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衙内-第1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俊第一站视察的是长风摩托车制造总公司的生产车间。这是长风总公司的老本行。柳俊刚上任时,长风总公司就是生产摩托车,这几年出了很多新型号,包括引领国内摩托车高端市场的“长风王”摩托,效益非常好。目前已经在国内所有省级行政区建立了营销公司。在A省更是差不多占据了百分之六十的市场份额,几乎一统江山。

柳俊在长风公司任职的时候,主要是整顿内部秩序,理顺外部关系,选拔和培养人才,建立完整的工作流程与合理的机制。作为一把手,而且是兼职的一把手,他不可能真的去参与整个公司的细节性管理,对于制造技术,也不明白。

不过这没关系,不妨碍柳俊成为一位杰出的领导者。

“老赵,目前长风摩托车的零配件制造,全都是本土化吗?有没有进口的零部件?”

柳俊一边巡视着车间,一边询问身边的赵彦。

柳副省长巡视车间的时候,工人们虽然紧张地在流水线上忙碌,仍然有不少工人,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向柳俊鼓掌问好。

这里面的很多工人,都是柳俊担任总经理的时候,就在这里工作的,对柳俊很熟悉。

柳俊刚到任的时候,赵彦就是主管生产的副总,在长风公司工作了一辈子,对生产技术了如指掌,忙即答道:“基本上全都是本土化了,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零配件是进口了,也不是我们不能生产,经过计算,自己建生产线太划不来,不如进口合算。技术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本土化生产。”

柳俊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要继续保持下去。只有本土化,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走吧,我们去研发部瞧瞧。”

赵彦便当先领路。

其实这个研发部,是柳俊在任时最为关心的一个部门,情况很熟。只是身为领导,视察下属企业,自然是要由企业负责人引领的。

研发部还在老地方,但是已经扩建了,是一个完整的办公区域,一栋独立的现代化的八层办公楼,外观环境十分优美。

柳俊微笑道:“呵呵。阔气了,鸟枪换大炮了!”

赵彦笑着说道:“您以前一直在强调研发部的重要性,大家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几年,研发部是花钱比率最高的部门了,咱们的研发经费,逐年都在增加,今年计划要投入至少一个亿,用于新产品开发。”

柳俊点点头说道:“这样很好。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我们都可以借鉴,这个不难,国外先进的大公司也没办法进行技术封锁。但是科技创新能力就不一样了,全球各大公司都列为最高机密,严格保护,要学到核心技术,很不容易。在研发上不要小气,要舍得花钱,只要研发的方向是正确的,投入越大,产出就越高。目前咱们长风公司的技术在国内市场属于领先水平。所以,我们不但要加大投入,也要注意保护咱们的知识产权,不要轻易被别人将咱们的看家本领学了去。尤其是一些外国公司,打着参观访问的牌子,其实是来偷师学艺的,更加要小心。这不是什么待客诚不诚心的问题,说得严重一点,这个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生死攸关,不可大意。”

赵彦便连连点头:“是的是的,省长放心,咱们小心着呢,想要给我老赵玩阴的,不管是什么鬼子,都还嫩着点!”

柳俊就笑了起来。

赵彦正直无私,却并不愚鲁,这个他能够放心。

“摩托车这一块,良好势头要保持。这是我们的传统强项,我不是很担心。咱们去汽车公司看看!”

比较而言,长丰汽车制造公司产生的效益,比摩托车公司的效益更大,因为是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更大。无论日本人还是美国人,在做市场方面,都是很有一手的。长风摩托车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很多都是借鉴了长丰汽车制造公司的策略,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对柳俊的指令,赵彦自然凛遵不误。

这时追随在赵彦身边的副总周天元,就偷偷拉了拉赵彦的衣袖。抬起手腕,指了指手表。赵彦发觉,不知不觉间,就快到中午了。柳俊在厂里已经转悠了两个来小时。

“省长,这个,已经十一点过了,咱们是不是先休息一下,吃个中饭,下午再接着视察汽车厂?”

赵彦试探着问道。

对外,都是称公司,但公司内部的人员,还是习惯称为“某某厂”。

柳俊也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摆了摆手说道:“才十一点过,不要紧,先去看看,吃饭不急。”

赵彦就不再多言。对于柳俊的工作作风,他算是十分了解的。虽然还谈不上是工作狂,那也是一丝不苟,绝不敷衍塞责。

长风汽车制造公司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工厂了,与长风摩托车制造总公司连在一起,但厂区相互独立。工厂的环境,远比摩托车公司优美,建筑物布局也更加合理。全都是现代化的厂房,掩映在一大片绿树和花草之中,整洁异常。

小车行驶在厂区宽敞的水泥马路上,感觉非常之舒服,不时有装载着上下两层小汽车的大型卡车,轰隆隆的驶出厂区,驶向全国各地。

赵彦陪同柳俊坐在奥迪车里,不时向柳俊指点沿途的厂房名称。

长风汽车制造公司也是柳俊一手缔造的,不过尚未竣工投产,柳俊就调离了长河区,故此这个竣工后的新厂区。柳俊还是第一次过来视察。

单看外貌,确实是非常之了不起的,完全现代化的工厂。

走进车间,更是整齐有序,一台台油光铮亮的长风牌小轿车,正在流水线上装配。这一回,解说了人除了赵彦,还有山田次郎这个大股东。

山田次郎不但是长风总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也是长风汽车制造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这些年,基本上都呆在玉兰市,日本山田株式会社的大部分盈利,都由长风公司产生。

山田次郎对柳俊更是毕恭毕敬,向柳俊说话之前,必定要先鞠躬。

据赵彦说,这个日本老鬼子,在工厂管理上着实有一手,依照他的模式进行管理,整个工厂都是井井有条,不服不行。

看得出来,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赵彦与山田次郎之间,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合作愉快的基础上的。

柳俊微笑说道:“好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吸收,化为己用。”

赵彦笑道:“是啊,以前咱们是有点坐井观天了。”

山田次郎和车间的负责人,兴致勃勃地向柳俊介绍着流水线的运作模式。柳俊饶有兴趣地听着,不时问上几句。

汽车公司的工人,大部分都是新招收的,只有极少数人员,主要是管理人员,是从摩托车制造公司那边调过来的。这些人见到柳俊,一个个十分兴奋,紧着上前给柳副省长打招呼问好。

视察完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柳俊说道:“汽车厂的研发部在哪里。带我去看。”

赵彦和山田次郎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

柳俊双眉微微一扬,征询地望着他们。

稍顷,赵彦才说道:“这个,省长,这个汽车厂,没有研发部……”

柳俊顿时蹙起眉头,诧异地问道:“没有研发部?”

“是啊,咱们这边,是总装车间,只有轮胎和电瓶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其他的部件,直接从美国进口,然后组装成成品,再销售出去!”

“不对!”

柳俊断然摇头,眉头蹙得更紧。

“我记得这个合同签署的时候,是包括发动机生产线的,怎么会这样?”

赵彦和山田次郎对视一眼,有些尴尬的说道:“当初确实是这样签的合同,但是后来通用公司说,先把总装车间建起来,出成品,迅速抢占市场再说,这样能够最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对股东都有交代。其他的生产线,可以缓建。”

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柳俊从来都不是那种给一个理由就可以敷衍过去的领导。

“那现在呢?已经过去三四年了吧,怎么其他的生产线,还不建起来?准备拖到什么时候?”

柳俊的声音,已经开始严厉起来。

赵彦吃了一惊。根据他对柳俊的了解,柳俊这是真的有些生气了。不由谨慎起来,说道:“这个事情,我也和他们沟通过好几次。但是雷曼先生说,通用公司那边还在商量,发动机生产线,需要很多数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不是那么容易建立起来的,还要再缓一缓,看看这边的销售情况再说。而且,雷曼先生还说,虽然国内的人工成本是要低廉一些,但是在国内建发动机生产线,转化他们总公司的科研成果不方便,还要委派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来我们这边工作,成本更大,不如直接由通用公司提供整机,我们负责安装,效益更高!”

柳俊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川字!

第1388章 干一仗

“老赵,这样不行。上当了!”

坐在长风公司董事长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柳俊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时候,已经吃完了中饭。赵彦为柳俊安排了一个隆重的午宴,这一回柳俊倒是没有拒绝。不能冷了长风公司干部们的一片心意。虽然说,安排这样隆重的午宴,不排除有讨好他这个正管副省长的嫌疑,不过赵彦等人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对柳俊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宴会上,柳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长风公司今天取得的诸般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希望长风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能够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之下,再接再厉,再建新功。

尽管柳俊说的是应景的场面话,大伙儿还是热烈鼓掌,经久不息。

或许在别的领导嘴里说出来,这是不折不扣的场面话,但是在柳俊嘴里说出来,味道就完全不一样。这代表着“老领导”对他们的肯定。

一言之褒,荣于华宠。

似乎刚才在汽车厂的不快,已经从柳俊心里消失了。

但赵彦很清楚。这样的大事,柳俊是定然不会“就此揭过”的,只是注意一下场合罢了。果然,午宴之后,柳俊未曾休息,直接和赵彦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关起门来,和他单独说事。

不过赵彦也未曾想到,柳俊的言词会是如此直接。

上当了!

这个可不是在菜市场买个蔬菜,回来一看不能吃那么简单的。涉及到数亿的投资,涉及到一个蒸蒸日上的数千人国有大企业。

赵彦的神经,立即紧绷了起来。他是那种责任心极强的干部,柳俊虽然没有对他提出批评,但“上当了”三个字,就是最严厉的批评。

“省长,这个,我有责任……”

赵彦期期艾艾地说道。尽管是面向自己最敬佩的上级做检讨,对于刚直不阿,年届花甲的赵彦来说,还是很艰难的事情。何况这几年,长风公司风生水起,赵彦也有些习惯于来自各方的表扬和奉承了。

柳俊摆了摆手,说道:“老赵,我不是在批评你,这个事情,我也有责任。当时急于推动这个项目早日投产,有些细节考虑不周。但是。合资生产变成了总装车间,这肯定不对。咱们吃了大亏。”

赵彦想了想,说道:“省长,虽然零部件都是从美国进口,但是经济效益还是很不错的,每台车,公司能赚三万元,我们是大股东,所得也是最多。加上售后服务,赚头更大。”

赵彦就是这样的性格,明知道柳俊在生气,他还是会陈述自己的理由。在他认为,开公司办工厂,最重要的就是赚钱。现在效益如此之好,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