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秋烈焰-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章   王新亚兵败浏阳(11)
三天之后,二团只有几十个人到达文家市,与一、三团会师。
  ——革命军第二团连连获胜后,一遭强敌突然袭击便溃不成军,几乎损失殆尽,这说明临时组建的工农武装要变成坚强的人民军队,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从小仗开始、逐渐打大仗,从民兵到地方部队、再到主力部队的逐步升级,这是军队建设的正确发展道路。让刚刚建立的新部队与强大的敌人正规军在城市较量,吃苦头是不可避免的。
  革命先驱者们用自己的头颅和热血,给后来者铺就出一条中国人民的生存之路……
  天马山默默地耸立,像一座巍峨、秀丽的碑;浏阳河静静地流淌,似乎在吟唱着一首无字的歌,永不停歇。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钟文璋金坪遭暗算(1)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一、
  9月10日清晨,一骑快马直奔查津镇。
  黄膘马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军官,他就是卢德铭。为了赶路,昨夜从武昌赶回修水来了。他在江西黄石渡口下船后,便骑马向修水急驰。当他听到部队已开拔,在渣津宿营,便连夜向渣津追赶,当这天早晨到达驻地时,那马便两只前蹄一跪,累趴在了地上……
  卢德铭全副武装,就在马趴下去的瞬间,他敏捷地跳下了马。终于没让自己摔跤。心痛地摸一摸那一匹马,站在那里朝后张望。
  得得的马蹄声传来,后面跟着的八匹马组成的小分队,跟随而来。这是随同卢德铭回修水来的原部队两个随同去武汉的辛焕文、韩浚和中央派来的六名青年干部。
  卢德铭领着大伙向驻地走去。
  他明显地瘦了一圈。本来清瘦的长圆脸有些发黑,眼里充满了血丝。当他离开修水后,经过许多的艰难曲折,终于在汉口找到了党中央的向警予。
  他是特意来找党中央汇报的。一见面,向警予便说:“你们没有赶上起义部队,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因为南昌起义提前发动。党中央对你们的问题已经作了研究。现在,你们还是赶快回部队,就地抓武装,搞土地革命,准备秋收起义……”
  接着向警予介绍了党的“八七”会议的情况,还说道:“中央已经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特派员,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你回修水后要尽快与毛泽东联系,听从毛泽东同志的指挥。”
  卢德铭心情激动,也倍感欣慰。部队终于有了归宿,再也不是在大海里漂泊的小船,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港湾。他听完向警予的指示后,说道:“中央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执行。我一定听从毛泽东同志的指挥!”
  在卢德铭离开武汉时,向警予又拿出三千块钱交他带回修水作为军饷,并派了六名干部随同卢德铭回修水,以充实起义部队的军事政治力量。
  部队立即发现了,那马队打头的正是他们的老团长卢德铭。正准备开早餐的部队一时群情激奋,奔走相告。
  “我们老团长回来啦,卢团长回来啦!”
  “这下更好了,我们团长回来了!……”
  卢德铭离开时,已经由余洒度担任了起义部队的师长,团长由钟文璋担任。他的职务不好安排,只得临时“楼上加楼”,在师长上面又加了一个“第一军军长”的职衔。其实这个军只管辖第一师,并无别的部队。随后前委又让他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
  总指挥卢德铭回来后,马上在渣津镇与部队见面。他一身戎装,器宇昂然,在部队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中国共产党的红旗,卢德铭格外自豪。他深知,红旗是工农革命军的灵魂,它是威武和胜利的标志。所以,他要搞一个隆重的授旗仪式,以鼓舞部队士气。
  从武昌国府警卫团成立起,他就是团长。这位黄埔二期毕业生,曾得到周恩来的赏识,连何应钦也说:“卢德铭文武兼备,将来是一个将才!”
  在黄埔军校二期即将毕业时,国民革命军发起了对叛军陈炯明的东征战役,卢德铭被任命为学生军侦察队长,率领一个加强排的同学穿插于叛军前沿侦察敌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军校毕业后,被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要去政治部任组织科员。不久,又奉周恩来之命到海陆丰帮助训练农民自卫军,为培育中共掌握的农军武装作出了贡献。
  在北伐征战中, 由中共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奉命集结于广东肇庆,作为北伐军先遣队待命出征。卢德铭奉调到该团二营四连任连长。
  1926年5月1日,部队从肇庆出发。是月底,抵达湖南永兴,正逢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部在安仁受到江西唐福生和粤军谢文炳两部联手的猛烈攻击,岌岌可危。唐生智急电叶挺增援,叶挺团长即令全团冒着瓢泼大雨,一路急行军,于6月2日上午赶至安仁,分路加强唐生智部各团的防守阵地。二营在渌田阵地,顽强地顶住了敌人的猛烈进攻,卢德铭所率四连坚守的阵地,打得尤为顽强。战至4日,敌军渐渐不支。叶挺命令独立团发起全线反击,予敌猛烈打击,敌军全线溃退,向攸县逃去。卢德铭率四连打到桑田约定汇合地后,见敌正在溃逃,便果断地率四连追着敌军的屁股猛打猛冲,直追杀到攸县县城护城河南岸。战后,叶挺团长对卢德铭临机独断的勇气十分赞赏,他在全团干部会上说:“比如攸县的占领,就是第四连连长卢德铭在指挥我,而不是我在指挥他!”
  
第九章  钟文璋金坪遭暗算(2)
9月上旬,北伐军进逼武昌。武昌为华中军事重镇,城防坚固,守军为刘玉春的一个师,粮弹无忧,系易守难攻之地,刘玉春扬言要同北伐军在武昌城下一决雌雄。9月5日,攻城之战打响,北伐军在轻重火力掩护下奋勇攻城,因敌据险顽抗,北伐军伤亡惨重,第一、第二连连长相继在守敌的弹雨中倒下。为了减少伤亡,北伐军决定改攻为困,独立团奉命担负武昌通湘门的围困任务。围了半个月,北伐军并不攻城,守敌渐生恐慌,于10月1日组织一支3000余人的敢死队,突然从通湘门冲出,妄图杀开一条突围血路,遭到叶团密集火力的射杀,只得丢下一大片死尸退回城中。10月10日,北伐军对武昌发起全线攻击,终于在近40天的攻围之后拿下了武昌城。此后,叶挺独立团被称为铁军,卢德铭因指挥有方、作战勇敢,被升任二营营长,不久改任主力一营营长。
  后叶挺独立团编入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卢德铭升任该团参谋长,驻军武汉。第一次北伐宣告胜利结束。1927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又组织了第二次北伐。卢德铭所部奉命进军河南。七十三团在团长周士弟和参谋长卢德铭的指挥下,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在上蔡决战中,配合北伐主力将奉军一举聚歼,而后胜利班师回到武汉……
  而现在这支由共产党掌握的部队,正是卢德铭指挥有方,巧妙地摆脱了军阀张发奎的控制,来到修水待命的警卫团,编入秋收起义主力第一团。
  年轻的卢德铭,短短几年便成为国民革命军著名的将领,他的到来,全团官兵无不欢欣鼓舞。他在部队中享有最高的威信,官兵们都信赖他。就连自识很高、目中无人的余洒度也打心眼里服气,更何况他本来是卢德铭的老下级。
  全团起义官兵列着整齐的队伍,脖子上系着红带子,英姿勃勃,精神抖擞。鲜艳的镰刀斧头红旗,在秋风中猎猎飘扬。
  师长余洒度站到台前,亮着嗓子大喊一声:“立正!”然后说道,“现在,请卢总指挥讲话!”
  面对着一千多人的队伍,卢德铭走到队伍前,向部队行军礼毕,大声说道:“刚刚接到铜鼓三团苏团长转来前委书记毛委员来信,说湖南革命委会员成立了,命令我部由平江直攻长沙,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插到省府去!”
  略停了停他又说:“现在我宣布,秋收暴动开始了!勇敢杀敌者奖,临阵退却者杀!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红旗是军队的灵魂,是威武和胜利的标志。我们要为保卫红旗而战!人在阵地在,红旗在!……”


  全场顿时欢声雷动,一阵一阵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英勇杀敌!”
  “坚决攻克长沙!”
  秋收暴动万岁!工农革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部队迎着初升的太阳,在红旗的导引下,浩浩荡荡地列队出发。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由于余洒度的麻痹大意,使部队第二天就遭受一场意外挫折……
  二、
  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总共三个团,战斗实力最为强劲的是第一团,也是被起义领导者寄予最大希望的一个团。
  它是由国民党中央警卫团为主体组成的,而且,从组建以来都是由团长卢德铭带领。它确是一支纪律严明、敢打硬仗的队伍。秋收起义有了这一支正规军作主力,使每一个领导者心中有了底气。
  自起义之后,工农革命军一团和师部从江西修水出发,于9月10日开到渣津一带宿营,并和当地老百姓一起欢度中秋节,随后准备向平江进攻,然后再攻长沙。
  在渣津的宿营地,部队纪律很好。一团的几个战士住在一个贫农家里,他们帮助这户贫苦农民担水、打柴。房东见这些战士忙着战斗准备,衣服脏了也顾不上洗,就帮着战士们洗了几件衣服。部队走时,按每套洗过的衣服给10个铜元作为报酬,硬是把钱塞到房东手里,使这户农民深受感动。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钟文璋金坪遭暗算(3)
因长途行军和生活清苦,一些战士生了病,一团就从渣津镇上的一家药店取了些药,并如数记帐。部队快要离开时,首先把全部药钱如数付清,感动得药店老板逢人就说:“这样讲信用的军队,我长这么大,真的是第一次看见!”
  就在当天,卢德铭也回到部队,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和授旗仪式,老团长的归来,更使这支部队情绪高昂。
  部队按照前委部署,决定下一步向平江进攻,攻占平江后再攻长沙。
  总指挥卢德铭随一团征战,在师部,几名负责人研究进攻计划,分析敌情。卢德铭素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他刚回到部队,对这一段情况不太明了,他得将所有情况掌握清楚。
  一张军用地图平摊在四方桌上。卢德铭仔细地察看着,思考着……
  此刻查明,据守平江的有国民党新八军的一个团,双方兵力相当,而工农革命军一团虽然分出一个营编入第三团,但其战斗力仍然超过敌人。
  正当卢德铭部署进攻方案时,师长余洒度却说:“既然我团人数比敌团要少,但我们还有一支力量,我已掌握了新编第四团,应当拉出来参战!这样作战才更有把握!”
  卢德铭疑惑地望着余洒度,说:“前委部署部队时,只有三个团的兵力,哪里钻出啥子第四团?”
  原来,卢德铭进驻修水后离开部队,去武汉寻找党中央汇报工作时,由余洒度担任团长职务,编建起义部队时,又就任师长。在此期间,他又收编了一个团的武装。在中国近代的战争特别是军阀混战中,收编别人的部队为己所用也是常事。
  但卢德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郑重地说:“问题的关键不是收编是否对头,而是所收编部队是否真正属于自己的部队!既然前委部署时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