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道神仙混人间-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评论,其实就是说孙禄堂的武功其实相当于纳兰不败世界中的玄术之境。

姜绅自己也推算过,以孙禄堂的国术成就,基本可以相当于神力初期的人物。

在地球上,这样的人物,其实也算个半仙。

事实上孙禄堂的确是半仙一样的人物。

1933年,先生预言自己驾鹤之日。夫人大惊,遂命其女带先生去德国医院(今北京医院)作全面体检。先生笑曰:“吾身体无恙,去何医院。只是到时将有仙佛接引,吾欲一游耳。”家人疑而不信,坚持要先生去检查。先生无奈,只得由小女陪伴去做体检。

检查后德国医生史蒂夫说:“孙先生的身体无任何不良迹象,比年轻人的身体还要好。”归后,夫人又请名医孔伯华来家中为先生检查。把脉后,孔曰:“孙先生六脉调和,无一丝微暇。这么好的脉象,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家人遂安。同年秋,先生归故里,不食者两旬,而每日习拳练字无间。至12月16日早上(夏历十月二十九日卯时),先生对家人曰:“仙佛来接引矣。”遂命家人去户外烧纸。于六点零五分,先生面朝东南,背靠西北,端坐户内,嘱家人勿哀哭并曰:“吾视生死如游戏耳。”一笑而逝。

在国术的传说中,孙禄堂并不是死了,而是国术练到了最高的境界“打破虚空,可以见神”的地步。

其实,就相当于他已经不能容于地球这个世界,到了屠神中‘天帝大陆’这样的玄门世界中了。

在屠神的世界中,天帝大陆的高手练到神境,也要‘打破虚空,可以见神’,就会飞升到更高等的恒古大陆,就是同样的道理。

姜绅自己也曾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容于这个世界,会不会也和孙禄堂一样,离开地球,从而‘打破虚空,可以见神’。

那‘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知道薛沉的来历,心中也是微微震惊了一下。

薛颠师从李存义,李存义和孙禄堂都跟程延华学过,算起来,也算是有同门之意。

于是他就对薛沉道:“当年,你们华国的孙禄堂击败我们的宗主,今天由我们两位后人再决胜负,成是一段百年难遇的佳话。”

‘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说的是孙禄堂在七十高龄迎战日本五大技艺大师的典故。

1920年,日本大正天皇钦命大力士、日本全国柔道冠军坂田一雄前来我国,与孙禄堂先生比武,孙先生轻而易举把他摔倒在地,坂垣拜服在地,要求拜孙为师,孙婉拒之。

十年之后,即1930年,日本再次派来六位技艺大师。

由坂田一雄领队,集中日本国内五大高手。

包括当时日本第一的忍术大师伊藤男、水月流剑道的宗主田村尚义、神道无念流的宗主弥九郎长英明之木等人。

孙禄堂打算以一敌五,史书有两种传说。

一说是孙禄堂躺在地上,让五人压住,有人数一二三看他能不能起来,他突然发力,五大高手同时被震出数丈而晕倒。

另一说法是孙禄堂吟了一首诗,然后一招之间把五人全部击飞。

无论那种说法,五大高手俱是被孙禄堂一招击败。

姜绅看到这里的时候曾经想到,如果这五大高手再世,以姜绅现在的实力,想要一招击飞,绝对要动用烈日悬空剑这样的神通,不用神通,姜绅也做不到。

而且那时孙禄堂已经七十岁,可见他的国术到了什么地步。

坂田一雄六人失败后回国,苦思冥想,郁郁而终。

所以,‘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觉的,他们神道无念流和薛沉是有数代恩怨在其中。

如果今天能击败或斩杀了薛沉,不但为神道无念流正名,更是报了孙禄堂当年的仇。

尤其他今年也是七十多岁,如果能击败五十多岁的薛沉,那他祖先的耻辱也可以彻底洗涮。

第三百八十三章国术对国术

内馆大厅。

‘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与薛沉面对而立。

薛沉的儿女和神道无念流几百位弟子已经分散到两边,中间空出一片几乎相当于足球场大小的地方。

“薛先生,您知道在我们日本有一句话,‘涯山之后无华国,少保之后无国术’,孙禄堂之后,华国国术,已经是一个笑话,听说下届奥运会,你们国家的人还力争武术进入奥运会,哈哈哈哈。”

‘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放肆无比的大笑起来,双眼全是鄙视和不屑。

少保就是指孙禄堂,孙禄堂有虎头少保之称。

在日本人看来,孙禄堂之后,华国已经没有真正的高手,国术也演变成武术。

现在国家力争把武术进入奥运会,在日本人眼中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国术,只杀敌,不表演。进入奥运会,那就是纯粹的表演,不是笑话是什么?国术大师们知道,孙禄堂在世,都要活活气死。

“这样吧,现代社会是法律社会,你我也不用死战力敌,不如请几位大师来作个裁判,彼此演练一番,让他们看一看,谁演的很漂亮?”‘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不停的剌激薛沉。

激将法,也是交战之时的一种心里运用,他就是要激怒薛沉。

“国术,只杀敌,不表演。”薛沉当然不会上他的当,沉声道:“我学的是国术,不是武术。”

“野之进先生,不用多说了,请吧。”

薛沉左脚一跨,双肩微沉,姜绅看到他肩窝里的筋好像撑圆了。

果然是薛颠的后人。

这是薛颠所说的‘肩窝吐气’。

肩窝是锁骨内凹陷处。练拳时,后背是最敏感的,气血变化大。肩窝里的筋撑圆,后背的热就能传感到肩窝里,锁骨一温热,内脏就受益了。

肩窝不通,像人死死地憋着一口气,肩窝通透,像把气吐出去了,所以名为“肩窝吐气”,不是肩窝凸起。

健身房中举物、拉物的负重训练,能练肉不能锻炼筋,因为刺激的是肌肉群。不刺激肌肉群,才能锻炼到筋,薛颠指出方法为——吸手脚心。手脚心是筋的窍门,手脚心凹陷,便牵动了筋。

吸脚心为“两足心含虚,抓地如钻钻”。不是脚趾像钻头钻地,而是脚心内含、十趾抓地后,感到有股劲像钻头似的往脚心里钻,一直钻到身体内部,引发得身体作出水母一样的抽缩动作,这便是练筋了。

所以他这一个姿势一摆,对面的‘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就眼皮跳了一下。

别人感觉不到,也看不出来。

现场只有姜绅和他能感觉到。

这时,薛沉体内的每一根筋都在颤动,力量都集中到筋上。

薛颠用“放箭、抽丝、撕棉”来形容拳劲,揭示用的是筋力,而不是肌肉纤维丛之力。

薛沉这是尽得真传,最起码已经达到了放箭的地步。

放箭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他打出的拳力,就和放箭一样。

放箭大家都见过,小说中的六脉神剑,也就是把力量像箭一样激射出来。

薛颠的放箭当然没这么夸张,也不可能身体外放,如箭气激射。

不过这种拳劲打到身上,就好像被箭射一样,非死即伤。

“好功夫。”‘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一看薛沉这姿势,就知道是个劲敌。

他也不敢托大。

腰间的竹剑缓缓的抽了出来。

他们神道无念流一直用的是竹剑。

也不能说他对赤手空拳的薛沉占了偏宜,各自的派别不同。

薛沉学的就是拳术,‘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学的是剑术。

他们神道无念流,面对火器是用剑,面对赤手也是用剑,所以没有仗器之利的说法。

他剑拔的很慢,就和他走路一样。

你要以为他年纪大了,反应慢了,那就大错特错。

神道无念流,本来就是从冥想中创造出来的,号称迎合神道,无念无流。

他拔剑很慢,但是此时身剑如一,整个人的思想都处于冥想之中。

当年他的祖先弥九郎长英明之木,剑术出神入化,离‘打破虚空、可以见神‘也只有一步之遥,在冥想的时候,据说可以借用到战国时期的力量。

这个传说当然有点神话色彩,但是这种精神力量,的确是可能出现的。

所以说,他拔剑越慢,可能在冥想中凝聚的力量越强。

薛沉没与神道无念流交过手,不过也是听过这一派的传说。

一看这老头拔剑这么慢,就知道他实力非常强。

听说他的竹剑能斩开子弹,或是让他攻击,我恐怕没有还手的余地。

“嗖”薛沉想到这里,也忍耐不住,抢先出手。

只见他脚步一踏,往下一蹲,脖子一缩,好像遇到什么敏感的事情,看起来有点好笑,像个猴子。

说形意拳难看,主要就是因为有这个猴蹲身。

猴蹲身之后,有张狂的招数。蹲身先练了膝盖,所以猴蹲身一变,就是扬身膝击,名猴挂印。这一蹲一扬,正如劈拳的一起一伏,也如崩拳的一紧一驰,只不过猴形放肆,劈崩含蓄。

别看他难看,要是被他扬身膝击,也是非死即惨。

这还没打,他怎么就蹲了呢。

原来这时,‘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已经出剑了。

他慢腾腾拔出了剑,然突然发力。

真是不动如山,一动起来石破天惊。

刷,别人都看不到剑光,好像只是一道空想的剑流,竹剑就斩到了薛沉的面前。

这一剑来势又快又急,剑波如流光,真的是武侠小说中才能看到的画面。

姜绅以前遇到过忍者,还有钟平这样的刀手,世界级的杀手,但是和‘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这一剑比起来,那些人都是幼儿园的小孩子。

这才叫真正的高手。

好厉害,姜绅眼睛一眨,‘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的剑就到了薛沉的脖子上。

一剑就要割断他的咽喉。

不过这时,薛沉也算早有准备,一个猴子蹲身,整个身体好像弹簧刀一样瞬间缩了进去。

刷,这一剑几乎是贴着他的头毛削出去的。

两人这第一招,就是惊险万分。

而且高下难判。

为什么说高下难判。

因为看起来好像是薛沉先动,但是‘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后发而至,率先一剑到了薛沉的面前,可是,薛沉好像早有判断,一个猴子蹲身就避了过去。

其中的惊奇和剌激,不是局外人也是看不懂的。

猴蹲身之后,就是扬身膝击,名为猴挂印。

不过‘弥九郎长男斋藤野之进’可没等薛沉再出手。

他一声低沉,刷刷,脚步呈八字形往前连跨三步,一步一剑,剑剑夺命。

这手‘神道三字剑’随波逐流,抽剑断水,是他们的祖先在河边练剑时领悟出来的。

别人感受不到,连姜绅这局外人也感觉不到。

但在薛沉的身上,好像有一条河流在冲击纵横。

一把剑,剌出一条河流的压力,让薛沉也是暗暗震惊。

国内一位小说大师,金庸先生曾写到过,杨过在大海里练剑,练至大成时,一剑挥出,如波涛海浪,就是这样的气势。

想想看,一只猴子正蹲在地上,突然一条大河淹盖过来,想起来一个猴子挂印,也有点力不由心。

薛沉一看大势不妙,原地一个滴溜,身如鬼影挪腾移转,所有人看见他在原地沿着脚下的砖头在盘旋,个个莫名奇妙。

这手太极步,不是薛家的功夫,是李存义传下的绝招。

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是个猴子躲不过大河,若是一个圆球呢?

薛沉脚步如风,滴溜一个盘旋,好像在大河中扔进去一个圆球,任你河水怎么冲,球还是会转的。

然后就见那剑气,嗖嗖嗖,几乎剑剑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