是还有一丝丝忠义之心,我军到曰,他就该自缚请罪,接受改编。那时候,我说不定还会为了安抚其他军镇,给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