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的愤怒-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谍到德国去,因为两国相隔万里,实在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
  一个装甲军的装备大约重四万吨,需要四五艘万吨巨轮来装载,这光是武器装备,另外还有弹药呢!希特勒只顾着批准武器装备,并没有说要送多少弹药去中国,根据李默后世的经验,中国的弹药储备可能也快完了,后世官方的记载,中国的弹药只能支持六个月,现在他们已经支持了快一年了,那中国的弹药应该是极度紧缺的,就算中国有其他国家的援助和自己那少得可怜的自产弹药,也绝对支持不了多久,外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李默针对希特勒没有规定弹药的中国漏洞,直接装了五条万吨巨轮,整整五万弹药,差不多是克虏伯储存弹药的百分之三十还多,关于坦克的配件李默更是准备了两百多套,反正一号和二号坦克已经被淘汰,这些东西留在德国的用处也不大。就连单兵的军装和其他的用具,李默也是都统统装上船。
  李默这边在忙,凯特尔元帅也在和中国驻德国大使秘密联系,当然中国驻德大使只是传声筒,最终决策权还是在蒋某人的手里,此时的蒋某某已经是焦头烂额了,自己按照蒋百里写的《国防论》,在淞沪和日本开战,虽然是成功把小日本的进攻重点吸引到了南方,而南方的水网密布虽然对于装甲部队不是很利,但是**一百万大军,依然是伤亡惨重,光是阵亡都快四十万了,负伤而失去战斗的**也有二十万之众。
  蒋某某已经是毫无办法了,眼下南京都快守不住了,几年前修建的国防线已经被日军突破两道,还有最后一道,就在蒋某某绝望地准备下令全线退军的时候,突然从天上掉下一根橄榄枝,当然也是救命稻草。德国居然准备向中国出口一个装甲军,并且还派出五千人的自愿军,组成飞鹰军团,秃鹰军团在西班牙的战绩,蒋某某可是知道的,那就是一支精锐中的精锐,这下可把蒋某某乐坏了,当时就下令驻德大使,答应德国的一切合理的条件,所以相应的合约签订很是顺利,基本没有什么波澜就顺利完成了。
  条约中最重要的就是飞鹰军团的指挥权在德国手里,所有军官的任命也是。喜欢抓军权的蒋某某,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如果蒋某某人不答应,可能希特勒就不会给他一辆坦克,一架飞机。
  至于德军自愿兵的工资,完全按照德国的标准支付,阵亡,伤残的抚恤标准也一样,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中国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所以一切条约的合理要求蒋某某都立即同意,而李默的武器装备也准备很充分,一切的一切都在秘密有序地进行中。
  这一切虽然都是秘密进行,但还是有一个国家的谍报人员,发现了端倪,那就是英国。英国为什么这么关注德国?因为德国的崛起,直接挑战了英国在欧洲的霸权,英国对德国的战略也一直奉行的是遏制战略,处处围堵德国,所以英国在德国的谍报系统还是非常完备的。他们就搞到了德国准备把一大批军火卖给中国的情报,很快这份情报送到了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办公桌上。
  


 第六十九章 帝国主义

  张伯伦在得到这份情报后,立即召集几名内阁的几名主要官员讨论,他们是陆军大臣贝利沙,海军大臣斯维顿勋爵等在首相府开会:
  “大家把这份情报传阅一下,看完之后注意保密。”
  张伯伦把情报递给左边的陆军大臣贝利沙,贝利沙看完就递给海军大臣后就沉思起来了,这份情报并不长,就短短的两句话:
  “据007所息,德国于近日即将运送大量军火去中国,数量不详。”
  英国的几名内阁成员很快都看完了情报,然后就是张伯伦开始问话了:
  “贝利沙男爵,你怎么看?”
  贝利沙沉思片刻后,就有了自己的主见:
  “首相先生,我认为日本在中国挑起的战争,已经严重侵害了咱们在中国的利益,此时日本已经快打到南京城下了,如果日本全面占领中国,对大英帝国是极为不利的,咱们不光会丧失在中国的一切利益和特权,同时还会放大日本的野心,要知道咱们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可有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这些可是日本梦寐以求的战略物质,日本在完全占领中国后,一定会窥伺咱们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所以我建议这份情报咱们就保密,不通知任何一方,这样才更加符合咱们大英帝国的利益。”
  “啪啪啪啪啪”
  英国的几名内阁大臣都热烈地位贝利沙鼓掌,贝利沙的的确确分析得比较透彻,如果他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做上大英帝国陆军大臣的位置了。
  “我同意我同意”
  结果大家一致通过了贝利沙的意见,这些内阁大臣哪家没有点利益在中国,在东南亚,他们有很多利益在中国,在东南亚。他们绝对不希望日本完全占领中国,他们希望的最好结局是日本与中国打成胶着状态,而现在的形式是日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就快到攻击到中国的首都了,所以他们是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的,放过德国的军火船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切帝国主义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存在,他们不可能真心希望中国强大,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在中国撮取利益。不管你是姓资还是姓社,都不会改变他们对中国的本质,俄罗斯就是证明,前苏联他们也是围追堵截,而现在已经民%%主了的俄罗斯,还不是一样被遏制。
  德国方面根本不知道有间谍已经搞到了这些军火的情报,万幸的是英国的间谍,因为英国也不喜欢日本彻底占领中国,所以选择继续为德国保密,这一巨大的隐患危及算是过去了。
  
  在维也纳军校的隆美尔,也很快接到了命令,这简直是让隆美尔欣喜若狂的一件事情,本来自己的愿望是指挥一个装甲师,可现在元首居然安排自己去指挥一个装甲军,这个军虽然大多数士兵是中国的士兵,但毕竟还是全德械装备。
  隆美尔在柏林还是有一些老朋友的,毕竟他还做过个元首警卫队的队长,很快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他的学生克虏伯·昂得特向元首推荐的自己,隆美尔一想起昂得特,脑海中就浮现那个天资聪颖,花心放荡的浑小子来,这次可是帮了为师一个大忙,听说这小子被元首亲口答应指挥一个装甲师,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个德国少校,去指挥一个中国装甲师,闻所未闻,谁让人家的老爹是克虏伯呢!拼爹的时代果然哪里都有。
  隆美尔在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后立刻赶往柏林,拜见了希特勒后,就开始着手组建“飞鹰军团”,希特勒让隆美尔去第2轻装甲师抽调人员,这个师很快就会更名为第七装甲师,历史上的第七装甲师就是隆美尔起家的功勋部队,那可是真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希特勒还是做了考量的,第2装甲师装备的坦克本来就是一号和二号坦克,现在去第2装甲师抽调人员刚好一去中国就可以立即投入实战,而不用在重新训练。隆美尔可不敢挑肥拣瘦,立即就去第2装甲师的驻地图林根挑选人员。
  李默很早就把自己的几个兄弟放到了第2轻装甲师里面,什么卑斯麦,冯克,麦西,奥托等人全部在第2轻装甲师,卑斯麦与奥托两人都是坦克兵,奥托早看成为了坦克营的营长,卑斯麦也成为了连长,其他兄弟几个兄弟军衔最少都是少尉。他们这些都是经过实战的,李默不相信自己的老师隆美尔会看不上他们。
  还有一个人李默可不能忘记,那就是意大利人文森特,文森特的家庭背景还是不错的,回国才半年多,军衔也升到了少校,没有背景是不可能的。这次去中国,李默还是向文森特发出了邀请,这小子半年内换了三个女朋友,他一接到李默的电报,立即抛下新交的女朋友,立即写了一个到德国学习的报告,两三天后文森特就拿到了批复,连忙乘飞机赶往德国。
  1938年6月12日晚六点:
  德国不莱梅港里面静静地停放着十二艘万吨巨轮,其中十艘是货船,两艘是客轮,另外还有一艘才造出来的战斗巡洋舰格奈森瑙号,在俾斯麦级的设计尚未出现前,德国海军因为条约的限制而设计建造了3艘德意志级装甲舰,它们拥有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的排水量,并以电焊来减轻舰身重量、使用柴油引擎和轻装甲,配有9门280毫米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最高航速可达26节,其火力比重巡洋舰强、航速比战列舰快,是良好的水面破交舰。
  格奈森瑙战列巡洋舰的旁边就是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其他的还有两艘轻型巡洋舰埃姆登号,科尼斯堡号,同时还有四艘驱逐舰z31,z32,z33,z34随同护卫,u2潜艇12艘。这舰船是德国海军的精华,它们将是这次护送任务的主力,这支舰队可以说是相当的先进和威力强大,德国组织如此强大而奢华的舰队去中国护送商船,未必没有向日本炫耀的意思。
  希特勒也只能是炫耀,不可能让海军护卫舰队真的去进攻日本的舰队,希特勒可没有那么愚%%蠢,等护卫舰队完成任务后,已经离开中国了,德国才会对外宣布“飞鹰军团”的自愿军,自愿军的意思就是他是民间的人民自愿组成的队伍,不是政府行为,其实就是德国政府的行为,只是为了暂时避免德日两国立即翻脸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第三卷开始,求兄弟们收藏啊!!!】


 第七十章 不错的女婿

  护卫舰队指挥官是海军司令是雷德尔元帅亲自带队指挥,而潜艇的指挥官就是邓尼茨了,它们把德国的这些商船护送到中国的长江口,然后就停下来,监视挺在吴淞口外的日本舰队,如果日本敢轻举妄动,希特勒授权海军司令可以自行攻击,等商船顺利到达南京后,这些护卫舰船就会立即返回,接下来就是李默他们自己的事情了,德国海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和日本海军开战的。
  雷德尔元帅和潜艇司令邓尼茨两人一直在格奈森瑙的作战室里面讨论方案,雷德尔这个海军司令的担子可是不轻,护送的武器装备价值六百吨黄金,而舰队本身怕是要值更多钱,这些舰船可是德国海军的全部精锐,那是万万出得一点差错的,不然雷德尔和邓尼茨只能自杀谢罪了。
  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为沙恩霍斯特级的2号舰,于1934年2月于基尔德意志造船厂开始建造,但它的设计一直作修改而在1935年5月重新建造,也延误了工程进度。当格奈森瑙号建造完成后,它的满载排水量超过了世界列强于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35;000吨,而德国也并非签约国。格奈森瑙号配有厚达350毫米的装甲,相当于当时的现代化战斗舰厚度,也超过了英国一战留下的战斗巡洋舰却敌号和声望号,以及法国的快速战斗舰敦克尔克号和史特拉堡号。格奈森瑙号配有9门口径280毫米的主炮,虽然因为它的高初速而拥有不错的穿甲力和射程,但仍无法与当时主力战斗舰的380毫米主炮匹敌,它这样的武装也是仓促服役所造成的一个后果。
  如果格奈森瑙号装配的是原预定要改装的6门380毫米主炮,将会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对手,其拥有同英国主力舰相等的装甲,却有快得多的航速。但格奈森瑙号在设计时,德国海军并未有380毫米的火炮可装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