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做许仙的日子 作者:徐州小吃-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仙—把没抓住,再抓,门却开了。许娇容用手指用力点了点许仙的脑门,让许仙随自己进去。
  进了门,向皇后请安。然后,静静站在一边。
  “御弟。”
  马皇后说,“听说你也是个有修为的,怎么拍起了陛下的马屁,叫起了太阳!”
  在后世,金太阳、银太阳的,随便你叫,也没有人问,但是这是古代。
  自董仲淑独尊儒术,便有天人感应。
  皇帝可以是天之子,可以贤明,但是“太阳”太过了。这简直比老朱在金銮宝殿上大呼:“俺老朱是古往今天的大帅锅!”
  还要惊人。
  有心好好晒晒许仙的马皇后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这才叫他进来。
  “这个难道不好吗?”
  许仙小声问道。
  “御弟,我知道你是高人惯了的,但是既然入世,便有入世的规矩才是。”
  马皇后来之前,是备了功课的。对许仙是高人的说法,信比不信多。不说别的,单单—个“太阳”便想起了许多。
  几千年来,读书人都在以神权限制皇权。天子,真龙说个不停,但是却总有限制的存在。天之子,有天在;真龙,有玉帝在。
  太阳?绝对不行。盘古左眼化月亮,右眼化太阳。皇帝成了太阳?这么高的规格,还有谁管的了?
  下次再出天灾,说不定皇帝老儿把剑一拔,直接便向天开战了。
  读书人的潜规则,许仙却破了。马皇后自然不会觉得许仙会是普通人。
  许仙不是普通人是对的,但是关于太阳,绝对是马皇后想多了。
  这也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只能说是时代的代差。
  不明白这—点的马皇后,自然是越看许仙越顺眼。在她看来,这高人都主动靠近了,她自然也要释出善意,不会抓着许仙“野孩子”一事不放。
  马皇后并不是—个多么美药的女人,但是却是个极为合适的国母人选。
  说话间头上的丹凤朝阳金步摇一丝不动,两弯娥眉下是一对漆黑如墨的眸,看不出表情,脸上洋溢着一丝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反倒是她身后的十公主不断对着许仙做鬼脸,愤愤不平。
  马皇后没有察觉身后女儿的小动作,她仔细打量着许仙,轻启樱唇:“御弟手段果然不凡,竟然知道陛下的往事。”
  这句话说得没头没脑,许仙也是一愣,许娇容更是说道:“陛下四方征战时,汉文正在家中温书。不会知道陛下的往事的。”
  “妹妹不急,坏rì子已经过去了”
  马皇后也知道自己丈夫在民间的名声不好,只是安慰许娇容,并没有再提什么往事。直到许娇容离开
  (感谢书友“哈密奥秘投了1张评价票”)


第60章、老朱的扬名计划
  (还在榜上,感激感激。承诺必现,六小时后还有—更。)“做弟弟的说自己姐姐丑,实在是不对。”
  眼看着许娇容便离开了,马皇后却又挑起了事儿。
  “对。这帐还没有算呢?皇后嫂嫂,自从父母亡故,汉文便变得不再听话了。长嫂如母,你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他!”
  果然女子是极为看重美丑的生物,就是亲姐弟也不能饶过,以前夸赞的话,此时尽皆没了。
  许仙苦笑,心说:好姐姐啊!人家本来便是来刮油来的,你倒好,还直接把刀子往人家手中送。
  得到了想要的“尚方宝剑”马皇后极为满意。
  老实说,打—个世外高人的秋风,老朱家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好在,从许娇容的字里行间里,人家是听出来了,这位“高人”异常重视亲情。
  不是为了套许娇容的话,他们又怎么会三天两头地召许娇容入宫。也只有李公甫才会猜测老朱看上了许娇容。
  “高人”是没有用的,不受人间法度约束的高人,本事越高,越是不敢用。但是如果可以套上缰笼,那就不同了。
  见缝插针,搏一把,本就是枭雄的家长便饭。
  于是大脚马皇后来了,并很大度的原谅了他们冲撞銮驾的罪过,赞扬了许老先生的英明神武,高度评价了“生子当如许汉文”又严厉批评了许仙这个国家幼苗,在老朱的以身做则打造和谐简朴的大明王朝时,却是在逆反时代的cháo流,铺张浪费,狠狠地消耗了祖国的资源,使得祖国追赶世界—流的脚步放缓了无数年。
  而这么一个国家的主人翁,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毁在放任自流上。她老人家做为大明皇后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于是,伟大仁慈的皇后娘娘决定自己亲自教育许仙,是为恩典。择rì不如撞rì,现在就随我入宫去吧!
  当然了,作为义务教育,书本费,本皇后娘娘便不收了。身为一家人提钱多伤感情。但是,注意了,但是来了
  长嫂如母,你还没有成家,还是嫂嫂帮你保管好了,放心,嫂嫂不会收你的保管费的。
  许仙这时候才知道,古代的银子存“银行”(这时代有钱庄无银行),是要收保管费的,就更不要想什么利息了。
  随皇后娘娘入宫,许仙的心情宛如天上刮过的寒风。别了,我的懒觉,别了,我的zì yóu,别了,我无忧无虑的生活。原来还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能够只是做个样子。但是一句“长嫂如母”竟然为人道传承认可了?
  也就是说他们的关系竟然成了真,真的是亲人了?
  我不要啊!好麻烦的!皇家的关系就是一个大火盆,如果兄恭弟和也就算了,但是这老朱家“和”的了吗?
  许仙刚刚露出自己很忙,需要天天去工地的意思。马皇后便给了他—份奏报,关于他的奏报,每天吃了睡,喝了睡的锦衣卫奏报。
  当然,也不是一点儿正事也没有。只是看到正事篇,许仙的脸都绿了。
  上面写着许仙与李公甫吃酒时言语的正事(老朱看来)如下:元朝末年,徐州一带住着一位老风水先生,他的膝下有三双儿子和媳妇,朱元璋的父母在这位风水先生家里打长工,朱元璋的父亲做豆腐,朱元璋的母亲负责缝缝补补。一天,这位风水先生的儿媳问道:“公公,你整天给别人家赶风水,为什么不能给咱家也赶一赶风水,让咱家出个大官,好让咱家也风光风光。”
  风水先生说:“不行,恐怕咱家承受不住这个风水。”
  儿媳们说的次数多了,风水先生也动了心,说:“那就试试吧”风水先生推算了一番后,在一个甲子rì的早上,领着三个儿子、牵着牛,套着拖车,来到村边一块盐碱滩上瓮鱼。别人逮鱼都是到水里去,他们爷四个却在盐碱滩上瓮鱼,所以村里许多人都来看热闹。谁知天交午时,从车辙中汪出一滩水,水里有一条一尺多长的红鲤鱼,风水先生将鱼逮到手里,高兴地说:“天助我也,大功告成,可以回家了。”
  到家后,风水先生亲自将鱼做熟,端上餐桌,他们爷四个狼吞虎咽地将鱼肉吃光。风水先生命人将鱼头和鱼骨端入后房,让其儿媳们吃,儿媳们说:“老爹真黑心,他们吃完了鱼肉,留下点鱼骨头让咱们吃,谁稀罕。”
  此时,朱元璋的母亲刚好来后房寻些残羹冷饭,正好,儿媳们就将鱼头和鱼骨倒给了她,让她拿回去吃。朱元璋的母亲高兴地回到自己房中,用醋将鱼头和鱼骨做了做,全部吃下了肚。一会儿,风水先生看到从后房端回来的空盘子,将儿媳们叫到跟前,问道:“你们谁吃了鱼头?”儿媳们不情愿地答道:“我们谁也没吃,而是给了咱家的长工朱家老妈子了。”
  风水先生大惊失色:“说你们承受不住这个风水,就是承受不住。这个鱼头你们三个谁吃都行,为什么给了朱家老妈子?现在赶快把他两口叫来赶走,否则咱家将有塌天大祸。”
  吃过鱼头后,朱元璋的母亲恰恰怀了孕,她怀的正是朱元璋。此时,元朝的军师算出天下将出真龙天子,并且算出真龙天子已经坐胎,但是他的母亲吃不到天子山上的土,他的母亲也会难产死掉。于是,元朝皇帝派出一支军队驻扎到天子山,谨防行人出入。
  风水先生叫来朱元璋的父母,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一些盘缠,你们赶快走吧,我家不能再收留你们了。”
  朱元璋的父亲说:“东家,你准备赶我们到哪里去呀?我们到哪儿安家呀?”
  风水先生说:“走吧,一直往南走,走到茅草三尺的地方,你们就可以安家了。”
  于是,朱元璋的父亲无奈地套上驴车,拉着老婆,挑着豆腐摊一直往南走去。一天,他们来到凤阳一带,长途的跋涉,已使他们筋疲力尽。突然,看到远处山脚下茅草齐胸高,于是,他们就在茅草里开出一片空地,搭起个窝棚住在了这里。这时,朱元璋的母亲已快临产,朱元璋的父亲便在四周卖豆腐。一天,他挑着豆腐摊来到天子山下,山上驻有军队,很是缺菜吃。于是,他就到山上去卖豆腐。将豆腐摊挑到山顶上,士兵们一看有豆腐吃,马上围了过来,不料一下子将豆腐摊碰倒在地上,豆腐都掉在了地上,那块土正好是能让真龙天子母亲顺产的土。元兵一看豆腐摊倒在了地上,觉得很是过意不去,他们便让朱元璋的父亲把带土的豆腐挑出来,带回家自己吃,不带土的豆腐全部留下,卖给了士兵,并且多给些银两。朱元璋的父亲回到家后,用卖豆腐的钱买了只母鸡,把带土的豆腐简单洗洗,豆腐上带土无论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反正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豆腐母鸡一锅炖,朱元璋的母亲吃下后,顺利地产下朱元璋。此时,元朝的军师掐指一算,算出真龙天子已经降生,气得大骂:“把守天子山的十万大军都是饭桶,天子山上的土还是让真龙天子的母亲吃到了。”
  此时,真龙天子已经降生。他只得让元顺帝发出一道圣旨,对全国刚出生的婴儿格杀勿论。但因朱元璋的父母是外来人口,又居住在茅草丛中,无人知晓,朱元璋又逃过此劫。
  等到朱元璋五、六岁的光景,元朝军师又算出:第二天天交午时,真龙天子将出凤阳城南门。于是,元朝皇帝又派上一支军队把守凤阳城南门。带队军官问军师:“你说的真龙天子到底是什么特征、长什么样子?”
  军师答道:“此人身穿红袍,脚踏乌靴,头顶青罗伞盖,跨下一匹大青马的便是。”
  第二天正午,只见一个小孩头顶荷叶,光着屁股,浑身通红,两脚污泥,骑着一根甘蔗,蹦蹦跳跳地出了凤阳城南门,此人便是朱元璋。带队军官一看是个小孩,便毫不介意。过了一个时辰后,军师来问军官是否有如此特征的人出城,军官答道只有一个如此模样的小孩出了城,军师说:“哎呀,正是此人。”
  于是,马上命军官率骑兵向朱元璋所去的方向追去,朱元璋见后面尘土飞扬,吓得急忙钻进路边的一间废弃土屋里躲避,屋里面到处都是蜘蛛网,朱元璋躲好后,所有的大小蜘蛛都慌忙出来吐丝结网,等元军赶到后蛛网已经结得密不透风。元兵赶到土屋,往里一看,见蛛网完好无损,便料定屋里无人,一直往南追去,朱元璋便又逃过此一劫。以后,朱元璋做了皇帝便允许蜘蛛在皇宫里zì yóu觅食,而不予清扫。
  朱元璋的确命大,在他仈jiǔ岁时,父母双亡,朱元璋只好跟着养母生活。秋季的一天,养母让朱元璋出去拾柴禾。可是,朱元璋出去后,领着一村的小孩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