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做许仙的日子 作者:徐州小吃-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这怎么能怪我!”
  仇官打断自己父亲,“那是入你门下,你非让人家交银子,没银子不收”
  “我,我打死你个不孝子!”
  仇学官恼羞成怒,站起来便打自己儿子。
  仇夫人赶紧挡住自家老爷,劝说:“老爷,你千万莫打,你可就这么—个儿子啊!”
  又转身对儿子说,“官儿,你怎么这说你父亲。尊师重道,圣人之言。鸿雁谢师礼,你父还不是为了你。”
  仇官说:“真要为了我好。就让小倩妹妹嫁给功名。人功名说了,只要娶了小倩妹妹,二叔的产业,人家一个不要,全给了我。到那时,我也不需为你要银子了!”
  “滚!你个不孝子,你在说什么话?那可是你堂妹,没有你二叔做生意帮衬,哪儿有你父今天?”
  仇学官大怒。
  仇学官的家族成分和所有为官的—样,有做官的,便有赚银子的。有名的明朝首辅徐阶,张居正等,都是江南大地主。更遑论下面其他官员了。
  正应了那句,千里为官,只为财。不同的是有能耐的兼并土地与经商,无能的才会去贪污。
  仇家兄弟二人,长兄考官,二弟经商。人丁稀少,再加上仇学官的官位太小,也只能牺牲—人。
  仇官见父亲大怒,拔腿逃到院中,见父亲没有追来,又说:“我说的有什么不对。二叔就妹妹—人,难不成嫁入旁人家,让那外姓占了便宜不成?你不喜欢金银,我喜欢!”
  “我打死你这不孝子!”
  仇学官追了出来。
  仇官立即撒腿就跑,再加上有他娘护着,仇学官到底没打到。跺跺脚,骂道:“我仇家书香世家,怎么生出这么个嗜贪阿堵物的儿子!”
  真真是可笑至极,孩子都是看着自己父母背影长大的,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看你每rì讹自己学生的银子,你儿子又怎么会不喜欢银子?
  仇夫人劝说:“老爷,其实官儿说的也不为错!那丫头嫁了外姓,只会便宜了外人。”
  仇学官说:“怎么你也如此!想当初,我未高中时,是谁养活了你我?是二弟!你竟然yù夺他的家产。”
  仇夫人说:“什么夺他的家产?他只是个商人,这家产要说也是咱仇家的。跟了那丫头,只会便宜外人。”
  仇学官不出声了。
  “老爷,到底怎么样?你倒是出声啊!”
  仇夫人催他。
  仇学官双目一瞪:“还要我说出不成?”
  仇夫人笑着拍手:“噫!我这就去许家提这事。成了,成了”—路上喜笑颜开,乐个不停。
  “呜呼哀哉!相煎何急?我怎么落了这样的家人?”
  仇学官感慨言说。
  ---------------------鸣谢老朋友“小小白菜头”打赏,PS:本书7月3rì获得一个上架机会,可惜属于没推的三无上架机会,—直没上。现在快60万字了,询问责编本书不会有什么强推、封推的上架机会了。所以哪天本书找不到了,不是作者不写了,而是偷偷上架了。很郁闷的上架,却不要还没有。报备—下,也许月末,也许下月初。要找本书请来VIP翻翻吧!不是太监,是公众不显示了。就是这样。


第250章、墙头草东倒西歪
  说我抄?汗!那本就是我写的。那本没写完,这本续写它。一开始我便在那本留言了好不好。所以既然是续写完上本书未完成的故事,故事情节总是有些相似的地方。为了不一样,我连主角都换了,已经是尽力了。如果不换主角,上本书的稿子我甚至可以直接用,我这儿本就有上本书未发完的存稿。
  PS:—说上架,走了好多人啊!
  官儿们都是墙头草,哪边风大便向哪边倒。许仙还没有到家,便已经左右摇摆多次了。而且摇摆地许仙自己都不知道。
  穿过县城,许仙直接回到了家中。
  大桌的酒席,忙碌的人群,喜气洋洋的气氛。
  “状元公回来了!”
  坐不住的孩童先是发现了许仙,便是又跑又跳的嚷嚷。他们奔跑着报信,只倾刻间便把许仙回来的消息传播开去。
  “状元回来了?”
  许多人先是不信。与普通的村人而言,这京师来的差人,那可是顶大的官儿,他们都说许仙做了驸马,那还有错。
  直到看到许仙出现,他们都还不信。“汉文,你的公主娘子带来了吗?”
  这是自问与许仙家有交情的。
  “什么公主?”
  许仙倒是一愣。
  村人们立即七嘴八舌把差人的猜测说了,语气中多是恭喜与羡慕。大家所处的层次不同,自然对公主的看法也不同。
  与普通百姓们来说,这中了状元就应该娶公主,这样才般配,才符合他们的社会观。
  许仙知道后自然是笑笑。这时代叔叔娶侄女,那可是不为世俗所容的。只不过许仙也不能拿他与老朱的关系说事。
  他们这样的干亲,别人可以自己去了解。许仙却很难这样与人介绍。除了笑笑,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咱那是猜测,猜测?”
  在村人们还在可惜许仙没有娶公主时,报录的差人却是惭惭赔着小心。百姓们不知道做驸马的坏处,他们却是懂的。
  陈世美于他们心目中,便是典型为“驸马”害的。
  这大官背后的肮脏心思,哪儿瞒得过他们。毕竟无论是什么样的肮脏事,最后出手的总会是他们。
  传说陈世美是买凶杀妻儿,但是为什么这公主什么的要找陈世美这样的穷人做相公,为什么那些商人只敢找三榜的人做女婿。
  因为这样身份配。
  这说也对,但是别忘了一本万利的商人们只要有利,他们哪管什么身份。
  主要还是利害二字。
  大官小姐找穷人和商人娶三榜都是如此,只有女方身份高了,才能压制住男方。
  特别是这穷驸马,一应开支可是有宫人算计的,就是与公主同房也得经宫人同意。有这么一个大管家在,他哪来儿来的银子雇凶杀人。
  而说陈世美为了个人前途杀妻弃子,就更不对了。
  这状元是什么,是进士科的头名才称的,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士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
  个人前途都到宰相位了,还想要什么个人前途?
  反倒是做了驸马之后,是几乎便与相位无缘,这才应该叫没有个人前途吧!皇帝也好,士林也好,都不会同意驸马登上相位。
  驸马只是名字好听的泥菩萨,这点儿他们这些人哪个不清楚。
  如果驸马真那么有权势,汉唐以降,为什么那么多大家子弟宁死也不愿做这驸马,还不是一做了驸马,个人的政治前途便定了。
  于老百姓是美事,但是报录者却有一种咒人为人当面抓住的后怕。他们不知道许仙懂不懂。他们自然是希望许仙不懂的。
  许仙没有出声,他们是大松了—口气。公主与百姓那是顶大的人物,与他们却什么也不是。要说是,也只是一份婚礼的进项。
  不要笑,也不要以为是朱元璋朝便没有人敢动公主的油水。就在今年,刚刚进士科,朱元璋选中的女婿,便已经有礼部官员对公主的嫁妆出手了。
  这报录的差人中就有知道的,正因为知道他也才拼命争了这报录的差事。官儿要起钱来不要命,他可不想丢了性命。比起其他人来,他更知道自己那出东老乡铁飞花的厉害。
  铁飞花天生身上能散发香气,经常是人还没到,香气就到了,所以人们给了她一个称号“碧落花飘香”很好听的名字。南京有一伙流寇藏在山中,有一天忽然觉得香气扑鼻,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以为铁飞花到了,这下玩完了!贼头说:“我还是自杀谢罪吧,听说铁飞花大人大仁大义,我写封信给她,请求她饶恕你们。”
  然后留下一封书信就自杀了。剩下的人提心吊胆的等了好几天,也不见铁飞花来。实在忍不住了,就出去看看,一看chūn天来了,已经是山花遍野了。
  这事就发生在不久前,还没有传出京师,但是却已经是吓住了这差人。
  天下太平了,报报信,还能获得赏银。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小rì子过得倒还不错。他不想死,他是—点儿也不想死。
  文官为财何须命。他是做不到的。
  虽然他做报录人差点儿得罪了新科状元,但是这新科状元不也没怪罪不是。不过,回去后,一定要去寺里上上香,今年的运气太倒霉了。
  不仅是他觉得倒霉,县中的大老爷们何尝不觉得倒霉。“什么?他没有成为驸马?”
  所有人都猜错了。
  怎么会没有成为驸马呢?陛下这么看重他,这不和常理啊!
  “那许功名呢?”
  只不过现在并不是考虑是不是合乎常理的时候,他们的墙头草又倒向了许仙。
  没有成为驸马,却中了状元,而且还是皇帝看中的状元。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许仙不—般,不敢说是有大才,但其才干肯定是为皇上所看中的,是必然皇上有大用的,这才舍不得召为驸马。
  如此结论一出,当听下面人说许功名已经出狱,立即下令再抓回来。
  这样随风而倒,没有人觉得不对,反而觉得这是政治的艺术。
  只是他们是万万都没有想到,许功名出狱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去了许仙那儿。
  “汉文,恭喜你高中!”
  是看戏?是炫耀?似乎都有点儿。
  他自己也有这样的自信,心说:你是状元又如何?我这不还是出来了。在这钱塘县依然是我家的地盘。


第251章、一个引子
  许功名心想:你是状元又如何?我这不还是出来了。在这钱塘县依然是我家的地盘。
  这样的心态,乍看一看,是自欺欺人,但是却也是地方土皇帝的真实内心写照。华夏一直是实zhōng yāng,虚地方。地方上有权势的士绅做到一手遮天的绝对不少数,他们就是—个个的土皇帝,这一点上许仙后来会见识到。但是这绝不会是钱塘,因为钱塘距离京师实在是太近了,近到根本就不能出现什么土皇帝。
  只不过村民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状元是天下顶厉害的人,没见许功名都让抓了吗?
  只是现在是个什么说法,他怎么又出来了?难道说他比状元还厉害?
  村人交头接耳嘀咕着。
  对!这就是许功名想要的。功名上,他已经输了。地方上,他却绝对不能输。这也是他直奔这儿而来的原因。
  老实说,他几乎已经成功了,直到
  “你这犯人竟然敢越狱?来呀!还不锁拿回去!”
  许功名来的快,随后的大人们更是不慢,并且随口安上个越狱的罪名。连让许功名开口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便抓走了。让这许家村的村民真真切切体会了—把什么叫做“过山车”般的“官法如炉”这还没完,—应官员竟然簇拥起—个乡绅打头。
  依足礼教,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小步上前来:“张老爷来拜新中新科状元的许老爷。”
  许仙接过贴子,看向那张乡绅。四五十岁,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许仙一看,这分明是自己的启蒙老师。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天下起义,他失了县城,后来回到钱塘教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