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枕上晨钟-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京中,听得遍处皆说刘瑾专权坏法,横行朝野。缙绅大臣,不收其荼毒。因而就有这些谄媚逢迎的,认乾儿拜义父,争趋其门。倬然听了,不禁愤愤道:“满朝臣宰,无非爱身家,惜功名,所以箝口结舌,并无忠烈之肠,为此养成奸党之势。可惜我一介书生,徒有忠义之心,不能除奸讨恶,若有寸进,岂忍坐视乎!”一腔怒气,私自感愤不提。
    再过几时,看看场期近了,到了八月初七日,王管家替他在城里寻了小下处,带了尚义入城进场。三场毕后,自觉得意,出城候榜。隔了几日,即是放榜日期,报录的满城纷纷不绝。幸喜倬然高高的中了第三名经魁,报到下处。王管家闻知,就来叫喜,打发报录的。鹿鸣宴罢,参座师,拜同年,忙个不了。即于报上寄书,达知王公。
    匆匆过了残冬,时日如梭,又早是会试日期,随众进场。且喜场事毕,又高高中了第五名进士,等得殿试,殿了二甲第一,选入词林。尚义喜个不了,道:“今日方是苦尽甘来!”倬然道:“雅感王公成就,实出足下之赐。不然,残喘已毙奸徒之手,岂望中科、中甲乎!以此言之,足下之恩,图报难尽。”尚义道:“终久还是老爷福大,自然人算计不倒的!”
    此时就有同年送长班来,收了一介,又有不要身价,情愿投充管家的,反央了情,纷纷荐来。倬然笑道:“当奴仆是最下之事,他不图身价,反请人说合,意欲何为?其心可知!不过欲仗人主之势,狐假虎威,欺亲友、压乡里,招摇闯祸,无事兴波。若一朝势败,彼又别图新主,重复鸱张。总之,此辈以卖身为生涯,视投主作居停,那里有个赤心为主之奴!况我是清苦衙门,不但我用不着他,只怕他在此也无味!”遂一概不收。因托王管家访那老实的,用价买了一个家人,姓张名成,一个小厮,姓萧名珍儿。此时倬然深念富小姐,并富公夫妇,意欲结假,亲往陕西。
    正在踌蹰,适值王公升了刑部左侍郎,倬然免不得要候他一会,因而把结假的事担搁了。过了几时,王公到京,相见时,彼此称贺,共述久阔之怀。倬然即与王公商议,给假之事,王公亦撺掇。次日,倬然即具疏,不想朝廷不准,没奈何,只得在京供职。意欲打发人去,奈身畔无可去之人,心中甚是委决不下。
    且说其时,有个言官戴锐,见刘瑾威权日炽,一时触愤,便狠狠参了他一本。刘瑾大怒,欲置极刑。王公即具疏申救,方批下旨意:戴铣正法,王守仁廷杖一百,谪贬龙场驿。杖讫,即令起身。此时王公的同年好友,畏惧刘瑾,无敢相荐者,倬然独送出城,置酒酌别。王公谢道:“承先生不惜功名,挺身相救,得留残喘。倘此去死于沟壑,有生之年,皆先生所赐。”
    倬然道:“老先生何出此言,意气两字,正在吾辈。况晚生与老先生之谊,又出寻常,岂惜此一官乎!但恨巨奸当道,举朝侧目,无敢触其鳞者。晚生虽不才,不日当特疏疼陈,劾其奸状,倘有诛戮,拼此微躯,以报圣朝也!”王公道:“先生新进,而怀此忠君爱国之心,学生辈所不及也。善自为之!”
    两人说一回,饮一回,说到激烈之处,不觉愤然起来。王公因受杖后,身体狼狈,不能久叙,遂叮咛作别,洒泪分袂。倬然回宅,次日即草成奏章参劾刘瑾。因对尚义道:“圣怒不测,倘有祸患,乞足下,收我骸骨,足感高谊。”尚义反复劝阻,倬然道:“人孰无死,只要死得有名。譬如当日不明不白,死于高唐狱中,若今日之死,死亦名香。孔曰成仁、孟曰收义,读书一场,岂可不明此理!”主意定了。次日即至通政司挂号,题为奇奸极逆,蔽主欺臣,地惨天愁,民嚎鬼哭,事其略曰:
    奸阉刘瑾者,不揣刑余,窃掺国柄,卖官鬻爵,广收暮夜之金;认子拜孙,悉属爪牙之辈;以喜怒为荣辱之符,黜陟任其操纵;凭顺逆为祸福之权,生杀咸归掌握;视殿廷若有若无,觑臣工如奴如仆。方之赵高,威同指鹿;比之王莽,奸更霾天!而且蓄逆党,树甲兵,意欲何为者?若不亟为剿除,则圣祖艰难辛苦之业,竟有不可知之事者矣!
    疏上,满朝为之寒心。却说内阁杨公一清,见了此本,不胜赞叹道:“从来参刘瑾者,未有如此本之痛快!白面书生,具此胆识,朝廷得人之庆也。”此时杨公亦有意除瑾,知太监张永忠义,密将此本托他呈上御前。
    皇上览毕,即赫然震怒,遂敕张永,收瑾降南京奉御。倬然道:“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生!”又狠狠的上了一本,遂降旨将瑾正法。真正欢腾朝野,无一人不称赞钟翰林铜肝铁胆,除此大憨,明朝二百年来,一人而已!倬然道:“除奸锄逆,臣子之分,何足为异!”
    此时朝廷以倬然新进书生,反能不畏权势,有直言敢谏之风,特差河南巡按。旨下,倬然伏阙谢恩。各衙门俱来拜贺,倬然感激圣恩,不敢逗留,朋友相饯不及,一一领情,忙忙的领了敕印,收拾出京。
   ,
 第十二回 富廷伟半夜诉衷情
    词曰:


    孤灯掩映黄昏后,更几阵狂风骤。短调长吟意自悠,无情无绪处处成愁。离人想彻痛江州,梦魂千里,空向罗浮,为想双亲忆故丘。一腔幽恨,数载情思,欲诉又还休。
    却说廷伟自十四岁进了学,次年就交十五岁了,斯时情窦大开。尝见了云姐,私心赞叹道:“古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过如是!娶妻如此,亦人生之快事。”因念受世无大恩,出入之间,见了云姐,兄妹之礼肃然。那里知道,云姐自从得了紫箫这句话之后,见了廷伟,反遮遮掩掩起来,言语之间,亦不甚交接,绝不似以前光景。廷伟却不知世无有坦腹之意,疑心以为女儿大了,是害羞的意思,自此竟不能常常相见了。忽一日,读书倦了,无聊之思,作成了一绝。诗曰:
    有美东邻绝世妍,蓝由无壁觅良缘。
    分明咫尺高唐路,碍着云横未敢前。
    咏毕,即将稿儿折置书中。事有凑巧,此日世无因思连日未查廷伟功课,忽然踱到书房来,廷伟正在昼寝,也不惊觉他。因翻阅桌上,却在书内检着了那首绝句,展开看了,暗忖道:“他从不出门,并无外遇,此诗为何而作?”一时会过意来,即纳之袖中,走到房中,对王氏商议道:“一向有心将云姐匹配廷伟,今男女俱已长大,若不明言,番彼此反有嫌疑。我意即托韩先生作媒,与廷伟说知,缔此丝萝。再迟二三年做,也了却一桩大事,你们意下何如?”
    王氏、朱氏皆说极好。世无当日遂设两席酒筵,即在书房内,请出韩先生来,说知此情。先生极口称赞道:“书蕴之才,自是远大之器,况从幼属兄赏鉴者,今更以掌珠许字,可谓独具千秋,探遗珠于沧海,辨璞玉于荆山。敬服,敬服!弟当效劳。”说毕,即到廷伟房内说知。廷伟因寻不着那首绝句,疑心世无看见取去,心中正惊畏不定,一闻此言,真是天从人愿。韩先生即率领至大厅上,请过世无,叩拜了,以定子婿之礼;世无又率领进去,拜了两个丈母。当日并无别客,师生、翁婿对席,尽饮而散。从此,廷伟在史家,又觉亲热了些,只是云姐反要避他,竟不能见面了。
    却说,家中大厅之左,有一花园,园之后,通着内边,园中有台榭、池沼亦颇幽雅。时值清明,因先生回家去了,廷伟独自无聊,踱至园中,去看花。进得园来,只见云姐独自坐在桃花下,手内折了一枝桃花在那里看。廷伟望见,喜之不胜。悄悄走至背后,在他香肩之上轻轻一拍,道:“贤妹,连日少会,你却在此独乐。”
    云姐吃了一惊,转身一看,见是廷伟,即远远走开去。廷伟道:“妹何独自在此?”云姐道:“见桃花开得烂漫,特来一观。”廷伟道:“贤妹,只知你爱桃花,焉知桃花不爱妹乎!然而桃花方之我妹,只怕桃花自□□□。”云姐不答。『首发97yes』
    廷伟见云姐默默无语,又道:“昔为兄妹,今赋关睢,何反畏惧娇羞,情同陌路?岂以尘俗凡夫,不当妄近仙子乎!”云姐道:“虽赋关睢,未谐合卺,终有嫌疑。而哥哥竟以凡夫仙子为喻,何言之太毒,而责之太深也。”廷伟笑道:“一时戏言,多有唐突。”遂走近前,一把扯住道:“贤妹少坐,你看春色如许,粉蝶奔忙,昆虫亦知爱色,为人岂不解韵,尔我正该赏鉴谈心。”
    云姐立定不动,廷伟便伸手搂他来坐,云姐变色道:“夫妇之礼,当导之以正,何乃擅行戏谑,哥哥视妹为何如人也?今后切须要尊重些。况上有父母,下有婢仆,倘一旦知之,甚属不雅。”说罢,撒脱手,竟不顾而去。廷伟顿觉无颜,怏怏而返。归到书房,暗想:虽受他一场抡白,然话也是正理,只是自见之后,相爱越深,相思越重。而云姐又深自韬藏,总不得一面矣。不觉思慕伤神,竟成恹恹一病,卧榻不起。世无夫妇俱来看视,请医调治,那知此乃心病,非药饵所能少效。一家慌做一堆,云姐也悄悄着紫箫来问候。
    廷伟低低问道:“小姐亦知我病乎?”紫箫道:“小姐知大相公抱恙,特令贱妾来问安。”廷伟叹口气道:“我之病大约不起的了。”紫箫道:“大相公何出此言?”廷伟道:“你来得甚好,有句话要你达上小姐,我此病实为小姐而起。”紫箫道:“却是为何?”廷伟道:“我与小姐昔为兄妹,今谐琴瑟,我慕之,爱之,不啻连城之璧。何期小姐自结姻以来,反觉情同冰炭!我固始因爱慕,终继感愤,酿成此病矣。”
    说罢,不禁凄惨之状。紫箫道:“大相公放心,小姐必无此意,我且去回复小姐。”廷伟道:“我还有一言,可致意小姐,倘念夫妇之情,肯亲来看一看,则我死而瞑目矣。”紫箫道:“待贱妾去说便了。”言罢,回到房中,将廷违之言,细述一遍。云姐道:“我以礼节自持,他却错怪我了。”紫箫道:“大相公病势沉重,必要小姐去一看,说得甚觉可怜!”云姐道:“我怎么好去!倘人知觉,亦不便。”紫箫道:“小姐与大相公又当别论,原是兄妹,以妹看哥哥的病,亦有何碍?况且除了贱妾之外,更有谁知?”
    云姐听了这番,也十分怜惜,便道:“既如此,你可先去说,我到晚间人静之后去一看,叫他预先打发出房中小厮。”紫箫领命,即到书房复了廷伟。廷伟知云姐肯来,觉得身子爽然了一半。到晚上只推嫌小厮打呼重,不耐烦,着他外面睡了。看看到了黄昏之后,只见紫箫先来说道:“小姐来看相公哩!”随后云姐也到,站立床前,见廷伟吁吁的喘气,只得问一声道:“哥哥病势何如?”
    廷伟不则声,但以手相招,云姐只得又近前一步。廷伟道:“念仆遭家不造,落魄风尘,蒙大人抚以为子,且以贤妹许字,自谓苹蘩得仍,私心甚喜,且爱慕贤妹。已非一日。只碍着兄妹两字,终不敢萌非礼之心。今既为夫妇,情难别论,何贤妹微有外我之意?自从受你一番抡白之后,惊愧成病,今蒙玉趾降临,死亦无憾矣!”说罢,潸潸泪下。
    云姐听了,亦觉惨然,道:“哥哥你休错怪小妹,以兄班马之才,妹得侍巾栉,平生之愿足矣!只因虽有伉俪之名,尚虚唱随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