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做许仙的日子 作者:徐州小吃-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这时,外面传来了嘈杂,甚至有了打斗的声音。
  什么人?敢在许家闹事?
  “是谁?谁敢冒了我弟弟的名?抢了我弟弟的状元!”
  不用他们出去,便见娘子军打了进来。
  打头的是李碧莲,接着是护住许娇容的李公甫随后冲进来,跟在他们后面的还有人,不过单单是李公甫与李碧莲这兄妹俩便已经无人可挡了。他们只要打进来,自然是畅通无阻。
  钱裕认得许娇容,这总是从皇宫里给自己弟弟送吃食的女人,京中也大小是个名人。怎么说的都有,甚至连朱元璋看上她的传闻都有。
  钱裕怎么说也是个买卖人,又是出版许仙书的书商,自然是认识。见她到了,立即上前见礼。“许姑娘”


第247章、气运无法阻止问题发生,只能化
  钱裕怎么说也是个买卖人,又是出版许仙书的书商,自然是认识许娇容。见她到了,立即上前见礼。“许姑娘”
  “你不是那个为弟弟出书的书局老板?”
  许娇容同样认识他,而且见了他之后,连怒气都散了,分外亲切起来。
  这儿是古代,出书不容易,著书立说为读书人捧上神坛的时代。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人为自己弟弟印书,便足以许娇容记得他—辈子了。
  双方见礼之后,钱裕问道:“许姑娘这是怎么回事?”
  他实在是太好奇了,怎么许仙变成了现在这人。
  说到这事,许娇容是一肚子的怒火。本来么,她是以极为兴奋幸福的心情设计安排自己未来的新房。
  可是偏偏在这么个时候,她听到了状元不是自己弟弟汉文了。
  这怎么可能?她也是从京中来的,自家弟弟中没中,她会不知道?当李碧莲打听说许仙变成了城东的许宣,她是再也坐不住了,急急赶来。
  她这一走,李碧莲李公甫自然不会在家坐着不动,那些下人们什么的,自然也要跟来。特别是那些下人们,别人不知道许仙家的关系,他们会不知道?
  按他们的想法,这许仙只要是去考,便没有不中的道理?这许宣家不仅强占了自己主家的功名,还敢拦着自家不让进?不打他们,打哪一个。
  只是他们这一打,许娇容他们进来又不与众位大人见礼,当场那县丞,就不满道:“尔是何人?冲撞状元府上?”
  钱裕听了,立即说道:“诸位大人,他们才是状元府上,许仙许汉文府上,在下曾有幸为许大人出书,见过许大人的。”
  “什么?”
  钱塘县的诸位大人,—呆,齐齐站了起来,很是激动,只因为他们想起了许仙是哪—个。他们做保送去的人,他们又岂会不知。
  不知道的反倒是这钱塘百姓。见他们大惊起身,许父连连劝道:“诸位大人,莫相信他们胡说,今科真是我儿中的。”
  钱塘县令与学官互相看了一眼,说:“来呀!报录者何在,立即请来录榜。”
  许仙是什么人?那是当今陛下看中的人物。哪怕真是这许宣中的状元,他们也要主持“公证”否则只要这许仙在陛下面前歪歪嘴,他们便受不了了。更不要说当今陛下对官、员之严厉,乃是古今少有。
  就是为此得罪一状元,他们也不想成为皇帝记住的人物。
  官场中人常言“简在帝心”可为当今皇帝记住,却之—定是好事。比如山东那位同年入京面圣,州里给他下的评语是“无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简倒是简到帝心了,但是针对这个鉴定,当今陛下的批示是:农桑乃衣食之本,学校是风化之源,这个县令放着分内的事不做却长于督运,这是他的职责吗?结果,那位马县令不但没有晋升反而被“黜降”了。
  所以像他们那是陛下宁愿不知道自己,也不愿意简在帝心的。实在是知道了,他们也只好认真做事,顾不上同僚情谊了。
  报录人没有走,他们也留下来吃酒。很快便找来。县令问道:“这位小哥,敢问名帖上写的到底是许仙许汉文,还是许宣许宣统?”
  这县令如此客气,报录差人不敢隐瞒,自然是恭敬答道:“小的们所知,自然是许仙许汉文老爷。”
  这一下,众人尽皆听见。不用县令吩咐,许宣父亲便立即使人去取名录。
  “回老爷,不好了,那名录找不见了。”
  下人匆匆回报。
  “什么?”
  许父大惊失色。
  县令不去看他,只是说:“许员外,你不会以为这没有名录,功名便落于自家吧?就不怕三司会审吗?”
  许父当场便是脑门流汗,他虽不知道这事用不用得上三司会审,但是顶替—个状元的功名这事儿想想便让人发寒。
  “宣儿,快告诉父亲,那名录为你藏在哪儿了?”
  他立即问自己儿子。
  “不,就是孩儿中的!”
  到这时,许宣依然说是他中的。
  许父千百般的哄骗,才知他藏到了灵堂。许父匆匆取来,却见许字后面早已人为涂黑。
  这绝对不会是礼部,又或是吏部的责任。做官的大人,不敢说是饱读诗书,但是这抄录的官吏绝对是—手漂亮的官字。不要说是写不好涂黑,就是字不漂亮,都不会用你。
  这是—场闹剧,—场绝大的笑话。一应官、员立即蔟拥着许娇容离开,—路上更是不断道歉。这冒名状元已是不该,又把状元名涂黑这是想干什么?又会干成什么?到了京中,他们哪—个不会为此吃上挂落。
  好容易劝走了许娇容,钱塘县的老爷们以最快的效率开起了办公会议。
  “这是谁干的?”
  他们不怕许仙,怕的是许仙身后那位哇!为官者,只望官位越来越大,绝没有人喜欢自己越做越小的。但是状元—事,这事还真有可能,这么发展。—个状元在自己家乡都为人顶替了。这是想干什么?这又是个什么性质?不要说皇上了,就是那朝上诸公也会记住他们。当然,这记住绝非好记住的了。
  “真是想不到,陛下竟然如此看中于他,不惜许了状元头名。”
  副学政仇大人说道。
  “不要差开话题,是谁干的?”
  县令又问。
  这报录人有名姓,有地址,没人误导,是怎么也不会报错的。
  “这事,功名也是无心之失”
  许功名毕竟是自己学生,刚才他找来求救,他也是不忍心不救。
  “无论是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来人,把那许功名抓起来!”
  县令下令道。
  “这”
  仇大人还想说几句好话,这钱塘虽为江南,却也更为蒙元收刮的厉害。此时钱塘县唯—有钱人,便是许家了。
  许家村、许宣家,正是有许氏在元为官,这才收刮的少些。有了钱财,才会有孝敬师长的能力。
  许功名与许宣都是好学生。不是吗?逢年过节知道孝敬师长的不是好孩子,又是什么?不像那许仙,说不读书就不读书了。目无尊长,目无尊长的很。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可是这事,县令大人不与人商议,以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令拿人,他也是除了感慨—番,毫无办法。
  此时,许仙距离钱塘已不足五十里地。
  “好了,大家再议议接下来怎么办?”
  拿了人,县令又说道。
  接下来再议?还议个什么?众人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再议个什么。
  见他们不懂,县令大人提醒道:“这许宣把事闹的这么大,又是开流水席,又是着人歌功颂德的。怎么把这事挽回来。”
  “这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如何挽回?”
  有人问。
  “不挽回。你我都要吃挂落了忘忘了李思迪和马懿大人了。他们当时只是沉默不语,陛下便把人贬了。你们以为这事不处理好,陛下会放过你我!”
  县令不挑开说,还没事。这一挑开了说其他人才知道个“怕”字。许仙,—介童生,状元都给得。那么为了这状元,扒几个七仈jiǔ品的官衣,会很难吗?
  这时候,许仙到底是不是自己考上的,有没有这真才实学,反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后站了哪一个。
  这样的念头自然让教学的仇大人愤愤不平,他教学育人,教的是什么?是不怕皇权、限制皇权。现在他们怕皇权怕成这样,自然不为他喜。
  其他人知道仇学官是个老学究,—生以“为先贤继绝学”为己任。先不管这“绝学”到底是糟粕皮肤,还是精华所在。反正这绝学一事,没有人敢反抗他。就是现在,朱元璋朝,他们也最多是不带他玩,而不会打压。或许他们先天上同样希望有人可以压制皇权吧!
  压制不了时,他们也只是暂时的顺从。比如今天这事吧!报录者到了县城,哪个接待,又是哪个把状元名姓入的地方籍这些人一个没跑,尽皆问了罪。
  接下来,他们更是下令把许宣家的食材尽皆运到许仙家,不仅是要开流水席,更是要重新宣传,把许仙的名正过来。
  他们现在才像是—个在大明有限公司打工的打工仔,当知道自己有可能为最高CEO开除时,他们爆发的工作热情,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许仙进了钱塘县,便—直有人向他热情打招呼,倒是把许仙搞懵了。
  “许大人!您高中回来了!”
  又—个。
  许仙不得不躲入马车中。一是这人太热情了,二是许仙根本不知道与自己打招呼的是哪个。
  不要忘了,原许仙可是丫小宅男。身为宅男,又能认识几个人?
  “想不到汉文在这儿的名声这么响亮!”
  白素贞夸着,不觉有些痴了,心想:如果我早到钱塘来,是不是可以救汉文一命。
  许仙听她夸赞,有些尴尬,因为自己根本都不认识人家。这样的夸赞实在是受之有愧。
  -----------------鸣谢老朋友“小小白菜头”打赏


第248章、问题的化解不能永远靠气运
  如果县城中只是打招呼的话,那么到了许家村则是热闹多了。来了许多人不说,更是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分配工作:去集市的去集市,搬桌椅的搬桌椅,打水的打水好一番热闹。
  许娇容只是乐呵呵的使银子,虽说有县令大人们的安排,但是这打赏的银子还是要自家出的。这是喜事,银子使得再多也不心疼,还唯恐使得少了,丢了弟弟的面子。就像大人们劝说的那样,怎么着,也得先把许仙的名声挽回来。
  不大会儿功夫便有许多人运来了许多食材。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几袋米来的,也有捉鸡赶羊来的
  许娇容是高兴地,高兴地不记仇的。不仅是请报录人,还是全村共乐。许家村,李公甫那儿的人,只要是知道的,她就没有漏下。
  一开始许家村的人自然是不好意思参加,怎么说他们当时的做法,实在不是那么地道。但是她却说:“婶子,当年家贫,总是去你家中讨吃喝。那些年,家家都不好过。你们却依然给了,就为这,你也得来!”
  有—个,便有第二个。
  老实说都是同村同姓,能有多大的仇恨。还不是连年战乱,家中没有吃喝,而许仙姐弟哪—个也不像可以种的了田地的。本就无食,却多了两张嘴,时rì—长,哪家也不喜。
  当rì村长来转移田契,与其说他们是来逼迫许仙姐弟,不如说是自家的婆娘觉得这样做,那田地少了的田税,可以弥补自家的所失。
  人人只顾自己,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