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昏君-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村长大人的表情上,可以得出来,村长大人不仅是高兴,而且,还很得意,那么村长大人口中的大事,必定是好事了。
    “狗娃,你们还记得吧?”村长大人得意洋洋说道,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纠正道:“不对,是狗娃长官,老朽口误,口误。”
    狗娃,所有的乡亲当然记得,那是李老实的第二个儿子,三年前,李老实一家刚迁来,正好碰上官府征召青壮,狗娃就去了,听说还上了前线。
    “村长大人,狗娃他……”李老实的额头上,豆大的冷汗珠子不停滚落,心里头怕得要命,难道,狗娃出事了?
    “哇”的一声,狗娃娘突然失声痛哭起来,连带着狗娃的三个妹妹也跟着低声抽泣。
    这样的事,李老实一家不是没有见到过,参军入伍的青壮阵亡后,村长召集全村人,给阵亡的家属颁发烈士荣誉证书和抚恤金,该户就成了光荣的烈属户,减免一定的徭役赋税,当然,这是用儿子的生命换来的,终归是让人伤心断肠。
    所有村民都低下头,心中叹服不已,更有相邻上前安慰李老实一家节哀顺便。
    村长大人急得直跺脚,大声嚷嚷道:“大好事啊,你们哭个啥?狗娃……呃,狗娃长官活得好好的啊。”
    “啊……”所有村民都张大了嘴巴。
    “狗娃他爹,你听到没有?狗娃他还活着。”狗娃娘激动得抓着狗娃爹的手臂,用力摇晃起来,泪水却比刚才唏哩哗啦的掉得更多更快了。
    那是高兴激动的泪水,儿子没死,儿子还活着呢。



第491章 衣锦还乡
    狗娃回来了,骑着高头大马,雄纠纠,气昂昂,身边还伴有一个护兵,而且,县令大人亲自送回来的,一大群平时让人见了都吓得怕怕的衙丁前呼后应,威风十足。
    一村之长,在村民心中,已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县令大人,当地父母官,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能让县令大人亲自护送,这份殊荣,不亚于那些读书的秀才中举,这脸面,没得说了。
    所有村民都恭恭敬敬的对县令大人施礼问安,村中的大小姑娘,甚至是小媳妇儿,寡妇,都偷偷的打量着那个骑坐高头大马上的英武军人。
    一顶大沿帽遮住他一半的脸,花花绿绿的军服穿在身上,虽然感觉有点儿怪怪的,但却让人感觉说不出的英武帅气。
    这就是当年还傻呼呼的,见着小姑娘小媳妇儿就脸红的狗娃啊?三年不见,整个变了个样了。
    “乡亲父老们,这位就是李狗娃李上尉长官。”县令大人往青石板上一站,捋着颌下的长须,得意洋洋说道:“狙击手,你们知道吧?嗯,就是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县令大人突然怪叫一声,手舞足蹈起来,“哈,咱县出了个武状元了,本官与你们同庆,李老实,本官恭喜你,为帝国培养了一位大人才,狗娃娘,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县令大人抱拳作揖,把李老实给吓了一大跳,连忙想跪,却给县令大人扶住。
    这当儿,李狗娃跳下战马,对着父老乡亲啪的敬了个威武异常的军礼,然后对着李老实单膝跪下,“爹,娘,孩儿回来看望你们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老实激动得只会说这句话,狗娃娘更是激动得又是泪水狂涌,唏哩哗啦的流个不停。
    所有村民都在低声议论着,有的更是直接训斥自已的儿子,看看人家狗娃,多出息,现在,人家衣锦还乡了,县令大人还亲自送回村子里,多风光啊?
    所有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眼冒小星星,狗娃,还是象以前那般的腼腆,见着姑娘家还脸红,但说不出的英武帅气,让人芳心暗动呀。
    一些寡妇则咽着口水,这是一头年青力壮的小老虎呢,还没开过荤吧?要是老娘能拔了头筹,这辈子也算没白过了。
    这会儿,全村都沸腾起来了,纷纷向李老实道贺,都说他养了个好儿子,类似于武状元的殊荣,光宗耀祖了。
    李老实高兴得只会咧着大嘴呵呵傻笑,他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狗娃娘这会也被一群妇人包围着,低声的说着什么,这些妇人都是家中有侍嫁的大闺女,抢着要与狗娃娘做亲家呢。
    狗娃,那可是大皇帝亲封的官,日后肯定要飞黄腾达的了,能攀上这样的亲事,也能沾沾光啊。
    县令大人则与村长在一边低声嘀咕着,李狗娃可是给本县大大的长脸了,当然得大肆宣扬一番,不过,狗娃这名字起得有点那啥,上不了台面,得帮他起个威猛点的名字才行,这可是关乎本县的殊荣呐。
    本村黄有财大财主自告奋勇,自个掏腰包办宴席,宴请全村人,当是为李狗娃长官接风洗尘。
    县令大人指着黄大财主直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黄大财主的用意,他心里明白得紧。
    黄大财主有好几个待嫁的女儿呢,姿容都算不错,也颇知书达理,将来李狗娃飞黄腾达了,黄大财主跟着水涨船高,可惜,自已就只有一个女儿,前几个月刚出嫁了。
    当天,县令大人留在村里,由村长大人和黄大财主盛情款待,县令大人坐了上席,李狗娃坐在左首侧席,地位之尊,让人恭敬不已。
    黄大财主让自已的三个闺女出来敬酒,实是让李狗娃相面。
    黄大财主的三个闺女堪称本村的三朵村花,邻近过来提亲的大财主可不少,黄大财主这会还没答应下来。
    黄大财主的二闺女黄小娟其实与狗娃有数面之缘,刚迁来的狗娃惊为天人,从不敢有非份之想,如今,他的地位不同了,有了这个资格,自然想把心目中的仙子娶回家当媳妇儿了。
    当天,由县令大人保媒,这门亲事就这么订下来了,这令村中许多大姑娘家好生的伤心失望。
    两天后,由县令大人出据的证明,更名为李振扬的李狗娃起程返回皇都特训营,继续进行狙击手的特别强化训练。
    李狗娃的事,只是军中许多贫民军官的一个特写。
    叶大天子在督导狙击手强化特训的同时,也根据所看过的现代战争电影电视剧等编写全新的战斗教材,刊印成册,下发到各军队中,让各级军官学习,帝国皇家军事院校也重新更换新教材,尽可能的让学员了解现代战争。
    皇家军事院校甚至为了让学员尽快的了解、适应现代战争,又细分出炮兵专业课堂,学院内还专门摆放了十门火炮,炮兵学员都能够进行实弹试射。
    为了把自已的军队打造成大陆最精锐最具战斗的虎狼之师,叶大天子为此可是绞尽了脑汁,用尽了办法。
    6月,叶大天子下旨,帝国三大集团军群先后在燕地进行军事演习,全新的作战理论和战术,需要适应摸索,不是光看看书本就行。
    军国三大主力集团军群频繁的举行军事演习,不仅极大的震慑了旧楚旧燕的一些仍一心想要复国的人,也令韩帝国的君王大为紧张,调派军队集结于两国接壤的边关,加强防守,甚至一度实行霄禁,进入战备状态。
    棒子的战力,叶大天子不怎么放在心上,倒是倭寇的战力和歇斯底里的疯狂,加上苍茫大海为天然屏障,让他挺担心的。
    8月初,叶大天子驾临静海巡察,看看帝国海军建设得如何。
    此时的帝国海军,第一支由五十艘五牙巨舰和一百艘大中小型战船组成的主力舰队已经成形,目前仍在加紧建造战船,组建第二支主力舰队。
    8月中旬,叶大天子乘坐五牙巨舰出海,巡视附近一带的海域岛屿,随后,他命在新命名的白龙、飞云两座邻近岛屿派驻一个营的兵力,把这座岛屿建筑成帝国海军进攻倭寇的补给中转站。



第492章 风云涌动
    此期间,韩帝国的乡村已经乱成一团,种子播种下去,却没有生根发芽,如果只是个别人,或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大多数人都如此,唯有少数一些用本国种子播种的农户生根发芽长苗,开花结穗。
    种子有问题!
    愤怒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状告贩卖种子的奸商,韩帝国的官府自知此事非常严重,不敢有半点马虎,下令把那些贩卖种子的奸商全部抓起来审讯。
    全国良田大面积绝收,此事,已惊动了韩帝国的君王,下令严查此事。
    所有的农作物种子都是从中华帝国商人的手里购入的,因为他们的种子优良,价钱又低,这些商人大量购入,再以略低于本国种子的价钱出售,从中赚取大量的利润。
    再往下,官府也不敢追查了,牵扯到了国内不少极有势力的世家大族,就连君王都得给几分面子,他们这些小官员敢动么?
    恼羞成怒的君王下令以抓捕中华帝国的商人,各地衙丁倾巢出动,甚至连军队都出动了,却没有抓到一个中华帝国的商人。
    这些商人早在事发前,已经先一步离散开韩国帝,回到自已的国内,不仅仅是那些购卖种子的商人,整个韩帝国境内,除了因逃避战乱逃来的燕、楚帝国的人外,没有一个中华帝国的人,两国接壤的边境小集镇,连一个中华帝国的边民都看不到。
    这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说明中华帝国已经不动声色的把本国所有商人召回,两国商贸往来已悄然断绝,大战即将爆发。
    韩君王吓得魂飞魄,急忙调集大军驻守各大边关,同时急派使者前往炎日帝国,陈述利害关系,请求结盟,共同抵御中华帝国。
    炎日帝国的天皇乘机漫天开价,狮子大开口,索要吉安府五城,双方讨价还价,最终,韩帝国割让沿海的吉安、乐津、靖远三城。
    这三城的韩帝国臣民全部撤离,炎日帝国当即派驻二十万大军,大量的战船每天往返,载运士兵和国内一些百姓。
    消息传到皇都时,叶大天子不禁皱起了眉头,倭寇的狼子野心,天下皆知,棒子这是引狼入室。
    帝国要灭掉棒子国,最终必直接面对倭寇的军队,也就三座城池,没啥大不了的,反正也是全国总动员,就是灭掉韩帝国后,帝国无法休养生息,直接对倭寇开战。
    韩帝国君王在与炎日帝国讨价还价的同时,也派遣使者出使中华帝国,两国不是签下了互不侵犯的和平协议,你中华大帝国乃是泱泱大国,文明礼仪之邦,难道要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么?
    朝中不少铁血大臣气得跳将出来大骂,当初,帝国攻伐金国,与你们签订和平协议,结果怎样?是你们背信弃义,出兵入侵我国。帝国攻楚伐燕,你们这些棒子再度背信弃义,出兵犯我边关,棒子完全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不过,朝中仍有许多清流文臣沉默了,我泱泱大国,文明礼仪之邦,不能跟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相比,人家是小人,咱不能学着,就算要开战,那也得找个借口吧?这叫师出有名。
    叶大天子苦笑摇头,这帮青流,真是迂腐透顶,他懒得多说,命人把棒子的使者轰出金銮殿。
    战争,不可避免,帝国的战争机器公然开动起来,再一次全国总动员,大量青壮应征入伍,粮食等军用物资筹集屯积。
    韩帝国全面备战,不过,前年粮食收成减少,今年更惨,大半绝收,粮食严重不足,许多地方的饥饿百姓成群结队的涌入县城,若不采取安抚措施,极可能引发民变。
    9月底,郑之侠奉命率第三集团军群从燕地回撤国内,移师平远城驻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